痴迷丹豆终不悔—记淮南高级农民技师李佩乐和他的“八公仙豆”

八公山,因为淮南王刘安在此炼丹而闻名于世;八公山,因为一道美食而享誉四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创制“八公仙豆”并注册商标品牌的人并非专家学者,而是凤台县农村一位数十年痴迷豆文化研究传承的高级农民技师。他就是顾桥镇农民李佩乐。

李佩乐二十多年前成立全省首家五彩米研究所,培育生产“淮王贡米”,那时,他就对淮南王炼丹的原料之一——当地野生黄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由于采煤沉陷、生产基地遭到损毁才得以全力研究八公山豆文化。他以“探寻淮南豆腐历史轨迹”为课题,追踪寻源,做加工豆腐的主要原料大豆的文章,全力打造“八公仙豆”品牌,开始了人生新的跨越。

李佩乐从此痴迷豆文化,在与农业、文化部门友人广泛接触交流的基础上,受到了更深的启发,决心从一个侧面打《淮南子》历史文化牌,想别人未想之事,做别人未做事业。着眼“八公山豆腐”这一地方特产,挖掘美食文化,李佩乐以逆向思维追根求源。他介绍说,都知道八公山豆腐细嫩、圆润,口感好,但很少有人去探究为什么好吃。如果追寻原因,生产原料最为关键。这个原料就是大豆,而历史上真正八公山豆腐是当地土生土长的“野”黄豆。李佩乐回忆说,小时候,最难忘的美食就是“香香豆”,本地生产的小黄豆经农家铁锅爆炒香脆可口、回味无穷,大人孩子作为零食食用,特别有淮河人生活气息。

豆腐文化之源是豆文化。八公山一带所产大豆有生产豆腐的天然优势,常言道: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之美美在水、土,好在气候,更有丰富多样的物产。当地大豆就是大自然的造化,有“神仙豆”美誉。八公山大豆有2000多年历史,以前为野生,适应性强,营养丰富,淮南王刘安就是用这种大豆才“炼”出鲜嫩的豆腐。

李佩乐着眼历史文化,致力打造豆文化品牌的思路,另辟蹊径,别出心裁,他明确了四个思路:遍访名家、收集豆皿、邀写字画、生产豆品。通过《淮南子》研讨会,李佩乐有幸结识了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陈教授是国内研究《淮南子》的权威专家,出版专著作达28部,他对李佩乐致力于豆文化研究的精神十分欣赏,并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除了命名八公仙豆为“天下第一豆”,支持注册品名外,还以史实支撑,为李佩乐收集的豆皿正名为“八公丹器”,这是一个创举,前无古人。陈教授说,对八公丹器的命名,有三个方面可提供有力的证据:一是《淮南子》提到“器”的地方就有41处,涉及“丹”字19处;二是一些理论文献书籍有丹、器的记录;三是后来出土的文物就印证了古书中的记载。

为了收集豆皿,李佩乐省吃俭用,把所有积蓄都用来购买。他踏遍周边古玩市场,凡收藏界举办活动他都踊跃参加,他还与各地收藏者建立长期联系,一旦发现市场上有丹器,他就及时购入。几年来他收藏的丹器足足有几千件,令人惊叹的是他从景德镇订制了两个2.2米高的豆皿,可谓“天下第一豆”,成为收藏馆一大景观。他经常邀请知名书画家前来挥毫泼墨,以“豆”为主题写字作画,目前家里收藏的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不下2000件,同时,他还把这些作品拿出去参加各类文化展览,传播八公仙豆文化。

文化服务于经济,最终落脚点要开发出产品。2015年,李佩乐注册了“八公仙豆”系列产品,商标为“八公仙”,实现了从研究豆文化到研究、生产并重的转变,他注重发挖神仙豆文化,倾情打造淮南“旅游产品”、“地方名特优”,并在今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国庆节之际,首先推出淮南凤台特产“八公仙·豆”、“八公仙·酱”两款地方美食,紧接着还要陆续生产“八公仙·醋”“八公仙·菇”“八公仙·酒”等系列产品,让根植于淮南八公山的豆文化在淮河母亲河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遍地开花,让八公仙豆品牌走出安徽、走出国门,为凤台挣得更多的荣誉,为《淮南子》文化的传承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