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它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吗?

桃花岛主谈球论道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衣解决是御寒保暖需求,食解决的是能量需求,住解决的安全感需求,行解决的是社交和生产生活资料获取的需求。

行的基本需求就带来交通的概念,最基本的交通工具是两条腿,后来有了畜力、人力交通工具,再水路上也有了风力交通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蒸汽机、内燃机的先后问世,交通工具得到了极大发展,目前解决大家主要交通需求的工具有飞机、列车、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私家车、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轮船等。


生活的快速变化,让人们的交通需求也变得更随机、频次更高,城市人口的爆炸式增长,让交通成为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如何高效解决群众出行需求,降低交通成本,保障出行安全,也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交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两个:效率和安全。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让更多人从A到B,这是交通的效率问题,涉及到交通工具、道路规划、信号、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效率涉及到时间和人数,为什么到了一定规模的城市都会发展轨道交通,主要是地铁和轻轨,单纯从时间来说,地铁不一定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但是,地铁的运载能力是别的交通工具取代不了的。现在城市轨道交通修到哪里,房价就涨到哪里,这也说明群众对于轨道交通便利性和效率的认可。

尽管公共交通系统能够解决大多数的交通需求,但是对于一些灵活和紧急的需求,公共交通系统还是无法做到全覆盖,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于是,共享单车的概念一经提出,马上就有资本跟进,街头突然多出了各种颜色的共享自行车,一番混战之后,共享单车也成为交通工具的一部分。

在公共交通系统之外,还有商业服务交通机构,比如出租车、网约车,尤其是网约车的出现让打车的难度降低了很多,也催生了网约车司机这个职业。不论是出租车和网约车,都提高了交通工具的利用率。



然后就是私人交通工具了,私家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尽管进入2019年汽车销量持续下滑,但是1-5月份的乘用汽车国内销量还是超过1000万辆,汽车几乎已经成为家庭的必需品。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报告显示,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2亿辆,达到2.07亿辆,增长10.9%。2亿量私人汽车,平均7个人就有一辆汽车,一个家庭平均3-4人,也就是说每两个家庭就有一辆汽车。可见,汽车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汽车确实能够解决很多实际的交通需求。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的压力和环保压力陡增,各种对于汽车限制的措施也纷纷出台,限购、限号、限外牌、限环保,政策的导向就是让大家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对于个人效率是损失,但是从总体效率上是个调节。

再说摩托车,论通行效率,摩托车可以说是最高的。速度快、体积小、转向灵活,但是从2008年以来,摩托车销量几乎就是一路下滑,从最高峰的2750万辆,跌到2018年的1557万辆,2018年的1557万辆里,去掉出口和三轮车,两轮车的销量还不足700万,跟汽车2000多万台的销量差距明显。

除了汽车对摩托车的取代,最主要的就是电动车的出现,而中国电动车的发展也与长兴有很大关系,全国最大的两个电动车电池企业天能和超威都是长兴本土企业。电动车更便宜、更易于驾驶、使用成本也更低,对于短途代步来说,通行效率很高。在这样的竞争对手下,摩托车毫无优势。

论技术含量,电动车跟摩托车没法比,电动车是一种技术更落后的交通工具,因为铅酸电池和电机都不是高科技的东西,摩托车反而要先进和复杂。但是交通工具的适应性,除了技术,更重要的还有使用成本和便利性。光是考驾照就把很多人拦在门槛之外了,更不要说加油和保养之类的成本。

连电动车都干不过的摩托车,是先进的交通工具还是落后交通工具呢?电动车的爆炸式无序发展,在解决人们出行的同时,因为管理上的缺失,也带来了很多隐患和交通安全事故,关于电动车的伤亡事故经常能看到。


管理永远都是滞后的,谁也没有想到电动车的发展会这么快。相关的标准历经多年,反复讨论,终于制定出台。为什么这么久呢?因为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电动车的保有量太大了,超过2.5亿量的电动车,多少人每天出行代步就靠它,政策上如果考虑不周全,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是巨大的。新国标后的电动车还是给了3年的过渡期,让超标电动车逐步退出舞台。为什么摩托车一刀切管理,到了电动车就会采取温和的方式?大家应该懂的。

现在对电动车的管理,主要还是出于安全性考虑,让电动车回归到电动自行车的本来模样上,限制速度,严禁进入机动车道,必须要有脚踏;超标的电动车按照轻便摩托车和电摩管理,从政策层面相当于还是认可电动车的。但是摩托车为什么会成为管理部门眼里的落后交通工具呢?真的是因为环保和污染吗?

既然摩托车被认定为落后的交通工具,为什么交警还要配备摩托车呢?这不是自己打脸吗?交警配摩托车的主要是考虑到执勤效率,能够在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看中的就是摩托车的速度和机动性。从执勤的角度看,速度和机动性是高效,但是从管理的角度看,速度快和机动性高的摩托车管理难度很大,安全系数也不高。关于摩托车的安全性,到底怎么去判断呢?我这里有个数据,可以作为参考,这是维基百科上查到的各种交通工具死亡率对比。


在常规交通工具中,不论是按照人次、时间还是距离,摩托车的死亡率都是最高的,而且远高于其它交通工具。安全系数低,管理难度大,使用群体小,这样的交通工具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

我们会拿国外的摩托车使用情况做对比,近的如东南亚和台湾、日本,远的如欧洲、美国。

东南亚是摩托车的天堂,到处都是摩托车,那里的摩托车几乎都是生产生活工具,就是十几年前的我们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南亚的摩托车走向会如何?不好说。去年还听说越南有计划推行禁限摩。

台湾的人均摩托车保有量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了,也是我们常拿来做榜样的地方,不过这样的地方还是太少了。

2018年日本的汽车年销量是527万台,摩托车销量是60多万辆;2018年德国汽车年销量是343万辆,摩托车销量不到11万辆。

而从车型来看,日本和德国的摩托车中除了少量的小排量踏板车,大多数都还是个性化车型。这也说明,在发达国家,摩托车确实已经从交通工具变成了娱乐工具。如果摩托车是先进的交通工具,会呈现这个趋势吗?我也不太认同上海交警总队的“落后”交通工具的说法,尽管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其功能性在交通工具竞争中落后了,但其本身并不是落后的,在另一个层面,摩托车是一种高级的玩具。落后”这个词也比较伤人,谁也不愿意被说成是落后的、过时的。但讲真的,大家还是要认识到这个客观的事实,摩托车确实不再是被大多数老百姓主要选择的交通工具了。


小聪爱摩托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数量大,各种交通工具使用量难以计数!

上个月,我由河北经河南湖北摩旅至重庆,再由重庆经四川,陕西,河南山西回到河北,由此我来谈谈路上所见摩托车各省市使用情况!

河南省(安阳至南阳段):城市国道乡道很少摩托车出现。

湖北省(老河口至恩施段):摩托车量加大递增,城市道路规划甚至出现机动车道留有摩托车专用道。

重庆市:一个从来不禁摩的直辖市,摩托车骑行风气良好,头盔都有佩戴,据说监控可以拍到摩托车超速以及违章。摩托车数量海了去了,各档次摩托车都有,街道都有专用便利的摩托车停放点,到处都是繁华景色!

四川:(广安、达州段)城市和街道摩托车也很多,乡镇摩托车来往频繁,看上去很多都用于工作载物和交通通勤。

陕西:(安康至西安段)街道上摩托车数量不输重庆,秦岭一路到处都看到热爱摩旅的骑士和团队出现,也许是西安刚解禁摩托车,西安摩托车都感觉比较新款,骑士大部分都有穿骑行服,给人一种摩托车是用来休闲通勤的工具感!

河南(三门峡,洛阳,林州段)街道摩托车减少,数量少的可怜!且机动车道出现歧视摩托车现在,主要体现在别车,等灯在后面按喇叭,貌似提示驾驶员摩托车不应该占机动车道。

山西(太原)由于擦边过,只有碰到山西大同几位摩友,感觉非常友好!亲切!

仅依据此次小踏板摩旅过程,我认为:摩托车开放的地区或者城市相对来说繁华不输于禁摩地区!而摩托车数量的体现也带来相对的人文社会文化,减少交通压力(近重庆和西安,你要是看到摩托车在城区行驶数量换算成汽车数量,必堵无疑!)

摩托车解禁将来一定是钢需!是缓解交通压力必须的工具!(有人抬杠电动车,你试试最好电动车的刹车和加速还有耐力系统)!摩托车文化和产业必将扩大!随着物流业的发展,摩托车在都市道路必将走进千家万户!











真爱一生之我的摩旅


摩托车轻便,灵活,占用路面少。小径,山路都可行驶。停用也占不了多少面积。

价格不高。价格低的只需二千多元就可购买,对于低收入的人群来说,都能承受。

用处广泛,特别是农村人,赶场(赶集),走人夫,农付产品的交易。打米,磨面,榨油,收割粮食,既是简捷的交通工县又是运输工具。既省力又快捷,一家人几个人都可以骑驶,因为操作简便。

消耗少,节省费用。加二三十元油可跑二百多公里(千米)。而且修理费,保养费也用不了多少钱。

摩托车在我国历经沧桑,发展到今天,特别是农村,普遍使用,给农村的人带来了诸多用途,农村人非常喜欢,低收入者也喜欢,上班,出行极为便利。

摩托车的迅猛发展,普及,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了,工业发展快。我小时,在农村几乎沒见到骑摩托车的。现在摩托车在农村几乎家家有。这说明什么,用处大,喜欢吧。

所以,我说摩托车不过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

汽车,价格不菲,对于高收入者来说,几万不算什么,但对于多数收入不高的人来说,还是敢想不敢买的。多数人打工一年也就挣三四万元,除了开支,还余多少呢?

汽车驾驶比摩托车复杂,好多人进驾校学习了,拿了证不敢开。而摩托车操作简单,会骑自行车就能骑摩托车。

摩 托车不择道路,田间,沟渠埂,崎岖山道,羊肠小道都可以行驶。

摩托车永远受人们喜欢,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希望研究出更简便,价格更便宜的摩托车。同时,也希望交通管理部门,摩托车虽然属于机动机,但要对摩托车与汽车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当然,对违反交通规则,法规的人要严惩不贷。


沧路美文创作者


让禁限摩的土政策取消后,才能了解事实真相。国家都没有禁止摩托车的生产、销售,并且还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摩托车排量低于150免收购置税、升级国4电喷排放标准、和汽车同时享受新车六年免检和异地检测等便民措施。种种极象表明国家还是重视摩托车和汽车适用对象和具有使用方便性。而摩托车却在国内大多城市被禁、限的不公待遇。这对摩托车制造企业和使用客户是严重不公平,更阻碍国内摩托车民族产业发展,是必造成摩托车需求市场极具危缩,给外资摩托车品牌提供占领中国这个庞大市场创造更大机会,让中国摩托车企业面临雪上加霜的残酷生存竟地,再看看日本、和西方国家的摩托车品牌质量和价格,动不动就几万和几十万,远远高于我们私家汽车价格,这又该怎么解释?所以说:国内摩托车不是该退出历史午台和市场,而是奋力追赶发达的国际摩托车质量和性能,为占有全球市场提供高质量、高性能、价格实惠的摩托车品牌和机车,抢先占领国内摩托车市场、为出口海外市场做充分准备。前提是:首先取消地方禁摩政策,让人自由选择交通工具,这样摩托车制造业才会投入人力和物力来进行科技创新、研发新产品提供基础保障。而摩托车使用者也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驾驶意识,遵守交通安全规则。


574138


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它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恰恰相反,摩托车不旦不过时,反而能越来越好,有些好摩托车,要比汽车贵的多,现在有多少富人,琦着高当摩托车,看看多有威风呀,现在中国的摩托车还没有出高当摩托车,而美国雷神摩托车公司,己在上海落户,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有好多用有高当摩托车,再看看一些大城市的年轻人,他们开着摩托车,有很多都是价格不非的呀,当然了,也有很多是经过改装,看起来很高当,实质情况是改装的,但是开起来也觉得很有面子,这就说明了,摩托车不旦不能退出历史舞台,反而还加强的市场化。



老骥伏枥


治理摩托车和电动车的理由总少不了这几个字眼:数量庞大、乱、难管理、速度快、不安全、危害大。

中国本来人就多,重点是穷人远多于富人。富人要用车,穷人也要用车。

私家车数量多,占用面积大,给交通造成不小压力,且占据资源优势的私家也常常满足一个人的出行

两轮车体积小,通过率高,便捷性好,占用资源小,可以极大减轻交通拥堵的压力。无奈骑车人整体素质不够高,总有部分人不遵守规则,给交通添乱,但有个关键问题,汽车老实是因为有驾照和政策约束,两轮车在新国标之前一直是空白,而新国标也仅仅给电(轻)摩套上摩托车的外皮,有点偷懒的意思,要知道全国大部分地区是禁摩的。另外,没有紧箍咒的电动自行车它会老实吗?上牌能解决素质问题吗?安全与否和速度没有直接关系,要是速度快、重量大就不安全,汽车就应该首先限制。干脆留下公共用车岂不是更安全,也不用在发愁交通拥堵了。除非减少人口,否则数量问题就一直存在,关键是提高驾驶证的素质。


好像偏题了,现阶段淘汰摩托车是不可能的,即使城市禁摩,被电动车取代,也不能说摩托车就一无是处,农村山区还得是摩托车管用,另外电动车最头痛的就是续航和充电,而摩托车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过农村的电动车也开始多了,年轻人大多跑去城里追求梦想了。

如果全国解禁摩托车,我相信数量会上来的,两者各有利弊。总不能只有富人可以潇洒,而委屈了咱穷人骑破个电动自行车吧!

我谨代表广大遵守规则的驾驶者呼吁,还我们用车的权利,严惩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


电动车维修工


作为一个十多年驾龄的A2E驾照持有者,现在小车和摩托车都有,但日常通勤、休息日游玩,只要是天气和道路适合,我都喜欢摩托车。

在日益拥堵的城市路段,摩托车的交通优势是无可超越的,比电动车快、比小车灵活,还可绕近路走小巷,而且不用到处找车位,两轮车位到处都有。

我不知道那些所谓的“专家”怎么会提出摩托车是落后交通工具,而要禁摩的观点的。香港人口密度也大,道路也不是比国内宽廠,但香港特区就不禁摩。也不会说摩托车是落后的交通工具。更别提东南亚及欧美了。

当然,开什么车都要遵守交规,做好安全措施,摩托车犹其如此。




黑色钢铁直男


禁摩实际上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因为汽车发展太快了,占用了原先留给摩托车的机动车道,摩托车没有路了,就只能以禁代管了。这个道理通用于现在禁电摩,毕竟现在的人行道也快交代出来给汽车使用了。

摩托车绝对是给城市发展让路的。这种z式背锅实际上非常可怕,我们发现不仅摩托车有这个问题,养猪也有这个问题,在今年年初,由于爆发了非洲猪瘟,然后上级只是声明要严格管控猪瘟疫情,将其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是呢,同样的指令从上传到下后就变味了,各地大肆屠杀活猪,强令关掉养猪场,没有猪就没有猪瘟。现在对待摩托车也是这个态度!房地产的过快发展把过多的人口集中到了一起,导致城市超级拥堵,道路资源严重不够用。比如,我们以欧美国家为例,德国最大的城市墨尼黑总人口也不过370万人,法国巴黎也不过220万人。放到我们国内也不过是一个三线城市而已,说不定我们的某些县级市也能够达到这个人口规模。在这种路不够用的情况下,摩托车让路也就合情合理了,比如我们看到现在禁摩的一般都是市区地区。

其次,创造的GDP度低。我们以一辆汽车为例,一辆汽车单单一年的车险数额就能够买一辆摩托车,细数一下就可以发现摩换汽带来的经济增长点。


优己


日本,欧美退出了?电瓶车污染会比燃油车小?砖家考证了吗?发达国家都没有推广电瓶车,国内砖家是哪里来的灵感?还取一个美名新能源?你自己发明的能源?处理电池污染不是污染?充电过程中排出的有害气体在密封的环境会引发爆炸和呼吸死亡,(充电器出故障,和电路短路的情况下),锂电一个小电池18650保护板出问题一颗电池爆炸威力都不小,电池组爆炸威力可想而知。本人充一颗电池18650爆炸过,还好充电器旁边没人,炸的很响,烟也很大。


安达摩托车行


那是错误的想法,现代的摩托车已经不是以前那种小排量的自行工具车了,随便一台都比小车贵,记得上海某某开着帕萨特别了一台摩托车,下来就指骂摩托车,后来交警过来处理,报保险后得知他自己撞上的是台杜卡迪碳纤维限量版后,脸都绿了,这台车价值足够两台顶配帕萨特。还有很多类似例子,只能说明大多人被引导禁摩思维而对摩托车这种高科技和机车文化认识不够或者认知缺失。战斗机,超跑,摩托车,F1同时起步,很多人不知道加速最快的是摩托车,同样很多人不知道肉包铁的安全系数居然比超跑高。这些数据和知识一两百字我是不能描述清楚,留给有兴趣的你慢慢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