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六大林业工程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李剑


我国地域辽阔,林业资源分布不均,有的地方森林茂密,有的地方却是不毛之地。我们实时六大林业工程都是为了在于发挥森林作为“大自然总调度室”的作用,同时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的蓄积量,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森林资源的需求。

总的来说,六大林业工程为: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建设工程。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指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国家中长远计划工程。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

二、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涵盖面最大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工程实施范围:三北地区、沿海、珠江、淮河、太行山、平原地区和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中下游地区。

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实施范围:覆盖了中西部所有省区市及部分东部省区。

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为固土防沙,减少京津沙尘天气而出台的一项针对京津周边地区土地沙化的治理措施。工程实施范围:工程区西起内蒙古的达茂旗,东至内蒙古的阿鲁科尔沁旗。

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通过实施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拯救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扩大、完善和新建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工程实施范围:东北山地平原区、蒙新高原荒漠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南高山峡谷区、中南西部山地丘陵区、华东丘陵平原区和华南低山丘陵区共8个建设区域。

六、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木材供应问题,减轻木材需求对森林资源的压力。工程实施范围:工程布局于我国400毫米等雨量线以东的18个省区的886个县、114个林业局、场。







子衿观天下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主要解决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工程实施范围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和167个森工局。从2000年至2010年主要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二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三是妥善分流安置富余林业职工。

  2、退耕还林工程

  这是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群众参与度最高的再造秀美山川的关键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工程覆盖了中西部所有省区市及部分东部省区。规划在2001年至2010年间,退耕还林2.2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6亿亩。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积13亿亩,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5.4亿亩。

  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的75个县,总面积为46万平方公里。工程建成后,京津地区的生态将大为改观。

  4、“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

  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第四期工程,长江、沿海、珠江防护林二期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二期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地区防沙治沙问题和其他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  

  5、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物种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工程实施范围包括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湿地地区等。到2010年,使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800个,其中国家级22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16.14%。

  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木材供应问题,减轻木材需求对森林资源的压力。工程布局于我国400毫米等雨量线以东的18个省区的886个县、114个林业局、场,计划在2001年至2015年间,分三期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近2亿亩。工程建成后,提供的木材约占我国当时商品材消费量的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