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仙:一個女子與山的較量

曾經在國企財會辦公室過著朝九晚五閒適生活的蘇德仙,總是無法釋懷兒時記憶中的那山那水,迴歸土地,迴歸山水成了她夢寐以求的追尋。2006年,她租下羅平縣九龍街道的小寨荒山,成為九龍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創辦人,開啟了她艱難的創業之路。

苏德仙:一个女子与山的较量

讓青春多一種選擇

說起創業的衝動,蘇德仙若有所思。她說,從小就生長在羅平縣九龍街道,對這片土地有著一份特別的情感。羅平縣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讓她看到了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良好發展前景,她想趁年輕,給自己的青春一次選擇的機會。也是機緣巧合,2006年,作為村集體資產的小寨荒山準備出租,經過與家人商量後,她便毅然下定決心,以50年租期40萬元的價格租賃,開始了艱難的創業征程。

才開始,蘇德仙總是從單位到小寨,再從小寨到單位往返地跑,並且把老公也拽入到創業工程上,再後來在單位上班的哥哥蘇俊坤,也決然離開單位上山當上了“山大王”。

回想起這一過程,蘇德仙說,當時把創業想得太過簡單,她並沒有想過自己的一個決定,居然把全家人拉了進來;更沒想到,這樣的選擇,會影響她的一生。

在摔打中堅強行進

面對創業的壓力,2013年,蘇德仙毅然從生活工作了多年的國有企業辦理了停薪留職。很多人無法想象一個柔弱女子與山的較量,很多人無法理解一位有著舒適工作的人如此痴狂。父母因此而惱怒過,兄弟姊妹因此而隔閡過,親戚朋友因此而閒話過,就是夫妻也因此冷戰過。可蘇德仙說:“選擇大山就是選擇人生,選擇綠色就是給自己一個希望,既然選擇就絕不回頭。”

於是,人們總能看到一個單薄的身影攀爬在荒蕪的小寨山頭,總能看到一位年輕的女性用腳步丈量著山頭的每一寸土地。

投入投入不停地投入,種果樹失敗,養牛虧本,不知道要發展什麼項目。有時還真覺得是否選擇錯了,自己沒有退路,還連累了家人。那是她最無助的時候。

天無絕人之路,他們在荒廢了的果園裡放養了一些雞,還挖了些地種植蔬菜,這成了他們發展生態土雞養殖和餐飲業的開始。為了養出貨真價實的土雞,一家人作了明確分工。哥哥蘇俊坤負責在山上打理,蘇德仙夫妻倆外出到羅平的阿崗、馬街等地購買土雞蛋回來孵化。剛開始,買回的雞蛋大部分成為壞蛋,無法孵出小雞;同時因防疫知識的缺乏,孵出的小雞又一大半死亡,損失慘重。

沒辦法,只有現學現用,通過近兩年的摸索,她們完全掌握了小雞的孵化技術、防疫技術,土雞的養殖數量也從幾千羽發展到幾萬羽,最多時養到了四五萬羽。

功夫不負有心人,蘇德仙的堅守,得到了街道、縣直行業管理部門的支持。租下的小寨荒山,一天天改變著模樣。路通了、水來了、電燈亮了;栽下的各種水果苗一天天長起來;林下養殖辦起來了,活蹦亂跳的土雞讓人看到了希望;農家樂開起來了,純正的“鄉味”招來四海賓朋。

2008年5月,羅平縣九龍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註冊成立,到2013年,註冊資金從開始時的40萬元增資到1300萬元。目前,合作社已在1200餘畝的土地上,發展了種植、養殖、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鄉村生態旅遊,生態園圍繞養殖和餐飲正在擴大產業面。在300餘畝綠化苗木中,嫁接茶花10000多株,種植景觀苗木紅豆杉15000多株、桂花3000多株、紫薇2000多株,400餘畝水果林中有枇杷、大樹楊梅、桃子、梨等,500餘畝雜木林讓小寨一年四季瓜果飄香綠意盎然;“小寨土雞”商標註冊成功,並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心存感恩攜手前行

隨著事業的發展,小寨生態園的品牌在羅平越叫越響,事業蒸蒸日上。

面對諸多讚譽,蘇德仙明白,“小寨”凝聚了社會各界多少人的心血與關愛,她應該把這種關愛由“小寨”變成“大寨”。2016年,當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蘇德仙便主動請求並在九龍街道黨工委的支持和幫助下,在合作社建立黨支部,共有黨員9人,蘇德仙擔任黨支部書記。一個以“小寨土雞”為主,發展林下規模化養殖,通過“支部+基地+貧困戶”的生產經營模式開始形成。蘇德仙於2016年、2017年免費發放雞苗2320羽,幫扶周邊34戶貧困戶,同時為貧困戶做好養殖技術指導培訓、並以高於市場價5%的價格回收;另外,按照每人一天120元工時費、供一頓早餐的優惠條件優先招用有一定勞動力的貧困戶到基地務工;飼料玉米的採購,合作社同樣傾斜於貧困戶,以高於市場價的優惠條件收購。這樣,不僅每年為貧困戶戶增上萬元收入,而且實現了婦女就近就業,緩解了周邊村子兒童和老人的照顧問題。九龍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分別於2013年、2014年獲得市級、省級示範社榮譽稱號,2016年、2017年分別獲市級巾幗示範基地、巾幗脫貧示範基地稱號,並於2018年申請為“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觀測點”。2019年7月,蘇德仙被授予縣級“勞動模範”稱號。

王興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