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是如何分析发烧的病因病机,这才是中医思维

在中医经典伤寒论中,原文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个人感冒后有怕冷和怕风的表现,怕冷怕风的表现的机理,是由于卫气没有了保护功能,失去温煦,或汗出或者毛孔张开,耐不住风邪的袭侵,所以说会出现怕冷怕风的现像。

啬啬是一个形容词,它形容病人感冒后怕冷的这个状态。是什么意思呢?病人身体蜷缩在一起,因为他冷啊,这个冷是由里往外的冷,这个冷,不会因为你多穿衣服之后而缓解,这叫恶寒,如果多穿衣服症状缓解或者减轻了,那叫畏寒,那应该是内伤杂病当中的阳虚的表现,而我们这讲恶寒是外感病。盖多少层被子,他都是从里往外冷,形容这种冷的状态,身体蜷缩到一起啊,这种状态。

淅淅恶风,我们看这个淅字,三点水的偏旁。这个状态是冷水洒身上,经不起它的冷的状态,什么意思呢?我跟大家解释一下,如果我们。在家里头洗澡洗淋浴之后全身都有水了,身上的水不擦干,出到外边,在这个把这门一打开,卫生间的门一打开,浴室的门一打开,你马上就会感觉一阵风过来,其实不一定有风吹过了,是因为你身上有水珠,如果你要是擦干了在身上的这个水擦干了,你这种感觉一下子就减轻很多,这种感觉就是淅淅恶风的感觉。

看中医是如何分析发烧的病因病机,这才是中医思维

这个为什么用这种形容词来形容恶寒恶风,张仲景当年就是怕我们不理解恶风恶寒的这个症状表现。还有一个是翕翕发热,这个发热,西医叫发烧,中医叫发热,这两者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把西医的发烧和中医的发热画等号。西医的发烧一定是体温上到37度5以上,你37度36度5就不叫发烧,它是有一个客观标准。而中医,这个发热是一个自我症状感觉,我感觉热了,这就叫发热,我感觉热了,也许外边体温升高了,确实升高了,但是还有一种情况,也许我摸着身上并不热,但是我感觉热,比如说中医有阴虚内热,手脚心热,心里的也烦热,这叫五心烦热,这种阴虚内热,体温并不会升高,客观上不能算发烧,但是换着感觉里边热的很厉害,这叫阴虚的内伤发热。中医讲的发热,包括西医说的发烧,还包括西医所说的体温,没有上到一定程度的发烧,而自我感觉是发热,这里我要强调一下,这是中医和西医不同之处。

这个翕翕发热,大家看这个字,这个翕子上面一个和底下一个羽毛的羽。这个是在形容,这个人的热是像羽毛盖在身上的那种发热,那么羽毛盖在身上发热,这是一种温和性的发热。看到这个病证就在提示我们,这就是桂枝汤主治的发热病证,热势不高。因为他有汗出啊,有汗出表热会随着汗出而外散的,所以说它热势一般的来说不会高。

他和以后我们学习的麻黄汤症不一样,麻黄汤证是没有汗,毛孔闭塞,阳气憋在里边出不来,正气与外邪交战的剧烈,因此麻黄汤证往往见到热是很高,并病人不出汗。而桂枝汤往往见到的发热并不高,这是翕翕发热的理解。

看中医是如何分析发烧的病因病机,这才是中医思维

第2个理解,如羽毛覆盖的温和发热,这个热从外而来,而不是从里往外的,这个感觉就与阳明病的里热蒸腾,由里往外的蒸腾的这种热就不一样,这个提示这叫表热。那么我们在临床上如何去感觉这个翕翕发热呢,也就是说我们在临床上如何来判定这个发热,有热了,这是表热而不是里热呢,我跟大家说这种情况判断表热和里热用体温计量是没有用的,体温计只能告诉我们热势高低,而不能告诉我们表热里热,而分清表热里热,它的重要性在于。如果病人是表热得用解表的方法祛热。

而里热得用清里内腑的方法来解热,这个表热得用解表的方法是汗法,而里热得用清法,汗法和清法是中医截然不同的方法,治疗的性质截然不同,所以说分清表热里热,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分清表热里热呢,翕翕发热就提示我们了,比如说摸摸病人他的手,摸摸他的胳膊,摸摸他的小臂,这是很方便的动作。翕翕发热,我们讲这个热是在外,由外而来,那么我们抚摸这个患者的肌肤,我们这叫切诊。中医讲望闻问切,这不叫按诊,也不叫触诊,更不叫摸诊,这叫切诊,望闻问切。切肌肤就是用手用我们医生的手掌抚摸患者的肌肤,如果刚开始抚摸患者的肌肤感觉热,多摸一会一分钟之上,感觉这个热不像刚开始抚摸那么热势那么高,这代表这个热在人体的机表,而不在里腑。

如果医生的手掌,抚摸患者的肌肤,刚开始感觉热,摸了一分钟到两分钟,越摸越热,赶着这热从里往外发出,那是里热那叫蒸蒸而热,从外感病辨症来说,那是病入阳明,要用清法或者下法治疗,应该用白虎汤或者是承气汤治疗,而不能用解表的麻黄汤和桂子汤。这也是翕翕发热,提示我们用最简单的办法判定表热,里热的方法。#清风计划#

所以,我们中医看待发热没有西医那么单纯,我们首要是分清表证还是里证,然后再对应给出方药,这也是中医的高明之处。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证为据的思想

看中医是如何分析发烧的病因病机,这才是中医思维

#健康真相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