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偷運出宮的國寶:失散無數,一個戒指就夠普通人吃6年

從1922年開始,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就開始秘密地把皇宮珍寶分批盜運出宮,其中多是國寶級的文物。這些被盜運出宮的寶貝總共裝了七八十口大木箱,後來被運到天津張園,其後又轉運到靜園,在靜園設了兩個大金庫,每個大金庫裡面又有30個小金庫,分門別類地放置書法名畫、宋元善本、珠寶玉石和金銀器具等。

1932年,這些珍寶全部被溥儀帶往長春,存放在偽滿皇宮裡。1945年,日本天皇投降後,溥儀開始了逃亡生涯。其間,這些被他偷運出宮的國寶因各種原因大量遺失,另有一些被帶到蘇聯,最後回國的珍寶連十之一二都不到。

溥儀偷運出宮的國寶:失散無數,一個戒指就夠普通人吃6年

▴溥儀和偽滿洲國大臣的合影

1945年日本投降後,溥儀從長春逃亡鴨綠江邊的大栗子溝,匆忙中只從這些珍寶裡挑選了一部分最值錢的,裝了57個小皮箱和一個原來用於裝電影放映機的箱子,大部分是鑽石、寶石、珍珠、玉石和黃金、白金製品,是他準備流亡國外時作生活費的。那些挑剩下的珍寶全部留在留在長春偽皇宮裡,後遭當地民眾哄搶。

1945年8月16日,溥儀從大栗子溝乘飛機準備逃往日本。由於飛機太小,溥儀只帶走了那個電影放映機箱子,其餘的除變賣一部分換錢外,都分給了隨行的皇親國戚和偽滿大臣,另外還被當地的土匪和村民搶走了一些。

在瀋陽轉機時,溥儀被蘇聯紅軍認出並抓獲,隨即被送往蘇聯。在蘇聯期間,溥儀為討好蘇聯軍官和看守,這些珍寶又被他送出去不少。後來,為了能讓把自己留在蘇聯不被送回國,他又主動獻給蘇聯政府總價值47.3萬盧布的各種珍寶,剩下的全部藏在電影放映機箱子的夾層裡,箱子裡藏不下的就到處找地方藏,連肥皂裡都藏了幾個大鑽石。

溥儀偷運出宮的國寶:失散無數,一個戒指就夠普通人吃6年

▴溥儀在蘇聯的看守所裡

後來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地方藏了,又怕蘇聯人發現這些東西后說他不老實,影響蘇聯人對他的看法,就開始丟棄和毀壞這些珍寶,其中有一大袋子上千顆大珍珠被他命人丟進鍋爐焚燬;一副鑲滿了寶石的金手鐲被他散步時扔進江裡。

新中國成立後,溥儀被蘇聯人送回中國。1950年8月3日,中蘇兩國官員在綏芬河火車站進行了短暫的交接儀式,將這些珍寶移交給了中國。那些被溥儀運出宮的七八十箱珍寶,現在只剩下少得可憐的一小堆,裝在一個比普通工具箱大一點的小皮箱裡(還有一部分藏在溥儀那個電影放映機的箱子夾層裡,未被搜出)。

1951年,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的耐心教育下,溥儀的侄子毓喦首先揭發了溥儀藏在電影放映機箱子夾層裡的東西,溥儀只得主動找到撫順戰犯管理所的領導,交出了私藏的那些珍寶,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國寶"乾隆田黃石三聯章"。

溥儀偷運出宮的國寶:失散無數,一個戒指就夠普通人吃6年

▴乾隆田黃石三聯章

這些被他一直帶在身邊的珍寶,可謂是國寶中的國寶,每一件都價值連城。裡面有比雞蛋黃還大的珍珠,有比鴨蛋黃大的夜明珠;其中有一塊非常完美地鑲嵌在天然水晶裡的純金小鐘;還有一個"知了"形狀的金錶,一按尾部就能張開翅膀露出錶盤,每個翅膀上鑲了65顆鑽石,一共130顆,製作十分精美。

到1956年後,到撫順戰犯管理所參觀的人員越來越多,該所曾專門定製了一批展櫃,將這些國寶在所裡展出。

溥儀偷運出宮的國寶:失散無數,一個戒指就夠普通人吃6年

▲溥儀在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時痛哭流涕

1964年10月,按照國務院要求,撫順戰犯管理所將從溥儀和偽滿大臣中收繳的1169件物品,用專車送往北京,移交給故宮博物院。其中有一枚被撫順戰犯管理所認為很普通不值錢,沒有展出的翡翠戒指,經故宮博物院專家鑑定後,確認價格為4000元。當時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約為30—50元,市場上的大米一毛五一斤,這一個戒指就抵得上一個工人80個月的工資了。

參考文獻:

《回憶在蘇聯的五年》作者:愛新覺羅·溥傑

《偽皇宮文物的來源、散失和徵集》作者:王文鋒

《震撼世界的奇蹟 改造偽滿皇帝溥儀暨日本戰犯紀實》作者:撫順市政協文史委員會

《血祭關東 蘇聯紅軍出兵東北紀實》作者:許晨

《東方的落日 蘇聯緊急出兵中國》作者:孫曉,陳志斌

《長春電影文化研究基地系列叢書 人生多趣事》作者:崔東昇

《蘇聯與中國抗日戰爭史話》作者:雪融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