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中,有哪些只在回憶中出現,沒有詳細描寫,卻又十分經典的大戰?

王事情


金庸武俠裡,沒有直面細寫,只在旁人講述亦或後人回憶中出現的一些大戰,其實不少。因為許多時候,創作上為了情節發展的需要,往往須做些前因的交代。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會在當前的故事情節中,通過旁白亦或是回憶講述的方式,加入一些往事以作解釋。因此在武俠小說中,只在回憶中出現的經典戰役,可謂比比皆是。羽菱君選擇其中幾場小說中著墨不多的大戰,略作分析,這每一戰羽菱君都在嘆惜金老惜墨吝筆。



火工頭陀事件

在“射鵰三部曲”的前兩部中,武林中有個很明顯的現象,就是江湖上難覓少林一派的高手,新興的全真教代替了老牌少林,成為武林新的泰山北斗。連《倚天》開篇郭襄上少林,都在奇怪作為中原武學祖庭的少林派,緣何兩次華山論劍都沒這派高手參與。其中緣由,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因為這起“火工頭陀事件”,致使少林武學衰落了近八十年。

當年香積廚灶下燒火的一名頭陀,經常遭受監事僧的毆打,三年間曾被打得接連吐血三次,因不堪監事僧的暴力毆辱,憤而偷學武功。他既苦心孤詣,又有過人之智,二十餘年間竟練成了極上乘的武功。他隱忍不發,最終在一年中秋的達摩堂年度大較中,竟一舉連傷達摩堂座下九大高手,並在會錯意的情況下打死了達摩堂首座苦智禪師,趁亂中又打死了香積廚五位僧人。大鬧少林之後,火工頭陀逃往西域,並開創了“金剛門”一派。


少林在此戰死傷嚴重,隨著羅漢堂首座苦慧禪師遠走西域,少林武學竟爾中衰長達數十年之久。不但兩次華山論劍沒有少林高手,武林話事權不再,後來一個何足道挑戰少林,就足以讓合寺震動。可見“火工頭陀事件”的影響有多嚴重。不過,金庸先生對此戰的描寫太少了,連敗九大高手一句話,而頭陀與苦智五百合外的過招,就僅寫了最後一招,頭陀會錯意,將苦智的“分解掌”看成“裂心掌”,並打死了毫無防備的苦智。

其實這一戰出現的意義,就是金老為了解釋張君寶在打敗何足道後,緣何會遭到少林圍捕一事的前因,同樣也是交代了《射鵰》與《神鵰》中少林一派沒有出現的原因。既然是解釋前因,點到為止,絕不會喧賓奪主,佔據當前情節的太多篇幅,以下幾戰,同樣如此。

第一次華山論劍

真實意義上的華山論劍只進行了兩次,但正面描寫的就只有第二次論劍。不過相比於二論,一燈和周伯通的提前離去,師徒與翁婿的放水,西毒的變瘋,如此不夠壯大的場面,許多讀者一直都對一論的場面甚是嚮往,並充滿了想象。可是誰都不知道一論究竟是怎麼比的,畢竟作者從未正面的寫過這場大戰的過程,就只在後人回憶零星的隻言片語中,提到這場進行了七天七夜的論劍而已。比如周伯通對郭靖講的“口中談論,手上比武”的那句話,還有有幸目睹這場盛事的王處一,那句五絕“講論了一番劍道拳理”的回憶。


實際上華山論劍的“劍”字,是以最高雅的劍術泛指一切武功,猶如古人稱經典的著作為“經”是一樣的道理,並不是真正的在比劍。而論劍的過程,具體是怎樣的,其實金庸先生有用另一戰作呈現,那就是西毒與北丐在華山的最後一戰。歐陽鋒和洪七公的那場比試,其實就是按照他們當年一論時的模式進行的。先比外功,再拼內力,最後打不動了就是紙上談兵,辯論武理上的見識,也就是王處一所說的“劍道拳理”,是又打又論的一個過程。最終就是當時的王重陽,在內外功的比試和武理上的論辯中,均折服了其他四絕,才被尊為“武功天下第一”。

《射鵰》是金庸先生引入絕頂高手概念的首部作品,而五絕就是首批在他小說中出現的絕頂高手。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出“華山論劍”,在金庸作品中的地位。“華山論劍”在小說中,不但意味著中原武學的復興,小說背後更是引領了一個武俠新時代的開始。


裘千仞與金輪的生死大戰

已是慈恩的裘千仞與金輪國師的這一戰,在小說中同樣也沒有正面描寫,只在一燈大師與楊過的對話中提及,由楊過說出裘千仞是被金輪所重傷。但是這一戰,兩人卻是連鬥了一天一夜,其中險惡程度可見非同一般。

就如楊過所言,他們二人連鬥一日一夜,那麼裘千仞自不是中了旁人的奸計暗算,要知道當今之世,裘千仞的武功不在五絕之下,他的“鐵掌功”登峰造極,真正能用掌力傷得了裘千仞的,屈指算來不過三數人而已,金輪國師就是其中一人。當世兩大高手對決,想想都是激烈非常,可惜當時的這個場面如何,誰都不知道。


其實金庸先生安排此戰的用意有三。一是裘千仞是最適合與金輪一戰,去檢驗金輪十六年武功進展的,因為他們兩人的武功路子皆走剛猛,能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二是以裘千仞重傷為引子,徹底了卻一燈、瑛姑和周伯通,他們幾人經歷了數十年的恩怨。三是告知楊過,金輪已重返中原且武功實力倍增,預示著他們這對老對頭,又將出現生死的一戰。不過就可惜這場大戰,被淹沒在恩怨情仇之中了。裘千仞這個角色被淹沒的大戰還不止這一戰,當年讓他一舉成名的“一雙鐵掌殲衡山”一戰,同樣只有一句話。

少年楊逍氣死峨嵋孤鴻子

這一戰,是小說中滅絕跟周芷若講起倚天劍的歷史時提到的,同樣只有隻言片語的回憶。按滅絕所言,當年她的師兄孤鴻子與楊逍約戰,雙方單打獨鬥,孤鴻子知道楊逍年輕卻武功高強,於是跟滅絕借了倚天劍赴戰。結果被楊逍連施詭計,孤鴻子胸口中了楊逍一掌,最丟臉的還是倚天劍還沒出鞘,就被楊逍奪去了,並留下了一句名言:“倚天劍好大的名氣!在我眼中,卻如廢銅爛鐵一般!”孤鴻子由此面子全無,氣不過,在回峨嵋的路上竟生生氣死了。


其實被楊逍氣死的人可不止孤鴻子一人,崑崙派的白鹿子和游龍子,也是敗在楊逍手下之後,被他氣死的。而且很大的可能是這幾件事有關聯,孤鴻子應當就是為了替崑崙派出頭,才約戰的楊逍,因此楊逍採取了將他們氣死的同樣戰略。這一戰,直接導致的就是峨嵋派與明教成功結仇,後來再經謝遜殺了滅絕俗家的哥哥方評一事,還有紀曉芙愛上楊逍,仇恨更深。因此反明教聯盟的六派掌門中,滅絕對明教的仇恨最大,反明的情緒也最高。不過同樣可惜,假如楊逍是男主,那麼如此經典的一戰,必定會被正面呈現出來。

日月神教十長老兩次進攻華山

方證大師與沖虛道長上恆山找令狐沖密議時,跟令狐沖講了華山派“劍氣之爭”的歷史,其中就涉及到了日月神教十長老兩次進攻華山,與五嶽劍派的兩場大戰。這兩戰對雙方的影響都非常大。


兩次大戰,第一次是十長老為了搶奪《葵花寶典》,第二次是為了報復五嶽劍派。第一戰十長老雖鎩羽而歸,但成功從華山派手中搶到了《葵花寶典》。五年後第二戰,捲土重來,十長老最終被五派用機關陷阱,困在思過崖的石洞中耗死,但五派高手耆宿,也因為十長老已經破解了五派的劍法,在這一戰中傷亡慘重,直接導致了五派高深武學的失傳,實力直線下降。作為主戰場的華山派衰落更嚴重,再經後來的“劍氣火併”,五嶽劍派老大的地位不保,逐漸被左冷禪潛心復原失傳武功的嵩山派所取代。

可以說《笑傲江湖》的故事,就是由這兩次大戰而起的,也能看出金老設置日月神教總壇的地理位置,以及這兩戰的原因。日月神教是被金老安排在了五嶽劍派和少林武當等門派的包圍圈中,他們若要有一番作為,首先就必須衝破五嶽劍派的封鎖,因此他們才會為了《葵花寶典》而進攻華山。而後來左冷禪之流想要一統江湖的路線,則是先合併五派,進一步合力剷除日月神教,再挑了少林和武當。金老的設定,用心良苦。


可惜的是,如此重要的這兩戰都沒有能被直接描寫出來,作為前因的交代,僅僅幾句話就一帶而過了。假如有呈現,必定不弱於“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一役,只能嘆金庸先生吝筆惜墨了。

由於篇幅有限,羽菱君只選擇了以上幾場,自認為經典的大戰,稍作分析。實際上像以上這樣的大戰,在金庸武俠中還有不少,比如少林三渡與陽頂天的一戰,張三丰與百損道人的一戰等等都是。另外像《雪山飛狐》中胡一刀和苗人鳳的滄州大戰,雖也是後人回憶的方式出現,但卻是小說中的主線故事,而且寫得較為詳細,故而不歸入這類回憶的經典戰役。其他更精彩的,歡迎朋友們留言添加,一起交流討論。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靈沖霄為您解讀各種金庸武俠與文學名著的冷知識,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金庸武俠中描繪了很多熱血沸騰的戰鬥,其中有不少經典之戰是書中沒有正式描述的,僅在相關的人物回憶中出現過。這裡靈沖霄就帶大家瞭解一下,金庸武俠中最經典的三場回憶之戰。

蕭遠山雁門關外迎戰中原群雄

《天龍八部》中原群雄誤信了慕容博的虛假傳言,而對探親走訪的蕭遠山一家下了殺手,雙方在雁門關血戰一場。開始蕭遠山念及自身授業恩師也是漢人,處處手下留情,但隨著愛妻慘死,愛子生死不知,蕭遠山爆發之下大開殺戒。中原群雄一方死傷慘重,除嚇暈的趙錢孫、被打暈的智光大師外,蕭遠山僅留下了帶頭大哥玄慈大師和丐幫幫主汪劍通沒殺,並將愛子蕭峰相托。

此戰雖然只是在趙錢孫和智光大師的回憶中出現,但影響是很深遠的。玄慈大師等人經歷慘事,瞭解詳情後,愧疚下決心將蕭峰培養成蓋世英雄。蕭峰能成長為“北喬峰”全賴於此,但也為後期身世暴露埋下伏筆。慕容博陰謀未遂,且無顏面對少林、丐幫的質問,只能詐死脫身,隱居幕後。蕭遠山跳崖自盡卻未死,便決定報復當年的仇人,抱走虛竹,殺死玄苦、喬氏夫婦等人,並現身讓玄慈方丈身敗名裂等。

第一次華山論劍

第一次華山論劍發生在《射鵰英雄傳》開始之前的數年,鑑證人老頑童對郭靖詳述了其中的過程。武林秘籍《九陰真經》在江湖現身,引得各方勢力爭奪,掀起腥風血雨。最終武林中身份最強的五方勢力:東海桃花島島主黃藥師、西域白陀山莊主歐陽鋒、大理國國主段智興、丐幫幫主洪七公和全真教教主王重陽介入了《九陰真經》爭奪戰,約定在華山比武論劍來定其歸屬。

周伯通道:“那時是在寒冬歲盡,華山絕頂,大雪封山。他們五人口中談論,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個人終於拜服我師哥王重陽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這一戰不僅確定了《九陰真經》的歸屬,也進一步劃分了江湖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第一次華山論劍後,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絕登頂天下絕頂高手之巔,也給他們下屬的勢力奠定了江湖中超凡的地位。五絕獨尊的江湖體系一直持續到《倚天屠龍記》初期,最終隨著新五絕的相繼去世,以及明教復甦,武當、峨眉、崑崙等門派的崛起才解體結束。

胡一刀大戰苗人鳳

胡一刀大戰苗人鳳的場景出現在閻基、苗若蘭等人被困孤山絕頂之時的眾人回憶中。飛狐的背景在清乾隆年間,但田苗胡範四家的恩怨卻追溯到明末闖王時期,四家祖上因誤會結仇,相互仇殺百年之久。胡一刀和苗人鳳之戰只是四家百年廝殺中的一部分而已。

胡一刀和苗人鳳連戰數場都不分勝負,不過大部分讀者們都認同胡一刀在之前的決鬥中是遊刃有餘,未盡全力的。靈沖霄個人也覺得胡一刀真正實力當在苗人鳳之上的。到最後一戰前,胡一刀夫婦更是已經發現了苗人鳳劍法中的重大破綻,只是胡一刀心中猶豫之下才被對方的毒劍所傷。

此戰中苗人鳳雖然倖存了下來,但卻始終耿耿於懷,一方面是自己並沒有真正戰勝胡一刀,“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稱號問心有愧;另一方面也未完成胡一刀的囑託,遺失了對方的幼子胡斐,誤以為胡斐已死。

飛狐兩部曲的劇情主線很大程度上也是當年胡苗之戰的延續與發展。胡斐、苗人鳳等人的恩怨情仇也都與之密切相關。


我是靈沖霄,擅長金庸武俠和文學名著點評!歡迎關注評論!


靈沖霄


看到這個問題,瞬間想起了苗人鳳與胡一刀的經典五日大戰,這場戰役真乃蕩氣回,這場大戰堪稱金庸先生筆下最具傳奇色彩的戰役。

這場戰鬥的場景出現在閻基、苗若蘭等人被困孤山絕頂之時的眾人回憶中,這是一場綿延百年的戰鬥。

胡一刀與苗人鳳初次相見,互相不服,於是旁若無人對飲,但都不主動開口說話,對手雖然未展露實力,但眼神中的淡定卻無可隱藏,一時都以之為大敵。胡一刀喜得貴子,心中有牽掛,他並無打敗苗人鳳的把握,與夫人的談話中居然涉及到了生死。

翌日二人交手,鬥了個旗鼓相當,一時難分勝負,於是惺惺相惜。胡一刀不肯佔寶刀的便宜,讓,拿了把輕一些的刀,苗人鳳也將劍尖撅折。何為惜英雄重英雄,何為光明磊落,大概便是如此了。

兩人又鬥了幾日,仍舊難分勝負。當晚胡一刀駕馬縱橫百里,用剛學到的苗家劍法殺了苗人鳳的敵人,只為其死後不會有遺憾,一代大俠的光明磊落盡顯無疑。苗人鳳亦承諾:若胡一刀遭遇不測,他定會將胡一刀的兒子當自己的親生孩兒照顧。兩人又鬥了幾天,仍是難分勝負,這天夜裡二人居然抵足而眠。

第五天,胡夫人看出苗人鳳劍招破綻,但胡一刀認為如此勝之不武,便與苗人鳳互換了刀劍。終於胡一刀捱了一劍,苗人鳳捱了一腳。胡一刀中毒而死,胡夫人對苗人鳳道:“我這幾日,親見苗大俠大仁大義,知道這孩子是託付得過了,我就不多吃這二十年的苦頭了。”隨即自刎殉夫。

先生大筆一揮,通過幾人羅生門式的口述,完美的刻畫了兩位光明磊落、俠肝義膽的俠士之間的對決。來自敵人之間的肝膽相照,著實光明磊落。看完這段話你就會明白,英雄二字不止關乎武藝,更在胸懷。

除此以外,胡一刀與胡夫人之間的伉儷情深也令人忍不住要嘆一句:好一對佳人,好一對英雄豪傑。胡夫人聰慧,豪爽,有膽有謀,也有識人之明,真乃女中豪傑。他們三人絕對是當世再無人可比的豪傑。胡一刀夫婦雖然隕落,但攜手共赴黃泉一試美事,苗人鳳活了下來,但他沒完成自己的承諾,活在深深的內疚中。

這場戰役的影響不止於此,飛狐的故事是這場戰鬥的延續。若干年以後,胡斐也遇到了與父親一樣的選擇,光明磊落與血海深仇,如何抉擇?

其實胡斐的父親早就為他樹立了一個榜樣,做選擇一點也不難。但要做到光明磊落,問心無愧,也是萬難之事!


快客騎手


有啊,這樣的例子還是很多的。比如蕭遠山大戰中原群英,比如任我行大戰左冷禪。

蕭遠山大戰中原群英的大戰,造成了武林界幾十年的動盪,連讀者也津津樂道。而在少林寺中,令狐沖在匾額之上,偷聽任我行與正道俠義談話,其中提到了左冷禪曾與任我行有一場大戰,但是沒聽出來是誰勝了。

任我行當然是魔教領頭人(雖然這時日月教的教主是東方不敗),左冷禪也是正道中的優秀代表(不能算是最優秀),當年雙方的一場大戰,也很引人神往。


棲鴻看紅樓


第一次華山論劍

夏雪宜大戰溫州五老

梅念笙大戰三徒弟,被打落河中

胡一刀大戰苗人鳳

華山派計困魔教高手

回族青年用逍遙功大戰武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