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方》:普通人想有出頭之日,在這部劇裡給你們都演出來了。

《在遠方》:普通人想有出頭之日,在這部劇裡給你們都演出來了。

《在遠方》追到現在,不說吐糟其它造型,人設之類的,單看姚遠的幹勁兒,就足以給人動力,讓人望洋心嘆。

包括劉雲天,愛蓮姐,真心覺得這不是主角光環,人家能成事兒是真的有原因的。

不管是姚遠之前跑快遞,為了躲路中祥的追捕,還是後來開公司遇到好幾次危機,從來沒有見他有放棄的意思,總是千方百計的想辦法解決問題,保有初心。

說真的,我看的時候都為他捏把汗。腦子裡在想,如果是我早就放棄了,或者如果是我就會接受劉雲天的資助,不那麼苦苦支撐。

要知道那可是金融危機耶,全世界都在裁員,好多大企業都已經倒閉了,你再撐,還不知道撐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就像08年那次金融危機一樣,給人的恐慌是看不到頭的真實存在的。

也許有人說那是拍電視劇,太帶理想主義色彩了。可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恰恰缺的就是這種一往無前的幹勁啊。

我們總是容易被動的接受,而不喜歡主動出擊,看似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其實被更多其他的事和人操控著。

被動的接受工作,接受突如其來的加班或超負荷作業量,雖然想反抗,也有所抱怨,但仍繼續做下去。

就像你每天要面對的工作。不管你喜不喜歡做,但是你知道要靠那份工作養活自己,必須要去做。

所以每天即使再冷,再不情願,你也要從溫暖的被窩裡爬起來,必須要上班的理由就是你需要這份工資。

就像我們之前看到的新聞,就算生病了,也要搖搖晃晃趕公交車,為那幾百塊錢的全勤獎。

《在遠方》:普通人想有出頭之日,在這部劇裡給你們都演出來了。

這種類似的事件真的屢見不鮮。我們只能被動的接受著工作,不能失去工資,對生活毫無掌握和反擊之力。

那我們怎樣才能像姚遠那樣,彷彿永遠有使不完的勁兒,做什麼事情到最後都能做好。

我看《在遠方》到現在,發現了不管是姚遠還是劉雲天,包括後來自己承包廠子當廠長的愛蓮姐,他們能做成事都有幾個特質。

那就是,找準目標,主動出擊,不放棄。

當你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總會為之找到方法,哪怕每天早起或晚睡幾個小時,也要想方設法去完成。

當你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也有1千、1萬種理由去拒絕並告訴自己:哦,這太難了,不可能,我完不成。

確定堅定不移的目標,然後矢志不渝的努力,每分每秒每小時每天都朝著既定的方向走。

不為別人的不理解和白眼而沮喪,也不為一時的沒有成就而灰心,更不會被眼前的難關所打倒,在通向遠方的路上,心中一直記得描繪的藍圖。

也許又有人來吐槽了,這個真的很土,現在各式雞湯都是這樣說​,像我們又沒背景,又沒好的人脈圈,又沒多犀利的眼光,怎麼可能像他們那樣做大做強有出頭之日呢?

我們是平凡的人,沒三頭六臂,也沒多大的背景,依靠著自己的辛苦工作,拿著低微的工資,但是我們只要一心往好的方向努力,主動求變,不想著打退堂鼓,總會得到改善自己生活水平的方法,邁向自己心中那個遙遠又可觸的理想目標。

《在遠方》:普通人想有出頭之日,在這部劇裡給你們都演出來了。

我心中一直就有一個要超越的目標,就是我的小姨。

小姨是姥姥姥爺最小的一個女兒,當時家裡真的很窮,么姨讀了幾年書,識得字後,就去武漢打工了。

那時候還是在飯店裡端盤子,每天很辛苦,工資也很低,而且得來的工資一般都給姥姥姥爺貼補家裡了,基本自己沒有剩餘多少。

輪到么姨的終身大事,姥姥姥爺讓她回來相親,她不願意。後來跟在武漢鄉下的一個男孩子,是當時他們飯店的廚師,在一起了。

也就是我現在的么姨父,當時他家也很窮,三個男孩子,么姨父也是最小的。

結婚的時候連禮金都沒多少,房子更別提了,么姨和么姨夫知道,兩邊的父母誰都靠不上,只能靠自己。

么姨夫會炒菜,么姨腦袋活絡一點,就想著:別的不行,兩人就一起開個餐館,再怎麼著人們也不可能不吃不喝,總歸也不會再差了。

有時,人不被逼到絕境的時候,真的是不會想辦法主動出擊的。

在一個舒適的環境裡,再想做什麼,來更近一步,多的是前怕狼後怕虎的瞻前顧後,沒有決心,真的只是想想罷了。

其實想想也挺可笑的,家裡又不是幾千萬幾百萬的資產,怕丟在自己手裡了,好多人,卡里估計總共也沒幾萬塊錢,還怕輸了啥。

當時么姨手裡沒錢,姥姥姥爺又因為她嫁了外地,很生氣。也沒給資助,么姨就找我媽媽和幾個兄弟姐妹湊了一點錢,把一個在醫院和賓館附近的小店面盤了下來。

店盤下來了,東西買的也都是二手的,牆只刷了一個白,沒錢請人,兩個人就開始忙活了。

一個在灶臺炒菜,一個在前面招待客人,同時身兼數職。

每天姨夫天不亮就起床,把新鮮的雞,鴨,肉,魚和青菜買回來,他就開始在廚房裡忙著熬骨頭湯,雞湯,這些大菜備好。

么姨呢,一早先拖一遍地,等姨夫把菜買回來,她就開始擇菜,清洗,晾著,再做飯,清點物品,把餐具歸齊。

夏天熱,不來客人不捨得開空調,他們總是一身汗,冬天的時候,么姨的手都凍得通紅。

《在遠方》:普通人想有出頭之日,在這部劇裡給你們都演出來了。

來客人了,么姨招待後,點菜,報菜,上菜,中間拿酒,盛飯,遞紙巾,再結賬,收拾餐盤,掃地,鋪桌子,一應收拾乾淨,隨時準備迎接下一波客人。

之前店面小,只能放幾個桌子,所以一有客人走,就得趕緊把桌子收拾出來。

開始沒什麼生意還好,倆人還能應付過來。

後來么姨給醫院,賓館送名片,還推出打包送餐的義務,慢慢的客人增加了,每天忙的暈頭轉向起來。

就這還是捨不得請服務員,只給廚房請了個學廚幫工的,不用么姨每晚洗碗收拾那麼晚了。

有一年寒假媽媽讓我去飯館鍛鍊,說是鍛鍊,其實是心疼么姨累著,讓我去給么姨當個跑腿的。

看到么姨同時在四五桌客人旁邊來回招待,上菜,那記菜和算賬的腦袋,那利索勁兒,真的讓我佩服,這錢不讓么姨他們賺,我都不服了。

這其中的艱辛真的不是幾句話,幾行字就能說明的。

就這樣,么姨和么姨夫開店到現在,在武漢買了幾套房子,一個門面。孩子也是一個大學,一個初中的供了出來。

就么姨的眼光和幹勁兒,真的是普通人逆襲的法寶,就像姚遠當初跑快遞,對快遞未來的遠見一樣,有那個眼光,再加上肯吃苦,不管怎樣被逮,被追,都不放棄,才會有他後來遠方快遞的做大做強。

都是普通出身,也就沒什麼好顧慮的,只要一心向著正確的方向走,不想著折回退出的,總會有自己想過的生活的那一天。

么姨和么姨夫他們真的屬於白手起家,雖然到現在也沒什麼大的成就,可是,他們過上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至少在給孩子報班的時候,可以毫不猶豫給孩子報最好的私教。

在姥姥姥爺生病的時候,可以直接把他們接到武漢,去最好的醫院住院治療,而不用擔心為了醫藥費,幾個兄弟姐妹在那吵吵誰出多少(當然了,我其他幾個舅舅他們也都有出錢,但是么姨的孝心更不可少)。

在還不想被庸庸碌碌所包圍著,還沒經歷過親人生病而四處告急的時候,還沒有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的時候,不要整天被那些偶像劇所洗腦,幻想著霸道總裁或者富二代會突然降臨。

要像《在遠方》這之類的姚遠,劉雲天學習,看他們身上那股子幹勁兒,衝勁兒,以及永不服輸的精神,永遠向目標前進有動力,不自己給自己洩氣。

你我雖凡人,可定大目標,堅持努力下,總會有彩蛋。

《在遠方》:普通人想有出頭之日,在這部劇裡給你們都演出來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