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为何能坚守钓鱼城二十年之久?为何蒙古军困不死他们?

于无声处34


公元1258年(宋理宗宝祐6年),蒙古帝国大汗蒙哥亲率数万大军,与弟忽必烈、大将兀良合台兵分三路攻打南宋。蒙哥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先后攻克剑门的苦竹隘、长宁山城(今四川宜宾市长宁县)、阆州大获城(今四川阆中市)、蓬州运山城(今四川南充市蓬安县)、广安大良城等,连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区,川西、川北、川中基本沦陷。并迅速逼近合州,宋军只剩下重庆以东,钓鱼城以南的一些零零散散的据点了,此时蒙古军由于四川蒙古军的加入和从各地抽调来的蒙古军足足有数十万人,而钓鱼城内的宋军不过两万人而已!

蒙古骑兵

此时此刻对于蒙军来言拿下钓鱼城灭亡南宋指日可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然而天不遂人愿就是在这小小的仅2.5平方千米的钓鱼城,这个被称作上帝折鞭处东方麦加城的地方,区区两万宋军竟然抵挡住了蒙军,迫使纵横天下的蒙古帝国大军耗时36年都未能前进一步,就连自己的元首蒙哥大汗都丧命与此。

蒙古军攻城

宋军为何能坚守钓鱼城三十年之久?为何蒙古军困不死他们?让我们来简单地分析一下。钓鱼城内资源丰富,且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守城将士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这就是蒙古军三十多年一直拿不下钓鱼城的原因。

地利

1238年南宋嘉熙二年,\t蒙古大军开始了他们世界性大规模的征伐。当时作为重庆知府的彭大雅虽然知道重庆城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但是泥墙却是其致命弱点,成败的关键也在于此。出使北方的时候他已经亲眼见识到蒙古铁骑的风驰电掣,因此回到重庆后他便下令全城军民加固城墙,并改用石砖砌墙,钓鱼城便初具雏形。后来他因为功高受人妒恨,被奸人屡进谗言,昏庸的宋理宗将他革职查办,彭大雅被贬为庶民,最后带着忧愤和遗憾永远离开人世。

宋军修筑城墙

1241年南宋淳祐元年十一月,成吉思汗第三子蒙古帝国大汗窝阔台去世,蒙古贵族们为了争夺汗位,大打出手,连年征战,没有时间去管南宋,因此南宋得到了宝贵的调整时间。趁此机会宋理宗任命名将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兼重庆府,前往四川主管防务。余玠到任后,采用播州人冉璡、冉璞兄弟建议,采取依山制骑、以点控面的方略,先后筑青居、大获、云顶、钓鱼(\t分别位于今四川南充南、苍溪东南、金堂南、重庆合川东)等十余城,将四川首府迁至重庆。又调整兵力部署,巧妙运用地形以山为垒,据险设防。在钓鱼城内挖井取水、开荒垦地、囤积粮食、训练士卒。经过数年的建设,一步步地建成了一重庆为中心,以堡寨控扼江河、要隘的纵深梯次防御体系。

钓鱼城布防

钓鱼城城内有大量的良田

钓鱼城城外有城,寨外有寨,城墙厚达五米宛如铜墙铁壁,固若金汤。并且钓鱼城处在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汇处,蒙古军想要南下就必须经过此地。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蒙古帝国的铁骑就再也跨不过去了。

三江交汇处

天时

公元1258年,战争正式开打,前面已经说过了蒙军一路所向披靡连克四川大部分地区,南宋已经只剩下钓鱼城等零星的地方。蒙古军拥有数十万兵力,而南宋不过两万而已!

蒙哥的计划是速战速决,快速解决南宋。而起初骄横的蒙哥认为不必打,他认为帝国的铁骑所到之处就没有不投降的,区区弹丸之地只要自己吼一嗓子钓鱼城城内的守将就投降了。然后蒙军这次失算了,他们低估了守城士卒的信念,尽管帝国的大军已经将钓鱼城团团围住,但城内的人却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不仅不投降还杀了来招降的使臣,这可把大汗气坏了,受此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便觉得先取了这弹丸之地再南下一举拿下重庆。

蒙军攻打钓鱼城

“砲矢不可及也,梯冲不可接也。”

尽管蒙军攻城很厉害,并且拥有很多攻城器械,但蒙军忽略了宋军的实力以及钓鱼城得天独厚的地势——固若金汤般得防御。因此尽管蒙军攻势很猛烈,但对于钓鱼城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天降大雨,气候湿热

围攻了几个月还是打不下来,此时又下了大雨,一连下了20多天,蒙军不得不休战生息。宋军也得到了休息,而此时的蒙哥还不甘心,妄图通过偷袭的方式打钓鱼城,但还是不行。

而此时宋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蒙军偷袭失败了反过来又趁夜色偷袭了蒙军,蒙军久攻不下本就士气低落,这下又休息不好就更加难受了。

由于一直耗着,时间过得很快,此时重庆来到了夏季,天气炎热,高达三十多度。习惯了寒冷的蒙古人受不了南方潮湿闷热的气候,整支军队都变得急躁了起来,军中更是疟疾横行。

面对长时间的束手无策,手下术速忽里建议蒙哥留部分军队围困钓鱼城,主力军则直扑夔州,沿长江东下会师忽必烈,按照原定计划灭亡南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但却遭到了蒙哥的否定。

蒙古帝国蒙哥汗像

PS:我大汗的面子不要的是吧,我帝国铁骑的面子不要的是吧!

结果蒙军有大了两个月还是攻不下,士气更加的低落,这时蒙哥也急了。

“尔北兵可烹鲜食饼,再守十年,亦不可得也。”

公元1259年蒙哥汗决定亲自攻城,(为了我蒙哥汗的面子也为了帝国铁骑的面子)。结果亲自擂鼓助战的蒙哥却被宋军的炮风所震,受了重伤,奄奄一息。而就在此刻宋军守将王坚为了气蒙哥故意扔了两条鱼和一些面饼给城外的蒙军,还写了一封信说我们有吃有喝,再打个十来年也饿不死。

这可把蒙哥汗气坏了,又气又恨,不久就暴毙而亡,此时蒙古攻宋也因为蒙哥汗的死而结束。而此战直接改变了世界格局,因蒙哥之死,忽必烈等蒙古贵族又再一次进行了汗位争夺战,停止了像亚欧非方向的进攻,折返漠北,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蒙古军队攻打钓鱼城

人和

宋军:守城将士做了充足准备,军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誓与蒙军抵抗到底。

蒙军:骄横无比,人心浮躁,士气低落再加上蒙哥的死就不得不放弃了,总之骄兵必败。

综上所述蒙古大军攻不破钓鱼城的原因共有三:

第一:宋军做了充足准备,钓鱼城得天独厚的地势再加上宋军的改造,简直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并且城内有良田和丰富的水资源,可以自给自足,可以做很长久的打算。

第二:守城将士兄弟合心,其力断金。就是这种拧成一条绳的团结意识和誓死与蒙古军队抵抗到底的决心才守住了钓鱼城这么多年。

第三:蒙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再加上北方士兵不适应南方多雨湿热的气候,人心浮躁,疟疾霍乱横行。就连大汗也患上了病,群龙无首,就更不能打仗了。

PS:宋军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历史集


钓鱼城内粮草充足,易守难攻,守城将士众志成城。这就是蒙古军二十多年都拿不下钓鱼城的原因。


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十一月,蒙古大汗窝阔台去世,蒙古贵族们为了争夺汗位,大打出手,腾不出手来进攻南宋,因而南宋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

得此良机,宋理宗便赶紧任命在淮东战场立功的名将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前往四川主管防务。

余玠到任四川后,发现川西成都平原已被蒙古杀得残破不堪,无法固守,便采纳了播州冉氏兄弟的建议,将四川首府迁至重庆,并利用川东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先后修筑青居城(今四川省南充市南)、大获城(今四川省苍溪县东南)、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东)等十余座山城。计划以重庆易守难攻的地形优势,削弱蒙古骑兵的威力。

简而言之,余阶将四川宋军的主力部署在了重庆地区,并阶梯布防,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山城攻防体系。

在这十余座山城中,钓鱼城属于比较重要的一座。

为什么重要呢?因为,钓鱼城所在的合川正好是涪江、嘉陵江、渠江的三江交汇处,只要守住了钓鱼城,在此据守的宋军就能像一颗钉子一样,把蒙古军钉在此处,让他们无法顺江南下攻击重庆。

基于钓鱼城的重要性,因而宋军便在此处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约250万平方米,相当于三个半故宫大的堡垒。

堡垒分为内城和外城,城内用城墙分隔出多个区域,作用类似于水密隔舱。八道城门紧邻悬崖,城墙则由坚固条石砌筑而成,堪称是固若金汤。

并且,宋军在堡垒构筑完毕后,第一时间就在城内囤积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做好了持久抗战的准备。

也就是说,钓鱼城的重要性,南宋早就意识到了,提前数年便在城内准备了防御物资和粮草储备。就以钓鱼城的驻军数量来说,被围个三五年,都饿不死。



公元1251年7月1日,蒙古经过十多年的大汗争夺战后,拖雷的大儿子蒙哥胜出,成为蒙古的第四任大汗。

蒙哥即位后,他第一时间也没打南宋。因为当时窝阔台系诸宗王拒绝承认他的汗位,蒙哥为此跟他们大打出手。等到平定贵族叛乱后,蒙哥又盯上了大理和西亚,分别派忽必烈和旭烈兀远征。

不过,搞定了大理和西亚后,蒙哥的眼睛就盯上了南宋。为此,蒙古还制定了一个庞大的灭宋计划:即其弟忽必烈从江淮进攻,大将兀良合台从大理迂回至越南进攻,而他本人则从四川进攻。三路大军一起进攻,预备在荆湖北路会师。


公元1258年,战争正式开打。其中,由蒙哥亲自统帅的中路军进展顺利,自攻入四川腹地后,一路所向披靡,连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区,川西、川北、川中基本沦陷。

此时,仍然还掌握在宋军手里的地盘,仅仅也就是重庆以东,钓鱼城以南的一些零星据点了而已。

公元1259年初,蒙哥抵达钓鱼城,此时由于四川各路蒙军加入,蒙哥的大军已超过了10万人,而此时钓鱼城只有2万守军。

对于钓鱼城,蒙哥一开始不想打,他认为自己兵峰所指之处,没有不投降的,只要自己吼一嗓子,钓鱼城的守将立马就降。然而蒙哥低估了守军的信念,尽管此时钓鱼城已被蒙古军团团围住,但钓鱼城守将王坚却没有举白旗投降的意思。他不仅杀了前来招降的使臣,还故意激怒蒙哥,故意要把他留在此处跟自己死磕。

蒙哥受此大辱,自然不能忍,于是他就决定先攻打钓鱼城,然后再顺着嘉陵江而下,去拿下重庆。

驻守在重庆的宋军听说钓鱼城被围后,急忙调兵增援。但蒙哥早有准备,他在进攻前就在嘉陵江的江面上造了几座浮桥,堵截下游宋军支援钓鱼城;同期又攻打位于钓鱼城上游的沿渠江而设的山城;攻陷了钓鱼城西五公里处的合州城,从而围困钓鱼城,使其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的孤城。

不过,蒙哥低估了钓鱼城的难攻程度,尽管蒙军攻城能力很强,且配备了攻城器械,但钓鱼城所在的钓鱼山地形陡峭,难以展开蒙古军擅长的攻城战法。据时人记录:“砲矢不可及也,梯冲不可接也。”

因此,尽管蒙军攻势猛烈,但也只是探出了宋军的虚实,并拿下南侧的一字城,对主城仍然束手无策。

围攻战打了两个多月后,雨季来了,钓鱼城一带下大雨长达20天,蒙军不得不休战。待雨停后,宋军也得到了休整,蒙哥使劲了浑身解数,比如派精锐部队偷袭钓鱼城的薄弱处,但依然无果。

PS:蒙古军的偷袭很厉害,比如易守难攻的剑门关就是被12名蒙古兵趁夜袭拿下的。

↓剑门关


蒙古军偷袭失败后,守城宋军改守为攻,通过早就挖好的暗道偷偷出城,夜袭蒙军。这让士气本来就低落的蒙军晚上睡不好觉,更加的厌战了。

此时,双方力量对比虽然未变,但总体局势已有所变。

又对耗了一个月后,重庆的天气转热,高达三十多度。众所周知,北方长大的蒙古人不适应南方的潮湿闷热的气候,他们在四川地区作战一般是秋天进攻,春天撤走。而此时已经是夏天了,蒙古人自然是无法忍耐,整支军队都焦躁了起来。

钓鱼城久攻不下,有将领认为蒙古骑兵不适应攻打严防死守的险要山城,现在大军滞留钓鱼城,对蒙古整体战略布局非常不利。建议蒙哥只留少量军队围困钓鱼城,主力则直扑夔州,沿长江东下,进到湖北与忽必烈会师后,按照原定的计划灭掉南宋。

这是一个扬长避短,发挥蒙古军队灵活、机动特点,灭亡南宋的正确意见。可惜,相应的意见遭到了蒙哥的断然否决。长期的胜利在蒙古军队中形成了骄横自负的气氛,准备放弃攻城的将领被看做是迂腐懦弱的人。

结果蒙军又打了两个月,还是无法破城,士气更加的低落。

公元1259年7月,蒙哥也急了,他为了自己的面子,也为了蒙古汗国的面子,他决定亲自率军攻城。

这一次,蒙哥亲自擂鼓助战,蒙军发动猛烈攻势,两军厮杀惨重。然而激战之时,坚持要在前线督战的蒙哥却被宋军的炮风突然击中,等到救回大营时,已经奄奄一息。

在蒙哥患伤未亡前,钓鱼城的守将王坚为了气蒙哥,还故意扔了两条鲜鱼和面饼丢给城外的蒙军,还并了一封信说:“尔北兵可烹鲜食饼,再守十年,亦不可得也。”(我这里吃喝不愁,你再打十年我也饿不死)


蒙哥听说后,又气又恨,不久暴毙而亡。而蒙古此次攻宋也以他的死而告终。(当时蒙古另外两路大军都已杀入南宋腹地,如果不是蒙哥突然在钓鱼城暴毙伤亡,南宋或许就完蛋了)



总结,为什么蒙古大军攻不破钓鱼城?原因有三。

第一、钓鱼城整个堡垒都构筑在山上,易守难攻,并且城内还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所以钓鱼城即便被围,在短时间内也可以不需要外界的补给存活。

第二、当时天气酷热,蒙军不耐炎热,且久屯于坚城之下,加之水土不服,导致军中出现了暑热、疟疾、霍乱等疾病流行,情況是相当严重。据《元史》记载,就连蒙哥这个大汗也在六月也患上了病。越急就越躁,越躁就越是静不下心。当一支军队开始厌烦战争时,就无法静下心来思考战略问题了。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类似于钓鱼城这样的堡垒,宋军修了有十几座,但只有钓鱼城坚持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城内的宋军众志成城,没有投降。就是这种不投降的信念才保住了钓鱼城,这才是钓鱼城能坚持二十年的关键原因。


Mer86


1259年7月,钓鱼山炽热难耐。战无不胜的蒙古勇士们有些焦躁不安,他们血战了大半年,眼前这座城依然巍然不动。

忽然,迷茫的蒙古士兵看到城头上的宋军热闹了起来,他们向城下抛下了包裹。宋军将士蔑视地说:“远方来的豺狼,辛苦了!我们送点鱼虾慰劳你们。鲜鱼二尾,蒸面饼百张,你们慢慢围,不急!我们城里吃的喝的都很丰富,你们再围个十年也没关系!”

这可不只是心理战,宋军并没有吹牛!


如果只是一般的心理战,了不起也就是一段佳话罢了。可是,钓鱼城战场模型,可是特意放在了中国军事博物馆里!

钓鱼城能长期坚持,既不被攻破,又不被困死,还真得从他的筑城说起了。

余玠临危而起,扛起救亡大旗

平江南,先平蜀,这几乎是历代北方发起统一战争的常规套路。

这个套路,蒙古人知道,宋人也知道,所以,蜀中防御极为重要!

偏偏,此时宋军在蜀中的防御基础十分薄弱。


1242年,窝阔台时期,蒙古军小试牛刀,随手一打,就攻破四川大片区域。

危难之际,朝廷以余玠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府事,准备抗蒙。

余玠上任后,招贤纳士,革除弊政。在招贤中,得到了来自播州的冉琎、冉璞兄弟。


播州,自唐末开始就依其山地之险,保持相对独立。因此,筑城、堵口子、造炮塔什么的,出身播州的冉家兄弟可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余玠,采纳了冉家兄弟之谋,开始沿江河,选择要害之地,星罗棋布地打造了一套山地防御系统。

鬼斧神工钓鱼城

这个山地防御系统的核心,就是钓鱼城。


嘉陵江、渠江汇聚,山势险要,大家看图,我就不啰嗦了。此地,刚好挡住了入川蒙古军“绕道西南”的通道。

同时,因山依水,可以搭建起完整的山地江河防御系统。

最关键的是:你困不死他。


如图所见,在城西门内,有大量的良田。

原来,1254年,王坚再次修城。他在城西门内因沟为池,周长一百多步,“名曰天池,泉水汪洋,旱亦不涸,池中鱼鳖可调舟举纲”。同时,又开了小池十三处,井九十二眼,泉水不干,春夏秋冬足备!城中的居民春天可以出去中地,秋天就把粮食收回来备战!

因此,当年宋军请蒙古军吃鱼时,“再守十年也不怕”的豪言,是真的有底气!

铁打的钓鱼城

防御系统搭建好了,靠谱不靠谱,还得实战来检验!


1258年,蒙哥来了。他多路攻宋,但他依然坚持“取蜀则无江南”的传统套路,亲自坐镇西路,指挥蜀汉攻略。

蒙古军也确实猛,“蜀中之地,三得其二”,急吼吼地打到了钓鱼城下。

劝降无果,开打!

征战一生的蒙哥眼光很贼。他选定一字城墙为攻击重点。一字城墙,连结山城与水军,也是进行补给运输的通道。同时,攻破一字城墙,蒙军还可以绕到掉玉城城后,多面攻城!。

想法很好,问题是:打不下!


打关键点打不下来,就找薄弱环节!随后蒙哥又在各个门都打了一遍,寻找薄弱环节。

没有薄弱环节!

那就来硬的!

于是,蒙古健儿一顿猛攻···没用!

上炮灰!

千户董文蔚率领邓州汉兵上了。还就是这些汉兵给了同胞像样的威胁!

董文蔚激励士卒,履过险阻,挟云梯直扑城下···损失惨重败归。随后,董文蔚的侄子带病再战,居然登上了城墙!苦战良久,不支而退!

上帝折鞭

面对难以突破,术速忽里建议:不打这里了,赶紧东下吧!去会和忽必烈。

去找忽必烈?想法很好。问题是:蒙哥大汗不要面子是吧!不听!接着打!


重臣汪德臣可能打得昏了头。居然单枪匹马跑到城下劝降。宋军当然不会放过这样刷经验的机会,矢石招呼!汪德臣受伤,不久就挂了。

蒙哥汗也在这愤怒中患病去世(也有受伤去世的说法)。

上帝折鞭,南宋得救,欧罗巴得救!

持久战,政治混乱的南宋逐渐势弱

蒙哥死后,蒙宋在钓鱼城进行了一段长达20年的拉锯战。

蒙古军改变了急攻钓鱼城的方针。转为政治诱降+筑城封锁。


汪良臣等人积极接触宋军将领。此时南宋贾似道实行“打算法”,宋许多将领心不自安。守泸州的刘整就投降了蒙古,使四川抗蒙形势一度恶化。

刘整的投降,带来最大的恶果是:宋军的水军不再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宋军在四川依托山地和水师共同防御的套路优势遭到削弱。

筑城封锁。汪良臣以钓鱼山险绝不可攻,就近筑武胜城与武啸城,封锁钓鱼城对外联系。

随后,刘整与夏贵就钓鱼城的外围进行了漫长的激战。夏贵率战屡败,最终败走。

1267年9月,汪良臣立寨毋章德山,当钓鱼之冲,对钓鱼城的封锁基本稳定下来!

蒙古军以其国力的优势,趁南宋政治的混乱(余玠本人就含冤于内斗),逐渐占据了对钓鱼城的优势。

把握蒙古军的软肋,长期坚持

面对劣势,接任余玠的张珏极力以巧取胜,坚持长期抗战。

张珏亲自抓生产,派兵护田,保证自给自足的补给能力;

随后,张珏抓住了蒙古军的软肋,不失时机地发起反击。


耐寒不耐暑蒙古军多在夏季离开“火炉”,所做的工事,多留汉兵把守,力量削弱。

张珏把握规律,趁机周期性的喘息之机,骚扰元军,或加筑工事,或对生产进行调整。


尽管蒙古军在大势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但钓鱼城依然巍然不动!

孤臣泪

元军修改战略,转为从襄樊方向突破灭宋。很快,临安沦陷,南宋灭亡。

此时,钓鱼成附近州县也多有投降的。

但张珏依然坚持作战!他居然还出兵收复了泸州、涪州,并派人去寻找出走的二王踪迹。

随后,他利用元军内部不合之机,连续击败元军,收复了涪州等地,并解了重庆之围!

解重庆之围后,张珏进入重庆,钓鱼城由王立守护。


可是,毕竟势力悬殊。很快,重庆城破,张珏巷战不敌后,找毒药自杀未成,于是小舟走涪,遇到敌人后,跳水自杀,又不成,被俘!

元军诈称张珏已降,劝降钓鱼城!

恰也是天亡钓鱼城。连续两年的旱灾,使得钓鱼城严重歉收,外援已绝,内存不足···

王立在得到保全钓鱼城百姓姓名的承诺后(蒙哥临死前曾令,一旦破钓鱼成,满城皆屠),举城投降!

最后,说一口张珏。1280年,被俘2年后,元朝廷押解他到安西时,张珏在赵老庵厕所里,解弓弦自尽!

钓鱼城古战场的模型安静地放在博物馆,任后人学习。


面对这段历史,更需要纪念的,难道不是这些英雄人物的气节与豪气吗?

技术有过时的一天,但气节和豪气,穿越千年,浩气长存!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合州钓鱼城是一个很奇特的地方,虽然地方不大,也不起眼,但是位于嘉陵江边的山崖上。以现代的军事科技,钓鱼城根本算不上军事要塞。但是在700多年前,这里曾经震惊世界。

不可一世,纵横天下的蒙古大军,就在这小小的城堡前,苦苦耗了30年,未能越雷池一步。嚣张不已,顽强固执的蒙哥大汗也战死在了这里。因为蒙古大汗的死,导致蒙古各王为争夺汗位放弃了继续征伐天下的步伐,收缩军队回去搞政治斗争了。要说一个小小的钓鱼城改变了世界形势,延缓了宋朝灭亡,一点也不夸张。

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在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的派遣下,甘闰在合州东十里的钓鱼山上筑寨,这就是钓鱼城的雏形。淳祐三年(1243),冉琎﹑冉璞兄弟(今贵州遵义市绥阳县人,是同父异母兄弟)献策四川制置使余玠,将合州(今合川区)迁于钓鱼山依山建城,加固城池,原来的钓鱼山正式城市化。冉氏兄弟认为,“积蓄粮草固守,可抵十万大军,如是,西蜀可保”。

余玠同意了该方案并向朝廷奏报获准,封冉琎为承事郎、权遣合州,冉璞为承办郎、权通判州事,由他们二人筑城迁址,在此驻以重兵,控扼嘉陵江要冲。余玠坚守钓鱼城近十年,宝祐元年(1253)被朝廷猜忌要调走,含恨而亡。冉氏兄弟也因此失势,去职还乡,当年冉琎因病身亡。

扩建以后,钓鱼城成为合州行政中心,分内城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坚不可摧。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规模相当大。其实当时在川东与川北多山的地区,并非只有一个钓鱼城,还有如云顶城、运山城、大获城、得汉城、白帝城、青居城及苦竹隘等,当时通称为四川“八柱”。

宝祐二年(1254)名将孟珙的手下王坚任合州守将,在余玠病故后,镇守荆州的孟珙从京湖制置使司调拨六千精兵和十万石粮食入蜀支援,派去的主将就是王坚。王坚和副将张钰在余玠的基础上再次大规模扩建设防。陕南﹑川北民众纷纷迁来,形成军民达数十万的重镇。

当时的钓鱼城的情况,已经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钓鱼城景区的情况,现在的钓鱼城在山上,面积约为2.3平方公里,根本不可能供那么多人生活,也无法固守那么多年。当时的钓鱼城的格局,跟我们在水浒传中看到的水泊梁山差不多了,城外有城,寨外有寨,城寨互通联防。要知道,蒙古大军围城攻城时间长达三十多年,要守住钓鱼城,首先还不在于军队有多能打,而在于粮食、水源能不能支撑的下去。

1258年秋(宋理宗宝祐六年),蒙哥大汗率军四万从六盘山出发南下。蒙哥经陕西入川,加上在蜀中的蒙军及从各地征调来的部队,号称十万,相继攻克剑门的苦竹隘、长宁山城(今四川宜宾市长宁县)、蓬州运山城(今四川南充市蓬安县)、阆州大获城(今四川阆中市)、广安大良城等,进抵武胜山(今四川广安市武胜县城附近),快速逼近合州。

蒙哥的计划是速战速决,快速平定南宋。但是,蒙古军经过一番试探和勘察,已经有人发觉钓鱼城不好攻取,术速忽里就建议蒙哥避开这里,迂回夔州(今重庆奉节)直接东下。但蒙哥自视出动这么大阵势,兵力众多,不相信一座山城能够阻挡蒙军铁骑,坚持攻下钓鱼城,打破宋人顽强固守、对抗到底的信念。

从二月起,虽然在蒙哥亲自督战下,蒙古军队舍生忘死的进行攻打,也攻克了一些地方,但是遇上大雨,一下就是二十多天,攻克的地方又被王坚率军夺回。宋理宗闻讯下诏嘉奖,鼓励合州军民,蒙古军队的第一阶段强攻以失败而告终。

蒙哥虽然又组织了几次强攻并打败了从重庆率军朔江而上的吕文德援军,但是依然没有任何进展,而且守城将令王坚不但死守,多次劝降的人都被他杀死,还搞夜袭。北方的蒙古人受不了南方的湿热暑气,大量人员生病,攻城中,蒙哥也被飞石击中受伤,不久后因伤病死亡。

那么纵横天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蒙古大军为什么拿不下一个小小的钓鱼城?而且兵困30多年为什么没有把他们困死、饿死?

那是因为,当时钓鱼城的防御体系是依照山城原始地貌进行全面修建,相互间能够联动策应。钓鱼城不是一个孤立的城堡,以重庆为中心,南宋军队在东起夔门, 西至嘉定的长江上游, 以及在由北往南汇注于长江的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江沿岸,选择险峻山势筑城结寨数十座。钓鱼城地处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汇处,由陕西翻越秦巴山区进入川北后,南下的水路汇集于此,扼守通往川东及三峡地区咽喉,如果蒙哥采用下属建议,跳过钓鱼城直接攻击下游的重庆,就很容易腹背受敌,蒙哥坚持攻打钓鱼城,一来是因为尊严,二来想借此摧垮南宋军民的抵抗信心,第三也是顾虑到怕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钓鱼城的城墙在冉氏兄弟初建时厚达1.5米,后来改扩建加固,城墙增厚达5米左右,在冷兵器时代,简直就是铜墙铁壁。钓鱼城通过南北两道一字城墙连接山体悬崖,外有环绕的江水,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闭合的一字城墙。便于钓鱼山顶给养、兵力的运输通道,同时扩大战略纵深。

外围是外城,然后登山上去山顶建造的是内城。这种通过扩建加固的城防是把整个突出的山城半岛都纳入一体,因此可以有很大面积提供给军民生活。人们到处挖池塘养鱼,开垦一些土地种田,开凿水井,长期固守这里才能不被困死。

而且钓鱼城的地势只能从正面进攻,两边都是悬崖峭壁,由于地势狭窄险要,蒙古大军的大规模骑兵冲锋根本施展不开,回回炮也不好摆放,无法规模的架起来。但是守城军队还可以用投石机往下发射石头,蒙哥大汗就这样屈死在那些小小的石头下。

由于钓鱼城三面环水,一面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上城区有大量人口、水源、可耕地面积,不缺吃少穿,有自给自足的生产供应体系,才能让不可一世的蒙古大军围城三十年不能越雷池一步,望城兴叹。


金眼看世界


李白曾写“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然而在可怕的蒙古人面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蜀道却形同虚设,蒙古大军全面攻宋后,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在蒙古军的肆虐下,四川守军几无还手之力,只不过无敌天下的蒙古军却在一个小城吃了大亏,这个小城还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几乎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被称为“上帝折鞭之处”的钓鱼城建城过程。

自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大蒙古国后,率领蒙古铁骑四处征战,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蒙古军成了横扫欧亚大陆的无敌军队。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第三子窝阔台成为蒙古帝国大汗,继续其父的遗志扩张领土,在灭掉金朝后开始了伐宋的步伐。

1235年蒙古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高丽的同时,也大举兴兵南下攻宋,窝阔台的次子阔端率领右路军,先后招降了原金将据守的秦、巩二十余州,破金、兰、定、会等州,打败宋将曹友闻后,蒙古军进入了锦城成都,阔端令人占卜后,得出“民心不归,成都是四绝之地,若住,不过二世,不若血洗而去。”的卜语,成都因此惨遭蒙古军焚烧屠城。


面对蒙古军在四川肆虐,曾写过《黑鞑事略》的彭大雅对蒙古人颇有研究,1240年,时任重庆知府的彭大雅带人巩固城防,深具战略眼光的彭大雅将目光锁定了嘉陵江上游的合州,在合州有一座小山,地处三江汇流,虽然只有2.5平方公里,却是峭壁千寻,是个很好的防御要塞,这座山就是钓鱼山。

彭大雅于是派人到山上修筑城寨,这就有了钓鱼城的雏形,彭大雅后遭人弹劾革职。1242年,兵部侍郎余玠被南宋朝廷派到四川,主持全川防务,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余玠入川后也对钓鱼山战略地位很重视,1243年请来了隐居的建筑大师冉氏兄弟,在钓鱼山上筑城,将彭大雅所建城寨扩建,山上城墙层叠互为犄角,还利用钓鱼城依山傍水的优势,在城里挖井取水,开垦荒地,囤积粮食。

一座小城从建成到陷落,经历了整整36年,在南宋灭亡后还坚持了三年,靠的是地势险要、城池牢固、军民同心,还有四川的天气。

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大汗觉得过去二十年来对宋战争的进展太慢,于是亲率一路军马进攻四川,意图先荡平四川再挥师东进,入川后蒙古军势如破竹,几个月的时间川西尽皆失守,所向披靡的蒙哥铁骑于1259年二月来到了钓鱼城下。

钓鱼城的主将是王坚,副将是张珏,王坚和张珏被余玠派来驻守钓鱼城后,将钓鱼城的城墙从1.5米加厚到5米,加厚之后的钓鱼城对于蒙古军的回回炮起到了很好的防御作用。

蒙哥到了钓鱼城下,对于这个弹丸之地根本没放在眼里,觉得拿下这座小城只是举手投足之间的事。

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古军,王坚他们并没有慌乱,依靠钓鱼城的地势沉着应战,因为钓鱼城三面临水,蒙哥决定水陆两路进军,陆路由汪德臣率领,水路由史天泽率领。


钓鱼城居高临下,俯视着城下的蒙古军动向,蒙古军的大杀器回回炮因为地势的原因,对钓鱼城没有作用,蒙古军只能采取最古老的攻城方式,搭云梯强攻,南宋军民在王坚和张珏的带领下,对蒙古军进行顽强的抗击,蒙古军无法越雷池半步。

蒙古军的铁骑优势在钓鱼城面前也没了作用,而水战毕竟不是蒙古军的本行,此后蒙宋双方进入鏖战,蒙哥还从各地调来兵力,就这样时间进入了四月份,四川湿润的天气让习惯了北方天气的蒙古军极不适应,再加上水土不服,军中疟疾横行,还连下了20多天大雨,有人建议放弃攻打钓鱼城,不过蒙哥不肯。

六月份的时候,王坚和张珏将两条三十斤重大鱼和上百斤面饼从城上扔下,还写信让蒙古军同吃共饮,意思是你们慢慢围,我们有的是吃的。


围困一个小城居然用了几个月都没打下来,蒙哥也愈发急躁起来,六月二十一日,蒙古军总帅汪德臣又跑到城下想劝降王坚,被宋军发炮击伤,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失去汪德臣后,蒙哥急怒攻心,居然登上高楼擂鼓助威,王坚对这种难得机会怎么能错过,命炮手对擂鼓之人炮击,鼓声戛然而止,也就是这次炮击后,蒙古军开始撤军,蒙哥死于军中,在蒙哥死后,蒙古内部为了争夺汗位,展开了激烈的内斗,引发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阻止了蒙古大军的步伐。


此后钓鱼城靠着城池牢固,地处天险,城内又能自耕自种,再加上军民一心,抵御着蒙古军一次又一次的围攻,在南宋灭亡后三年,1279年正月,钓鱼城终因寡不敌众,最后一任守将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开城投降,这座小城从1243年开始建成,到1279年才陷落,在数十年的抗蒙斗争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被欧洲人誉为“上帝折鞭处”!


挚滗画畫紅尘


在南宋抵御蒙古入侵的蒙宋战争中,一座重庆地区的小城——钓鱼城,坚持抵抗蒙古铁骑长达36年之久,并让一位蒙古大汗丧命城下,它是如何做到的?



01 钓鱼城不是一座城,而是一道防御体系

1235年,蒙军大举进攻南宋,一路蒙军剑指四川地区。本来,蒙古铁骑不适合在四川的崇山峻岭中作战。但是,四川的地形又非常特殊,一旦蒙军突破了秦岭、大巴山,四川盆地中,将无人能阻挡他们。

因此,开战以后,疏于防备的宋军被蒙古铁骑轻易突破,他们很快占领了富饶的成都平原。此时,南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正当蒙古人准备挥师东进的时候,蒙古大汗窝阔台于1241年突然病死,为了争夺汗位,蒙古人纷纷撤走,给了南宋以喘息之机。

这时,南宋兵部侍郎、四川宣谕使余玠临危受命,他到任后,将治所放在了易守难攻的重庆,同时广招川蜀豪杰,为抗蒙献计献策。这时,播州安抚使杨文献了保蜀三策,同样来自播州的冉璞兄弟,向余玠提出了依钓鱼山建城,构建山城防御体系的想法。

余玠听后大喜,数年之后,一座建立在悬崖峭壁上的坚城——钓鱼城,出现在了重庆的崇山峻岭之中。而且,余玠还依照钓鱼城的规模,建造了20多座其他的山城,这些山城相互呼应,成为了一道完整的纵深防御体系。


02 蒙军为何没能困死钓鱼城?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领大军南下侵宋。此时,余玠虽然已经去世5年了,但担任合州知州的也并非等闲之辈,他就是南宋另一位悍将王坚。

为了加强钓鱼城的自给自足能力,余玠在设计该城时,已经将良田数千亩和四季不断的水源圈进了城中。

王坚守城时,另外凿了几十眼水井,这样就使得城内有了更加充足的水源,有粮有水,即便是蒙军常年围困,宋人也不怕。

而且,王坚还提前挖好了运兵的秘密通道,方便宋军趁蒙人疲惫之时,给予突然袭击,这样,南宋可耕可战、可攻可守,他们不是被动挨打,而是占据了一定的战略主动权。

03 蒙古大汗惨死城下,留下恶毒遗言

蒙古大汗抵达钓鱼城后,将这座山城围得水泄不通,并日夜命人持续猛攻。但钓鱼城的城门,很多都建在悬崖之上,只能通过栈道出入,因此,蒙军一时奈何不得。

更何况,王坚还用隐蔽的地道,对久攻不下、士气低落的蒙军进行偷袭,更让蒙哥火冒三丈。 蒙军先是想出了挖地道的办法,直接挖了一个地洞,直通城内,虽然开始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被宋军给打退。此时天气转热,蒙军不适应南方炎热的天气,瘟疫不断,士兵减员大增。



蒙哥急于求胜,又在钓鱼城外构筑高楼,他亲自上楼,观察城中宋军布防情况时,这正好让城内的守军看见。王坚命令投石机一起发射,向蒙哥打来,这位蒙古大汗被石块击中,负伤回营,不久死于军中。临死前,他恶毒的说:“城破之后,屠城!”


04 钓鱼城如何沦陷?

王坚病死以后,接替他的张珏,也是一位宿将,几次力保钓鱼城不失。直到南宋投降时,蒙军仍然对无法攻克钓鱼城。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这个时候的川蜀地区,除了个别像钓鱼城这样的坚城外,其他地区均以在蒙人的控制之下,原来所谓的山城防御体系,已经荡然无存。 而这时钓鱼城地区又经历了连年的天灾,城内粮食欠收,百姓甚至“易子而食”。

无奈之下,1279年,城内的宋军选择了向蒙古投降。而忽必烈也并未遵守蒙哥的遗言,他大度的赦免了城内军民。 毕竟,没有当年那一块大石头,忽必烈怎么能坐上大汗之位呢?


深夜聊斋


钓鱼城之战是南宋在抵御蒙古进攻的重要战役,前后历时36年,大小200余仗,击毙蒙军大汗蒙哥、主将汪德臣,杀伤蒙军无数。此战还直接改变了世界格局,由于蒙哥之死,忽必烈、旭烈兀等各路蒙军主帅回师草原争夺汗位,从此蒙古向亚、欧、非方向的进攻迅速瓦解,南宋也因此获得了二十多年的喘息时间。



但随着崖山海战失败,钓鱼城的坚守再无意义,于1279年投降,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能够坚守,并且抵挡不可一世的蒙古大军长达36年之久,原因如下:

1.钓鱼城的地形易守难攻



钓鱼城位于合州附近的钓鱼山顶部,地势险要,涪江、嘉陵江、渠江会流环绕,因此钓鱼城只有东面是可以进攻的方向。可是钓鱼山垂直300米,并以石头垒成城墙,甚至延伸至江中,使得蒙军不得不仰攻,一寸一寸啃石头,丝毫无法发挥骑兵的优势。即便占据城池一角,宋军只需集中兵力来个反击,蒙军不是滚落山崖,就是坠入江中。



一旦宋军居高临下发射投石机,投石机的威力加上石头的势能,足以击溃任何想要迈进一步的蒙古勇士。蒙哥和王德臣都是中流石而死。

2.蒙古军队缺乏进攻山城的必要装备

十三世纪,火药技术发展迅猛,但初级的火铳和回回炮,在石头城面前顿时失效,射程不足,即便打中,滚落的石头都能把自己砸得够呛。



蒙哥由四川攻宋,对自身实力过于自信,放弃迂回夔州的策略,一意啃石头。在切断所有外援之后,顿时发现钓鱼城其实是个山城防御体系的其中一环,三江沿岸还有诸如大良坪、平梁山城这样的城寨遥相呼应,蒙军驻扎山脚,实际上陷入宋军各据点的包围中。



宋将王坚率军屡次袭扰蒙军,致使其人困马乏,加上重庆湿热天气,处于山脚下的蒙军更是饱受蚊虫、疟疾之苦,蜀道崎岖加剧了后勤补给的困难,蒙古只得调整进攻方向,绕开钓鱼城防线。

3.钓鱼山有充裕的物资储备



钓鱼山上有丰富的水资源,城中光池塘、井眼就有数十个,加上重庆充沛的降水,真是“水流四季而不断”。据说蒙军围城数月,宋军还从城内抛出两条15kg重的鱼还有近白张面饼,羞辱后勤不济的蒙军,极大地打击了蒙军的士气。



同时,由于山城三江环绕,加上南宋的积极增援,钓鱼城可通过水路获得补给。这一点与之后旷日持久的襄樊保卫战类似,蒙军几乎眼睁睁看着宋军补给进出。

但是随着南宋覆灭,钓鱼城的坚守便毫无意义,加上1279年前后遭遇大旱,城内赖以生存的水源出现危机,在守将王立的带领下,数十万军民向临安方向遥拜后,开城投降。

此时忽必烈以中国皇帝身份建立元朝,对钓鱼城的降民并没有大开杀戒。钓鱼城成为一代传说载入青史。


春秋正义


钓鱼城之战,深远影响了此后20余年的欧亚大陆历史,在合川上面的这个弹丸之地,南宋军队在此跟蒙元持续了36个年头的血战,并且让一代雄主蒙哥也折戟于此,不仅影响了东亚的历史,(至少让南宋又续命了20几年),而且和深刻影响到中东地区的历史,旭烈兀西征大军停止了对埃及马木留克王朝的进击,折返漠北。

蒙哥绝对是蒙古帝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早在跟随其兄拔都第二次西征时就已经崭露头角,克布里阿尔、下钦察汗国、陷斡落斯,并单枪匹马活捉钦察汗八赤蛮。

这么骁勇的蒙哥,他的堂兄拔都对其也佩服不已,后来力挺其登上帝位,可遗憾的是,9年之后,这位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军事帝国元首却死在了钓鱼城下,时年50岁。

那么,宋人是凭借什么样的力量坚守这座城池,并且创造了击毙蒙古大汗的奇迹呢?

从窝阔台时期开始,蒙军南下攻略之路,就由传统的江淮、襄樊两大战场,转移到川蜀,从端平三年(1234)七月窝阔台派遣大军开始征蜀,到窝阔台病死(1241),蒙军以骑兵的优势攻掠四川。

端平五年九月,蒙军攻入阳平关后,十月就攻下成都,导致蜀地五十四州俱没,蒙军对四川的四处攻掠对南宋在四川的统治造成了严重冲击,为了防止蒙军占领四川,南宋开始采取固蜀政策。

在窝阔台死了之后的第二年,宋理宗任命余玠为四川宣谕使入蜀主持四川防务,余玠入蜀之后,置司重庆,听取蜀中之人的意见后,余玠以钓鱼山为川蜀防线的核心,移合州治所于钓鱼山上,并且依山而建青居、大获、云顶、天生十余个城。

之后又逐渐在东起夔门、西至嘉定的长江上游沿岸以及五条南北走向的沱江 、岷江 、涪江 、 嘉陵江 、渠江沿岸修筑了 20余处山地城池,各山城之间相互声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山城防御体系。

这个防御体系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一个“山”字上面,崇山峻岭之中,蒙军最大的优势骑兵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而其中的关键之所在钓鱼城,又是蜀中的入口要道,所以蒙军面对这个防御体系,想要攻克异常困难。

钓鱼山的位置十分险要,它所在的合州自秦汉一来就是联系汉中与四川东部的交通要道中的重要节点,南宋时其水运更是“上接岷峨 ,下缭瓯越”,涪江 、 嘉陵江合流于城下,而从合州顺嘉陵江而下,可以直达重庆,钓鱼山恰好隔着嘉陵江与合州州治相望,东南北三面都是大江大河,峭壁悬崖,天然隔绝,由此赋予了钓鱼城易守难攻的有利条件。

作为重要节点的钓鱼城,宋江在此存储长期战略物资,置精兵于城内。宝祜六年冬(1258

蒙哥率兵抵达合州钓鱼城,劝降失败后,便从第二年开始,强攻钓鱼城。首先,切断长江下游西上的南宋援军必经的川鄂交通线;其次,派军攻打渠州礼义山,巴州平梁山,切断钓鱼城与其他山城的联系,将其孤立而攻取;最后,自己亲自率军强攻钓鱼城。

然而钓鱼城在守将王坚的治理下,兵精食足,依托坚城而守,在加上官兵同心,士气极高,最终蒙古在城下督战时“为炮风所震”,不久就“崩于钓鱼山”。

钓鱼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之所以能够坚守,是因为南宋在重庆和四川之间的大山大河之间打造了一个相互支援的山城防御体系,而钓鱼城是入蜀唯一通道,蒙军如果集中兵力攻击钓鱼城一处,则其他山城就会来援,蒙军彼时就会处于被夹击的境地;而如果分兵攻击其他城,这些山城一时半会又攻不下来,相持日久之后,后勤耗尽,依然要撤兵。

到忽必烈时期以后,蒙军的军事战略发生了转变,蜀地的战事转为战略牵制,以部分病例扼制宋军山城,以宋降兵为主力,采取与宋军山城争夺反复角度的要冲之地立寨牵制宋军,实际上却把军事重心放在襄樊战场上的襄阳。


坍塌的历史观


钓鱼城保卫战是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蒙古皇帝蒙哥、蒙军前锋主帅汪德臣都死于这场战役。


其意义不仅让南宋朝廷多苟延残喘了20多年,还同时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钓鱼城也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宋蒙战争爆发后,宋理宗在1242年派名将余玠入蜀主政,其入川的最重要任务就是依靠四川山多的优势,构建抗蒙的防御体系。而钓鱼城就是整个体系里最重要的一环。

余玠到了四川后,首先命人加固钓鱼城,然后再依靠险峻的悬崖峭壁,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外城墙。外城和内城之间有大片的田地和水源,并吸纳了几十万避战祸的流民入城,和平时种田,战争时协助官兵守城。

1258年,蒙古皇帝蒙哥亲率数万大军,兵分三路征伐四川,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很快就兵临钓鱼城。


蒙哥首先派人进钓鱼城招降,但使者为守将王坚所杀。1259年2月7日,蒙哥令前锋主帅汪德臣发起攻城。蒙古铁骑虽然勇猛,火器也厉害,但面对城高墙厚的钓鱼城,其优势根本无法发挥。所以强行攻城一个多月损失惨重。

自4月3日起,合州又连续下了二十多天大雨。这对蒙军的粮草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饭都吃不饱,这对蒙军的士气打击很大。

天晴后,蒙军还是一味的猛攻,结果连续攻城一个多月,除了徒增伤亡后一无所获。蒙军畏战的情绪开始蔓延,而宋将王坚则抓住这个机会,经常带领士兵夜袭蒙军营,有所斩获就迅速退回城中,这种战法让蒙军头痛不已。

时间进入6月,蒙军前锋主帅汪德臣为鼓舞士气,开始亲自上一线率军攻城。有一天汪德臣率军夜袭一度攻上外城墙,但遭到钓鱼城军民的顽强抵抗,蒙军被击退,而汪德臣自己受了重伤,不久不治而亡。


蒙哥闻知死讯勃然大怒,蒙军东征西伐、所向披靡,什么时候遭受过这么严重的打击?他决定御驾亲征。但连攻数日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而蒙哥本人还在战斗中中了流弹收了伤。蒙古人此时已黔驴技穷。

连攻数月蒙军的粮草供应开始出现了问题,而宋军粮草充裕,士兵依然斗志昂扬。

为了打击蒙军士气,有一天,王坚还将两条大鱼和上百张面饼扔给城外的蒙军,并附上一书:“我军再守10年,也吃喝不愁。”

这赤裸裸的挑衅和侮辱,在蒙军中炸开了锅。更为要命的是:此时天气非常炎热,暑热、疟疠、霍乱等疾病开始在蒙军中蔓延,蒙哥本人也染上了疟疠。


仗打到这份上也没办法再继续了。同年7月,蒙军开始撤退,但蒙哥还没回到家乡就病死在路上。由于蒙哥是意外死亡,之前并未立储,所以蒙古皇室为了争夺皇位而开始内斗。

闻到蒙哥死讯后,征战欧、亚、非的各路大军纷纷东还,而征伐南宋的忽必烈也率军北上。他们的内斗减缓了蒙古的扩张进程,同时也大大削弱了蒙军的实力。

忽必烈夺得皇位后,推行汉文化,也改变了蒙军滥杀的政策,从而争取了不少宋人的支持,这也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1279年1月,独木难支的钓鱼城守将王立,以“不杀城中一人”为条件开城降元。至此,坚持了20多年的钓鱼城保卫战落下帷幕。



花木童说史


700多年前,嘉陵江上仅2.5平方公里、弹丸之地的钓鱼城震惊世界。

纵横天下的蒙古大军,苦苦耗时36年,历经大小200余仗,未能前移一步,蒙古帝国的一代雄主,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军事帝国元首蒙哥折戟于此,时年仅50岁。

此战直接改写世界格局,因蒙哥之死,忽必烈等各路蒙军主帅为争夺汗位,停止向亚、欧、非方向的进攻折返漠北,钓鱼城也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1234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大举进攻南宋,一路剑指四川,很快占领了富饶的成都平原,南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正当蒙古人准备挥师东进之际,窝阔台于1241年突然病死,蒙古贵族们为了争夺汗位,大打出手,因而南宋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

1240年,时任重庆知府的彭大雅在钓鱼山上修筑城寨,钓鱼城初具雏形,彭大雅后遭人弹劾革职。1242年大宋皇帝任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主管四川防务。

余玠到任后,采纳冉氏兄弟的建议,在彭大雅所建基础上,依山城原始地貌进行全面修建,分内城外城,城内用城墙分隔出多个区域,作用类似于水密隔舱;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墙层叠互为犄角,八道城门紧邻悬崖,堪称是固若金汤。

同时南宋军队以重庆为中心,东起夔门,西至嘉定的长江上游沿岸,以及在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沿岸,选择险峻山势先后修建云顶城、运山城、大获城、得汉城、白帝城、青居城及苦竹隘等城池,这样就是城外有城,寨外有寨,城寨互通联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山城防御体系。

钓鱼城墙最初建造时厚达1.5米,后来王坚守城时,城墙增厚达5米左右,在冷兵器时代,简直就是铜墙铁壁。并且钓鱼城地处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汇处,由陕西翻越秦巴山区进入川北后,南下的水路汇集于此,只要守住了钓鱼城,蒙军就无法顺江南下攻击重庆。

内城山麓有大量可耕田地,南宋军民开地种田,开凿水井,有给自足的生产供应体系,并且宋军在堡垒构筑完毕后,第一时间就在城内囤积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做好了持久抗战的准备。

1258年,蒙古蒙哥大汗亲率数万大军,与其弟忽必烈、大将兀良合台兵分三路攻打南宋,由蒙哥亲自统帅的中路军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很快兵临钓鱼城。

此时由于四川各路蒙军加入,蒙哥的大军已超过了10万人,而此时钓鱼城只有2万守军,蒙哥成功切断长江下游西上的南宋援军必经的川鄂交通线;派军攻打渠州礼义山,巴州平梁山,将钓鱼城变成了真正的孤立之城。

蒙哥对于这个弹丸之地根本没放在眼里,觉得拿下这座小城只是举手投足之事。

想象很美丽,但现实很骨感。

1259年,蒙军经过多次强攻,除了损兵折将,一无所获,后合州又连降20多天大雨,蒙军的粮草等补给不畅,衣食成忧,蒙军士气低落,宋将王坚趁机领兵夜袭蒙军营,有所斩获就迅速退回城中,蒙军畏战情绪蔓延。

转眼进入夏季,重庆温度高达三十多度,蒙军无法忍耐南方的潮湿闷热的气候,处于山脚下的蒙军更是饱受蚊虫、疟疾之苦,整个军队狂躁不安。

钓鱼城久攻不下,谋士们建议蒙哥只留少量军队围困钓鱼城,主力绕过钓鱼城,直扑夔州,沿长江东下,到湖北与忽必烈会师,按照原定的计划灭掉南宋,当时蒙军己征灭中亚、西亚、欧洲四十多个国家,节节取胜,蒙哥作为大汗,怎能败在弹丸之地的钓鱼城,这种正确建议被蒙哥断然否决。

公元1259年6月,蒙军前锋主帅汪德臣,在镇西门被飞石击中而死,蒙哥痛心疾首,亲自擂鼓助战,两军厮杀惨重,然而激战之时,蒙哥被宋军的炮风击中身负重伤,不久暴毙而亡,而蒙古此次攻宋也就此告终。

蒙哥死后,宋、蒙在钓鱼城进行了长达20年的拉锯战。

随着南宋覆灭,钓鱼城的坚守已失去意义,1279年前后又遭遇天灾,城内粮食、饮水出现危机,百姓甚至“易子而食”。守将王立在得到保全钓鱼城百姓性命的承诺后(蒙哥遗诏“若克此城,当赭城剖赤,而尽诛之”),数十万军民向临安方向遥拜后,开城投降!

弃城后,守城32位(一说36位)将军全部拔剑自刎,千秋忠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