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兩次武術“國考”:選手就是就是摔跤,沒有一點武術的影子

民國時兩次武術“國考”:選手就是就是摔跤,沒有一點武術的影子

(《火燒紅蓮寺》劇照)

“武林”這個詞並不是武術界發明的,是民國武俠小說家宮白羽先生髮明的。

宮先生之所以發明“武林”這個詞,是因為當時對武術界以及武術圈衍生出來的鏢局、武館以及武術界人士沒有一個統一的稱呼,當時稱呼很雜亂,有稱呼“武行”、“把式”、“打行”、“江湖”和“綠林”的,不一而足。

宮先生覺得這些稱呼都沒能很好概括武術界以及上下游產業,於是發明了“武林”這個詞,被武術界人士沿用至今。

之所以專門提一下宮先生髮明武術這件事,是因為從清末開始一直到現在,不管是武術界還是普通人,對武林和武術的看法受武俠小說影響太大。

很多時候,我們心目中的“武林”和“武術”其實只是根據武俠小說臆想出來的,而不少武術界人士,尤其是靠開館收徒為生的武術界人士也有意神話“武林”,以此獲取更高收入。

真正的舊時代的武林和武術其實並沒有那麼“光彩奪目”,甚至會顯得“土頭土腦。”

當然,清末民初有過很多次“比武”,但是這些“比武”由於沒有比較可信的史料記載,多是文人或者武術界人士口述,這些人筆下或者口中的“比武”總會顯得荒誕不經。

比如近代學者胡樸安描寫自己與楊露禪所傳楊氏太極第五代傳人樂奐之比試就充滿了“玄幻”色彩:

“奐之能用空勁,相隔一丈,對方即立腳不穩,我欲與奐之一試空勁,奐之不許,雲:‘君所練架子未準,用空勁推手,頗覺危險。’拈手與推,不知不覺中跌出,連推四次,皆是一樣。”

所以想要真正搞清楚民國時期比武情況,還是要看比較可信的史料和記載。

民國時兩次武術“國考”:選手就是就是摔跤,沒有一點武術的影子

(雷雷大師表演“雀不飛”)

那麼哪些史料和記載算得上“可信”呢?

首先就是看“比武”形式,如果是兩三個人切磋,那麼不管描繪的如何天花亂墜都不可信。

其次看舉辦方,比如民國時期兩次武術“國考”,都是當時政府委託南京國術館舉辦,並且給與了撥款支持,當時媒體也比較關注,類似這種活動的報道資料就比較可信了。因為活動本身帶有官方色彩,而且關注度高,媒體爭相報道,透明度也高。

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民國兩次武術國考以及中間浙江杭州國術遊藝會關於“比武”的報道可信度就歷史研究來說就很高了。

首先,這三次活動都是在官方支持下舉辦的,也有官方媒體和一般商業媒體報道,而且觀看比賽的觀眾眾多,這種情況下“凌空發勁”當然要比暗室比武時“凌空發勁”可信得多。只不過兩次武術“國考”和一次國術遊藝會報道眾多,沒有一則報道說到比賽時有選手能夠“凌空發勁”的。

1928年第一次武術“國考”時,觀眾就發現武俠小說以及一些武術界人士所說“凌空發勁”、“點穴”、“劈空掌力”等等通通不見了,還經常出現考試選手兩人彼此摟抱滾地場面,其中最令人吃驚的是選手“孟唐春失敗不服,猛咬與賽者之面,鮮血淋漓”。當時上海《申報》對第一次武術“國考”進行了詳細報道,在上海的朋友有條件可以去圖書館借閱1928年10月申報對第一次武術“國考”的詳細報道來看。

民國時兩次武術“國考”:選手就是就是摔跤,沒有一點武術的影子

(杭州國術遊藝會評委吳鑑泉,他是吳公儀的父親)

到了1929年11月16日杭州舉行的國術遊藝會上,觀眾和媒體都迎來了新一輪“幻滅”。

報道此次遊藝會的《上海報》記著在稿件中掩飾不住對遊藝會比賽的失望:

“(選手)往往扭作一團,互相蠻打,與平常人之相打,絲毫無異。”

而還有媒體報道了更令人吃驚的比賽現場:

“(選手)你打一巴掌,我打一巴掌,打得口血淋漓,劈拍之聲,不絕於耳。搞得在現場服務的醫護人員,僅醫治吃耳光者就忙得不亦樂乎。”

而當時負責專門報道此次國術遊藝大會的《國術遊藝大會日刊》編輯潘鳳起表示,最初他以為比賽會像武俠小說那樣精彩紛呈,結果沒想到真實比賽和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樣,結果他只能每天在報道中列出勝負者而已。

說一句題外話,最終這次杭州國術遊藝大會冠亞殿軍全是南京國術館的學生,王子慶、朱國祿和章殿卿不管對外宣稱是什麼門派,但內裡練的和今天散打類似,尤其是朱國祿,他在上海學習過拳擊,在遊藝會上還被某國術宗師批評為步法不是國術是拳擊,結果朱國祿弟弟不服,要和這位國術宗室“切磋切磋”,可惜這位國術宗師不敢應戰,據傳這位宗師是楊氏太極第三代傳人楊澄甫,當然只是據傳。

民國時兩次武術“國考”:選手就是就是摔跤,沒有一點武術的影子

(武術“國考”)

到了1933年第二次武術“國考”,媒體加大了報道力度,結果更多人表示實際比武遠比自己想象中要“差”。

之前我多次引用中國武術九段,當時南京國術館學員康紹遠教授文章,這裡我就不再引用,我用當時另外一位觀察者,也是武術界資深人士,當時山東國術館教務主任田鎮峰的回憶:

“在短兵比賽時,我注意留心的看了幾天,真精彩的,能施展出技術來的,可以說是沒有。長兵比賽時,倒是有幾位能施展出槍的能力。拳術比賽的成績,更是糟而且糟了。摔角比賽,還不如日本的柔道

“在短兵決賽的時候,人人手裡拿著一支‘哭喪棒’式的短棍,兩人上了臺,不是對著掄,便是互相戳,其外就是拼。”

由此可見,真實的比武其實“土味”十足,不但媒體和觀眾失望,就連武術界人士也覺得非常失望。

說到最後,我相信武術界最有影響力的一次公開比武當屬是1954年澳門的“吳陳比武”——太極拳宗師吳公儀和白鶴拳名家陳剋夫公開交手。這是太極拳史上,第一次有確鑿文字記錄,且有照片、視頻為證的比武。

民國時兩次武術“國考”:選手就是就是摔跤,沒有一點武術的影子

(1954年那場著名的比武)

這場比武視頻我附在文後,可以說凡是看過這場比武的人的感覺就是這兩位武術名家完全是“互掄王八拳”,既沒有拳架子也沒有章法可言。

可能有些人會說吳公儀是“偽宗室”,是當時“雷雷”,但是,我要說這種看法是錯的。

吳公儀還真不是“雷雷”,他家學淵源,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武二代”,擱在今天就是王佔軍兄弟的地位。

他父親是吳鑑泉,是吳氏太極掌門人,我前面所說的1929年浙江杭州國術遊藝會,吳鑑泉不但是評委,還專門開場表演了“太極拳”。 吳鑑泉在當時武林地位是和孫祿堂、王薌齋齊名的。就是吳公儀本人,按照《武當》雜誌2000年6、7、8期刊登的《吳式太極歷代宗師傳略》記載,那也是相當了得。

吳公儀的師傅是楊露禪的親孫子,楊氏太極第三代傳人之一的楊少侯,楊少侯按照楊氏太極說法那也是精通“凌空勁”的一代宗師。

民國時兩次武術“國考”:選手就是就是摔跤,沒有一點武術的影子

(吳公儀)

《吳式太極歷代宗師傳略》說吳公儀22歲(1923年)就被山東省長屈映光邀請去做自己孩子的武術教練,(屈映光1920年就已經辭職並且宣佈下野。)還說他被黃埔軍校邀請去做高級班教官。(然而當時黃埔軍校還沒有高級班一說。)

《吳式太極歷代宗師傳略》還披露吳公儀1933年在湖南擊敗俄國大力士朱某(音譯)、還打敗過被日本人稱為拳王的王潤生,《傳略》還說吳公儀1954年比武影響甚大,不但引發了武術熱,李小龍都拜在門下學習吳氏太極。

吳公儀長子在廣州、佛山與人比武所向披靡,還說吳公儀長子是第一位被日本空手道聘為教練的太極拳大師。

總之,看完《吳式太極歷代宗師傳略》一文,我的第一感覺是幸虧當年有影像資料,同時舉一反三,吳氏如此,楊露禪、孫祿堂的傳奇經歷中水分又有多少呢?

附1:康紹遠教授親歷第二次武術“國考”感想:

國考時,我們放假了三天,觀摩了比賽,看了以後很洩氣:心想,這哪叫武術?上去就抓、就摔,誰被摔倒了比賽就完了。看不到武術的方法,武術好像也使不上,當時我在場,沒有一個用武術方法的:有以虛步十字手等待對方的,但是,一上去就是抓著摔,什麼姿勢也沒有了,就是抓和摔,看了很失望。

附2:1954年澳門的“吳陳比武”視頻連接:

未完待續

《近代社會轉型中的國術》、《金陵之行》、《國術的近代調適》、《民國舊派武俠小說簡論》、《民國武俠小說探微》、《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第一次國術國考及其影響》、《1928—1937年間的國術、國術館和國術論爭》、《武術對決催生的武俠黃金時代》、《《吳式太極歷代宗師傳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