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要抑商扶农,难道古人不懂钱的好吗?

城市之鹿1


并非古代的人不懂得钱财的好处,中国自战国时代直至近代,中国始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和人口税收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是和我国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息息相关的。中国近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谓“男耕女织”,就是如此。(李悝剧照,重农抑商的代表人物)

中国古代绝大部分统治时期的都是重农抑商。国家把人民分为四类: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尾,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最低,有钱也不能穿绫罗绸缎,赋税也比较重,汉朝中后期以及后世的王朝都有类似的规定,对商人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为何中国古代要“重农抑商”?

一、国家财政主要依赖土地税收和对农民的盘剥

古代社会由于农业科技发展缓慢,农业产出很少。譬如,古代一亩小麦(或者其他主要农作物)产出一般维持在200斤之间,播种与产出比是10倍,和现在农作物动辄一亩1000-1500斤的产量有天壤之别。当时因农业不发达,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劳动。这样的粮食产量还要靠天吃饭,粮食对于古代王朝来说是国家的根本。

国家财政依靠收农业税和人口税来维持,农业至关重要。

二、农业关系到国家的稳定。

由于古代农业产量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如果国家遇到自然灾害或者恶劣的气候现象,会导致农业减产或者绝产,国家如果不救济,老百姓的流动就会产生动乱或者农民起义。中国很多王朝大都毁灭于农民起义中,农民起义最大的根源就是百姓没饭吃,没法生存,不如拼死一搏。

因此中国绝大多数王朝都倡导“重农抑商”,鼓励农业,抑制商业活动,这是国家的根本。

三、商业活动获利大与农业争夺从业人口

古代商业活动的利润是要高于农业的,如果商业发达,必然导致从事农业人口跳槽到商业之中去。农业从业人口流失如果规模不大还没有问题,如果超出一定的规模,自然导致农业产出和国家税收的减少,直接危害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国家的税收,孰重孰轻一目了然。因此各个王朝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稳定国家的根本。

中国古代历史中夏、商的交替中,粮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夏王朝的粮食供给主要是商通过商业供给的,结果导致夏朝人很多不从事农业,因为他们可以从商得到便宜的粮食,比自己种还好。等商决定对夏朝准备打击时,断绝粮食供给,夏王朝的溃败则就不言而喻了。

四、商业活动发展的弊端。

如果中国古代王朝注重商业活动,商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导致经济的两极分化,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必然摧毁王朝的根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社会的动荡甚至王朝的覆灭。(清朝的商业活动图)

农业是古代国家的根本,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深知这一点,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但采取的形势却各不相同。

秦汉到隋唐时期,统治者主张“重农抑商”、“崇本抑末”;宋元时期则是王朝采取“专卖”制度,从国家宏观层面控制商业活动,譬如,宋高宗赵构给岳飞的军费是一些“国家专卖”性质的凭证,岳飞军中有专门的“回易官”,专门从事专卖行业,获得利润,充当军费。明时期,海外贸易对农业造成很大的冲击,为了稳固王朝统治大都采取“海禁政策”,经济实在撑不住了,就开放一段时间,然后再“海禁”。清朝时期直接“海禁”,只保留广州一口通商,直至鸦片战争打开清王朝的国门。

重农抑商政策,也使得土地成为香饽饽,到每个大的王朝(唐、宋、元、明、清)的中后期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现象,接着就是王朝衰落,农民起义不断,王朝灭亡,这个套路在中国历史上频繁上演。

国以民为本,民意食为天。


穿越再现彼岸


为什么古代要抑商扶农,难道不知钱的好吗?

一,要从人类的发展史上看的问题 ,最早人类 捕猎,打鱼 为生存的基础,随着人类发展人群越来越多,食物链就产生了供给困难,为了更好的适应人类发展,人类就是探索其他食物的替补,为农耕文化开启了人类发展篇章,看古代任何昌盛的王朝 ,他一定掌握了当时先进的农耕文明。

二,社会发展的定律,它一定是以农业文化为基础,工业发展的前提,它必定是粮食供给充足 ,古时候粮食产量严重不足,无法供给大量人群的食用,在当时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定是扶持农业,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中元王朝的更替,都围绕着粮食。

三,抑商,还是为围绕着粮食产量不足,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开垦土地,就要限制人的流动量,商人是流动最活跃的 ,再加上古代信息不发达,交通又不方便,商人的本质就是低买高卖,社会就会更不稳定,经商的人多了又不生产,那粮食产量更不足,所以必须抑商。

四,不要疑惑古人的智慧,不要以现在的眼光看待古代的问题,要以古代,条件,时间,现实,与人类科技发展的进化去看待问题,无不反应 抑商扶农是当时正确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


雨中落泪2019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因为古代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文化上是儒家文化。

再来看商人的本质,商人自身不种地,不参与劳动,低价买入再高价卖出,凭空赚取收益。

其次商人流动性大,为了利润需要不断去移动,将一个地方常见的东西运送动能赚取差价的地方。

所以经济上商人对封建社会来说是一种不安定因素,政府并不能从他们身上占到什么便宜,如果你说收税,商人流动性那么大,古代又没有什么实名制联网之类的,连人都找不到。

如果大家都眼红商人赚钱轻松去跟风经商,地谁来种,政府找谁收税,也更不利于政府管理。

这就是经济上的原因。

再说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就是坐拥天下土地和百姓,百姓耕种,君主收税,都去经商了势必会造成对管理的冲击。商业讲究平等,公平交换,容易滋生人人平等的意识,而封建专制就是等级压迫,商业容易造成君主专制权威性的降低。

最后说文化上,商人的最终信仰就是唯利是图,追求财富,有了财富之后挥霍享受人生,这是商业的本质。

而儒家文化讲的是忠君爱国,三纲五常,商业所产生的意识形态对儒家文化也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无论从各个角度来说,封建君主社会都会重农抑商的。


历史旅人


汉武帝重农抑商,想要阻止土地兼并,但土地兼并非但没被治住,反而更严重了。西汉倒数第二任皇帝,也就是汉成帝在位的时候,有一位名叫陈汤的大臣向皇帝上书,说现在关东地区有钱人越来越多了,他们都大量兼并土地,还驱使老百姓为他们干活。你看,重农抑商反而加剧了土地兼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背后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豪强们经营工商业遇上了障碍,他们也就开始找别的财路。当时的土地税比商业税要低得多,投资土地的风险也远远小于投资工商业。司马迁就曾经用八个字来形容当时的豪强,叫“以末致财,以本守之”。“末”就是工商业,“本”就是农业,这八个字的意思是,靠工商业赚钱,再用这钱来投资土地。

豪强们把农民的土地买过来,改建成庄园,还会在庄园里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生产。西汉末年在南阳郡有一个叫樊重的豪强,是当时数得上的大庄园主。樊重还有一个身份,他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外祖父。史书上说,樊重的庄园占地三百多顷,里面修建了完善的水利设施,种植的农作物包括粮食、水果、桑树,还挖了鱼塘养鱼,甚至还有草场,用来放牧牛羊,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农民把地卖给了豪强,很多就变成了豪强的劳动力。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农民成天被豪强剥削,应该会成为起义的主力吧?历史学家漆侠根据《汉书》中的记载,把两汉时期的农民起义全部整理了出来,结果发现,汉代的豪强主要分布在长安、洛阳附近地区,但这一地区很少发生农民起义。因为农民依附豪强,总归有口饭吃。而且这一地区的商业虽然受到了打击,但仍比边远地区要发达。不少农民还可以发展一点副业,或者干脆去城里找点活干,不会活不下去。反倒是很少有豪强活动的河北北部、山东东部以及安徽、湖北等地,成为农民起义的主要策源地。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背后的学问可就大了。农民把地卖给豪强以后,并不是全都卖身给了豪强。还有的不愿意听人使唤,就移民到更偏远的地方去,开垦新的土地。在汉代,河北、山东以及长江以南的广阔土地,都还有很多没有开垦,这就成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著名历史学家劳干曾经根据《汉书》和《后汉书》里的人口数据指出,汉代人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

这一地区的人口在西汉末年只占全国人口的2%左右,到了东汉中期,这一地区的人口已经占到了全国人口的15%。这主要是移民带来的成果。需要注意的是,当时中国南方很可能还有大批移民没有统计进来,因为这些人为了躲避政府的税收和劳役,一头躲进了深山老林,也就不会出现在政府的户口簿上了。

大规模的移民带来一个问题,新移民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质量很差,抗风险能力很弱。商业又不发达,农民发展不了什么副业,只能种田。一旦遇上天灾,粮食歉收,农民就有可能活不下去。而且这些地方天高皇帝远,地方官更容易胡作非为,农民会受到更多的压迫。有一句俗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虽然带有地域歧视的色彩,背后其实也有一定道理:一个地区的人民如果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确实更容易选择反抗。

在移民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移民们选出了自己的领袖。你想,移民到一个新的地方,要面临多少问题。光是购买农具,开垦土地,就需要一大笔钱。一般的农户出不起这笔钱,这时就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几户人家组织起来,这样才能生活下去。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在组织的过程中,就自然会产生领袖。

《三国志》经常出现一个词叫“宗帅”,宗族的宗,元帅的帅。在汉献帝建安三年,还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淮南地区的军阀袁术想要讨伐占据江东的孙策,就偷偷联络了孙策地盘上一个名叫祖郎的人,约他一起出兵。这个祖郎就是丹阳地区的宗帅,丹阳就是今天的安徽宣城地区。你看,宗帅的力量之大,已经引起了军阀的重视。那宗帅到底是什么人呢?其实就是移民们的领袖。

总之,在新移民地区,生产设施比较差,地方官容易胡作非为,老百姓还拥有自己的领袖,爆发一场农民起义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都具备了。一旦遇上天灾,这些地区就可能出乱子。前面提到,汉代的农民起义集中分布在今天的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等地,这些地区刚好是前面提到的移民目的地。可见,发动起义的主要就是这些移民。

在西汉末年,爆发了著名的“绿林、赤眉起义”,这其实是两场起义的合称。绿林起义发生在湖北地区,起义军占领了绿林山,所以被称为“绿林军”。后世就把占山为王的英雄豪杰称为“绿林好汉”。绿林起义的起因是当时发生了饥荒,当地有两个姓王的兄弟,老大叫王匡,老二叫王凤。两兄弟在当地本来就很有威望,经常为人调解矛盾,于是被推为领袖。你看,无论是地点、起因,还是领袖,这场起义完全符合前面说的几个特征。

我们再来看赤眉起义。赤眉起义发生在山东沿海地区,起义军把眉毛涂成红色,所以被称为“赤眉军”。赤眉起义的起因也是饥荒,当时山东地区发生了连年的干旱和蝗灾,老百姓连草根树皮都吃不上了,只有揭竿而起。赤眉起义的领袖叫樊崇,史书上记载他平时喜欢打抱不平,穷苦百姓都很拥护他。你看,赤眉起义和前面说的几个特征也是吻合的。

其实,不只是汉代,后世很多农民起义也符合这些特征。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起因是旱灾和饥荒,爆发地点是山东地区,起义军领袖黄巢是一个盐商的儿子,在当地百姓中很有威望。清朝的太平天国运动,起因是连年的自然灾害,爆发地点是偏远的广西地区,领导起义的洪秀全、冯云山等人在当地传播拜上帝教,吸引了大批民众。你看,农民起义的剧本,是不是都差不多?

重农抑商加剧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引发大规模移民。新移民地区抗风险能力很弱,官员又容易胡作非为,一旦遇上天灾,就可能爆发起义。


高广银


中国重农抑商的国策从秦朝时就确立了,而确立重农抑商国策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重农”十分好理解,毕竟没有人种地,国家就没有粮食吃。那为为什么要“抑商”呢?原因就是为了“重农”跟“重战”。如果一个国家的商业过于发达,那么百姓就会都去搞商业,农民和士兵就没有人愿意去干。如果一个国家商业氛围过浓,那么百姓就会不听朝廷号令,商业寡头就会跟国家争权夺利。

《商君书》夫农,民之所苦;而战,民之所危也。犯其所苦、行其所危者,计也。故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名利之所出,不可不审也。利出于地,则民尽力;名出于战,则民致死。

上面这段话翻译成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世上最苦的工作是当农民,最危险的工作是当士兵。要让百姓去做最苦的工作,干最危险的事,国家就要讲求策略。人的本性是这样的,活着就要追求利益,死了则考虑身后名声。人民的名利从何而来,国家必须要好好思考。利益从种地而来,那么百姓争当农民;名誉从战功而来,那么百姓人人都是敢死之士。

秦国变法后,以“农战”为中心,全国围绕着农耕与战争转,为此专门颁布了《垦草令》、《农耕爵》、《军功爵》等法律。俗说话“惩恶才能扬善”,为了确保人民人人都志心于农耕和作战,就需要打压五类社会蛀虫。一方面提高农民、士兵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另一方面打击以商人为主的蛀虫,双管齐下自然能更好的推行农战国策。

《商君书》故事《诗》、《书》谈说之士,则民游而轻其君;事处士,则民远而非其上;事勇士,则民竞而轻其禁;技艺之士用,则民剽而易徙;商贾之士佚且利,则民缘而议其上。故五民加于国用,则田荒而兵弱。

上面一段话翻译今天的话来说:使用儒家的空谈游说之士,那么民众就会四处游荡轻视君主。重用那些隐逸之士,那么民众就会疏远君主并且诽谤君主;重用勇士侠客,民众就会争强好胜不守法。手工业者被任用,那么民众就轻浮好动而喜欢迁移。有钱的商人生活安逸而且赢利,那么民众就会依靠他们而议论君主。如果这五种人被国家选用,那田地就会荒芜而军队的战斗力会削弱。

由此可见古代为了保证百姓专心于农业和军争,就必须打压商人,否则百姓就不会去干最辛苦的事(务农),做最危险的工作(打仗)。那么重农与重商可否同时发展了,商鞅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不能!

《商君书》粟生而金死,粟死而金生。本物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其兵弱,国必削至亡。金一两生于竟内,粟十二石死于竟外;粟十二石生于竟内,金一两死于竟外。国好生金于竟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竟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上面的话翻译成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重农则不能重商,重商那么农业必定不兴旺。农业艰辛,从事农业的的人多,买粮食的人少,那么农农就会吃亏,商人就会赚农民的血汗钱,长此以往国家必定穷弱至灭亡。国内发展商业一成,那么农业就会削弱十二成;国内发展十二成农业,那么可以从国外赚一成商业回来。如果一个国家喜欢发展商业,那么商业、农业两败,国家穷弱至亡。如果一个国家喜欢发展农业,那么国内商业、农业两兴,国家必定强大。

韩非子更是直接尖锐的指出: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举行如此,治强不可得也。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也就是说:国家富靠农民,国家强靠士兵,但是国君平时看重儒生,冷待农战之士,豢养门客侠士。如此作法,想将国家治理得强大是不可能的。国家太平时厚待儒士侠客,国家有难时派农民、士兵上阵,平时获得利益的人在战时没用处,战时上阵的却在平时却没有获得利益。

古代由于受条件限止,只能重农重战,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抑商,否则国家必定削弱至亡。两宋兵魂销尽国魄空是最好的例子,宋朝的商业、儒学是最发达的,但是对外战争是最差劲的。


大秦铁鹰剑士


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主要原因是:

一,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要生存首先要解决吃的问题,"人以食为天”,因此,农业受到社会的特别重视,而商业是商人靠从买卖中获利的一个行业,它不是产业,不创造物质财富,所以,商不如农被社会重视也是必然的,从春秋时期对社会阶层的排序就是士丶农丶工丶商。

二,中国国情决定的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最重要的自然经济部门,吃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关系到社会是否稳定,农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朝代的兴衰。因此,历朝对农业特别重视。从战国时期的"奖耕战,抑商贾”开始,一直到清朝一直如此。

三,重农抑商思想在封建社会根深蒂固

“农为国本”,“农本商未”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一贯认识。"重农抑商”是封建统治者一贯执行的政策,这种思想己经根深于统治者和国民的思想中,封建社会中在农民中流传的"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生动的写照。话又说回来,这种"重农抑商”的政策在开始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但后来也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本昌谈历史


中国古代为什么要扶农抑商?

“扶农抑商”、“重农抑商”,这是中国古代自商鞅变法以后,奉行了2000多年的政策!一个政策之所以奉行了2000多年,自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里不揣浅陋,从“扶农”和“抑商”两个方面分开来剖析之: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扶农”?归根到底就是“粮食安全必须控制在自己手里”!

1、 民以食为天,吃饱饭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是最低需求,生理需求无非就是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享受一下充足的阳光、喝一口干净的水,外加填饱肚子。

但是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基层民众这种最低的生理需求也经常得不到满足。绝大多数农民起义,也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老实巴交的农民才铤而走险。

当城头的大王旗一次次地变换以后,稍微有点脑子的统治者都会意识到让老百姓吃饱饭的重要性,这是历代统治者“扶农”的最基础出发点。

造成老百姓饿肚子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口流失导致土地荒芜、战乱让农民流离失所、赋税过重导致粮食不足、生产力低下导致产能不足……

统治者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出台一些“扶农”的措施,比如:免赋税几年……汉初直接实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与民休养生息……一些科学家还不断通过创造发明来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农业产量。

有些朝代在战乱之后,针对人口凋零、土地荒芜的实际,出台政策鼓励生育,规定女孩必须及时出嫁,超过一定岁数不出嫁的,由官府强行婚配。

正是因为吃饱饭是人的最低生理需求,所以迫使历代统治者出台“扶农”政策,即使今天,也不例外。国家的18亿亩耕地红线、每年一号文件必然是农业文件就是这个道理。

2、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是频繁战争的基本保障。


在古代,战争太频繁了,乱世就不用说了,即使是治世甚至盛世都经常性地爆发战争。文景之治时有七国之乱,贞观之治时征突厥、征高句丽、征薛延陀等,开元天宝盛世时征契丹、突厥、西域、甚至还有安史之乱,康乾盛世时平三藩、征台湾、征准葛尔、征青海、征大小金川等等。频繁的战争,对粮草的需求非常大,粮草甚至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比如官渡之战、诸葛亮北伐之战等,都是粮草决定战争成败。

战争频繁并不完全是统治者想打的,有些是被动应战,比如各种大大小小的叛乱或起义。要应付战争,必须贮备粮草。古时候因为交通不便利,很难从境外购置粮草。再说即使购置进来,长途运输,安全也是问题。这就需要统治者平时就要居安思危,重农、扶农!通过发展农业,在各地战略贮备点贮备粮食,以备不时的战争之需!

3、 不可控的天灾需要足够的粮食贮备。


古代的天灾比较多,非常难以防范。象旱灾、水灾、蝗灾、瘟疫等,一旦发生,往往会产生一大批灾民。这些灾民流离失所,如果不妥善安置,又会激起民变。安置灾民,需要住所,更需要粮食。

粮食从哪里来?一是官府贮备,二是从富户那里购买!富户的余粮也是平时贮备的。所以加大力度“扶农”,就能多贮备一些粮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皇帝就是这么想的。

4、 用土地的不可流动性解决流民问题。



历代统治者,最害怕的就是民众生变,而民众生变大多数是流民引起的。明末李自成之所以一呼百应,就是因为大量的流民聚焦。所以控制好流民,就能控制住动乱的苗头,做到防范于未然。

而控制流民的最好方法就是把流民与土地捆绑在一起。出台“扶农”政策,鼓励流民安居乐业,是统治者乐见的事情。如果鼓励不行,就会用法律强制,商鞅变法就是这个出发点。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国很少发生平民暴动,甚至连私斗都没有,商鞅的“奖耕战”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百代皆行秦法”的根本原因。

通过以上粗浅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基本结论:对中国的任何统治者来说,粮食安全就是政权安全,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而“粮食安全必须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所以,中国这个国情决定,必须“扶农”!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抑商”?我们要明白,“抑商”不仅仅和“扶农”有关联,“抑商”还与统治根基有关:

1、 防止商业与“国家”争利!


古代的商品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像衣服、鞋帽这些小商品的利润并不高。真正高利润的是资源类商品,比如食盐、铜铁等金属制品,还有一些紧俏商品如酒、茶、瓷器、丝绸等。

古代统治者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上产出的资源类商品和紧俏商品,理应归统治者所有,说好听点,归国家所有!虽然商人经营这些商品可以课以重税,但还是不如国家直接经营为好……

所以从管仲开始,盐、铁就实行国家专营,后来发展到盐、铁、铜、金、银、锡、硫磺、明矾、烟、酒、茶、丝绸、瓷器等都国家专营。国家专营以后,暴利就源源不断流入统治者腰包,或者流入国库。

统治者“抑商”首先要抑制与统治者争利的商业,抑制的结果是资源商品与紧俏商品国家垄断经营,而管理这些商品经营的政府官员如盐运使等,就成了“肥缺”!

2、 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人力资源!



“重农”、“扶农”是每一朝代的基本国策!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不能实行机械化耕作,农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用最原始的方法犁耕火种。

但农业又是附加值极低的行业,而商业是附加值高的行业!如果商业太繁荣,必然会吸引大量人力从事商业活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与农业争夺人力资源。当大量劳动力从事商业活动时,又危害到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商业被打压也就顺理成章了!

3、 防止商业冲击封建等级秩序。



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是,除了皇帝代表的贵族以外,就是士、农、工、商!士的地位最高、农第二、商地位最差。

之所以人为地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是因为“士”是皇帝统治国家、治理国家的中坚力量,而“士”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战功,二是科举!而科举考试古代又叫“恩科”,是皇帝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协助自己治理国家,而能中进士,又需要皇帝点头同意,并发皇榜公布的,所以叫“恩科”。

古代统治者通过科举既选拔了人才,同时,通过确定“士农工商”等级,营造一种“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富”的成名与致富通道,通俗地讲,就是“升官发财”,只有“升官”了才能“发财”!

如果不打压商业,那么普通人通过贸易就能发财,谁还十年寒窗苦读啊?不升官就能发财,谁还记得你皇帝的恩典啊?或者说:皇帝的恩典谁还在乎啊?

所以,对商业这种破坏封建等级秩序、挑战皇帝恩典的行为,能不打压吗?

4、 防止商业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助力。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钱多了也善舞!统治者是非常忌惮有钱而不本分的人。

商人的两大特点让统治者非常忌惮:一是有钱,二是流动性!有钱你用于置地、盖屋、娶小妾都没关系,怕的是你去买装备,资助敌对势力!

流动做生意不可怕,怕的是你流动串联,结党谋事。

所以,统治者殚精竭虑地要“抑商”,就是怕商人和他的财富被敌对势力利用。

5、 防止商业助长奢糜之风。


勤俭持家、骄奢败国!每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文景也好,唐太宗也好,都知道勤俭治国。那些有作为的中兴之主也懂这个道理,像秦孝公、雍正等,也能做到勤俭治国。

与勤俭对应的就是奢糜之风!商人财富的快速积累,必然会带来奢糜之风的盛行。而奢糜往往是衰败或亡国的征兆!有作为的君主必然防范这一点,打击商人,压制商业,可以抑制奢糜之风,营造温良恭俭让的纯朴氛围!

而永褒艰苦奋斗才是国运长久的根本保证!即使今天商业高度发达,也不能忘记这一点!

综上,“扶农”和“抑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以上浅见,未必能窥斑知豹,欢迎拍砖指正!


一叶碧云


首先声明一点:中国古代并不是一开始就抑商扶农的,只是到了商鞅变法后 才有这种现象,把社会的主要经济结构给与固化了,就是农,工,商,虞,虞是騶虞,就是养牲口,打猎等等,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畜牧业,以前这些行业都是平等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应该从国家层面来解释,学识浅薄,只能点到为止。

中国人的内在是儒家精神,而儒家精神骨头里是看不起商贾的,认为商贾是一个剥削者,是赚取农工虞的利润而不劳而获,所以儒家提倡社会架构就两种:君子和小人。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况且民以食为天,你一个商贾竟然与天争利,自然就会被这个社会所不齿!

顺便说一下,商贾这个词是两种状态,走商坐贾,沿街叫卖的是商,有固定场所的称贾

并不是过去人民不想逐利,而是在社会舆论和国家法律上,是不允许的

为什么国家会有这样的禁令呢,因为这严重威胁了国家的稳定

战国时的四大公子,各养门客千人,极尽奢靡,夺王权而自用,这其中要大量的财物来支撑,其主要来源就是就是商贾所提供的,为了维持这种奢侈,商贾们又极尽搜刮人民的利益,以为权贵和自己所享受,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民不聊生,又由于各个国家的资源有限,于是便觊觎别国的利益,导致战争频仍!

还有就是,当官商相结合,就滋生出腐败,商贾以财求权,官员以权易财,是官员丧失廉耻心,这更加重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基于这些严重的后果,当汉高祖承大统后,就严重打压商贾,并颁发诏书,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而王夫之则感叹“生民者农,戕民者贾”而对于执政者则发出这样的警告“人主移于贾而国本凋,士大夫移于贾而廉耻丧”


时间温柔如初静谧如月


事实上,重农抑商是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的,商鞅变法之前并无重农抑商之说,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就是中国古代社会商业最繁荣的王朝之一,商人之所以叫商人,就是因为商朝,商人之所以是商人,就是因为商业。

要想了解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就得从商鞅变法开始了解。

商鞅变法的很多内容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比如郡县制,比如军功爵位制,再比如重农抑商,商鞅变法的目的是让秦国变成强国,强国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武力强,二是经济好。

而抑商重农就属于经济方面的改革,秦国的强大成在商鞅,其实也败在商鞅,商鞅的变法对于秦国成为强国有着莫大直接而粗暴的作用,同时也有大量的副作用,比如说重农抑商。

商鞅所谓重农抑商的做法就是鼓励农民开荒种地,生产粮食,奖励耕地和织布,可以免除农民的赋税,而对商人征收重税,大力打压。

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大力生产粮食和衣物,因为:民以食为天,民以衣为地。

军功爵位制极大的激发了秦军打仗的积极性,这是软实力;奖励耕地和织布极大的保证了战争的后勤供应,这是硬实力;打仗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和衣物,没有粮食和衣食就不能进行战争,商鞅就靠这把秦国打造成一部残酷的战争机器,甚至所有变法内容都是围绕着如何把秦国这部战争机器延续下去。

在商鞅那个时代,生产力极度低下,为了让农民能够安心种地,商鞅规定了百姓不能随意迁移,为了让农民除了种地不干别的,商鞅大力打击商人,为了农民增收粮食产量,商鞅规定百姓成家后必须分家,以家庭为单位征收粮食。

在商鞅那个时代,整个社会阶层只有四个阶层,分别是:士、农、工、商,商人是排在社会低层的,士是统治阶层,包括各类诸侯王、卿大夫、士,农就是农民,工是小手工业者,比如铁匠,工匠,商就是商人。

四个阶层中,商人是不产生任何价值的,商人也是不生产任何产品的,他们只是利用产品的差价而赚取大量的金钱,相对于农民来说,商人所从事的工作要轻松得多,如果政府不人为控制和打压商业的话,那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农业生产就没有人来干,没人种地和织布,就不会有粮食和衣物供应,战争就无法进行。

这也是古代之所以抑商重农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古代数千年封建社会中,大多都继承了商鞅变法中关于重农抑商的思想,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任何商品都是极度短缺的,尤其是粮食和衣物,在以物易物的年代,钱的作用是远远不如实物重要。

钱只有在流通才能产生价值,钱(货币)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实物价值,充当以物易物的媒介,但是在政府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钱的流通是不容易的,或者是钱的流通是受压的。

钱一旦受到打压,就比较难流通,没有流通就买不到实物,甚至大多数时候,尤其是粮食短缺的时候,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因为粮食是生产出来的,而且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产量极其不稳定,而钱的生产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只要有金属就能生产。

学过经济学就会知道,物以稀为贵,如果把钱购买粮食当成一种交易,就能发现,粮食产量会时高时低,而且还会颗粒无收,但钱不会,钱永远都比生产粮食稳定,而且也不会短缺,这样的话,粮食就会以稀少而珍贵,反之,钱的价值甚至不如实物。

说的简单点,意思就是有钱也难买到粮食。

钱是个好东西,但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必须得强制一部分从事生产,生产出各种东西和实物,等到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物资极其丰富之后,钱的作用就成几何级数的增加,不过那已经是重农不抑商的社会了,比如说唐朝和宋朝。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精选回答】来自优质账号→野史日记


为什么古代要抑商扶农?做这个决定的人是谁?当然是皇帝,古代是封建社会,是君主专制制度,既然皇帝他做了样的决定,你觉得是为了维护谁的利益?

“抑商扶农”谁受益

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去考虑这个问题,“抑商扶农”是对皇帝有益处的决定,也就是说商人多了,对皇帝是有害的。

皇帝最在乎的是什么呢?是他的皇位,统治的稳定性。如果有一个机会能让国家发展进步,但是风险很大,可能会造成统治的不稳定,你是皇帝你会尝试吗?当然不会,好好的做皇帝不好吗?这就“抑商扶农”的最根本原因。

分析古代“抑商扶农”的问题,一定要从皇权角度出发,而不能从民生角度出发。或许其他方面的原因也有,但是最终还是皇帝从自己的统治去考虑的。

“抑商扶农”解决不了温饱

据我了解,有一种说法很主流,那就是古代生产力跟不上,所以为了保证食物供给,这才开始了“抑商扶农”。

“抑商扶农”从很早就开始了,商人的称为也在商朝的时候就有了。而从早期到后来的大清朝,这几千年年间,几乎所有的盛世,都是“饥饿的盛世”,就目前来看,远的盛世大唐时期,人们是吃不饱的,近的盛世,文景之治,当时也是吃不饱的,一天两顿饭。到了明朝的时候一天三顿饭,到了清朝的时候,康乾盛世,还是吃不饱。那么“抑商扶农”的意义何在呢?根本还是保证不了人们的吃饭问题,可以这么说,和今天的盛世相比,古代的所谓盛世都是“苦难”的,只不过相对于“易子相食”、“人相食”来说,是“盛世”罢了。

既然“抑商扶农”也不能解决温饱,为啥朝廷还是不愿意试试发展商业,然后发展经济,或许可以曲线解决温饱问题呢?

为啥要“抑商”

在之前我也说了,这是一个发展的机会,但是也有很大的隐患。那就是商人的流动性和小农经济的农民们大不相同。

商人属于南货北卖,赚取差价,他们负责的是流通,而不是生产。这样的人有一个对于皇帝统治来说最不好的特性,那就是极大的流动性。

商人从A出发,带货去B卖,在B买了新的货物,又去C地发展赚钱,这样一来,就有更多的人放弃耕种去经商,流通起来的不仅仅是商人,还有大量的信息,让这些足不出户的小农们不再为了朝廷去耕作,地主也不好剥削了,他们四处行走,了解了天下的情形,原来这世界是这样的,有那么多人苦苦的干活,却食不果腹,有那么多的皇族啥也不干,却作威作福。

原来地主搜集的粮食在外面能卖那么多钱,却只给我们那么一点口粮。这样的见识和传播,是皇帝最担心的,这才是动摇统治的根本所在,而不是口粮,口粮根本也没有因为“抑商扶农”而真正解决过。

这样的信息流通,会导致古代封建统治者“愚民”的政策失去效果,他们的统治会受到挑战。例如朱元璋,当年就是行乞了三年,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对当时的国情有了切身处地的了解,这才有了更来成为帝王的可能。

“扶农”扶谁?

其实所谓的“抑商扶农”是真的扶持农业吗?当然不是了,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一位农民,他靠自己的努力赚钱,不断的买地,最后他拥有了几千亩地,成为了农场主,一个大型的新兴农民,他的粮食产量即使比原来高,会受到皇帝朝廷的扶持吗?

当然不会了,因为这样一来,和商业又挂上了钩子,他多余的粮食就会拿去卖掉,成为富人,走出底层,提升社会地位,底层人手里有余粮,这不是皇帝希望看到的,皇帝最希望的是那些人有粮食吃,但是不能有粮食卖,如果你有多余的粮食要出去卖,还是会受到打压,此时的农业,就不会受到扶持了。

皇帝之所以“抑商扶农”,因为不“扶农”,那农民就都饿死了,这些老实的农民,一辈子的活动范围超不过三里地。只要有口饭吃,饿不死,他们就心甘情愿的干活,他们哪里知道,他们创造的价值都成为了皇帝桌前的美味了。

“抑商扶农”的本质

西方没有出现“抑商扶农”的情况为什么?有人说是沿海经济,我不认同,咱们中国也有很长的海岸线,为什么要海禁而不发展商业呢?

也可以沿海发展商业,内地“抑商扶农”保证粮食供给啊。所以朝廷不是不知道钱好所以“抑商扶农”,而是因为这样的话会影响统治稳定。

“抑商扶农”不是为了钱粮,而是为了稳定!


大家好,我是野史日记欢迎大家关注我哟,您的每一个点赞,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