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既然选择了永琰为继承人,为什么不给他选个家世高的福晋?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与令皇贵妃所生的十五子永琰被秘密立为皇太子。至此,乾隆帝的继承人就定下来了。既然永琰成为将来继承帝位的人,那么成为中宫皇后肯定不能太差。可是,永琰当时的嫡福晋,后来的孝淑睿皇后却不是我们所想的那般。

乾隆帝既然选择了永琰为继承人,为什么不给他选个家世高的福晋?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人。她是清代唯一的一位喜塔腊氏皇后,所以咱们先了解下喜塔腊氏。

喜塔腊氏原是出自辛者库包衣,但是乾隆朝时喜塔腊氏出了一位厉害的人物,那就是孝淑睿皇后的叔祖父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来保。来保的优异表现和政绩,让喜塔腊一族在乾隆六年时,被全族抬入正白旗满洲世管佐领。孝淑睿皇后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此时距离喜塔腊氏抬旗已经十多年了,因此孝淑睿皇后出生时已经算是上三旗出身,并非像有些文章所说的包衣出身的皇后。

乾隆三十九年,喜塔腊氏通过选秀,被指给了已经被秘密立储的十五阿哥永琰,有人就看不懂了,明明已经选择了永琰为储君,为何不给他选一个家世更高的嫡福晋呢。

乾隆帝既然选择了永琰为继承人,为什么不给他选个家世高的福晋?

孝淑睿皇后所在的喜塔腊氏虽然已经抬旗,但是比起其他妯娌来,十一阿哥永瑆的嫡福晋是傅恒之女,富察皇后的亲侄女;十二阿哥永璂娶得是蒙古贵族之女博尔济吉特氏;同母弟弟永璘娶得也是大学士讷亲的侄女。这样比下来,孝淑睿皇后的家世确实是不太够看,尤其是当时的另一个继承人热门人选永瑆。

然这个嫡福晋是乾隆帝亲自选的,有这样的选择肯定不会是没有道理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想掩盖他已经秘密立永琰为储君的事实

十五阿哥是令皇贵妃的儿子,令皇贵妃统领六宫多年,虽然没有被正式册立为后,但却是后宫最尊贵的女人了。有这样一位母妃在乾隆帝身边,永琰本就是大家猜测的继承人大热人选。可乾隆帝为了将大家的目光从永琰身上移开,最大程度地确保永琰的人身安全,同时也避免朝臣与皇子之间相互勾结成派。加之孝淑睿皇后人品性情应是不错,且家世比较简单,根基不会太过盘根错节,日后永琰继位,也可免去了部分外戚家族带来的压力和隐患。

乾隆帝既然选择了永琰为继承人,为什么不给他选个家世高的福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