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的音乐珍品,家驹的天才之作,副歌旋律的创作仅用了十分钟

Beyond的非洲之行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探访,此行令乐队的创作视野和音乐语言起了微妙的变化。非洲的满目疮痍和贫穷凋敝深深震撼了黄家驹,并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他决定要在作品中融入苦难和疾呼,尽管这些悲苦看似遥远且与自己毫不相干,但作为一名有良知的音乐人,他知道这是他必须要做的。


继「海阔天空」之后,这是成蹊第二次将一首单曲的过往文字汇总集结,这第二首歌便是「Amani」。

1991年去非洲之前,Beyond的创作眼界只有香港和自身,家驹一定有过这样的疑惑,会不会全世界都是眼前香港的这个样子?在非洲的见闻,冲击和颠覆了家驹的固有思维,他意识到,原来在有些地方的有些人眼里,和平与爱只是存在于幻想中的虚拟之物。

普通人到了非洲,欣赏一下景观,感受一下落后,跟动物合个影,仅此而已。家驹却不一样,非洲之旅好像打开了他的一扇心门,让他更加清醒地审视着这个世界,战争与和平,动荡与安宁,贫穷与富足,枷锁与自由,这些之前未曾思考过的话题一股脑地冲进了他的心里。

Beyond的音乐珍品,家驹的天才之作,副歌旋律的创作仅用了十分钟


Beyond,意为超越,但绝不只是音乐上的超越,还有灵魂和思想层面的超越。我始终认为,让家驹去新几内亚采风,让Beyond去探访非洲,是香港宣明会的明智之举,似乎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人选了。

善良不是说说而已,善良是从行动里自然渗出的。回港后,Beyond一手创建了第三世界基金会,为了给第三世界筹款,他们将再见理想专辑的版权捐赠给基金会,仅此一项就为基金会带来了大约600万港币的善款。此外,家驹还以作品呼吁人们关注第三世界,个中精品比如可知道、Amani等。

Beyond的音乐珍品,家驹的天才之作,副歌旋律的创作仅用了十分钟


Amani的副歌部分是家驹在非洲写成的,谱曲时间仅用了10分钟不到,正如刘卓辉所说,这样的人除了天才还能说什么呢。寻常歌手的确写不出这样大格局大手笔的歌,不是音乐素养不够,而是精神高度达不到。音乐,需要作者自己先被打动和感染,然后才有可能影响全世界。

“我们走在前面,好应该回头看看,给他们扶一把!”

透过一首Amani,我们能解读出许多信息,有Beyond乐队的精神内核,有家驹的胸怀和担当,也有音乐层面的别样之美,它虽不张扬却力量万千,它虽不华丽却色泽动人,是当之无愧的旷世经典。成蹊曾说过,哪怕《犹豫》里只有Amani一首歌,这张专辑也照样称得起伟大。

Amani采用了欲扬先抑自然过渡的方式来推进旋律,全曲营造出的呼吁感和急切感极为强烈,让人无可抗拒地被深深感染。

清脆的木吉他和手鼓小心翼翼地缓缓响起,生怕掩盖了唱诗班孩子们脆弱的声音。初段的童声天真无助,家驹沙哑的声线里流淌着热切的关怀,歌曲前半程始终不急不缓,使那份呼吁感越积越厚。情绪逐渐攀升到顶点,电吉他的嘶鸣一跃而起,歌者和听者的心境一并共鸣释放。

木吉他和电吉他,一个如泣如诉,一个狂泻千里,木吉他默默地呼吁和描述,电吉他愤怒地谴责和爆发,两者的配合相得益彰十分默契。

家驹和孩子们齐声疾呼时,所有的乐器都安静下来为这疾呼让路,氛围无比震撼。最后,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呼叫声中,家驹的声音逐渐褪去,只留下一个孩子无力的吟唱。

Beyond的音乐珍品,家驹的天才之作,副歌旋律的创作仅用了十分钟


这首歌的主唱是家驹么?不,从来都不是,而是那一群儿童。以孩子声音开始,以孩子声音结束,家驹只是把自己放在了普通呼吁者的位置上。旋律、配器、歌词都是极简的,但却有大爱无疆、大道至简和大音希声之感,始终有一股巨大的声浪冲击着听者的心。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祂 主宰世上一切

祂的歌唱出爱

祂的真理遍布这地球

祂 怎么一去不返

祂可否会感到

烽烟掩盖天空与未来

无助与冰冻的眼睛

流泪看天际带悲愤

是控诉战争到最后

伤痛是儿童

我向世界呼叫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TUNA TAKA WE WE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天 天空可见飞鸟

惊慌展翅飞舞

穿梭天际只想觅自由

心 千亿颗爱心碎

今天一切厄困

仿佛真理消失在地球

无助与冰冻的眼睛

流泪看天际带悲愤

是控诉战争到最后

伤痛是儿童

我向世界呼叫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TUNA TAKA WE WE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权利与拥有的斗争

愚昧与偏见的争斗

若这里战争到最后

怎会是和平

我向世界呼叫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TUNA TAKA WE WE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再次再次呼叫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TUNA TAKA WE WE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再次再次呼叫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TUNA TAKA WE WE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歌词中的外文是肯尼亚的斯瓦西里语,AMANI意为和平,NAKUPENDA NAKUPENDA WEWE意为我们爱你,TUNA TAKA WE WE是我们需要你的意思。

记得很多歌迷都说,Amani听起来有圣歌的味道,确实如此。无论是作品的立意、编曲、演唱以及和声,都完美到无可挑剔。孩子的声音,家驹的唱腔,乐器的音色和结构的创意,让歌曲爆发出极强的推动力和感召力。

想象一下,如果在某间教堂里响起这首歌会是什么场景?不需要多么繁琐的配乐,只要有木吉他和人声合唱就够宏大了,效果足可媲美莱昂纳德·科恩的「Hallelujah」。

在众多Beyond粉丝心中,91年生命接触演唱会现场版的Amani,也是不可复制的经典。如今再看这段影像感慨万千,是啊,这才是真正的“他的歌唱出爱”,但很可惜,他已经一去不返。以人为本并不是太难,难的是以他人和陌生人为本。以天下为己任,君子之风也。

非洲气息的手鼓和民谣味道的木吉他由远及近,神圣安静。刚一进副歌,家驹就因用力过猛扫断了琴弦,无奈将手里的六弦琴换成了十二弦琴。在一声巨大的叹息之后,电吉他愤然而起,全场观众的情绪被引至最高潮。

黑色的木吉他,红色的电吉他,钥匙形状的耳坠,满手晶莹发亮的戒指,一群懵懂的孩子,四子同心的场面……就像这首歌的完美气质一样,台上的所有细节都给人完美之感,充满了光明的能量。

Amani的演唱部分值得仔细品鉴,家驹的声音不做过多修饰全凭气息推出,真诚热烈,感染力一流,从耳入,到心仍不止,有碰触灵魂的感觉,只有用灵魂去创作和歌唱才能让作品经久不衰。从问世到今天,Amani已经传唱了28年,每次听都不忍中断,它太振聋发聩了,能在唤醒良知的同时将冷漠和麻木一扫而光。

看着家驹留在第三世界的一张张旧照,听着Amani的音符一个个跳出,恍惚间,你会获得一种神圣的和谐美感。音乐作品的和谐之美,不是单靠某一个突出项来制造的,当人和歌、形和神做到浑然一体时,这种和谐会自然出现。

Beyond的音乐珍品,家驹的天才之作,副歌旋律的创作仅用了十分钟


你若问我Amani还能传唱多久?我只能回答,会长过时间本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