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戰爭前期,日本精銳之師為何能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二戰中,太平洋戰場不說是規模最大的戰場,但也是幾個最慘烈的戰場之一。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了美軍的珍珠港,既是為了打破美軍對日本的限油政策,也是為了保障自己在太平洋地區的絕對控制權。

這次偷襲堪稱日本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蹟,以極小的損失換取對方極大的傷亡。將港內毫無準備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幾乎一鍋全端。炸沉炸傷美軍艦艇40餘艘,炸燬飛機200多架,斃傷美軍4000多人,美軍主力戰艦“亞利桑那”號也被日軍擊沉。

在太平洋戰爭前期,日本精銳之師為何能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此後美國毅然宣佈對日作戰,珍珠港戰役之後的一連串連鎖反應就是太平洋地區美軍完全處於弱勢地位,對日軍毫無招架之力。此時的日本在東南亞傲視群雄、好不威風,佔領了新加坡、緬甸、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等一系列戰略要地。佔領地達到了前所未有的700萬平方公里。把日本高層樂得合不攏嘴。

但是好日子並沒能持續多久,這不得不說美國到底還是家大業大,後方的生產線瘋狂的造坦克、航母。美軍有了這些武器裝備的補充,瞬間就有底氣多了。由最初的害怕日軍變成蔑視,試問阿孫可敢同爺爺一戰?這個時候呢,全世界的反法西斯事業也進行到了高潮。日本的佔領地開始逐漸收縮。到了中途島戰役之時,日軍徹底進入了戰略防禦階段。

在太平洋戰爭前期,日本精銳之師為何能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日軍為了阻擋美軍的腳步,自然在最後的幾個島嶼上下足了功夫,不僅修備了大量的永備防禦工事,還配備了各式各樣的兵種,武器裝備也是配置精良。就是希望藉助這幾個島嶼能將美軍他們牢牢的地攔在海外。其中硫磺島和沖繩島給美軍就給美軍造成了好幾萬人的損失,要知道美軍一共在太平洋戰場才損失十五萬人左右。

就簡單說一下硫磺島吧,這也是唯一一次美軍傷亡大於日軍一次戰役,傷亡比重為兩萬八比兩萬二,由此可見日軍在最後的瘋狂和頑強。參與防禦戰役的日軍大都是一些參加過侵華戰役的老兵,有著豐富的溝壑作戰經驗。再加上日軍大多受武士道精神的洗禮,置生死於腦後,再加上這種背水一戰的感覺,日軍都是卯足了勁的幹,畢竟大後方就是自己的國家,哪個敢不賣力。

雖然美軍的武器裝備要遠遠領先於日本。但是卻依舊被日軍打的叫苦不迭。美軍在剛開始登陸的時候發現日軍並沒有設置灘頭部隊對他們進行攔截,便放鬆了警惕,以為日軍是黔驢技窮了。其實日軍只是轉換了防守方式而已,早期在與美軍進行島嶼爭奪戰時,並未品嚐到美軍的火力壓制,一味強調灘頭防禦,忽視防禦縱深,結果被美軍大量擊殺在灘頭上。此後日軍便“痛改前非”。依靠戰略縱深對美軍進行打擊。

在太平洋戰爭前期,日本精銳之師為何能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前面也說了,硫磺島是日軍精心準備過的島嶼,防禦工事幾乎把整個島嶼都快挖穿了,地下通道四通八達。

縱使美軍在登陸硫磺島之前對島嶼進行了全方位的狂轟濫炸,投下了三千噸的炸藥,也沒能傷及島上日軍絲毫。而美軍士兵就坐在原地伸著脖子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煙花表演,等到轟炸結束後,就有美軍迫不及待地爬上了硫磺島,他們認為此番轟炸就算老鼠也得被炸上天了吧。於是一個個猴急猴急的就往島上躥。但異變突然就發生了,這時候日軍拿出榴彈炮重機槍就開始瘋狂地向美軍輸出。

本來美軍預想在硫磺島只會損失2000人左右,畢竟外圍有300多艘艦艇在提供炮火支援。但是這些炮火支援只是把日軍留在地面上的建築工事給摧毀了,對於整體而言根本無足輕重。而且轟炸之後日軍又集體裝死,採取誘敵深入殲滅戰術。由於此時的美軍已經和日軍糾纏在了一起,所以海軍根本不敢提供火力支援,只能眼睜睜看著第一批登陸士兵葬身於內陸。

由於日軍事先修築了防禦工事,他們對島上的路線一清二楚,經常時不時從一個個洞口中鑽出來放冷槍,在從另一個洞口鑽入。像是一隻只耗子一樣穿梭在這四通八達的臭水溝之中。美軍完全應付不暇,經常腹背受敵。日軍這樣的戰術在初期是十分成功的,美軍為此付出了極大的傷亡。

雖然日軍的戰術十分成功,可是戰爭打的還有後勤。面對著美國海軍的海上封鎖,日軍的後勤開始捉襟見肘。而後來美軍也學乖了,不去爭奪通道口,直接拿推車把通道口推平封死,或者拿火直接把這群“耗子”燻死。

在太平洋戰爭前期,日本精銳之師為何能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至於題目所說的日本精銳能把美軍打到懷疑人生,其實也就是前期,畢竟在少了海軍的協助下,要美國陸軍單獨面對日軍海陸空三大軍種的打擊肯定是必敗無疑。可是隨著美軍強大工業生產能力的不斷運轉——海軍再次佔據主動,這種情況便開始變得互有勝負。最後勝利的天平還是傾向了美軍,說到底還是美軍棋高一招。除了後期幾次島嶼防禦戰上日軍擊殺了大量美軍之外,整個後期防禦戰中日本實在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