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当代是一种福气“——详解中世纪欧洲人怎么养孩子

育儿,是当代社会最核心也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之一。

那些新晋父母自孩子出生起,就几乎绷紧了大脑的每一根神经,生怕孩子有任何闪失或者输在人生的第一条起跑线上。

咱们如此,老外也一样。

例如,我读研时遇到的准妈妈室友,一位带有约克口音的英国人,她就曾直言不讳地向我表达过对“奶孩子”这件事的担忧:

“我现在很难入睡,每天都想着如何让宝贝健康成长,我该怎么抱他,我该教他些什么,我该...”
”生在当代是一种福气“——详解中世纪欧洲人怎么养孩子

室友的焦虑不无道理,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养育幼子确实是人生道路上一项非常重要的议题。

不过,这对于欧洲贵族来说,似乎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在去年,英国的凯特王妃诞下第三个孩子,随后媒体便开始铺天盖地般报道,其中不乏每日镜报这样的言辞:

“剑桥公爵夫人凯特曾亲自以母乳喂哺乔治小王子,完全没有使用他人。”——《Daily Mirror》
”生在当代是一种福气“——详解中世纪欧洲人怎么养孩子

看起来,贵族如何养育儿女这件事儿,在如今的欧洲人民眼中依旧值得讨论。

那么,在几千年前的中世纪西欧,普通人和贵族对于育儿的态度和做法又会是怎样的呢?

01

“【生】而幸运”

由于中世纪落后的医疗水平,新生儿的存活率非常低,而那些挺过襁褓期的幼子足可以用“幸运”两个字来形容了。

根据历史学者Melissa Snell的说法,中世纪的新生儿死亡率在不同时期从30%-50%不等,瘟疫期间还要更高。

”生在当代是一种福气“——详解中世纪欧洲人怎么养孩子

疾病和饥饿夺走了太多中世纪儿童的性命,以至于有些学者认为,中世纪的普通父母根本不会对子女进行情感投资。

一方面,繁重的农业生产让母亲无法保证对孩子的哺乳,也无法保持对他们的监管,导致后者常因抵抗力不足而染病,或因事故而罹难。

另一方面,法院和教会的主张也让父母放松了对子女的照顾。一些法律记录证明,尽管中世纪因疏于管理而造成的儿童死亡事件很多,但社区法院不会起诉这种行为,这就给了一些不良父母逃避制裁的机会。

而教会倡导的仁爱和宽恕,也让一部分父母得以从道德层面,拥有为过失开脱的心理慰藉和借口。

当然,中世纪特别存在的一些“杀婴”行为,也或多或少地增加了儿童的死亡率。

早在罗马帝国和一些蛮族部落中,杀婴的做法就已经得到公众的认可——新生儿必须要放在父亲面前,如果他接过孩子,孩子将被视为家庭成员而被接纳;但如果家庭正处于饥饿边缘或者孩子畸形,以及其他任何原因导致父亲不愿意接受孩子,那么他们将会被遗弃或者被直接杀害。

尽管这种做法随着公元4世纪欧洲宗教化而逐渐减少,但仍有许多贫困家庭选择了这种无奈的举动。

不过,相较于贫穷的普通人而言,出生在贵族家庭的孩子才能被真正称为“生而幸运”。

”生在当代是一种福气“——详解中世纪欧洲人怎么养孩子

根据中世纪学者Carolyn Harris博士的说法,贵族们在对待养育子女的问题上,已经有了一套相当完善的方法论。

通常,中世纪贵族会将新生儿托付给乡村庄园中的护士(奶妈)照管,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保护孩子健康的必要方式。

尽管这种做法可能会使孩子与父母分开几个月,但贵族儿童的存活率确实非常高。

而且,就皇室父母对子女的情感而言,与普通人家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其中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日常看护展现出了相当密切的兴趣。

”生在当代是一种福气“——详解中世纪欧洲人怎么养孩子

例如,国王爱德华一世在少年时期曾访问过比尤利修道院,但不幸得了重病。他的母亲,亨利三世的王后,普罗旺斯的埃莉诺(Eleanor of Provence)在此期间,曾不顾教会反对,多次探望爱德华一世,展示出了深厚的母子情谊。

而征服者威廉的佛兰德斯王后Matilda也曾清楚地表明过对大儿子罗伯特的爱,甚至当后者反戈父王时,王后还执拗地支持着自己的儿子。

02

“养而不教,教而不养”

中世纪的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起高昂的教育费用,或者说除了修道院外,普通百姓也接触不到正经的教育。

一些孩子们自学会走路起,就要开始帮忙做家务——年龄小的要去林子里赶鸟,捡拾鸟蛋;年龄大的则必须跟着大人去割庄稼。

反观,贵族父母更关心孩子的健康和教育,但却往往将日常照料托付给他人。(前边提到的例子只是个例,西欧贵族一般不会自己照看孩子)

通常,贵族男孩在7岁时就要离开家庭,并被送到其他领主或者修道院学习战斗技巧和知识。女孩则留在封地里学习如何处理城堡的日常事务。

”生在当代是一种福气“——详解中世纪欧洲人怎么养孩子

例如,阿基坦大区的埃莉诺(Eleanor of Aquitaine)就曾将年幼的孩子送往丰特弗劳德修道院(Fontevraud Abbey)接受教育,就此再未与子女产生任何深刻的联系。

不过,当子女长大后,埃莉诺已拥有了相当大的政治权力。她曾筹集赎金将儿子“狮心王”理查一世从囚禁中解救出来,后来又为她的小儿子“无地王”约翰一世的登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

此外,国王理查三世(Richard III)也曾在青春期远离过母亲,并在他“未来岳父”沃里克伯爵家里​​学习军事和宫廷斗争技巧。

而且,中世纪的皇家儿童还会根据其性别和出生顺序接受不同角色的培训。

例如,在十一世纪,对儿子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军事训练上,因此王室女性的识字率有时会更高。

”生在当代是一种福气“——详解中世纪欧洲人怎么养孩子

像英王亨利一世(Henry I)就曾在他的婚姻合同上只写了个”X“作为自己的名字,而他的王后,基辅的安娜(Anna of Kiev),却在她的名字和头衔上写下了漂亮的“Anna Regina”。

不过,到了16世纪,精英男女的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相似。

比如亨利八世的那著名的三个孩子——未来的君主玛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和爱德华六世都接受过严格的古典教育。

03

“育儿习惯”

下面咱们再来详细说说中世纪欧洲人是如何照看新生儿的。

根据中世纪意大利医生Aldobrandino of Siena在其著作《Regimen for the Body》(《保养指南》)的描述,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即需要用干净布条包裹住全身。

当然,还要特别注意婴儿的手臂和腿应处于一种“正确”位置(避免会对肢体产生不良的塑形效果),这意味着“护士”(或称奶 娘)的专业水平对孩子的后期健康很关键。

睡觉时,孩子通常会被放进摇篮里,头部也要时刻被床单覆盖住,避免着凉。

”生在当代是一种福气“——详解中世纪欧洲人怎么养孩子

此外,在婴儿诞下的头几个月里,意大利医生Francesco da Barberino曾建议父母每天用温水或热水对其冲洗 2-3次,具体取决于外界的温度。

如果是在冬天,则必须要在靠近火源的地方进行,但他建议洗澡时不要让婴儿的皮肤发红或过热,也不要让水渗入孩子的耳朵。

他同时鼓励孩子在洗澡时多踩水,以锻炼他们的肌肉群。他甚至建议伸张孩子的四肢并给关节上油,以免挤压关节。

因为当时普遍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即孩子的骨头很柔软,必须通过向正确方向舒展才能成长为合理的人体结构。

当沐浴完毕后,人们需要用柔软的布包裹住孩子,天气阴冷时,这种布还要提前预热才能使用。

最后,孩子要放到独立的摇篮中安睡。因为当时的医生并不支持孩子和护士或者父母一起睡,他们认为这样会存在婴儿窒息的风险。

”生在当代是一种福气“——详解中世纪欧洲人怎么养孩子

对于食物,1-3岁的婴儿主要依靠母乳。除了那些使用牛乳和山羊奶的孤儿院外,中世纪通常不使用动物奶来喂养婴儿,因为这种喂养方式会让婴儿的预期寿命变得很低。

当孩子长出第一颗牙齿后,即到了断奶的年纪——医生还会特别建议母亲在身体上涂抹一些芥末或芦荟等苦味原料来打消孩子“复吸”的念头。

然后,成功断奶的孩子每天都要吃三顿饭,常见的菜有土豆泥或者稀饭。

关于长牙,Aldobrandino of Siena也曾建议父母要时常帮助孩子按摩牙龈,并每天用兔脑,脂肪,黄油或橄榄油涂抹。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护士(奶妈)这个职业。

在中世纪后期,贵族阶层的人通常会将婴儿交给专业的护士(或称奶妈)照管。

由于人们普遍认为母亲的乳汁具备丰富的营养,因此选择合适的护士就变得至关重要。

”生在当代是一种福气“——详解中世纪欧洲人怎么养孩子

如果她们能与雇主同住,则可以获得更高的报酬。

但如果护士不慎怀孕了,父母就必须把孩子从她身边带走,因为人们认为未出世的孩子会从护士身上抢走一部分营养,对自家孩子成长不利。

此外,15世纪的医生Michele Savonarola还建议哺乳的母亲如果馋酒的话,必须花大价钱去购买精酿的葡萄酒,不然会对新生儿的发育产生影响。

而那些满7岁的孩子也可以喝一些兑水的葡萄酒,当然白葡萄酒相比红葡萄酒更适合儿童。

不过,上述的这些情况通常只出现在一些富有家庭或者贵族中,至于贫困老百姓的孩子,就像前文说的那样——只能听天由命了。

好了,本期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可见,如果不是出生在富有或者贵族家庭中,新生儿的日子还是相当不好过的。现在想想,自己能长大成人,有点时间和在座的各位唠嗑,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儿,活在当下,真好。

文丨火焱

本文文献

1.Kurt M. Boughan, review of Michele Savonarola, Medicina e cultura di corte by Chiara risciani and Gabriella Zuccolin, The Medieval Review, 13 October 2003

2.Weber-Kellermann, Ingeborg (1997): Die Kindheit. Eine Kulturgeschichte. 1. Aufl. Frankfurt am Main: Insel-Verl (Insel-Taschenbuch, 1972)

3.Melitta Weis-Amer: Medieval Women’s Guides to Food during Pregnancy: Origins, Texts, and Traditions*

4.Gies, Frances, and Gies, Joseph,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in the Middle Ages (Harper & Row, 1987).

5.Hanawalt, Barbara, The Ties that Bound: Peasant Families in Medieval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