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务员流失率高达70%!卖我保险的人不干了,怎么办?

保险业务员流失率高达70%!卖我保险的人不干了,怎么办?

相信每个想买保险的人,心里曾经都有过这样的疑虑。毕竟对于一个淘汰率高达70%的行业来说,干几天就不干了,简直太正常了。如果我的服务人员不干了,我的保险要怎么样呢?

一、话术拆解——买保险和去银行存钱一样?

保险公司对于"如果不干了怎么办"这个异议处理有对应的话术。它把买保险当作去银行存钱,"如果你去银行存钱,即使当时给你办理存款的窗口柜员不干了,也不影响你正常取钱。"乍一听,好像真是这么回事儿。

话术之所以可以蛊惑人心,自有高明之处。它总能找到两者之间共性的东西,并且加以放大,让你忽略了关键的不同之处。

买保险和去银行存钱一样吗?那当然有一样的地方。你不管从哪个渠道、哪个人手里买的这份保险,最后都是和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合同一旦成立,保险公司什么时候都会认账的,只要符合理赔条件,也都可以顺利理赔。

就像你去银行存款,不管是哪个分支银行办的业务,银行都是承认的,并且可以随时在银行的分支网点取钱。

保险业务员流失率高达70%!卖我保险的人不干了,怎么办?

但共同点,也仅仅是这些而已。买保险和去银行存钱,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存钱不过是一笔业务,银行对于存款人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你用身份证办好了卡,直接存就行了。对于取钱没有任何限制,什么时候取,取多少随便。其实自始至终,卡上的钱都是客户自己的,银行不过代为保管而已。

但是保险不一样,保险是一种交易行为,客户花钱来买保险公司的保障及服务,而这场交易的体现形式就是保险合同,白纸黑字,什么时候赔付、赔付多少、赔付标准等等一切都要按合同来执行的。

保险业务员流失率高达70%!卖我保险的人不干了,怎么办?

客户每年交给保险公司几千上万的保费,是希望可以转移自己遇到风险时的大额财务支出风险。既然保险公司收较少的保费,却要承担多出几倍的风险,就要对被保人或标的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符合条件的,才能承保,或者附加条件承保。对于不符合条件的,直接拒保

事实上,保险公司并不了解被保人啊,也不可能在投保前投入过多成本去调查,唯一可以参考的信息就是投保人在投保前填写的投保告知,而业务员其实是帮助保险公司识别被保人风险的一线人员。

在最大诚信原则的基础上,只要投保人填写的健康告知没有问题,合同承保后,保险公司就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即使以后业务员离职了,给你服务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也不会影响保单的利益。

如果健康告知未如实告知,甚至在业务员的诱导下故意隐瞒了健康事实,那么理赔就容易碰到纠纷。而出现纠纷时,如果业务员已经离职了,申述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划重点:

  • 去银行存钱是办业务,钱一直是你的;
  • 买保险是交易,一切按照合同执行,投保告知内容对合同执行有重大影响,一定要如实填写。

二、如何选择一个可以给我长久服务的?

一旦曾经拥有,只想天长地久。

每个人买保险都希望可以有一个专业的保险服务人员一直来给自己服务。这就像女人找老公,谁不想找个英俊多金又专一的男人天长地久?

既然我们有这个意愿,在投保的时候,就需要以审慎的眼光来选择保险服务人员。

在茫茫人海,几百万的从业人员之中,如何选择到你心宜的那个TA呢?以下有几点意见供参考。

1、人情≠专业

这条非常重要!

我国一直是个人情社会,做什么事情都讲究找"熟人"。心理层面上觉得熟人不会骗自己,可以买到合适的产品。可是你却不想想,保险行业的专业知识那么多,怎么可能通过上岗培训几天就速成为保险大师了呢?如果你的熟人,也被洗脑了呢?

如果在专业性差不多的情况下,肯定选择熟人是没问题的。

如果你还没有保险意识,别人来给你讲保险,你又觉得是挺必要的,那么就先去了解一下保险的基础知识,重点需要了解一下健康告知的问题,不能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认真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试想一下,如果你生病了,有点严重,是去找关系比较好的诊所医生呢,还是会去三级甲等医院看专家号?

买保险,也是一样的道理。

医生决定了你的生理生命,保险决定着你的经济生命,服务人员的专业性决定了你花钱的多少

So,买保险,眼必精,重专业,轻人情。

2、看学历

学历不是衡量专业性的唯一标准,但却可以看作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

保险本身是一种合同,随随便便看到的一份合同可能就是几十上百页。

保险业务员流失率高达70%!卖我保险的人不干了,怎么办?

众多保险合同

至少你要想一下,你选择的服务人员,以TA的知识水平,是否可以完全解读这份合同

。这就像一个没上过医学院的人就给你开药,敢吃吗?

保险涉及金融、医学、法律、税务等多方面知识,没有一定的学历和理解能力,虽然嘴皮子溜一样可以卖得好,但很可能并没有真正吃透保险。

当你认知到保险真谛,就会越来越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了。

罗胖在2019跨年演讲里有一句话:服务的精神,是让用户在自己的知识盲区里放心

保险业务员流失率高达70%!卖我保险的人不干了,怎么办?

这句话放在保险行业特别适用,因为行业的原因,老百姓的信息严重不对称,而保险的目的就是要带来安全感,如果它本身都不能让人产生安全感,怎能让消费者定心呢?

3、看需求

如果我们去医院看病,医生肯定会先问你哪不舒服啊,有什么症状,必要的时候做一些检查来辅助诊断。确诊了以后,才会开药治病。

其实买保险也是一样的。一个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不会上来就给你推荐一款什么都保的产品,而是会先弄明白你的家庭情况、身体健康情况、收支负债情况等等,综合评估过后再出方案

没有任何一款产品是十全十美的,有优点,肯定也会有缺点。专业人士都会告诉你,为什么给你配置这个产品,优点在哪儿,缺点又在哪儿。多方面考虑,虽然它有些缺陷,但还是目前最适合你的。

比如我给客户配产品,35周岁夫妻,想保50万重疾、保终身,可是年交保费还想控制在1万块钱左右,那么只能选择没有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了。虽然有身故只赔现价,可是如果在发生重疾情况下,这份保险起到的作用和带身故责任的重疾是一样的。在重疾保额、保障时间、身故责任、年交保费之间,四者可以取其三,已经非常不错了。

三、卖我保险的人不干了怎么办?

如果代理人离职,保险公司会发信息通知客户,并且会安排新的服务人员。至于新的服务人员是谁,专业性如何,客户无从选择。

是不是有点被动?

其实,虽然新的服务人员你无法选择,但是在研究你的保障问题上,你的选择权还是很大的。

你可以找专业的保险经纪人来分析自己家庭的保障情况,查漏补缺,随时了解自己的保险是什么,保障做到了什么程度。千万不要等到出险了不能赔,才知道自己保障有缺陷!

保险市场最近两年发展趋势很好,很多高学历的海归、律师、医生都投身保险事业,只不过有些人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买过保险就不去做保单检视了,所以对于自己家的保障是否还存在风险缺口不太清楚

保险业务员流失率高达70%!卖我保险的人不干了,怎么办?

定期做保单检视很重要

既然每年那么多钱都花出去了,这些保险到底保了什么,可以起到多大作用,还是要心知肚明才好。

一样是花钱消费,自然希望买到的产品是最好的,得到的服务是最专业的。当你选择的人是业内翘楚,自然离职的可能性就小了,得到的服务也会相对较好。

那如何选择到真正专业的保险服务人员呢?你试着先去了解一些保险的基础知识,对保险有了一定认知之后,一定会有助于你选择专业的业务员。

保险业务员流失率高达70%!卖我保险的人不干了,怎么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