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與“鋼鐵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俠”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而中國人對俠義的追求在二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貫穿始終,源遠流長。

“郭靖”與“鋼鐵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俠客”一詞最早出現在司馬遷所著《史記》中,在《史記·遊俠列傳》的起首,太史公就對“俠”做了一個定義:

“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是俠士的個體品德;“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是俠士的捨身為人;“不矜其能,羞伐其德”,則是俠士不求回報的一貫作風。

在近兩千年的中國歷史中,每當人民生活困苦,名不聊生的時候,民眾最希望能夠出現的就是鋤強扶弱、劫富濟貧的大俠。

“郭靖”與“鋼鐵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在進入現代後,傳統意義上的“俠客”逐漸消失,但是“俠義”精神卻並未從此消失,以“金庸”為代表的文人墨客們將“俠義”精神搬進的文學作品中,創造了一批我們耳熟能詳的大俠角色“郭靖”“張無忌”“楊過”“喬峰”等等。

在金庸作品《神鵰俠侶》中,他借郭靖之口說出了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更是將俠義精神拔高到一個新的層次上,而這種精神正是俠客的最高境界,“大俠者有大格局”。

金庸作品中塑造了無數武功高強的角色,但是能被稱之為“俠”的卻為數不多,能夠被尊稱為“大俠”更是寥寥數人,在我看來,這與每個人的格局有關。

武功強如東方不敗,所思所想也不過是稱霸武林,成為武林至尊,而諸如其他角色更多的是承擔一宗一派的責任,他們的所作所為還是僅僅侷限在武林中。

“郭靖”與“鋼鐵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而作為說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他則用一生詮釋著這句話的真實含義,他所追求已經不再是武林中的地位和名望,而是切切實實的保家衛國,救萬民於水火,這才是真正的“大俠”。

“大俠者”有“大格局”,這也是“大俠”與綠林好漢之間最本質的區別,人們對大俠的尊崇本質上是對大格局的嚮往和追求。

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而我們也將“俠義”精神賦予那些同樣具有奉獻和犧牲精神的外國人物和角色,於是出現了“鋼鐵俠”“蜘蛛俠”等經典影視角色。

“郭靖”與“鋼鐵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可能會有人說,這些角色是外國人,並不是中國的,所以不能說是“俠義”精神的表現,但是我們為什麼沒有把他們翻譯為“鋼鐵人”“蜘蛛人”,而是用“俠”去稱呼他們,這恰恰是因為我們將俠義精神融入進骨髓和血液中。

我們對“俠”的定義已經超脫國界和文化的鴻溝,如果說我們骨子裡透露著對“俠”的崇拜和追求,那不如說我們追求的是格局,崇拜的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大奉獻和大無畏精神。

大俠者,大格局也,為天下生,為天下死,敬大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