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的錢一半竟花在這!34家上市藥企銷售費用佔營收比超過50%

羊城晚報訊 記者陳澤雲、實習生李涵沁報道:作為A股的知名醫藥公司,步長製藥自IPO以來,其“市場及學術推廣”費用便一直備受關注。隨著“斯坦福醜聞”事件持續發酵,5月12日晚,步長製藥收到上交所問詢函,要求步長製藥結合行業情況或公司經營情況等,進一步補充銷售模式與銷售費用、研發實況與研發費用等問題。

5月13日,步長製藥大幅低開後,股價跳水一度觸及跌停,創逾3個月新低。

差距懸殊

80億的銷售投入VS不足6億的研發資金

年報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8年的6年間,步長製藥在“市場及學術推廣”方面的費用分別花去了44.66億元、51.83億元、58.41億元、60.13億元、70.17億元和74.86億元,呈現逐年增長趨勢。

以2018年為例,公司實現營收135.6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8.88億元,銷售費用卻高達80.36億元,銷售費用佔營收比達到58.81%。銷售費用中的93.15%為“市場及學術推廣及諮詢費”,這意味著2018年平均每天花費的市場及學術推廣費高達2050萬元。

與高銷售費用相比,步長製藥在研發投入雖然也在逐年增長,但金額卻差距甚遠。上市以來發布的三份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步長製藥投入的研發投入僅分別為4.59億元、5.53億元和5.76億元,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分別為3.72%、3.99%、4.22%。

監管問詢

上交所要求說明費用的合理性

5月12日晚間,上交所對步長製藥下發了《關於對山東步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報告的事後審核問詢函》。

其中,針對差距懸殊的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市場、學術推廣費及諮詢費和其他費用的主要核算內容及對應金額、主要支付對象及是否為關聯方;結合各類學術推廣活動的場次、費用、參會人數等具體信息,分析銷售費用支出的合理性。

同時,補充披露資本化研發支出對應的項目名稱、當前進展及相關會計處理,並結合新藥研發情況,說明將取得臨床試驗批件作為開發階段起點的準則依據及合理性;說明委託研發和自主研發對應的項目名稱、投入情況、委託對象及是否為關聯方;結合人員構成,說明研發人員人均薪酬是否合理。”

行業縮影

藥企“重推廣 輕研發”弊病還在

事實上,步長製藥的情況並非個案。記者根據2018年醫藥上市公司年報數據統計發現,“重推廣、輕研發”問題仍存在於多家上市公司中。

同花順數據顯示A股上市的293家醫藥生物企業中,除了*ST長生之外,已全部發布了2018年年度報告,其中有34家企業的銷售費用佔營收比超過50%。

在這34家企業中,除去銷售費用佔比第一但主營業務變更不定的的國農科技,銷售費用佔比前五位的分別是靈康藥業、龍津藥業、大理藥業、哈三聯與中恆集團,具體佔比分別為72.78%、72.21%、67.48%、66.10%和64.24%。步長製藥58.81%的佔比在293家醫藥企業中排名為第13名。

從銷售費用總額來看,排名前五的分別為上海醫藥(110億元)、復星醫藥(85億元)、步長製藥(80億元)、華潤三九(65億元)和恆瑞醫藥(65億元)。這5家公司中,除了上海醫藥的銷售佔營收比控制在10%以下,其餘四家的銷售佔營收比均超過30%。

上述銷售佔營收比排名前五的企業中。除了龍津藥業的投入研發資金佔總營收超過了10%,靈康藥業、大理藥業、哈三聯與中恆集團的研發投入比均未超過4%,大理藥業甚至低至0.56%。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醫藥企業顯示出了較強的研發投入意願。其中,貝達藥業、沃森生物等企業的研發投入佔比超過40%,成為了A股醫藥公司的創新“佼佼者”。梳理發現,A股上市公司中,只有15家醫藥公司,其研發投入比超過了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