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新戰場:槓桿交易能否成 Bit-Z 崛起新利器?


交易所新戰場:槓桿交易能否成 Bit-Z 崛起新利器?


對於加密貨幣玩家們而言,“槓桿”是個讓他們情緒複雜的詞。

一方面,槓桿讓一部分玩家在頻繁、無休止的波段中賺得盆滿缽滿;另一方面,因為槓桿導致爆倉、血本無歸的極端案例在幣圈比比皆是。

槓桿讓本就高風險的加密貨幣交易變得更驚心動魄,由於將高風險進一步放大,加密貨幣的槓桿業務一度出現各種混亂狀況,比如虛擬盤、標記價單一,部分玩家也因此望而卻步。

但有意思的是,越來越多的交易所推出槓桿服務,比如 BitMex、OKEx、火幣、Bit-Z等。

“交易所群魔亂舞的時代很快過去。”Bit-Z 總裁於洋認為,隨著平臺競爭的深化,交易所的功能會趨向於完善,“槓桿交易只是其中一部分,接下來會有更完善的金融衍生品服務。”


文 /31QU 林君



一、高風險遊戲


“給我一個槓桿,我能撬動整個地球”,這句話一定程度說明了槓桿的作用。

相較於其他投資產品,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性更大,風險承受能力高的投資者們,也更願意選擇加密貨幣作為資產增值的投資標的,也更容易接受“槓桿”。

Bit-Z產品負責人張靜告訴 31QU,槓桿可以這樣通俗的理解:用戶本身持有較少的本金,通過向交易所借幣,獲得多倍可交易金額,進而在市場上交易。

“比如你有 1 USDT,如果平臺支持 3 倍槓桿,你就可以從平臺方借到 2 USDT,這樣就動用了 3 倍於本金的資金在市場交易。”張靜舉例解釋道,“如果看空比特幣,你可以把借到的比特幣賣出,等到幣價下跌時再買入,這樣購買等量比特幣使用的 USDT 就會少於之前的資金,中間的差額就是做空比特幣獲得的收益。”

如果按照3倍槓桿計算,當風險率為 150% 時,用戶盈虧平衡,如果數據跌至 130%,說明已經開始虧錢,如果繼續跌至 110%,也就觸發了平臺的爆倉值,系統會強制平倉。

這時候,平臺會將用戶的資產拿到市場賣掉,結清手續費後再返還給用戶,“一般到這種時候,剩的已經不多了”。

風險率計算公式:風險率=資產/負債*100%=(本金+借到的資金)/(借到的資金+未還利息)*100%

張靜表示,這種槓桿的玩法和“股市中的配資是同一個邏輯”,都是使用少量資金,以期獲得更大的收益。

但野蠻生長的加密貨幣市場,導致這種方式被玩壞了,根據他的介紹,目前幣圈的槓桿產品至少有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隻採用自家平臺的幣價作為標記價。“如果只採用單家交易所的最新成交價作為標記價,那麼平臺上的某個大戶短時間砸盤,幣價的波動就非常大,普通用戶可能要承受更多的損失。”

二是部分平臺的槓桿交易區實際是虛擬盤。“這種方式等於平臺沒有出任何資金,用戶從平臺出借的資金,其實是虛構、虛假的數據,只能在賬面上顯示。如果用戶盈利,必須等平臺清算後才能提款。”張靜表示,“這種方式就和那些虛假的發幣項目一樣。”

三是槓桿倍數過高。“某些平臺的槓桿倍數設計為 20 倍,甚至百倍,也就意味著很小的幣價浮動,比如漲跌 1%,都有可能讓用戶爆倉,在時間上根本來不及操作。 ”他認為,過高倍數的槓桿“其實已經不是槓桿,變成了期貨”。

這三個問題也讓投資者聞“槓桿”色變,高倍槓桿帶來的惡果也顯而易見,用戶對槓桿、平臺拔網線、定向爆倉的爭議此起彼伏,去年還出現了多起極端維權事件。

事實上,“加密貨幣的波動性特徵更適合做槓桿,它可以放大交易帶來的潛在回報。”張靜稱,只要做好風險識別和控制,槓桿同樣可以帶來正向作用。



二、做一款好的槓桿產品


曾有媒體統計,以槓桿聞名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 BitMex,過去一年的交易量超過 1 萬億美元,這個數據相當於印度尼西亞 2017 年全年的 GDP 總量。巨大的市場、強烈的用戶需求,促使更多的交易所把開設槓桿交易納入考量範疇。

雖然市面上的槓桿產品很多,但在張靜看來,只有解決了標記價、虛擬盤和槓桿倍數設計的三個問題才能算是一款好的槓桿產品,Bit-Z 希望進行新的嘗試。

“為了防止極端情況發生,比如大戶突然砸盤/拉昇幣價,導致用戶來不及操作的時間發生,Bit-Z 會採用全球排名靠前的幾大交易平臺,比如幣安、OKEx等平臺的最新成交價的加權平均價格,作為標記價。”張靜表示,這是為了防止用戶受到單家交易所成交價的過度影響。

另外,Bit-Z 承諾推出的槓桿交易均為真實盤,“用戶從平臺借到的資金都是真金白銀。”張靜補充說,前期的資金池主要由平臺來提供,後續交易量達到一定規模,也會推出相應的P2P 服務,“由用戶把資金出借給用戶,讓用戶的錢也流動起來。”

除此之外,“考慮到新玩家對高風險交易的理解不夠深入,我們在經過多次計算後發現,3 倍槓桿是用戶比較能承受的比率,便於靈活建立倉位,如果倍數低於這個數字,也不利於用戶進行高效的配資。”因此,目前 Bit-Z 的槓桿倍數被設定為 3 倍。

交易所新戰場:槓桿交易能否成 Bit-Z 崛起新利器?

部分交易平臺設置的槓桿倍數

今年 3 月 18 日,據外媒報道,日本金融監管機構金融廳(FSA)出臺了針對加密貨幣保證金交易的新規定,內閣已批准日本金融工具和支付服務法律的修正案草案,規定將加密貨幣保證金交易的槓桿率限制在初始存款的 2 至 4 倍之間,以降低投資者的交易風險。將槓桿倍數控制在一定範圍似乎也更符合趨勢。

事實上,除了用戶自身要提高對槓桿風險的認知,平臺也需要對此有充分的準備。

“Bit-Z 設置了警報線,當用戶資金虧損到一定量時,平臺會自動觸發警報系統,通過短信或者電話通知用戶及時處理。”他補充說,平臺還設置了穿倉補貼,如果用戶遭遇穿倉,可以獲得平臺的補貼,希望最大限度解決用戶的後顧之憂。



三、 交易所競爭新維度


過去一年,加密貨幣市場跌宕起伏,加密貨幣交易所站在風口浪尖,平臺間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如何在行情低迷時吸引用戶,各個團隊也各出奇招。

“在經過 3~4 個月的調研後,我們決定這時候推出槓桿功能,希望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也能給交易所帶來流量。”根據張靜的介紹,Bit-Z 的新功能僅推出一週,平臺的成單量提升了 20%,“在我們設想中,最好的狀態應該是槓桿這部分交易能超越幣幣交易量,畢竟是 3 倍的槓桿。”


交易所新戰場:槓桿交易能否成 Bit-Z 崛起新利器?



瞄準槓桿這塊蛋糕的不只有 Bit-Z。5 月 8 日,幣安創始人趙長鵬在 AMA 活動中透露,幣安將提供槓桿交易(Margin Trade)服務,未來還將提供基於幣安鏈的穩定幣交易。

增加金融衍生品類、推出新的服務,越來越成為交易所的不二之選,平臺間的競爭也從單一的交易維度變得越來越多樣化。

“比如幣安主打交易體驗,有很多忠實的用戶;有的交易所主打存幣理財,在熊市的時候確實滿足了很多投資者對保值的需求;或者其他交易所憑藉上線某些流量極高的項目,也能脫穎而出。”於洋認為,新進入者仍然有機會,不過,當前的加密貨幣交易生意已經從早期收取上幣費、手續費,發展到如今更著重機構或者大戶,“比如我們推出的槓桿,更多的也是針對專業用戶,他們可能就是直接調用我們的 API 進行交易。”

“專業化、全球化是交易所未來的核心優勢。”她告訴 31QU,“目前國內的市場已經基本被吃透,更廣闊的機會是在海外市場,尤其是日韓和東南亞。”

她分析說,像越南、柬埔寨、菲律賓這些地方的監管政策相對寬鬆,包括博彩在內的很多行業都已開始使用加密貨幣,“這類項目自帶流量和用戶,如果與他們達成合作,也能大大強化平臺的優勢。”

結語

今年以來,由幣安推出的 Launchpad 掀起了一股 IEO 熱潮,眾多交易所跟風而至,各式各樣的玩法,在短時間內也激活了幣圈玩家們進場的熱情。

但於洋認為,無論是去年的“交易即挖礦”,還是今年的 IEO ,都只是短期的熱點炒作,平臺間的競爭最終還是會迴歸到交易所自身的產品服務與體驗。

至於“槓桿交易”能否成為交易所競爭新利器,還要交給市場和時間去檢驗。

(本文不作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