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2

第二章 斯摩稜斯克-莫斯科-哈爾科夫

蘇芬戰爭後不久爆發的蘇德戰爭,對於蘇聯戰前的軍事學說無疑是一次最到位的考驗。

戰前蘇軍根據一戰、國內戰爭以及蘇芬戰爭經驗總結,認為為了順利突破敵軍有準備和事先佔領防禦縱深,需要在主要方向兵力兵器達成2-3倍優勢。戰前條令規定,步兵師在主要方向軍第一梯隊行動,進攻寬度2.5-3.5千米,在輔助方向則為5-6千米。步兵師在3千米寬以自身建制兵器達成的每千米戰術密度是步兵營3個、衝鋒槍401支、輕機槍97挺、重機槍55挺、迫擊炮22門(不含連迫擊炮)、反坦克炮8門、火炮26門(包括師屬和團屬炮兵)。主要突擊方向上的步兵軍和師,總任務師突破敵軍整個戰術地幅,深度約為15-20千米;因此,步兵軍(師)當前任務是攻佔敵軍整個主要防禦地帶(深度6-8千米),後續任務是發展勝利,攻佔第二道防禦地帶。步兵團當前任務是奪取敵軍團預備陣地和炮兵基本發射陣地(深度約為3-4千米),後續任務是攻佔師預備陣地。

步兵軍在進攻戰鬥隊形一般編為一個梯隊(諸師並列),師的戰鬥隊形可以編為1或2個梯隊,團的戰鬥隊形規定編為2個梯隊,在狹窄地段則為3個梯隊。主要方向上的步兵師可以得到1-2個或更多炮兵團加強,步兵團則可以得到3-4個炮兵營編成的炮兵群保障,步兵軍在主要突擊方向可以達到每千米60-80門火炮和迫擊炮密度(包括營屬炮兵與團屬炮兵),在輔助方向上則減半。在主要方向上步兵師可以得到2-3個輕型坦克營和2-3箇中型或重型坦克連的加強,每千米密度可以達到40-50輛。總預備隊約為步兵軍、師、團總兵力兵器的1/10,任務是遂行在戰鬥過程中臨時產生的任務,並用以加強戰鬥梯隊和發展勝利。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2

進攻中的БТ-7坦克

戰爭初期,蘇軍不顧被突然襲擊的不利情況,倔強地以進攻來回應進攻。把整個軍、整個集團軍甚至數個集團軍以進攻者的姿態送人德軍的裝甲鐵鉗中,一個一個的被“夾碎”。蘇軍愚蠢的進攻行動,等於變相增大了德軍裝甲部隊突人自己翼側的縱深。德軍裝甲突擊部隊肯定驚訝地發現,蘇軍正在“主動”地把自己暴露的翼側和後方送到德軍部隊的腳下。在遭受了巨大的兵力、兵器、物資損失後,蘇軍轉入了防禦,正所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在頂住德軍最初的進攻後,蘇軍開始以有組織的進攻行動來打擊入侵者。而這也是本文將要論述的正題。

如果撇開戰爭初期那些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無組織的反突擊的話,蘇軍最初的進攻戰役,應該就是在1941年7月至8月實施的斯摩稜斯克進攻戰役了。這時的蘇聯紅軍,由於受到了極其巨大的損失,部隊編制發生了很大變化。由於指揮人員不足和通訊器材缺乏,蘇軍撤銷了機械化軍、步兵軍、騎兵軍和航空兵軍這一級建制。由集團軍直接下轄若干個師(一般在3—8個之間),坦克師劃歸各集團軍指揮。後在8月份開始組建獨立坦克旅和坦克營,這主要是因為坦克損失巨大,無力維持原有的龐大編制。這樣,紅軍集團軍的戰鬥編成縮減到了戰前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鏈接-蘇軍1941年7月-8月部分部隊編制

蘇軍步兵師1941年7月編制:轄3個步兵團、1個獨立高炮營、1個炮兵團和勤務保障分隊。共10859人,裝備火炮和迫擊炮144門(其中28門76毫米加農炮、8門122毫米榴彈炮、78門迫擊炮)、高炮10門、高射機槍27挺、反坦克炮18門、步槍和卡賓槍8341支、衝鋒槍171支、輕機槍162挺、重機槍108挺、汽車203輛、馬匹2500匹。

獨立坦克旅:1941年8月底,蘇軍最高統帥部批准了轄有1個坦克團的坦克旅編制,有坦克93輛。坦克團編3個營,1個營為中型與重型坦克,另外2個營是輕型坦克。同年9月,旅的編制進一步縮小,減少了坦克數量,全旅共有67輛坦克。

獨立坦克營:蘇軍1941年9月開始編制獨立坦克營,轄3個連-1個連中型坦克(2個排,共7輛),其餘兩個連輕型坦克(每連三個排,共10輛坦克),共130人,有坦克29輛。之後在11月又建立了混編坦克營,有1個兩排制的重型坦克連、1箇中型坦克連和2個輕型坦克連,全營202人,裝備坦克36輛(重型5輛、中型11輛、輕型20輛)。

為了實施斯摩稜斯克進攻戰役,蘇軍組建了四個集團軍級集群(每個集群編有2-4個師)。每個集團軍級集群的進攻地帶寬30—50千米,縱深100千米,各出發地域之間距離12-30千米,然而卡恰洛夫集群各出發地域距離竟然遠達150千米!蘇軍指揮員當時還十分缺乏實施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經驗,他們力圖在兵力很少的情況下,從幾個方向發起行進間進攻,這隻能使兵力更加分散。例如霍緬科將軍指揮的集群中,規定每個師的進攻地帶寬10千米左右,而沒有規定統一的突破地段;而加里寧集群和羅科索夫斯基集群在50千米的進攻地帶內,建立了三個各有一、兩個師的突擊群,各突擊群之間的間隔居然有12—15千米。相對而言,卡恰洛夫集群進攻比較密集,3個師的側翼相互連接。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2

斯摩稜斯克會戰

在炮兵數量很少的情況下,蘇軍指揮員又將它們平均分配至整個進攻正面上。理由很簡單,哪裡的進攻部隊都需要炮兵“壯膽”,既然步兵平均分配,那麼炮兵誰也不能缺,也要平均分配,結果每千米進攻正面上的火炮和迫擊炮密度平均不超過4—6門(只有戰爭末期的五十分之一到八十分之一左右)。當時,蘇軍的航空兵都隸屬於各集團軍。由於巨大的損失,西方面軍所轄空軍一共只有186架轟炸機和102架殲擊機,能用於支援各集群進攻的最多隻有118架轟炸機和48架殲擊機。各集群幾乎平分了這些飛機。又由於選定的突擊目標過多,進一步分散了航空兵火力,造成航空兵火力密度過低。這樣的火力突擊,不僅不能壓制敵整個戰術縱深,甚至連壓制敵前沿火力也不能保證。這樣,進攻除了徒增傷亡,沒有明顯的戰役效果。基於上述原因,蘇軍在各個方向上的進攻都未能在德軍防禦中造成縱深缺口,自然戰役未有任何應有的進展。

對斯摩稜斯克的第二次進攻於8月中旬進行。這次進攻糾正了第一次進攻的許多缺點。在集團軍級集群基礎上組建了幾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編有5至6個師。第19和第30集團軍的突擊方向靠近了,使得整個進攻的重點變得比較清楚。各集團軍的突破地段寬度分別為:第30集團軍10千米,第19集團軍12千米,第16集團軍5千米。各師進攻地帶縮小到1.3至3千米,只有第一次進攻的八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兵力、兵器密度也得到相應增加,火炮密度達到了每千米正面20門。在第30集團軍內,建立了由坦克第107旅和騎兵第45師組成的第二梯隊,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縱深戰役理論原則。儘管如此,由於德軍加強了防禦和蘇軍本身的優勢並不明顯(只有步兵數量佔優,坦克、炮兵、航空兵均處劣勢),蘇軍的第二次進攻也只是在某些地段推進了6至12千米,而沒能在德軍防線上打開缺口,更不用說縱深作戰了。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2

電影《莫斯科保衛戰》中朱可夫與指揮官們進入葉利尼亞

之後在9月份,蘇軍又在斯摩稜斯克地區葉利尼亞方向實施了第三次進攻作戰,時任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的朱可夫大將親自操刀。由於當面德軍兵力部分南下,使得蘇軍達到了戰役目的,收復了葉利尼亞地區,也誕生了蘇軍第一批近衛軍部隊-參戰的第 24集團軍步兵第100、第127師最先榮獲“近衛軍”稱號 (分別被命名為近衛步兵第1、第2師)。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2

葉利尼亞進攻戰役

在經歷了最嚴重的危機後,蘇軍終於在莫斯科城下站住了腳跟,並在12月5日轉入了進攻。蘇軍所面臨的防禦,是德軍進攻受挫並遭到重大損失後倉促建立起來的。

對於防禦,德軍戰爭初期認為防禦基本任務是在防禦前沿擊潰衝擊的敵人,而當敵人楔入防禦縱深則以火力和反衝擊殲滅之。德軍條令規定,防禦戰術地幅由三部分組成:前沿前3千米的保障地帶(前進陣地和戰鬥警戒線);縱深5-6千米的主要防禦地帶(主戰場);距離主要防禦地帶前沿10-15千米的第二防禦地帶(軍預備隊陣地)。防禦的戰術地幅師建立在連支撐點和營抵抗樞紐部防禦配繫上。

防禦中步兵軍和步兵師的戰鬥隊形通常應該由兩個梯隊和預備隊組成。防禦時,在敵人可能突擊方向步兵軍配屬下列加強兵器:預備隊2-3個炮兵營和1個坦克營,而師則配屬炮兵營1-2個。軍防禦寬度16-24千米,運動防禦則為32-48千米。

1941年德軍防禦縱深不大,並且是單個支撐點構成防禦配系。只有一個防禦地帶,縱深3-4千米,地帶由建築在各居民地、叢林、高地以及道路樞紐部等處的單個支撐點和抵抗樞紐部,沒有綿亙的塹壕防線。支撐點和抵抗樞紐部有散兵壕,散兵壕內又築有散兵坑和機槍巢,機槍巢主要是築成暴露的機槍座形式。兩支撐點之間的間隙則以機槍、迫擊炮和火炮進行火力封鎖,並以鐵絲網和雷場作為掩護。其主要缺點是:防禦樞紐部間隙較大,在圖拉附近間隙有的寬達數千米;在縱深內沒有構築好的防禦地區;沒有戰役預備隊;軍隊已疲憊不堪,冬季訓練差等。

不過蘇軍要突破這種不完備的防禦也並非易事,主要是缺乏足夠的兵力兵器,尤其是坦克、火炮、迫擊炮和飛機。蘇軍在戰鬥中沒有采取過機動,步兵師基本力量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用於與會敵軍支撐點和抵抗樞紐部,而是企圖直接攻擊敵軍最堅固的防禦地帶;進攻時通常在整個地帶內,沒有指定突擊地段,兵力兵器也是沿正面平均分配;為了配置步兵,只是簡單挖了掩壕和單個掩體,而且沒有很好偽裝,火炮發射陣地與坦克出發陣地通常又離步兵戰鬥隊形很遠;進攻時坦克往往脫離步兵,遠遠衝馳在前,以致遭到嚴重損失,而步兵則因沒有坦克支援,受阻不前,隨伴的火炮、機槍和迫擊炮落在後面,無法對步兵給予及時的支援。由於炮火支援薄弱無力以及支援步兵的坦克極度缺乏,因而迫使步兵在衝擊時節不得不依靠自身的火器來解決戰鬥任務。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2

莫斯科反攻中的KB-1和T-34坦克

當時蘇軍雖然掌握了戰役主動權,但在兵力、兵器方面並不佔有很大優勢,加上進攻作戰經驗不足,想完成合圍德軍重兵集團的任務還是很困難的。蘇軍總的戰役企圖是,以三個方面軍(加里寧方面軍、西方面軍、西南方面軍)的兵力,在600多千米的地帶內,實施四個方向的突擊,每個方向投入二至四個集團軍,分別實施兩個鉗形突擊,力圖殲滅莫斯科以北的德軍克林集團和圖拉以南的坦克第2集團軍。雖然蘇軍企圖合圍在莫斯科以北和圖拉以南突出部內的德軍,但從整個莫斯科附近戰線來看,卻是以正面分割突擊為主。而且給各方面軍的任務縱深只有30—60千米,後續任務也未規定(筆者注:主要原因是蘇軍最緊迫的任務是將德國人從莫斯科附近趕走)。這樣一來,蘇軍的正面分割突擊只能威脅德軍側後方,迫使其撤退,而不能達成戰役合圍的目的。蘇軍這次改變了以前那種每個突擊方向上只使用一個集團軍的做法,使突擊方向上的兵力得到了集中。

然而,各方面軍在進行戰役準備時,並未很好貫徹這一思想,使得蘇軍在每個突擊方向上的2—4個集團軍並沒有進行縱深梯次配置,而是把每個突擊方向上的方面軍突擊分解為在若干獨立方向上實施的集團軍突擊。這又使本來集中到一個方向上的兵力,又被重新分散開來。加里寧方面軍的突擊,實際上是以第29和第31集團軍的兵力在彼此相隔20千米的兩個孤立地段上實施的。而與其相向突擊的西方面軍右翼,先是投入了第30集團軍、突擊第1集團軍、第20集團軍和第16集團軍,後來又投入了第5集團軍。各集團軍突擊方向之間的間隔:第30集團軍與突擊第1集團軍間隔30千米,突擊第1集團軍和第20集團軍間隔15千米,第20集團軍和第16集團軍間隔10千米。而西方面軍左翼和西南方面軍右翼各集團軍在主要突擊方向上間隔更大,前者達50千米,後者更是達到90千米。在本來強大的統一的方面軍突擊方向,又被分解成若干小型突擊,兵力、兵器依舊平均分配。

不難看出,由於此時德軍的防禦是薄弱的一線式防禦且間隙很大易被滲透迂迴,因而蘇軍的進攻還是取得了較大成果。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2

莫斯科反攻作戰示意圖

附:莫斯科反攻雙方兵力比較

蘇軍:作戰部隊75萬人,裝備火炮6315門、坦克670輛、飛機760架

德軍:作戰部隊80餘萬人,裝備火炮10400門、坦克1000多輛、飛機600多架

蘇軍部分集團軍實力

西方面軍第30集團軍:10個師,火炮656門、坦克35輛

西方面軍第16集團軍:7個師,5.5萬人、火炮643門、坦克125輛

西方面軍第10集團軍:6萬人,火炮735門

西方面軍第5集團軍:萬人,火炮207門

西方面軍突擊第1集團軍:火炮329門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2

海報-萬眾一心保衛莫斯科

部分部隊戰術密度

加里寧方面軍第29集團軍:5個步兵師,進攻地帶寬度150千米,突破地段寬度15千米,第一梯隊3個步兵師,每千米9門火炮

加里寧方面軍第31集團軍:5個步兵師,進攻地帶寬度40千米,突破地段寬度6千米,第一梯隊3個步兵師,每千米45門火炮

西方面軍第30集團軍:8個步兵師,進攻地帶寬度80千米,突破地段寬度27千米,第一梯隊6個步兵師,每千米15門火炮、坦克1-3輛

西方面軍第20集團軍:3.5個步兵師,進攻地帶寬度30千米,突破地段寬度6千米,第一梯隊2個步兵師,每千米16-20門火炮、坦克1-10輛

西方面軍第16集團軍:7個步兵師,進攻地帶寬度25千米,突破地段寬度7.5千米,第一梯隊2個步兵師,每千米16-43門火炮、坦克8-10輛

西方面軍突擊第1集團軍:6個步兵師,進攻地帶寬度30千米,突破地段寬度11千米,第一梯隊5個步兵師,每千米16門火炮、坦克4-5輛

西方面軍第50集團軍:7.5個步兵師,進攻地帶寬度140千米,突破地段寬度32千米,第一梯隊5個步兵師,每千米46門火炮

西方面軍第10集團軍:9.5個步兵師,進攻地帶寬度100千米,突破地段寬度56千米,第一梯隊7個步兵師,每千米9-10門火炮

西方面軍第13集團軍:7個步兵師,進攻地帶寬度50千米,突破地段寬度20千米,第一梯隊2個步兵師

西方面軍科斯堅科集群:4個步兵師,進攻地帶寬度31千米,突破地段寬度21千米,第一梯隊2個步兵師,每千米坦克1-2輛

第30集團軍步兵第365師:進攻地帶11千米,9個步兵營,火炮和迫擊炮47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0輛、工兵連3個

第30集團軍步兵第371師,進攻地帶10.5千米,9個步兵營,火炮和迫擊炮35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2輛、工兵連3個

第16集團軍近衛步兵第8師:突破寬度2.4千米,每千米坦克密度6.6輛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2

坦克手研究戰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