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个上海老婆是一种什么体验?

侃聊天下


去上海出差,同学到电话死活要我去他家住一夜。我们是发小。

我不愿意麻烦人家,何况是大都市,节奏快,他夫妻俩又上班族。不过后来他说,你嫂子邀请你来。我就索性去了。毕竟没见过面,人家还这么热情。

他们住的小糊弄,米数不大,但房价很贵,据说一个卫生间在哈尔滨能买一套房,索性我也不问了,问了还上火。


他俩口准备的大闸蟹,小菜丰盛,就是盘子太小,我东北人不敢下筷子。要知道在东北脸盆可以上桌(凉菜和炖菜用盆装),显得豪爽和大方。

在他家,我也忍了。毕竟人家好心好意。菜量大小也是本地的习惯。

他媳妇是一个本地上海人,穿着普通。

要是在哈尔滨,就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的打扮,哈尔滨人爱打扮。不过,据我同学说,他们上海女人穿着看似很普通,但很贵。


可能他媳妇看出我吃不习惯,就约好明天咱们出去吃。我推脱了。他媳妇很认真说,明天晚上我花1000元请你吃上海本帮菜。

我连说谢谢。心理暗爽:上海人真有意思,请吃饭还报价格。我也认为她只是客套一下。没网心里去。


第二天早上,他媳妇早早的下楼买了豆浆和油条。油条是用麻绳拎着的。她说环保。

同样,油条就是几根,我们吃饱。后来他媳妇上班去了。我哥们领着我下楼又吃了一屉小笼包。


晚上,我在宾馆休息。我同学给我电话,说到宾馆楼下了,吃饭。

当真!上海人说话就是准称。我以为是客套话。


席间,略过。买单900多。

综上,我对上海媳妇的印象:

1、办事认真,思维敏捷。

2、心思缜密,体贴人。

3、不好打扮,为别人着想。(选饭店,选离我宾馆近的,临走还叮嘱我要去吃一下南翔小笼包)

4、不乱花钱,该花的也不省。

5、说话准成,不想东北人说话:哪天请你吃饭,其实在东北的意思就是说,以后再说吧。

东北的大姑娘,上海的小女人。一点也不假。

各有各的风情,各有各的优势。

豪爽大方和别致优雅,都是女人的不同属性。

关键是,找个东北媳妇能吃饱,不像上海女人,吃个豆浆还要用小勺。


女生宿舍音乐美文


我接触的上海女性从老到小,大部分都比较强势,工作能力又强,绝对能顶半边天,家庭里都是一把手。弄堂里出来的人,绝对的精明,比我们这些大大咧咧的人聪明多了,导致的问题就是,很多上海女人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我周围就有好几个条件很优秀的一直不结婚,还有就是结婚了不生孩子。当然,柔弱女子也有,但工作中碰到的真不多。一句话,如果是我,不太敢娶上海老婆:周围凡是娶了上海老婆的外地人,特别是老家是北方的农村或者小县城的,我就没听过一个上海媳妇能开开心心回农村婆家,每年过年都是吵架去哪里。我的朋友结婚十几年了,上海老婆去婆家老家不超过三次。


KANGQIAOSFE


真有上海老婆的,不会在这里说真心话,因为在这里发的每一个字,都会被上海老婆知道。而说上海老婆怎么样怎么样的,也不一定有上海老婆。不过作为一个有上海老婆的上海男人还是来说两句吧,上海女人嫁人首选上海男人,条件好的更会选择嫁老外,最次才是其他地区的,由于长辈的耳闻目染,通常上海男人对老婆都会充分尊重,凡事会先相互商量,老婆会给出意见,一般结合自己的想法后形成最终结果,很少有男人说了算的情况,因为上海的女性一般都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会去从丈夫没有想到的角度来给出意见。至于经济大权,通常婚后会把双方收入合在一起,由其中一方管理,而管理方普遍都是比较精明的女方,男方有的是全部上交后再拿零用钱的,也有自己先把零用钱扣除后上交剩余部分的。至于上海老婆的作,这也是海派文化所独有的浪漫,如果老公心领神会后哄哄老婆,就能增进感情,但如果不会哄,或者耐心不佳的话,那就要吃苦头了。


Ballabon


谢谢,娶一个上海老婆,有什么体验?我对上海人不太了解,我在小学上学的时候,那时候是上山下乡后期,我认识上海市里的几位老师,时间长了,我把他们的名字都给忘了,一个是曾老师,一个是王树梅老师,还有司徒老师,一位吴英英老师,两位男老师,两位女老师,他们分配到了我们这山沟里,上海是城市里的女人不能吃苦,我记得吴英英老师,到了我们的学校,坐下来就开始哭上了,哭得非常伤心,我们一帮学生,都趴在教室窗户看着她哭,他一看到我们那里的环境,说也不适应她,在三位上海老师的帮助下,他留了下来,在我们的学校交了三年的课程,因为是知青反乡,司徒老师,和吴英英老师就回了上海,我还记得有一次,吴老师和司,徒老师,来的时候邮来的行李,校长叫我们学生去给他取,因为是小火车,九点才能到达我们那里,我们几个男女同学就去给老师接行李,司徒老师男,吴英英老师女,他们两人在后面,拉了一下手,叫我给看到了,我那时是一个小女孩子。很淘气,看到他们牵了一下手,我就叫同学都看他们,司徒老师说你们看什么快点走,你一个小女孩子为什么还这么淘气,他们说了我两句,当时小我很生气,回到了学校,又过了两天我在黑板上,写下司徒,吴英英,搞对象,那节课是吴英英老师,给我们上数学课,她看到了就哭着回了办公室,一天也没有给我们上课,到现在我想起来,也非常的忏悔,在司徒老师和吴英英老师,走的时候也没及时给他们道歉,在这里我向两位老师道歉,再说曾老师,可王淑梅老师,两个人没有回上海,两个人处的感情很好,在我们的山沟沟里,扎下了根,郑老师和王淑梅老师,不是上海市里的,非常能吃苦,在周洪大校长的帮助下,他们结了婚,现在他们都有60岁了,晚年过的也很幸福,周洪大校长去了天津师范学院当了教授,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洗礼,我们也没有了联系,但是我非常的怀念,这几位老师的付出,他们的学生才会有今天,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上海市里的女人不能吃苦,只能当花瓶,一般来说,上海市的孩子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比我们山沟沟里的孩子要强上百倍,他们的文化素质非常的高,值得我们学习。





雨过彩虹71069749880


我们是上海人家庭。我母亲是知识女性。她老人家往80靠的年纪,从小就教育我,女性必须独立,自主。我父亲很尊重她,从小到大,母亲娘家这里,父亲,婆家这里,该有的礼数等,她都做的很到位,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家庭中,母亲管钱,家里越来越兴旺。所以,怎样评价上海女性,我想各位心理都有数。


用户4987868494982


本人的外地战友娶了位上海媳妇,转业后我们又是邻居,就这位上海的贤妻良母,我想况几句公道话。

一是她热情大方;战友外地农村的兄弟姐妹朋友到上海,她热情招待,又是饭店接风,又是给每位都买衣服礼品,临走时又主动买车票;外地的公婆无劳保,生活费全靠她们邮寄,几十年如一日,品德高尚令人敬佩!

二是她秉承的是夫唱妇随儒家道德,家里一切由丈夫出面,她当配角,众人面前,总夸自己的丈夫好,她的工资卡也交由丈夫保管,可谓不爱钱财,不掌控丈夫,典型的贤惠之妻!

三是她对自己十分节俭,由于她们要赡养农村公婆,所以经济相当不宽裕,九十年代还经常看到洗晒的她带补丁的棉毛衫裤,多年未见她添一件新衣!家里烧一条鱼,儿子、丈夫吃中段,她吃头尾,剩菜剩饭她一会承包!

四是孝敬公婆,在接婆婆住上海的日子里,她精心照料,嘘寒问暖,公婆去世后她均披麻带孝哭送止墓地,为此感动了农村的众多乡亲!

如此的上海媳妇虽是鲜有,但她的确品德高尚,善行感人!望所有看到此文的朋友,能对上海媳妇有一个新的认识!

此文绝对真实!


上海老牛1


我是上海人,我觉得题主的问题明显偏执。上海人作为全国人民中的一员,其实,真的没有什么特殊的。要说特殊,上海的特殊,在于海纳百川,这里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八十年代初,上海常驻人口大概在一千万左右。改革开放四十年,上海目前人口2400万,新入住人口超过了原住人口。并且,所有新老上海人都在努力向着为祖国富裕先进的目标前进,从来没有狭隘的排斥过别人。试问哪个城市,有上海的胸怀?至于娶哪里人,情到深处,你还在乎哪里人么?


雪地篝火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尼玛个奇葩傻逼货问题,上海女人是不是中国女人?全国各地女人,是不是中国女人?同一个国家的女人有不一样吗?难道上海女人是横着长的?全世界女人是不是女人?人种,肤色,体质不同,就不是女人?尼玛勒个傻逼货问题,脑残的东西。没有特殊性,就没有特别的问题,知道不,傻逼。


69210720


不要彩礼 会有嫁妆

把自己当回事

把小家庭放首要位置

懂品牌 会消费

重视场面来往 也杜绝无谓的面子消费


胖头鱼6397


上海女人: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工作上勤奋努力,生活中精打细算,讲究生活品质和家人的健康,但是她们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不论是感情不忠还是三观不合,都会毫不犹豫的和你分手,没有半分留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