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認識你的感覺?

轉載自:哲學詩畫 ,歡迎各用戶添加他們!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特此感謝!

如何避開思考時容易犯的錯誤,找到合適的策略,提升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如何正確認識自我意識中所產生的感覺?這些問題涉及到每個人,如果我們不把它們搞清楚,那對我們的人生和視野將可能會是致命的。

如何搞清楚呢?今天哲學詩畫就為大家分享下心得。

如何正確認識你的感覺?

一,問題背景

理解個性、思考、真理、知識、觀點、根據、論證等概念

二,識別和避免感性思維中常見的謬誤

我的更好——自我中心、族群中心

立場錯誤——視角匱乏、無根據假定、要麼/要麼掛念、盲目遵從、絕對主義、相對主義、支持或反對變化偏見

程序錯誤——有偏見的證據考量、雙重標準、草率的結論、過度概括和刻板成見、過度簡單化、事後歸因謬誤表達錯誤——自相矛盾、循環論證、無意義的陳述、誤用權威、錯誤類比、非理性的訴求

反應錯誤——自動拒絕、轉換話題、轉移舉例責任、稻草人、攻擊批評者

錯誤組合——這些錯誤可能單獨出現,也可能“組團”發生。

如何正確認識你的感覺?

三,思考過程中常犯的三種錯誤

1,無根據假定

假定是僅僅認為理所當然而非經過理性思考提出來的看法。無根據假定,是提出者無法憑藉自己的經驗或具體情況,來證明其合理性。

比如:吸菸的人,因為目前沒有感受到吸菸對身體的傷害,於是假定吸菸永遠也不會造成傷害。作家看到讀者閱讀自己的作品,於是認為對方一定很喜歡,有可能她下一秒是想把它扔進海里。

2,因果歸因謬誤

當一件事發生在另一件之後,就認定它是另一件事產生的原因。這種思維錯誤是大部分迷信的基礎。

比如:某人眼看一隻黑貓穿過他面前的小徑之後,不幸降臨在他身上,於是推斷這件事給他帶來了不幸。

3,相對主義

絕對主義不承認規則的例外情況,相對主義者認為,例外情況的存在,恰好證明了不可能有什麼規則。相對主義認為真理是創造而不是發現的。

比如:如果一個人認為任何行為在道德上是可接受的,那他對此人就是可以接受的。不存在真假、好壞。生活中,如東方奴役制度、北非割禮、兒童性騷擾這些問題的存在,提醒我們,有些思想和行為標準比其他的要好,批判性思考,是要去發現更好的。

如何正確認識你的感覺?

四,正確認識感覺或感性思維的路徑

1,瞭解自己

通過對一些基本問題的探討,瞭解自己。如:我是樂觀的還是悲觀的?和別人相處時,我扮演了多少不同的加色?究竟是哪些因素塑造了我的個性?在哪些事情上,我傾向於假定得太多?

2,敏銳觀察

我們的觀察越敏銳,就越不大可能犯刻板成見、過度簡單化和無根據假定的錯誤。很多偉大的發現,都源於對細枝末節不放過的觀察。日常交往中,我們對交往對象的觀察,能夠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對方,找到更合適的溝通方法。

3,選擇議題

議題,是人們對其易產生分歧的任何問題。一個議題可能有十幾個重要方面,遵循“少是多”的原則,限定分析其中一兩個,才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篇幅,來讓自己的思考變得深入。

比如:讓你分析應當像對待成年罪犯一樣去對待青少年罪犯嗎?這個議題包括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承擔責任的年齡青少年與成年人之異同、犯罪的差別……選擇其中一個入手,論述才能深入。

4,深入探究

探究是尋求問題的答案、研究問題和收集信息,來幫助我們得出結論。有兩種基本的探究:探究事實和探究觀點。

比如:美國哪個收入群體受到當前聯邦稅法最不公平的對待?我們考察稅法,判斷它們規定了什麼(探究事實),請稅務專家對法律更復雜的方面進行解讀(聽取有見識的觀點)。

5,形成判斷

判斷是通過證據考察和仔細推理得出的結論,但這一事實並不保證它們的價值。判斷的質量,更多地取決於對證據的評價。

6,說服他人

說服是有效地表述你的觀點,讓沒有立場的人同意你的看法,讓不同意的人重新考慮他們的觀點。

如何正確認識你的感覺?

結語——人的感覺需要檢驗才能信賴,而思考是檢驗感覺最合理和最可靠的方法。另外,我們不要以不可反對的方式提出異議,那樣做的結果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特別推薦:旅行,有時候只需一副太陽鏡!168元,超高性價比!男女通用款!

點擊下面淘寶店鏈接!

如何正確認識你的感覺?

淘寶店鏈接!

如何正確認識你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