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兒子每年給父母十萬卻不怎麼回家,二兒子和父母住在一起不怎麼給錢,究竟誰孝順?

好郝問情


這個問題我可以用親身經歷給你回答!

我奶奶再世的時候,是和我們家一起住,基本上吃喝拉撒睡都是我們給他處理好,她長期要吃藥,親戚晚輩來看她,基本上都會給一些小錢給她,她都是自己留著買買藥打打點滴用於自己生活花銷。

我叔叔們因為都在其他鄉鎮平常很少回來,一般是生病我們打電話回來和過年過節才會回來,回來肯定都會買一些東西,有的比較貴是我們平常比較少買的。別人看到就回說,還是某某比較好,你看平常吃不到的東西他來就可以吃了,而我們平常所做的一些,在家吃在家喝人家總是輕描淡寫彷彿一些都是那麼理所應當。他們做一點事情就會大力宣傳,很會打交道說客氣話,說自己怎麼捨得我們怎麼摳門。

說實話家裡有老人在家出門都是不放心的,心裡總會時刻惦記著。我們家就是提者所說的長期陪伴那個,有的東西不是用金錢來衡量,老人家大半夜咳嗽厲害沒辦法只能連夜叫車去醫院,整晚整晚都沒的睡。那些給一點錢偶爾買點東西回來看看的人,感覺花了很多錢,是多麼厲害多麼不可一世可以在家吹個沒停,我實在是見多了也實在是看不慣。

物質生活雖然很重要,但是對於老人家來說陪伴她走完餘生是最難得的。我奶奶從來不聽別人怎麼說,她有她自己的想法,有親戚來看她,跟她聊天她都會誇我媽,我媽為了照顧她怎麼不容易,其他叔叔嬸嬸都很少來,對於她來說,她更需要陪伴陪他說說話談談心。

陪伴是需要耐心的,陪伴是需要無聲的付出,陪伴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代古拉勾


這種事情我覺得還是陪在身邊的孝順點,我老公的大爺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在外地定居過年才回來一次,二兒子也是長年在外打工,小兒子是在家裡搞了點養殖,雖說大兒子和二兒子過年過節都會打錢給大爺,小兒子很少給錢,因為他們負責家裡的一切開支,外人都說看人兩個大兒子多好,每年都給他爸幾千塊錢還寄很多好東西,也沒人誇小兒子,但是我認為難道給錢了就算孝順嗎,如果他小兒子不想管老人大可以也給點錢撒手不管,誰不想圖個輕省。記得去年過完年,大兒子和二兒子都走了,有次老公大爺在別人家喝喜酒,可能沒忌嘴喝多了,也不知道是怎麼把三輪車騎回來的,當時騎到家門口的時候人就倒在地上不動了,也沒人看見,後來過了好長時間鄰居看見了趕緊去叫他小兒子,小兒子和鄰居一起把大爺扶起來還好是酒喝的太多了睡的太死了。大爺後來醒後自己都說不知道是怎麼回來的。經歷這次事,幸好沒有大事,幸好還有個兒子在家,那些給再多錢的有什麼用,老人一旦出事了,在身邊的那個才是最孝順的,老人年齡大了,需要的是陪伴是在身邊的看護。


家有倆夾克


誰孝順不好說,要看父母怎麼想吧。舉兩個例子。

我姥姥姥爺,一輩子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哪個兒子過得不好八十歲了都想貼補點他們。大舅、小舅掙錢多,但離家遠,一年可能回一次,給錢多點。二舅在身邊,給錢少,但照顧的多,姥姥更喜歡二舅些。對他們來說,年紀大了,用不了多少錢,陪伴更重要。

再說說我公公、婆婆吧。家裡五個孩子,四個姑娘一個兒子。大姑娘和小姑娘離家近,其他都遠。我和老公一年回兩次,三姐回兩三次,二姐一年回一次。我們三個遠的每次回家給的多些,也會給他們買衣服什麼的。大姐和小姐近回的多,每次回去也總帶點吃的用的回去,所以回的多了就每次給錢少些。再來說說家庭經濟條件,除了大姐,我們四家都買了房,小姐家前幾年最先買了車。問題來了,公公婆婆開始嫌棄大姐了,說掙錢少,用她錢用的少,嫌棄大姐夫沒用。其實,家裡大姐照顧的是最多的,每次父母生病都是大姐照顧的。但是公公婆婆就是嫌貧愛富啊,尤其是公公,表現特別明顯,你有什麼辦法!


初出茅廬小戰士


我父母在去年之前,只要我們給他們買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他們都很開心,但自去年開始,他們嘴上誰不說,其實更願我們回去幫他們做口飯,收拾收拾房間。

我家樓上住一對老夫婦,年紀和父母相仿,三個孩子,一個在國外,一個在深圳,最小的留在身邊,每逢過年過節,兩個在外地都會給寄錢寄物,甚至看居住條件不好,又給買了一套房,留在身邊的不僅不給錢,還白吃白住,不過,老太太已明確告訴那兩個大的,將來自己的房子錢都會留給身邊這個,他們不用惦記,因為,每天三餐,看病住院都是身邊這個在照顧,人到這個年紀需要的不是錢,是人。

所以,你說是每年給十萬元錢孝順,還是在身邊不給錢孝順?

佛曰,父母與子女有四種緣分,一種報恩,一種還債,這兩種是善緣。

但我們常說,孝順的孩子都是來報恩的,因為孝順的核心是當一個衰老的時候,當一個人對你沒用的時候,你依然感激他在你弱小的時候,養育過你,給予過你,現在他老了,你也不會不管你,而是願意回報他,照顧他,善待他,這是一份情感,也是一份責任,我們稱之為孝順。

在父母年邁之際給他們很多很多錢卻不願照顧他們,這不叫孝順,這叫還債,因為缺少了情感和責任。


清風曉築514


說說我的公婆,老公兩個姐姐一個弟弟,大姐和小弟都在本地縣城醫院上班,二姐在隔壁市上班,老人和我們住一起!前些年老人給小弟在縣城全款購置了一套房子!我們現在外面也買了一套,家裡一分錢都沒有幫,他們年紀也大了也沒想過讓他們幫!就這樣兩個兒子都不生活在老人身邊,家裡的共同親戚都是老人在家走!大姐的意思是老人在家的開支讓我們兄弟平攤,可老人不願意,說我們條件比小弟好點,我們三個孩子兩夫妻在外面開車,小弟兩夫妻一個孩子都在醫院上班!想想都知道誰條件好!我們一年給家裡一萬五,小弟就是過年過節給個千兒八百的過節費!他總是說小弟中秋又給他錢了,端午又給他錢了!我們怕老人沒錢了不方便都是過年回去一次給一萬或者八千,年中回去再給!再說說大姐和小姐,大姐離得近一個星期最少回去看他們一次,二姐一個月可能回來看一次,生病了不找小弟都是找大姐!!!他們都在一家醫院上班……公公脾氣特別衝經常說話做事不對我老公和大姐總是勸說他,小弟和二姐從來不說,婆婆無條件服從公公,就是為這個家付出最多的老公和大姐,也是最招兩個老人煩的!我都替老公和大姐冤得慌!我們姐弟四家感情很不錯的,感覺就公婆這樣子不公平,以後會不會給幾家製造出矛盾!


無敵能量


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挺孝順的!孩子的最佳組合,老人既有錢,又有人照顧,父母有福氣啦!

對於大兒子來說,由於工作忙離家遠,心裡有愧疚,自己掙得多些,給父母錢就多些。他沒有攀比老二,我都給10萬了,你也得給10萬!這樣的兒子應該說就是孝順的!比如能給10萬的人,他掙的錢應該有百萬,而每年能掙百萬的人,工作一定挺忙的,而且一般都是單位的領導,回不去家,真的應該理解!



二兒子與父母住一起,那父母的起居需要他照顧。而照顧老人其實挺累的!不僅表現在身體上,有時候精神也累!有時候老人年紀大了,像小孩似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而且年紀越大,身體會越來越不好,有個病災的,也需要二兒子照顧!



可以說,大兒子出錢,二兒子勞心勞力,他們對父母都很孝順!如果我有這樣的兒子,我睡覺的時候,都會笑醒的!



這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夠幫到你,我是幽蘭笑一笑,感謝您的閱讀。


幽蘭笑一笑


大兒子每年給父母十萬卻不怎麼回家,二兒子和父母住在一起不怎麼給錢,究竟誰孝順?

我覺得二兒子更孝順,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這個和我姐夫家的情況有點類似,姐夫家是哥倆兒。

姐夫自小時候學習就好,然而他弟弟學習一直不怎樣,和大多數農村人一樣,姐夫的父母選擇了誰有出息供養誰。

姐夫也算爭氣,畢業的時候直接考到了貴州省級單位,工資加上各種補貼也不算少,弟弟自然留在了老家農村。

每年姐夫都有探親假,回家的時候總會大包小包,每個月也會寄錢回家。

一開始姐夫的父母覺得姐夫爭氣,挺有面子的,所以對姐夫,姐姐也非常好,但是後來姐夫的父母明顯偏心老二了。

聽姐姐說,老二雖然不學無術,也沒有個正式工作,但是畢竟在身邊,有一次,姐夫的母親說是頭疼,暈倒了,老二二話沒說,喊了車就上醫院了。

醫生說多虧送來的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想想也是,因為子女不在身邊,多少老人死在家中很久,卻無人知道呢!

人真的是越老對面子越看清,對看得見的實惠越重視,顯然陪在身邊就是看得見的實惠呢。


一見即一生


孝順是老人的主觀感受,不能簡單用金錢或者陪伴時間來量化評價。究竟誰孝順,要去問父母。

我家兄弟多,我和弟弟畢業後在外上班,會給父母生活費。在老家的哥哥雖然不在一起住,但是每週會去看望兩三次。有事叫一聲可以很快上門。

我離老家400公里,兩個月左右回去一趟,看看老人和哥哥。

我覺得吧,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老人滿意了,就是孝順。


怡江風331


兄弟兩個一個出錢,一個出力,我覺得單憑這個說孝順不孝順並不合適。

或許這是兄弟兩個商量好的分工。

一個有錢,但是沒時間,就出錢。

一個有時間,但是沒錢,那就多陪陪老人。

兄弟兩個分工不一樣而已,但是願望都是一致的,就是照顧好老人家。

都孝順。

我們家附近就有這樣的例子。

老大沒本事,家裡窮,就留在家裡伺候行動不便的老母親。

老二掙錢多,但是工作忙,他就每個月打錢給老大,供給哥哥的老母親的開銷。

兄弟兩個各司其職,且不會有什麼不滿,這是很和諧,很理智的處理方式。

兩個兒子都很好。


冷風吹1111


大兒子每年給父母10萬,卻不怎麼回家。二兒子和父母住在一起,卻不怎麼給錢,究竟誰孝順?

我覺得兩個兒子都孝順。

十指長短各不相同,兩個兒子能力各不一樣。

大兒子常年在外奔波掙錢,但是,不能經常回家,每年給父母10萬,就只能在經濟上補償他們呢?相信,父母也能理解,也能體諒大兒子。

而二兒子,可能能力要插一些,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生病了,二兒子,噓寒問暖,父母想吃啥啦?二兒子,就買回來做,天天都住在一起,還用得著給錢嗎?

我覺得,這樣挺好的,為什麼一定要分出誰孝順誰不孝順呢?兩都各有自己所長,就用自己的長處來孝順父母,不是挺好的嘛。

俗話說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又想兩個兒子每年都給父母錢,又想兩個兒子常年和父母住在一起,你覺得這可能嗎?

做人不能太貪心,任何事情都適可而止啊。

我是 ,喜歡就關注我,一起閱讀那些溫暖的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