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呼吸之道|陳志敏,做有高度有溫度有底線的兒科醫生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第⑨期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 文 / 戴志悅 攝/湯彥俊

把相機往胳膊彎兒裡一放,眼一閉,嘴一撅,頭一歪假裝睡著了——攝影記者阿湯每次被寶寶“盯上”都是這樣姿勢,看到身高1米9“巨人叔叔”的萌態,寶寶總會咧開大嘴笑,肉嘟嘟的小手小腳丫興奮得亂抓亂蹬,屢試不爽。

孩子的快樂就是這樣簡單,兒科醫生的快樂也是這樣簡單——陳志敏教授正是這樣一邊逗孩子一邊收穫快樂一邊工作,30多年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這位溫暖的兒科醫生2016年被評選為“浙江大學好醫生”。

他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也是浙江省小兒呼吸的領軍人物,他所帶領的小兒呼吸科2011年首批入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媒體稱陳志敏為浙江省兒保呼吸科“大總管”,呼吸科醫生照顧著兒科患者的“半壁江山”,因為呼吸系統疾病是兒科最大最常見的疾病群。

“小寶寶只要身體感覺舒服了,就會衝著你笑。”陳志敏說。

兒科醫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都很簡單,而且立竿見影:給一個溫和的眼神,就能收穫孩子的信任;給一個笑臉,能馬上收穫一個笑臉;給一次恰當的治療,能馬上收穫一個活蹦亂跳的小人兒。

陳志敏說:“我這35年來做兒科醫生最深刻的體會就是,一個好的臨床兒科醫生,技術上要有高度,要有溫度,還要有底線。做到這三點,就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兒科醫生。”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陳志敏教授在門診中逗孩子)

1

中國有句古話“相由心生”,好的兒科醫生是掛相的,孩子們一見到就會眉開眼笑,陳志敏似乎就屬於有“孩子緣”的人。

剛滿週歲的寶寶坐在床上玩球,一群“白大褂”向她走來,她很警惕地盯著大家,手裡的小球也掉在床上。寶寶反覆咳嗽20多天、發燒併發生過抽筋,住進了陳志敏教授的病房。

週五上午是主任大查房,主治醫、住院醫、進修醫、實習醫生十幾人浩浩蕩蕩地跟在陳志敏身邊——這是一次教科書式的兒科查房。

陳志敏看出了這個寶寶充滿警惕,笑呵呵地打招呼“你這麼緊張啊”,然後撿起床上的球和她玩了起來。他一邊逗孩子玩一邊對圍在床邊的年輕醫生們說:“1週歲的孩子是比較難查體的,警惕性很高,看到白大衣生怕你拿出針來。四五個月以下的孩子就沒有這種警惕性,因為大腦還沒發育到這個程度。”

看到寶寶明顯放鬆下來,陳志敏再把球遞過去時,順手把掛在脖子上的聽診器貼在了寶寶的胸前,並握住了一隻小手,寶寶注意力被陳志敏胸前晃動的胸牌吸引住,把另一隻手裡的球扔掉去抓胸牌“研究”。

陳志敏告訴年輕醫生:“如果孩子哭鬧不配合,神經系統狀況檢查不出來,肺裡也聽不出來。所以給小嬰兒體檢,首先要和他們套近乎,獲得寶寶的信任很重要。”

收起聽診器,陳志敏又和寶寶聊了起來:“看得這麼認真,你認識上面的字嗎?”寶寶咿咿呀呀地回應,兩人對望著愉快地“聊著”。陳志敏手裡的動作一直沒停,把寶寶輕輕地放倒躺下,掀開外套,把貼身內衣拉好遮住小肚子,然後輕輕地按壓觸診。

看兒科醫生和孩子的互動,是一種享受。寶寶的媽媽在一旁更是滿眼柔光,情不自禁地說:“醫生真有耐心,很會逗孩子。”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陳志敏教授在查房中和小寶寶一邊玩球一邊做檢查)

有人說,要快速贏得“中年老母親”好感的最佳姿勢是誇她的娃。對於兒科醫生來說,贏得患兒家長信任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他們感受到醫生對孩子的愛。

陳志敏說:“逗孩子能拉近跟家長的距離,因為如果你可以把小孩子逗得很好,看得出來你很喜歡孩子,這是家長產生信任的基礎,也是改善醫患關係的重要方面。”

一個人是不是發自內心地喜歡孩子,從他看孩子的眼神就能看出來,孩子也對此有著天生靈敏的直覺。陳志敏說:“孩子很聰明,憑直覺就知道你對他好不好,哪怕你戴著口罩對他笑,他也會很快就變得柔和不對立。”

“中國小兒外科之父”今年98歲高齡的張金哲院士曾經說過,好的兒科醫生,哪怕面對滿地打滾、罵髒話的頑劣孩子,都會覺得可愛。

對真正喜歡孩子的兒科醫生,內心是柔軟的,會有一顆對孩子無條件包容的愛憐之心,每一個醫療行為也會因此變得有溫度。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這個小寶寶被檢查完後,伸手要陳志敏醫生抱,還想繼續一起玩耍)

2

喜歡孩子,是成為兒科醫生的前提。

陳志敏實習時發現自己“看到小孩子很開心”,而且自己對孩子比較容易“搞定”。僅僅是憑著這種樸素的感情和衝動,1984年醫學院畢業時,他選擇兒科,留在了兒童醫院。

陳志敏來自浙江東陽的農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是村裡家喻戶曉的會讀書的孩子。在“毛主席‘五七指示’放光輝”的號召下,1977年鄉里自辦“五七高中”,剛好初中畢業的陳志敏成為第一屆學生。

然而,學校硬件極度貧乏,甚至沒有化學和物理實驗,老師都是從初中部抽調上來,無高中教學經驗,更無應對高考的經驗;農村的普通人家,沒有電視,沒有書報,更沒有輔導書。在這種近乎“貧瘠”的學習環境裡,陳志敏還是憑著讀書的天賦和勤奮依然脫穎而出。

父母沒什麼文化,更不懂什麼人生規劃的指導,只是樸素地覺得兒子讀書好、做事仔細,適合當醫生。1979年高考,按父母的期待,陳志敏考入浙江醫科大學(現浙江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成為這所“五七高中”同屆的160人中唯一考入大學的學生。

但考上醫學院的陳志敏並不輕鬆,農村孩子的基礎太差,英語、化學、物理,他花了三年才追上,憑著勤奮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進入臨床工作後,開始分管病人,孩子病情發展瞬息萬變,突發狀況極多,需要強大的責任心和處理緊急情況的快速反應能力,陳志敏感覺到自己開始“長大”了。

當年兩位內科老主任裘克文主任和張在珍主任,都是呼吸病專家,他們心無旁騖,專心臨床,“他們首先很喜歡孩子,查房中臨床思維很縝密,考慮問題很周全細緻,最體現基本功、對知識掌握程度和臨床經驗的豐富。”陳志敏作為住院醫跟在她們身邊學習了多年,“童子功”極為紮實,讓他受益終生,也成為他日後帶學生的榜樣。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陳志敏教授在進行教學查房)

“老師什麼樣,帶出來的學生就是怎麼樣,尤其是住院醫階段的第一位老師很重要,他的做事情風格和思維方式,對學生日後從醫影響很大。”陳志敏說。

1987年,陳志敏考上張在珍主任的第一個碩士研究生,開始專注於呼吸疾病。性格中的認真仔細,使陳志敏成為一名優秀的兒科醫生,也很早便被發現是位好老師。

1995年起,他還是主治醫,卻開始承擔七年制學生兒科學及診斷學等課堂教學工作,兩年後,年僅34歲便被提拔為兒科教研室副主任,統管大內科的教學。1999年,他前往日本福井兒童醫院學習一年,回國後,兒童醫院正在進行專科化細分,將大內科細分為呼吸、消化、神經、內分泌、心血管、重症等十幾個專科。

2001年呼吸科正式成立,陳志敏擔任主任,開始組建一支小兒呼吸疾病的專科團隊。自己挑學生、帶研究生,從無到有,僅僅用了10年時間,他便培養出了一支小兒呼吸科的“國家隊”,在2011年成為全國8家“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之一。

無論是讀書,還是當醫生當老師,以及帶團隊,陳志敏似乎都帶著一種樸素的直覺,至今他身上仍不失當年的樸實。

管理團隊,他有一個“三分三”理論。

他說:“我覺得每個人把自己的三分三管好還不夠,因為3.3加起來只有9.9,還有0.1沒有人做。團隊要無縫,光做到三分三是不夠的,中間的交叉地帶誰來做?哪怕是各掃門前雪,如果這條線畫得粗一點,那這條線上誰來掃?所以,每個人都多做一點點,團隊才能真正無縫交融成為一個整體。”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壓舌板是孩子最害怕的東西,但在陳志敏手中似乎沒那麼可怕,孩子經常主動張開大嘴給醫生看)

3

兩年前,陳志敏收到一張喜貼。

十幾年前,諸暨有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不明原因大口吐血,情況十分緊急,陳志敏前往會診。由於當地醫療條件侷限,必須馬上把孩子轉移到杭州進行搶救。

八十多公里的路程,警車給救護車開道,陳志敏一邊維持孩子的生命,一邊佈置醫院做好緊急搶救的準備。到達後,陳志敏通過氣管鏡發現孩子氣管內仍在不斷出血。通過影像檢查發現吐血的原因是肺部一根畸形血管破裂,胸外科醫生迅速開胸對血管進行結紮,止住出血,孩子得救了。

十幾年後,孩子再出現在陳志敏面前時,是來送結婚喜貼——這不僅是這個孩子最幸福的時刻,也是陳志敏作為兒科醫生最幸福的時刻。

兒科醫生就是如此,也許只是出現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某個瞬間或階段,卻可能影響他一生。

“但還有很多東西我們暫時沒辦法改變的。”半年前,陳志敏接診了一個孩子,患有罕見的壞死性氣管炎,孩子的氣管黏膜大面積壞死,一旦脫落把氣管堵住,瞬間死亡。這是他從醫以來遇到的第二例,第一例是在20年前,直到現在,現有的醫療手段依然無能為力。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陳志敏教授在查房中)

孩子朝氣蓬勃,生命力旺盛,但他們生命又如此脆弱,一顆花生、一顆糖果就可能瞬間奪去孩子的生命。

氣管鏡技術在兒科是項救命技術。2000年,陳志敏通過短期進修和自學,迅速掌握了小兒軟式支氣管鏡技術,浙江省兒童醫院成為國內最早開展這一手術的科室之一,也使兒童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水平上了一個臺階。

“初學的過程是比較艱苦的,剛開始從氣管裡取一顆花生米需要半小時一個小時,熟練之後只需要半分鐘。”陳志敏說。

在這項技術並不普及的早期,陳志敏就像“救火隊員”來回奔波,為孩子們探取卡在氣道中的異物。

有一次接到浙江桐鄉的求救電話,陳志敏放下手頭的工作就趕去,但還是沒來得及把孩子救回來。另一個山東煙臺的孩子,重症肺炎,氣道被厚厚的痰栓堵住,五官科醫生都無計可施,求助陳志敏。他緊急飛到煙臺,用氣管鏡把痰栓吸出來,孩子活了下來,但因大腦缺氧時間太長而導致了腦癱。

因此,陳志敏明白,只有更多的醫生熟練掌握這項技術,才能讓孩子最快速得到搶救。

他從2005年開始開設省內外呼吸專科進修及小兒支氣管鏡技術培訓,每年培訓20餘名醫生,進修人員覆蓋全國24個省份,成為國內兒童呼吸與支氣管鏡專科技術進修學習的重要培訓基地。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陳志敏教授查體時給孩子把肚子蓋嚴實,教學查房是一種以身示教)

4

兒科也被稱為啞科,孩子不舒服只會用哭鬧來表達,需要靠兒科醫生的仔細觀察和鑑別診斷。

曾經有一個13歲的孩子長期咳嗽氣喘,當地醫院診斷為哮喘,但按哮喘規範治療無效,慕名來到杭州找到陳志敏教授。陳志敏根據患兒呼吸困難的情況及營養狀況,判斷應該是上呼吸道出現梗阻,讓孩子去做一個胸部CT。發現了甲狀腺癌壓迫氣管,患兒得到了正確的治療。

陳志敏經常對學生說,診斷病情一定要有全面的醫學知識,還要有發散思維多角度分析可能的病因。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疾病的漏診多數是醫生沒有想到沒有看到,而不是檢查做不到;病人的突然死亡並不是病情變化太快,而是醫護人員觀察不夠沒有注意到。

陳志敏的診室的大部分都是久咳不愈的孩子,孩子的身後一般都有著焦慮的家長。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門診中,孩子身後焦慮的家長們)

媽媽帶著8歲兒子一進診室,機光槍掃射般語速極快地陳述症狀和複雜的就診經歷,陳志敏一邊聽,一邊看各種檢查結果,一邊觀察著孩子。

看孩子不燒不喘,精神狀態很好,只是睡覺時鼻子堵,偶爾有咳嗽,查完體後陳志敏認為孩子只需要治療鼻炎。他拍拍小朋友的肩膀問:“你是不是比較緊張?看你的樣子我認為病情並不太嚴重……”媽媽馬上搶過話頭:“他……”陳志敏打斷家長:“你越說他嚴重他就會越緊張,你的焦慮情緒會影響他。”

媽媽說:“這兩天都沒讓他上學。”

陳志敏笑了:“孩子精神好,臉色也好,身體沒大問題不影響上學。倒是你的病要先治,你放鬆下來,孩子的病才能治好。”

陳志敏說,真正好的兒科醫生,除了能夠治好孩子身體的疾病,還要治好家長心裡的疾病。“粗心大意會闖禍,技術不好會害人,冷冰冰的態度則會傷害家長的心,就算治好病人,也是不合格的醫生。”他說。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戴志悅:您哄孩子的樣子,在我這種同樣身為媽媽的人看來,是一種享受。

陳志敏:讓小孩子願意親近你,是兒科醫生最重要的一點。家長看到你對孩子好,對你的信任度就會高。兒科醫生的責任心有時候比技術更重要,技術的高低一般看不出來,但讓孩子和家長產生信任的,首先是醫生的責任心,沒有建立這種信任,你技術再高都沒機會施展。

戴志悅:您覺得成為合格的兒科醫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陳志敏:成為兒科醫生的一個前提是,熱愛孩子。只有熱愛孩子,才能真正為孩子著想。而為孩子著想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技術問題,要幫孩子消除痛苦需要有較高的技術,這能促使你平時要多練苦功、看文獻,積累臨床經驗,兒科醫生沒有好的技術,就是庸醫,會傷害孩子。

另一方面,只有真正愛孩子,才能發自內心去關懷孩子,查房的時候,會捨不得孩子哭,希望他們笑;在做診斷、治療、檢查時,也會盡可能避免對孩子產生傷害,過度的檢查、過度的治療對孩子都是傷害,這個底線要時刻守住,不該做的事情絕對不能做。

我這35年來做兒科醫生最深刻的體會就是,一個好的臨床兒科醫生,技術上要有高度,要有溫度,還要有底線。做到這三點,就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兒科醫生。

戴志悅:

現在很多年輕人,自己都還是一個從小在優越環境裡被寵愛、沒長大的孩子。

陳志敏:這需要環境的薰陶,需要團隊的氛圍,以及帶教老師的教導。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但在耐心方面,是可以慢慢培養出來。

戴志悅:面對孩子,無論是老師,還是醫生,人文關懷是最重要的,但現實中往往比較缺失。

陳志敏:是的,這是一個社會問題,好在現在醫學教育方面對這一塊也越來越重視。我負責兒科教學,浙江大學醫學院一直有專門的倫理課、人文課。我們在進行醫學生考試時,臨床技能和操作考試部分也都包括人文關懷的評分。比如說一進來,有沒有跟病人打招呼,有沒有逗孩子,在體檢的過程中有沒有捂熱聽診器的動作,體檢孩子肚子時是否完全暴露在外面,等等,這樣的人文扣分也是很厲害的。

另外,臨床帶教老師的以身示範也十分重要,我對實習生、住院醫生在這方面的培訓很重視,從住院醫生開始就養成帶著關懷的臨床習慣,因為10年以後就是他們的戰場了。

所以老師的人文素質很重要,老師什麼樣,帶出來的學生是什麼樣。尤其是進入臨床後的第一位老師很重要,他的為人處事、工作風格,對住院醫生以後的影響都是很大的。

戴志悅:您門診時說過,要給孩子治身體的病,要給家長治心病。

陳志敏:孩子生病家長是很焦慮的。但是中國的兒科病人太多,醫生一上午要看五六十個號,我限號一個早上也要看30多個病人,確實沒有更多的時間給他們進行解釋。如果像國外的醫生一樣,一上午只看8-10個病人,每個人都花上20分鐘坐下好好聊,很多家長不會有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儘可能去緩解家長的焦慮。

戴志悅:您門診時,有位家長進門第一句話就是“孩子為什麼很容易感冒”,直到離開還在問這一句。後來取了藥,又返回來幾次問藥怎麼用,實際上,您之前交代了兩三遍,病歷本上也寫得很清楚。但她對這些治療的關鍵內容完全聽不進去,腦子裡只有自己的問題,家長的這種焦慮的心態很普遍。

陳志敏:是的,這種焦慮解決是需要時間,最好還有專業的心理的醫生,我們在讀書時心理學知識學習得很少,大多數還是在臨床中一點點積累,但畢竟不繫統不專業,有時候可能反而把家長越講越焦慮。我們常常只把目標放在治療病人身上,認為把孩子的問題解決了,家長的心理問題自然而然就好了,但實際上,很多時候家長的焦慮問題沒解決,孩子的病也是治不好的。

戴志悅:很多腫瘤科醫生不敢和患者交朋友,以避免患者去世時過於痛苦,相對來說兒科醫生面臨的這種職業傷害會小很多吧?

陳志敏:是的,孩子患不治之症還是比較少,大多數都是可以救回來,尤其呼吸道這種疾病99%可以救回來,並且完全治癒,除了少數先天性疾病。一些疑難病例,當我診斷明確並治好後,他們的父母和我們常常會成為朋友。

戴志悅:

當兒科醫生的成就感很強。

陳志敏:是的。做兒科醫生,救回一個孩子,或者給孩子糾正一個疾病,都是會影響他一生。做兒科醫生能看到他們長大、結婚、生子,走上正常的人生軌道,這與他們的父母是同樣的心情。

戴志悅:但是現在兒科醫生對醫學生的吸引力並不大。

陳志敏:很多醫學生對兒科還是有一點看不上,工作量大,醫患關係緊張,收入也不高,所以兒科醫生缺口很大。

浙大醫學院的學生在大一下學期快要選專業方向時,會請各專業的老師做一次“醫學宣講”,用現身說法來宣講自己的專業。兒科,很多次都是我去講,我都是講兒科醫生的幸福觀。

人生什麼東西最重要?鈔票當然很重要,但人的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做兒科醫生,工作的時候就很幸福,和孩子在一起,只要你對他們好,他們就會信任你依戀你,會對你笑讓你抱,這就是幸福。

工作是一方面是為了養家糊品,如果工作不開心,賺了很多錢去買幸福,未必能買到。而如果工作中就能感受到幸福,賺的錢雖不算太多,夠用就好,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我深有感觸,兒科病房永遠是陽氣十足的,孩子是最有朝氣的,長期在快樂中工作,工作再忙也不覺得累,這很重要。

戴志悅:可能很多人是對現在的醫患衝突心驚膽戰,在兒科工作,一言不合可能就會被打,護士打針一針不到位可能就會捱打。

陳志敏:這是個社會大環境的問題,任何行業都會有這種極端的事件。但實際上兒科的醫護人員如果注重提升自己的修養,被打的可能性也比較小。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社會或要求別人,只能去提高自己的素質,雖然難免遇到奇葩的家長,但改變自己總還是能儘可能減少糾紛。

戴志悅:你們科室有醫護人員被打嗎?

陳志敏:有,我們對這種事的態度絕對是零容忍的。曾經有一個孩子媽媽找護士,當時護士手頭正有其他事,讓她等一下,結果家長等不急動手打了護士一耳光。這位護士還懷著孕,我們第一時間就報警了。家屬提出賠償,我們拒絕了,我們不需要賠錢,要求她必須承擔法律責任,最後她被拘留了5天。

總得來說,這種事還是極少數,大部分家長還是講道理的,都是一心想要把孩子的病治好。現在醫生、護士在人文關懷方面也越來越重視,很多工作越來越到位。

戴志悅:您是兒科醫生,您的孩子應該很幸福吧?

陳志敏:我的孩子已經長大參加工作了,回過頭來看,我覺得自己作為父親並沒有當兒科醫生那麼負責任,無論是教育還是照顧。我印象很深,孩子初中時,我被老師叫了去,老師說:“你兒子的作業情況你知道嗎,他的數學作業從來只有答案沒有過程,你還都簽了字。”我說,不知道,我只管簽字,但從來沒有看過。

戴志悅:所以有人形容醫生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

陳志敏:對,我們完全是放羊,自己寫作業,放了學自己回家,家裡沒人做飯,就到醫院來,我們給他一張飯卡,自己去食堂吃。經常有同事告訴我們說,兒子在食堂,一瓶可樂,兩根雞腿。

不過,話說回來,當了30多年兒科醫生,見過疾病對孩子帶來的痛苦,所以我對兒子的期待並不高,健康就好。家長不幸福,有時是因為太貪婪,孩子健康了還想聰明,聰明瞭還要漂亮,其實看看那些生病住院的孩子,你就會明白,孩子健康比什麼都重要。想通了這些,父母的幸福感就能提高。

(感謝志願者黃錦花對文章進行校對)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第4期:盛錦雲|沒把哮喘患者教育好,我感到很歉疚

第8期:劉春濤| “棄文從醫”:醫生豈能不臨床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遇见·呼吸之道|陈志敏,做有高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儿科医生

戴戴(戴志悅)

曾任人民日報《健康時報》編輯部副主任

曾任騰訊健康頻道副主編

現為獨立醫學人文記者

《遇見腫瘤名醫》作者

新書購買

全國各大新華書店、醫藥科技書店

淘寶、噹噹網、亞馬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