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聯合國同意修訂巴塞爾公約 180國將大幅減少塑料垃圾入海

過去兩週,來自全球近180個國家的1400名政府官員齊聚日內瓦,共同商討如何更好地應對可回收、循環再利用廢棄塑料製品的全球貿易。

聯合國透露,大約180個國家週五達成協議,同意大幅減少流入大海的塑料垃圾。各國同意修訂巴塞爾公約,以提高全球塑料垃圾市場貿易的透明度,同時進行更好的監管。

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旨在遏制越境轉移危險廢料,特別是向發展中國家出口和轉移危險廢料。目前出口的塑料垃圾中,每年有800萬公噸流入海洋。

巴塞爾公約、鹿特丹公約和斯德哥爾摩公約聯合秘書處執行秘書帕耶發表聲明說:“塑料垃圾造成的汙染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重大環境問題,這個問題蔓延廣泛,估計已經有一億公噸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當中有80%至90%來自陸地。”

環保:聯合國同意修訂巴塞爾公約 180國將大幅減少塑料垃圾入海

帕耶指出,在過去兩週,來自全球近180個國家的1400名政府官員齊聚日內瓦,共同商討如何更好地應對可回收、循環再利用廢棄塑料製品的全球貿易。他表示,此次大會取得的成果比想象中大,令人感到鼓舞。

本次會議的焦點之一是討論通過一份由挪威發起的提案。提案指出,在全球廢棄塑料製品貿易中,廢棄塑料出口方必須提前獲得廢棄塑料進口方的預先核准,並需要提供待出口廢棄塑料製品數量及類型的詳細說明。提案經過11天磋商後,昨天獲得通過。

不過,新規定需要一年時間才能生效。

帕耶表示,簽署國的代表都認為不應再拖延,希望馬上啟動計劃。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全球總幹事蘭博蒂尼指出,長久以來,許多富裕國家都沒有負起監管塑料垃圾的責任,本次大會達成的協議是朝正確的方向邁進。

但蘭博蒂尼表示,這只是一個開端,“我們和這個地球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解決全球塑料危機的全面公約”。

官員們認為,促成這次公約成功推進的部分原因,是全球公眾對塑料汙染和危害海洋生物的意識日益增強。

國家地理原始海洋探險隊隊長羅瑟指出,全球公眾對塑料汙染的看法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對談判起到積極作用。他說,前些時候公開的一些“駭人照片”,如在太平洋島國上發現的信天翁幼鳥屍骸,腹內竟滿是垃圾,這迫使世人不得不正視塑料汙染構成的嚴重問題。

過去一週,一份名為“停止在天堂傾倒塑料”的網上請願書就吸引了近100萬人簽名。


環保:聯合國同意修訂巴塞爾公約 180國將大幅減少塑料垃圾入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