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長制+網格化+智能化,廣州上演河湧“驅濁記”!

荔枝灣,因“一灣青水綠,兩岸荔枝紅”美譽而得名。但曾幾何時,這條河涌卻因黑臭備受詬病。近年,廣州通過引入河長制、網格化等舉措對黑臭水體進行大力整治,並持續精細化管理,昔日的黑臭水體終於實現去濁回清。

今天

跟隨水務君的鏡頭

來看看廣州河涌“驅濁記”

河长制+网格化+智能化,广州上演河涌“驱浊记”!
河长制+网格化+智能化,广州上演河涌“驱浊记”!

鏡頭一:荔枝灣

揭蓋復湧,迎來新生

河长制+网格化+智能化,广州上演河涌“驱浊记”!

(圖/羊城晚報)

荔枝灣始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南越時期,一直是廣州著名的風景名勝地。然而,隨著城市變遷,荔枝灣一度被填蓋,成為暗渠。2010年,荔枝灣揭蓋復湧,荔枝灣湧迎來新生。

然而,揭蓋復湧後的荔枝灣依然備受詬病。據介紹,荔枝灣湧是西關地區縱橫交錯的河涌的一部分,現在人們所看到的從龍津北路的大石頭到荔灣湖的河涌只是其中一段,其餘西關大部分河涌仍是暗湧。

由於無法全部揭蓋,當暴雨到來時出於洩洪需要,部分汙水依然會不可避免地溢流到明湧內,導致河涌黑臭。

河长制+网格化+智能化,广州上演河涌“驱浊记”!

荔枝灣曾被覆蓋成為暗渠(圖/羊城晚報)

如何減少汙水溢流對河涌的影響

以及伴隨而來的水浸問題?

河长制+网格化+智能化,广州上演河涌“驱浊记”!

近年,隨著河長制不斷深化,當地摸索出一套精細化的管理方法。荔枝灣湧河長、荔灣湖湖長葉輝表示,如今荔枝灣安裝了很多水質淨化裝置,雖然一到大雨也會有汙水溢流入湧,但河涌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清澈。

除了景觀之外,河涌更重要的是承擔起防洪排澇的作用。葉輝表示,當暴雨來臨時,他們會及時對河涌進行監測並向水務主管部門上報,降低河涌水位。這種對河涌進行“預騰空”的做法極大降低暴雨所導致的內澇風險。

河长制+网格化+智能化,广州上演河涌“驱浊记”!

(圖/廣州荔灣發佈)

鏡頭二:全市各區

大力推進網格化治汙

在廣州,這種對河涌精細化的管理並非只侷限在荔枝灣。據市河長辦介紹,如今廣州大到河湖小到村裡的小微水體都設置了專門的鎮街、村居級河長及河段長負責管理,河長按照“一點一策”制訂屬地小微水體整治方案。

在“河長制”的基礎上,廣州近年還大力推進網格化治汙。根據廣州市第3號總河長令要求,各區區委、區政府要完善治水網格,配齊網格員、網格長並明確職責,形成以流域為體系、以網格為單元,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無盲區的治水網絡體系。網格化治水是依託全市19660個標準基礎網格,在河(湖)長制工作的基礎上將治理工作更加深入基層、更加精細化。

◆廣州頒佈第3號總河長令:推行網格化治水

◆小切口大治理|廣州將依託全市近兩萬個網格推行網格化治水

例如,海珠區華洲街在2018年11月成為網格化治水試點街道,街道轄下龍潭、萬年、土華、等7個社區居委會,共劃分為163個社區基礎網格。現有專職網格員83人,根據各社區實際情況、人口結構和環境特點、工作側重點、工作量,整合各職能科室和社區專職隊伍等150人充實到社區基礎網格作為網格員。

河长制+网格化+智能化,广州上演河涌“驱浊记”!

(圖/全景網)

速覽!63秒解讀廣東河長制

多措並舉,番禺鍾村街五條黑臭河涌變身成“網紅地”!

“暗藏”20多年重見天日,天河深涌中支湧揭蓋復湧!

河长制+网格化+智能化,广州上演河涌“驱浊记”!河长制+网格化+智能化,广州上演河涌“驱浊记”!

hey!你也在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