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還是一隻股嗎?

週五的行情真是一波三折,非常有意思。

週四文字裡,說明了介入的時機,週五基本都有應驗。

二個點。

1:指數分時放量的機會。


它還是一隻股嗎?



第一個黃框對應的證券和芯片。

第二個黃框對應芯片。

第三個黃框對應通信設備。


它還是一隻股嗎?



剛開始放量的量柱買入,可以半路龍頭。

放量量柱的頂峰買入,可以打板龍頭。

那麼證券芯片通信設備對應的個股就是:財通證券,士蘭微,萬馬科技。

這個就是指數分時放量的機會的切入。

可能你們會覺得,這些分時的放量也不大呀?

指數是由上百隻,上千只個股組成,哪怕是稍微的放量,也是一種共振,尤其是在縮量之後的行情裡,就更為明顯。

2、放量尖底的機會。

昨天本來這一條我沒寫,後面想想加上去了。

就是覺得談崩了,容易造成這樣一波殺跌,然後被資金接起來。


它還是一隻股嗎?



這波殺跌,就是尖底巨量。

也就是在殺跌的過程中,抄底資金眾多。

這個時間點也是要隨量入場。

其實,隨量入場是最簡單的思路和操作。

因為它是肉眼可以看到的。

就比如午後帶節奏的芯片,當時的士蘭微。(文一科技,同洲電子成交量較小,就不拿出來說了。)

它還是一隻股嗎?

不,它代表了芯片,代表了指數。

代表了午後放量的這幾百億資金。

上證午後到它封板,成交量300億。


它還是一隻股嗎?



創業板午後到它封板,成交量112億。

和板塊,和指數共振,個股操作的確定性就更強。

再說說二隻股,興齊眼藥,科隆股份。

說起興齊眼藥,不得不繼續提醒:縮量漲停後的一字,謹慎接力。

太多這種坑了,提醒很多次了,今年大面多出於此。

為何興齊眼藥,科隆股份在中午隨著指數砸下來,後面反到起不來了?

指數砸的時候,大家共振向下。

當指數起的時候,帶動它的是超跌的芯片。

也就是絕大部分資金都有了更好的選擇。

超跌科技。

那麼高位的興齊眼藥和科隆股份自然就被拋棄了。

包括瑞普生物也是。

這些都是弱勢產物,個股都偏獨立。

當資金有了更好的選擇的時候,這些股就容易回落。

現在行情這樣走,就說說後續機會如何把握。

老實說,指數後續怎麼走,我還真沒譜。

也不太想去想,腦容量不夠。

但是市場後面還是會有可以重倉參與的機會。

首先還是那句話,超跌為主。

因為無論是帶創指的芯片,還是帶上證的證券,都是超跌為主。

所以這些超跌的個股都會有輪動到。

現在看,科技是第一梯隊。

科技裡,芯片是大哥大,通信計算機次之。

然後,有人氣的大麻和燃料電池是第二梯隊,這裡還應該加上證券,畢竟代表著上證。

再然後就是其他亂七八糟的板塊。

那麼芯片能漲,指數才能繼續漲。

這個板塊裡,肯定有一波調整後的低吸機會,可以重倉參與。

因為指數想要再次陽線,還得依賴它們。

這種調整,可以去關注芯片裡的一些關鍵的大容量票,往往它們的縮量調整很有代表性。

具體芯片能有多高,我預見不了。

但是作為帶指數放量反彈的品種,肯定是資金的首選。

先做這裡,然後這裡拉高後開始震盪分化之後,就會有其他補漲的品種出來。震盪分化,也就意味著這裡面的賺錢效應撤退。那資金自然去做一些補漲的品種為主。

層級上也是越來越低。

如果不知道如何做的,拿好自己的超跌票,等輪動。

總之,指數漲,芯片漲最多。指數跌,芯片也能抗一抗。

整體上思路就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