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齡大了,該不該和子女住在一起呢?

微笑


父母年齡不管有多大,只要自己生活能自理,就別跟小輩同居吧!對歲數特別大的,身體不是太好的,還是要住的離子女近些,有什麼情況隨時出現就好,反正我老了就是這麼安排,儘量不去打擾孩子們的小日子。

為什麼這麼考慮呢?因為這人吧,都有各自的行為習慣,要適應別人,別人也要遷就你,到和諧的地步真不容易,搞不好還出了矛盾就不好了。

我的姥姥80多歲了,就是自己住,腿腳不怎麼靈便了,但不影響出來進去,原來舅舅不放心,接老太太同住,舅舅一家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姥姥在家沒事收拾收拾,舅媽嘴上說讓她別忙,實際就是嫌姥姥東西擺放不對,衣服洗的毛糙,晚上不準備飯吧自己過意不去,給他們做好飯呢,要不就是鹹了淡了,要麼就是今天不想吃這個,老太太不糊塗,看在眼裡,執意回家了,想幹啥就幹啥,晚上想喝粥就光煮粥,多舒服愜意啊!

的確,歲數大了,身體是很重要的方面,為什麼說要離子女近些呢,萬一有個疾病趕來不也快嗎,平時呢,常來常看,多好!

當然,如果老人和小輩能和睦相處住一起也很好,只要大家舒心就行,不然就分開住吧!


青青芳草地2018


老伴在的時候我們不願跟小孩住的,老伴不在了51天了,很悲傷痛苦,吃不下睡不著,小孩一家三口來我這裡陪我,兩公婆幾乎是24小時在睡覺,外孫丟給我,悲痛中還得帶小該買菜煮飯給她們吃,煮不了女兒喊外買搞三,五份肯德基,然後大部份丟了,住了幾天我真受不了,只能喊她們回去,還在我這裡住,可能我會死的。獨生女兒都是老伴生前給富養出來的產品。悲傷痛苦中我也不願跟小孩住,老伴我真的好難,無助,灶具火小了你講換一臺,可你還來不及換就走了,今天我買了臺新的很好用,可是洗澡的熱水器這兩天又經常打不起火了,明天我換電池看看,不行我只能換臺新的吧,雖然你在時裝有電熱水器,但我一個人在家不敢用,每天晚上都希望女兒打電話給我問候一聲,可是回去幾天了,沒有來一個電話問候,我的心很冷,想著想著又哭了。😭😭😭😭😭😭😭😭😭😭😭😭😭😭😭😭😭😭


愛的深深


我樓上鄰居小張,兩個人都是醫院的大夫,有二個女兒。他說,我願意讓父母和自己住在一起,因為我們兩個人經常上夜班,雖然儘量不安排在一起,但偶爾也會有我們都不在家的時候,父母可以幫我們照顧照顧孩子,做做家務,使我們少了許多牽掛,讓我們能更好的安心工作賺錢養家。

劉奶奶已經九十三歲了,丈夫去世早,育有六個子女。劉奶奶身體健康,生活基本上能自理。兒女們擔心她歲數大了出意外,想接她與他們同住,可她說啥也不同意,說:我在自己家自由,你們歲數也不小了,都有自己的一大家子的事,去誰家我也不自在。兒女們沒辦法,只好排好輪流去陪她。


婆媳關係不好,特別是婆婆和媳婦經常吵架的家庭,當公婆歲數大了要求跟兒子同住,兒媳婦可能也不會同意的。

如果老人身體好,兒女也孝順,住在一起也各有所難。老人歲數大了,接觸的人少了,眼晴會整天盯著兒子兒媳的一切行蹤,而年輕人有些事情因為年齡差異有代溝,跟老人還解釋不清,溝通有困難,久而久之也會產生一些誤會。

所以,我覺得只要父母的生活能自理,最好自己住。畢竟父母和子女的作息時間、生活習慣、文化層次等等都不一樣,這樣彼此都有自己的空間,也少了許多摩擦,每個家庭都和諧。但須經常去看看老人,給老人買菜買糧,噓寒問暖。如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了,子女應和老人商量,尊重老人的意見,是願意住一起還是僱保姆?


情感故事1234


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孝順父母是做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讓年邁的父母生活幸福是每個子女的願望。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的父母年老了,先在妹妹家生活,妹夫人很好,會做飯,心細也會照顧老人。但妹妹成家晚,孩子小,兩口子對孩子特別上心,天天有各種輔導班要上,很忙。和老人交流不多。妹夫對孩子要求高,天天在家教訓孩子,老媽又愛摻和,勸也不聽。有次妹夫抬手要打孩子,老太太在旁邊助威,打,往死裡打。妹妹妹夫特別疼孩子,自己下手沒關係,老人一摻和就認為老人不疼這個孫子,搞的妹夫意見很大,時間長了也待不住。後來到我家,老太太願本就看不上我,我也比較笨,做的飯我兒子也不愛吃,老太太來了也不習慣,看起來也不開心。我老公也是什麼家務都不幹,摔手掌櫃的,但老公人很好,天天買吃買喝。兒子也大了,也不習慣有兩個老人問東問西管他的事,有時候老太太說我兩句,兒子也摻和進來恕老太太兩句,搞的我兩面做工作。家裡氣氛經常在緊張中,老爸和老公聊天,老公愛搭不理的惹我生氣,而老公認為你老爸豆腐三碗三碗豆腐實在沒的交流,女婿畢竟不是兒子啊。我說我家兩老人幾句吧,老公兒子有時候也摻和,我也生氣,父母也生氣。加之衛生習慣不同(老人上廁所不衝,吐痰紙沙發上亂仍),作息時間不同(老人睡得早起的早,我兒子晚睡晚起還不讓吵)。總之如果老公和兒子都在家,我是不敢出門,就怕這兩寶惹我家倆老人生氣。兩代人再加第三代人在一起碰撞太多了,太累了。


人賢向人齊


怎麼說呢?至少我現在是不願意和公婆住一起的,地域差別太大,原生家庭給的教養差別也大。一句話,我和他們家兒子尚且三觀不合,吵吵鬧鬧,跟他們一起住可能光靠捂住耳朵是不行的。(我家三歲的女兒,在一次我和她爸爸大聲爭論過後跟我說:“媽媽,爸爸兇你你就用手把耳朵捂住,就聽不見爸爸兇了。”然後跟她爸爸說:“爸爸,你以後不要兇媽媽了!”我聽了深感慚愧!)所以這種三觀不合的人是不適合群居在一起的,我婆婆在我女兒七個月時過來帶忙過四個月,只白天帶孩子,其他不管,還經常和他兒子告我的狀,寶寶1歲前正好是過年,婆婆說要提前回老家,年後寶寶爸爸再不讓我婆婆來了。我們只能像走親戚一樣走動,這樣大家都客客氣氣的,挺好的!這是我目前的心態,可能非常不成熟,但符合實際呀!

至於我爸爸媽媽,我有弟弟,他們是不會跟我長期住的。我媽媽也幫我帶過孩子,可我媽媽從不跟我告我老公的狀。我媽媽也不喜歡和小輩住,自己住多自在,直到我弟弟家多了一對雙胞胎,弟媳實在是看顧不過來,我媽媽才和我弟弟一家一起住的,可是我弟媳和我們是一個地方的,地域差別不存在,且我媽媽也從不管我弟媳的事,她們相處很融洽。可能雙方也有不合拍,可各自都忍住了,時間一久這點不合拍也忘了。所以在這裡我還想跟各位沒結婚的姑娘說,最好不要遠嫁!

我不知道等我公婆老到生活不能自理了,或是公婆走了一個只有一個在了,我家寶寶爸爸要怎麼照顧他父母。(我家寶寶爸爸早早就說過雙方父母自己管自己的父母,雖然感覺是忽悠我,但我還是期待他可以做得到。)我也不知道等我老了又會是一幅怎樣的光景。老伴還在時尚能相依為命,不算孤單,可如果老到只剩你自已了,漫漫長夜,一身病痛時呢?我奶奶八十幾了,兩年前我爺爺八十三歲,突然就走了,來不及給我奶奶留下一句話,那段時間我奶奶總是說用不了多久就會去找我爺爺的,這個時候如果還是老人自己住,是很容易出事的。所以我奶奶在我爺爺走後就開始在我父母家和叔叔家輪流住了。所以老了跟不跟孩子住視具體情況而定吧!



cyh一一


父母年齡大了,該不該和子女們住在一起?這還是需要討論的問題?

倒過來比一下,你可以問你懷抱的嬰兒,讓他現在獨立生活行嗎?

如果客觀條件不允許,比如住房緊張,也可以就近租房接老人於身邊,便於照顧。

人到老年,失去了年輕時乾淨利索,反應靈敏。並且耳聾眼花,疾病纏身,確實到了需要有人關照的階段。作為兒女侍奉父母,天經地義的事,哪裡有討價還價的理由。

過去人們詛咒那些個不孝之人,常常罵道,壞良心必遭天打五雷擊。現代人不迷信,但是愛心還是要有的。並且愛的還不是別人,而是生你養你的親生父母。(2019/04/29)


吉祥如意


父母年經大了,與兒女住在一起,沒有該不該,只有能不能。真正的老有所靠老有所依誰不願意?天倫之樂誰不向往?但是能嗎?不是天下所有兒女都十分孝順。不是天下所有兒子都教化老婆與自己同心同德孝順父母。你沒有看到網絡上兒媳婦們開囗閉口"婆婆與我沒有血緣關係,我沒有義務和責任孝順她。"潛在的內容沒說出口:"我不要婆婆孝順我就是好的!"試想想,父母年齡大了,與孑女住在一起有好日子過嗎?


心如蓮花173349538


問,父母年齡大了,該不該和子女住在一起?

答,絕對不該!因為,如果父母條件好,和孩子們住在一起,會把孩子們慣壞,父母不可能跟兒女一輩子,從表面看是疼愛,從本質和長遠上看,是在坑兒女。如果父母條件差,從眼前看,就是拖累他們,從長遠看,更是坑他們。所以,父母和子女們長期生活在一起,肯定左右都為難,前後都是坑的。不僅如此,父母透支的愛,會造成兒女愛的退化,家庭求生的能力一代不如一代。因此,父母還是不和子女住在一起為好。

我的三觀比較前沿和噁心,我對中國家庭贍養關係中的陳舊觀念,除了深惡痛絕,就是恨之入骨。我個人覺得,所謂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的觀念,本質上是一個賠償的邏輯,是把責任和親情當作期貨來交易,是扭曲的大家庭模板,是市場風險非常大的家庭生活方式。父母和子女們生活在一起,從湧現出來正反兩方面現象看,弊大於利,壞多於好。相互照應的利得,遠不如各自抹殺求生潛力的弊失。另外,父母和子女們長期粘在一起,快樂的共享十分有限,幸福的指數要不斷地更新拉高,而痛苦感受的放大卻勢不可擋、防不勝防,很多如履薄冰的大家庭,遠沒有各過各的自由自在。總而言之,歸根結底,大家如果不住在一起,眼不見心不煩,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紛擾。

回答完畢,個人觀點,僅供駁斥。


0老三兩0


💔入駐情感領域,關注家庭生活!父母年紀大了,該不該和子女住在一起?回答這個問題應從兩方面考慮:一,如果父母50到60歲身體健康,能幹活勞動上班,自食其力不用子女照顧,他(他)們和子女分居不在一起生活也很好,老小性情合不來,不住一屋減少了許多煩惱。二,如果父母年歲已高70歲80歲,生活不能自理,就要和子女住在一起,不住一起也要為父母在自己屋邊做兩間房子,早也見來晚也見,萬一父母有個病痛,我們子女也能照顧到,切不可讓父母住得離你遠。2015年6月我地一個陳姓老人死在家中無人知曉的事。老人70歲單身,身體一直很好,他住在離兒子半華里的老莊子裡,兒子在開發區建了房。這天他勞動回家發病死亡,周邊人說近兩天沒見到老人出來幹活,兒子聽了去了老莊子裡揣開門,父親死在家裡發出腐臭,他們悲痛欲絕。如果讓父親住在自己身邊,就不可能發生這樣的悲劇!還有許多這些的例子,在此不一一列舉。父母年老莫分開,要對父母多關愛。養兒防老人間情,傳統一代傳一代。💔







戀愛婚姻家庭道德驛站


人都有老的時候,對待老人,我們應該孝順。贍養老人既是法律義務,更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父母年齡大了,很多事情不方便了,需要子女照顧,這是我們做子女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那麼,父母與子女能不能住在一起呢?我認為:如果父母還能自理,儘量不住在一起。

1.彼此不方便。兩代人是有代溝的,很多看法不一致,甚至有衝突。飲食起居習慣也不一樣:老人都喜歡早睡早起,而年輕人都習慣熬夜、晚起,導致飲食起居不協調,時間長了,會產生不和諧、甚至矛盾。

2.容易引起家庭糾紛。本來是小兩口的生活,卻摻進了兩個老人,有時小兩口難免為小事吵嘴拌舌,如果沒有老人,可能事後很快就能和解,但如果有老人摻合,就可能把事情複雜化,時間長了,鬧出家庭糾紛也未可知。

3.影響夫妻生活。兩人世界有了外人,和諧的生活很容易打破。兩個人在家裡無拘無束、隨心所欲,有了老人後,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就不復存在了,久而久之,會影響夫妻關係。


那麼,父母老了怎麼辦?我覺得可以:

1.如有條件,把房子捱得近點。住同一個小區,或者住同一幢樓,既不住在一起,又能及時去看望老人。

2.給父母僱保姆。如果父母生活不方便了,可以給他們僱保姆,半天的也行,甚至24小時的,可以很好地保證他們的起居生活。

3.可以輪流去父母家住。如果父母確實到了一定要子女陪伴時,可以輪流去照顧陪伴,保證他們安心、順暢、快樂地走完人生最後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