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王陽明放棄了沉溺二十多年的佛道學說,轉而信奉儒學?

dodo0328


王陽明本來就出生在書香世家,父親王華就曾中過狀元。

從小王華就延請名士為王陽明講學,寄望王陽明科場高中。

一次與塾師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

王陽明是個有慧根的人,立志做聖人,渴望參透天地奧妙,而不是“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這當然與儒學的發展有關。

儒家經典《論語》《孟子》就是孔子和孟子的語錄記事體,《大學》《中庸》又非常簡短,反正都是沒有體系的,好像什麼都講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講。

經過秦始皇“焚書坑儒”,典籍失傳。到漢代“獨尊儒術”,又分為古文經和今文經,而且為真偽爭論不休,到了唐宋,佛教大漸,佛家教典都是理論嚴密,戒、律、法齊全。道家都開始學習佛教編寫教典。

儒家學徒為了對抗佛道,開始闡發儒家義理,不拘束於真偽,但求能自圓其說,體系分明,形成了義理派。

其中最過分的就是宋代的程朱理學,又叫“道學”,其學說宗旨是理、氣。

萬物皆有“理”,這是第一性,先天的;氣,是後天的,有情、有狀、有跡的。理為主,氣為客。人生在世就要不斷地格物致理。

王陽明為此參佛參道,但也沒耽誤他會詩會文,又學習程朱理學格物致知,只是格了個把星期也沒“格”出來,還把自己“格”昏了。

但後人對聖賢理解總是有偏差,王陽明轉而研習孔孟原著。後來在貴州龍場,王陽明厚積而薄發,終於悟道了。

創立“心學”,心即理,理即心。比如“孝”,你憑本心好好侍奉就是孝,而不是去想出一個“孝的理”來,你孝敬父母時自然就是孝敬心,在晨昏定省時的動作就是孝敬的理。

王陽明的“心學”也吸納了佛家一些教義。

比如他和弟子徐愛討論知行合一時說:“知行合一本來就是一,須臾不可分離,知而不行是不知,行而不知是妄行。”但為什麼聖人設教知和行呢,因為這是為了一般人好理解。

佛家也講,佛本一如,妄分作二。

王陽明還以“栽花除草”來說明致良知,草長在地上那是美化環境,如果長在花盆裡,就會影響花的成長,所以要除掉,正所謂“芳草當道不得不除”

隨後便向弟子們傳授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佛陀不僅有菩薩低眉,也有金剛怒目。

所以不能講王陽明放棄了佛道而轉於儒學,聖人無所不包,無所不容,連佛道不能容,那還是聖人麼?

王陽明的心根本就沒動,宗教為有大犧牲的人而設,“心學”為世俗人開了方便門。

很多答題者都被提問者給帶入溝了,在那裡寫王陽明生活經歷啦什麼的,不要為答而答,我的朋友。

讀者也要擦亮眼晴,不被提問者和答題者一起帶入溝了。

就像你在看的這個回答,喜歡或反駁,其實無損於右手,無損於王陽明。


右手累了


王陽明自八歲起就開始喜歡佛道學說,此後一直沉溺其中。但三十一歲後,王陽明開始明確提倡儒學。這種巨大的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

弘治十五年(1502)八月,王陽明肺病復發,於是向朝廷上書,乞求歸鄉養病。獲得批准後,他回到家鄉餘姚,在四明山的陽明洞修建了一個草堂,在草堂裡修習導引之術,“池邊一坐即三日”,“醉眠三日不知還”。

王陽明獨自坐在深山之中,棄絕一切俗念,在融通無礙的世界中暢遊。

他追求心靈的平靜,希望自己能達到佛教中“無相無想”超越世間的一切羈絆的境界,但他心中仍有一份無論如何都揮之不去的牽掛。他的祖母岑太夫人已經八十多歲了,一直對他疼愛有加,父親龍山公對他有養育之恩,他放不下對他們的感情。王陽明心裡明白,如果不放下這段感情,就不可能達到出世的境界。他也曾努力地去放下,但越是這樣去做,心中的牽掛反而越強烈。

猶豫不決的時候,他忽然覺悟到:“此孝弟一念,生於孩提。此念若可去,斷滅種性矣。此吾儒所以闢二氏。”

至此,王陽明心中的迷霧一掃而空,他悟出了佛學和道教的不足,轉而篤信儒學。佛教追求的是棄絕人倫,也就是放棄對親人的恩愛之念,這完全有悖於王陽明有志於家國民生的志向。

在王陽明的觀念中,孝道是人本性的流露,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品質,而佛教和道教則將孝道視作假和空。毫不誇張地說,孝道就像橫在道教和佛教咽喉處的一把刀。

王陽明三十一歲篤信儒學,此後再也沒有動搖過。


華章同人


王陽明一直致力於儒學的探索,終其一生,無論講學還是著書立作始終以儒學大家名聞於世,應該說他對於儒學的堅持是一以貫之,方有大成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王陽明的心學受佛家和道家的思想影響極深。

王陽明幼年的傳奇故事讓他身上蒙上了玄妙色彩,1492年,秋,浙江餘姚,降生了一名嬰兒,因為其祖母夢到是神人自雲中送下的孩子,所以取名叫王雲,奇怪的是這個孩子看上去聰明伶俐,可到五歲了還不會說話,全家上下都很鬱悶,也沒好的辦法。直到有一天,小王雲正在外面和一群孩子玩耍,有一個遊方的和尚恰巧路過,看到小王雲後摸著他的頭嘆息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玄機。”說完揚長而去,小孩們紛紛跑到王家將和尚說的話告訴小王雲的祖父王倫,王倫思忖良久,終於參破了和尚的禪語,問題出在名字上,於是以孔老夫子說的“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作為參考,將王雲改名為王守仁,立馬小王守仁就能開口說話了。這個略帶神話色彩的傳奇經歷,大概也是王陽明以後與佛結緣的一種宿命因緣吧。

王陽明少年便立志要做“聖賢”,也是因為從小深受儒家學說的薰陶,稍大一點,對程朱理學更是痴迷不已,歷史上有名的“王守仁格竹”典故便是出在這一時期,這次“格竹”的失敗讓王陽明對朱熹的學說有了懷疑,不破不立,這件事也奠定了心學啟蒙的基礎。

在漫長的“聖賢”求學路上,王陽明很困惑也很無助,只能自己找方法尋求答案,沒有人能為他解惑答疑,所以他很痛苦,轉而尋求另外的精神寄託,既然儒學沒能找到答案,自然而然將目光投向佛家和道家。中國歷史上的許多儒學大師都精通佛道,比如王安石,蘇軾等人,他們也曾無法解決政治和生活中的失意與無奈,於是徜徉在佛道的世界中尋求心靈的寄託與慰藉。此時王陽明也是如此,他無法在儒家的學說裡找到答案,只能轉身在佛道的庭院裡希冀找到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苦難,王陽明最終在龍場大徹大悟,開啟了心學的大門。

王陽明在儒學的道路上走的很曲折也很艱難,最終在佛道的啟迪下,將許久以來統治宋明思想的程朱理學做了個徹底的換血手術,將儒家學說帶進了另一個殿堂,重新煥發光彩,實現了他“聖賢”的夢想。



澹臺燭滅


因為,煉心、練氣、做事,三者是一件事情,真正的儒,他們公正、合理、仁、義的管理百姓,使百姓安居樂業,向聖道靠攏時,他們就是在煉心、練氣;在家侍奉父母,養育子女,使大家庭和睦壯大,向聖道靠攏時,他們就是在煉心、練氣......每一個人,盡心本職工作,就是在煉心、練氣!

為何這樣說?

人人皆為堯舜,只要此心時時刻刻都是天理,都是恆常,那麼,幹活的農夫就是聖人,講課的老師就是聖人,掏糞的工人就是聖人,送外賣的小哥就是聖人......

只要此心,存乎天理,如如不動,感而遂通,自然中道,物來應物,事來應事,隨物而生,隨物而滅。

真正的聖道,就是這麼簡單明瞭,就是這麼看起來和百姓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三教一家共華夏


問題本身有錯。陽明先生是儒學的改革者,不是棄釋道而投儒學。

陽明先生年輕時和幾個好友,按照朱熹聖人的格物致知學理一起格竹子,沒格出一篇論文來,結果卻大病一場。於是他放棄了格物致知,轉向自修自悟。

陽明先生所在的明代,儒釋道早已相互融貫,知名士大夫幾乎三教皆通,他有三教的豐富知識。

而且陽明先生龍場悟道後所說之語,非常有趣。先生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不啻在說,我以前走西方科學的研究路線是錯的,還是東方智慧至高無上,至大無外。這可是我的玩笑之語。

陽明先生究竟悟了什麼呢?悟了心外無物。這裡不得不說,儒釋道所悟的都是同一個。老子悟道,說道生一。在生一之前,叫像帝之先,啥形象也沒有。孔子悟道,說吾道一以貫之。一是忠恕,是道之沿用,非道本身。佛陀悟道,說無法可說。道不可說,一說就錯。只是悟道後在出世修仙還是入世救人,有所不同罷了。

陽明先生的心外無物,就是`心物同生同滅`。他自己跟門人這樣解釋,比如看花,你不看時,花與心同時沉寂,你看花時,花兒在你心中一時明豔起來。

這就是所謂因心故物,因物故心。心物同生又心物同滅,故說心外無物。而心物同滅之時,正是悟道之時,非不看花兒時,乃一切不見之時。

陽明先生悟道之後創立了心學即陽明學派(餘姚學派),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為宗旨,削弱了存天理滅人慾的程朱理學,是儒學的一次改革運動,鬆動了程朱理學數百年的霸主地位。心學的分支泰州學派甚至提出了革命主張,為明代資本主義萌芽思想肇基。但是滿清入關後,資本主義萌芽夭折了,清庭仍然堅持了程朱理學。


柒道友


佛道儒三教有許多專家學者和傳人,他們都很專,深。謝悟空的信任,我打個比方也許更能說明王陽明現象。比方說一個學習醫學二十年成了醫學博士,並且能創造性的治病。那麼這個人以後的日子主要的事物是治療病人,而不再是把人生有限的精力再去學醫學。王陽明就是研究佛道這個“哲學”醫學,醫治儒學這個“病人”。他通悟了佛道,並不是是放棄,而是掌握了哲學這把金鑰匙,開啟了儒學另一扇門,這扇門之內更接地氣,更能理論聯繫實踐,更易領悟,更具實用,總而言之,統而言之,儒學這個“病人”又恢復了健康,充滿了活力。人和動物的健康是由醫學來保障的,儒學的健全是佛道來開啟的,孔子本就是老子的徒弟。自南宋以來,三教合一,是社會存在的普遍形式,題主說王陽明放棄佛道,這種提法是錯誤的,應及時糾正。道創業成份大些,儒守成比例大些,一個朝代的開啟都離不開道的領悟和統帥。儒學守成,以至於守亡,孕育下一場革命,,鳳凰涅槃。


明地釋天


王陽明少年時,正值明朝政治腐朽,民變四起之際,尤其是土木堡大敗明英宗被俘一事對王陽明的影響頗大,所以他自小就立下大志讀書做聖賢。王陽明少年時,多次遊歷居庸關、山海關,查看邊關山川河流,那時他便心存經略四方之志(我們這個年紀不是在忙著打遊戲,便是忙著談戀愛,皆胸無大志)。

自宋朝起,程朱理學逐漸成為儒家的正統思想,幾乎所有讀書人都要研讀程朱理學,可是王陽明在研讀後,發現“格物致知”並不能尋求真理,於是便對當時影響最大的理學產生了懷疑,這在當時是極為叛逆的,是冒著巨大的風險的!可是,王陽明就是這樣的人,也是這種執著讓他開創了新的學派——陽明心學。

龍場悟道後,王陽明被啟用任職江西,此時的王陽明已經不是空談“格物致知”,而是講求知行合一,靠自省和實踐檢驗自己,他在江西期間,運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兵家計謀,平定了為患數十年的匪患,威震江西,其用兵之詭詐多變更是被後人與諸葛孔明相提並論。

正德年間,江西寧王謀反,王陽明在毫無準備之下,採取疑兵之計,用假消息迷惑寧王,隨後迅速集結義兵,直搗寧王老巢,最終平定了叛亂。但是,王陽明的功勞不被荒誕的武宗皇帝認可,武宗身邊佞臣進讒言,武宗令王陽明放了寧王,隨後上演了親手抓反賊的鬧劇。王陽明見朝中風波不斷,便急流勇退,辭職返鄉。

嘉靖年間,王陽明總督兩廣,期間又平定了少數民族首領叛亂,維護了大明統治和地方的穩定。

王陽明還興辦書院,廣傳心學,後世許多大儒都是其心學的再傳者,其中最為出眾的便是徐階和張居正,徐階乃是王陽明再傳弟子,他用陽明心學武裝自己,在嚴嵩把持朝政期間隱忍了整整二十年,直到抓住機會一舉剷除嚴黨,而張居正乃是徐階的學生,是明朝救時宰相,其推行的新政對於挽救大明王朝起到了積極作用,可謂功勳卓著。

陽明心學還對東南亞各國產成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日本,陽明心學更是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甚至對於日本近代的明治維新都起到了思想鋪墊作用,以至於日本眾多學者將陽明心學奉做真理。

王陽明先生一生達到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可流傳百世,自然有資格稱為儒家聖人!

 


雙手合十笑看人生


王陽明應該是儒學正宗,因為,其父親是當朝狀元,有家傳儒家學問。後在貴州龍場悟道,開啟一代心學大家。他的這個道非道家的道,應該是道理的道。他認識到,一個人只要有強大的內心,即主觀能動性,就可以認知萬物,成就輝煌事業。晚年,致力對大學的全面解釋,認為,大學之道,歸於致良知三字。所以,他的心學,被認為是新儒家學說!


用戶4371874437019


修佛修道修的是苦行。當然佛道里面也有許多打破常規的東西,很對年輕人的口味。美國也曾一度興起過嘻哈禪。然而這些表面上打破常規的東西,只能帶給人一時叛逆的快感。與解脫無關。一個年輕人看幾句禪宗公案,偶爾參禪打坐。很容易得到滿足,覺得自己簡直要毗盧遮那頂上行了。但是真要遵守清規戒律,真的要青燈古卷深入經藏。大多數人是會打退堂鼓的。


北漂叔叔


王陽明二十多年的佛道之學還是一片迷茫,進入儒教方得大徹大悟。終於明白只有儒家學說才是真正的道德篇,只有仁義禮智信,才能教化萬民自強自立,立於天地之間。所以他華麗轉身,致力於儒家教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把儒家學說進一步地昇華和發揚光大,自成一家。自古以來儒釋道三教文化,儒家排列第一,證實了儒教是中國正教的地位。這種說法是我個人的隻言片語,有待其他網友參與爭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