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怎麼說是五經之首?

融通四海V


易經為總綱,包含一切,現象與非現象,精神與物質。

易為卜算之書,其裡下明人事,上通天道,為知來知命之大學。

易為治古吏者不可缺少之書,易為詩歌之先河,研究古代詩歌文學者必須研究者。易在醫院方面,更是易,醫同源。易為理,醫為表。易屬實為中醫理論之基礎。

在我看來,易經稱作是百經之首不為過。實際上,它是群經之首,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是諸子百家的開始,所以又叫群經之始。我們今天看到的易經,是三位古聖先賢共同創造出來的,伏羲創造了八卦圖,周文王創造了64掛,後被稱為易經。而孔子為易經做了十翼也稱易傳。

所以易經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探討的群經之首。





臧諾的視界


以“十三經”為核心的中國經學奠定了中華文化的深厚根基,“十三經”是在“六經”的基礎上形成的。“六經”指的是《詩》、《書》《禮》、《易》、《樂》、《春秋》等六部經典,這六部經典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經存在,為各王公貴族孩子的主要教材,孔子對這六部經典進行整理,以“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將“六經”之學從王公貴族轉向平民子弟,使得平民教育得到極大的發展。關於“六經”的教育功用,《禮記·經解》上指出:“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由於《樂》的亡佚,便把流傳下來的五部經典稱為“五經”。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五經博士”,經學昌明,盛極一時,圍繞經學展開的爭論也是層出不窮,其中最突出的爭論便是今古文之爭。秦始皇焚書坑儒本是為了進行思想控制,民間藏書大部分盡毀壞,但是皇宮藏書仍十分豐富。項羽火燒阿房宮,秦國官方藏書與阿房宮一塊化為灰燼,先秦多數經典佚亡,乃中華文化一大損失。但從秦朝活到西漢初年的部分老人不僅能夠背誦儒家經典,而且還以此講學,如田何傳《易》,伏生傳《書》,申培傳《詩》,高堂生傳《禮》,公羊、穀梁兩家傳《春秋》,這些經典用當時文字隸書記錄、整理而成,故稱為今文經。與今文經相對的是古文經,秦始皇焚書期間,民間儒生將一些古文經書埋藏起來,至西漢前期,相繼在民間發現,如景帝時,河間獻王以重金在民間徵集所得古文經書,以及武帝時魯恭王從孔子故宅壁間所發現的古文經籍,這些經典都是用小篆書寫而成,成為古文經。劉歆認為,當時太學中的博士們所傳習的經典是在秦焚書之後、由漢初經師憑記憶口耳相傳下來的,因此難免會有差錯,所以今文經是不完全的,不是經典的原貌,只有古文經才是“真經”。由此,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便展開擴日持久的爭論,今古文之爭涉及的方面很廣,包括經書的版本、對孔子的看法等等,其中“六經”的次序問題也是爭論的一個焦點。

今文經學認為“六經”的次序是《詩》、《書》《禮》、《易》、《樂》、《春秋》,而古文經學則認為是《易》、《書》、《詩》、《禮》、《樂》、《春秋》。爭論的焦點在於以《詩》為首,還是以《易》為首,如《禮記·經解》之說,以《詩》為首;《七略》、《藝文志》所記,用《易》居前。至唐朝,陸德明作《經典釋文》確立以《易》為首的“六經”順序,而後顏師古所考訂的《五經定本》和孔穎達與諸儒撰定的《五經正義》皆沿用《易》、《書》、《詩》、《禮》、《春秋》這一次序。因為《五經正義》、《五經定本》皆為官書,後人奉為圭臬,對它的內容直至“五經”的次序必然都不敢妄加懷疑,皮錫瑞在《經學歷史》中說到:“自《正義》、《定本》頒之國胄,用以取士,天下奉為圭臬。唐至宋初數百年,士子皆謹守官書,莫敢異議矣。”因為《五經正義》、《五經定本》皆為官書,後人奉為圭臬,對它的內容直至“五經”的次序必然都不敢妄加懷疑,如此一來,在經典的排列次序上,《易》居群經之首便成為定論了。

民國時期,周予同先生在《經今古文異同示例》對“六經”次序問題作了歸納,他認為“六經”的次序,在經今古文學家是一個大問題,因此周予同先生在該章中將其作了對比:“今古文家對於《六經》次序的排列,是有意義的。引申些說,這是表示他們對於孔子觀念的不同,也可以的,所謂意義是什麼呢?就是:古文家的排列次序是按《六經》產生時代的早晚,今文家卻是按《六經》內容程度的淺深。”周予同先生說,古文家以為《六經》都是前代的史料,認為孔子是史學家;而“今文家認為孔子是政治家、哲學家、教育家,所以他們對於《六經》的排列,是含有教育家排列課程的意味。他們以《詩》、《書》、《禮》、《樂》是普通教育或初級教育的課程;《易》、《春秋》是孔子的哲學、孔子的政治學和社會學的思想所在,非高材不能領悟,所以列在最後,可以說是孔子的專門教育或高級教育的課程。又《詩》、《書》是符號(文字)的教育,《禮》、《樂》是實踐(道德)的陶冶,所以《詩》、《書》列在先,《禮》、《樂》又列在其次。總之,一《詩》、《書》,二《禮》、《樂》,三《易》、《春秋》,它們的排列是完全依照程度的深淺而定。


耍耍先生的咖啡廳


“五經”是中國古代儒家的五本經典書籍《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的合稱,它們都經過儒家創始人之一孔子的編輯或修改,這五部書是我國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獻,也是我國古代的重要思想學術流派儒家的主要經典。

儒家講的是仁、義、禮、智、信。而周易通過天、地、人以道德為基礎,勸人向善,統一道統。 “元亨利貞”元是生機與生命,亨是通達無礙,利是祥和無害,貞是潔淨而清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應該自強不息。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講的是你已經磨礪好了,還有什麼可怕的,接下來就是一飛沖天了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有才德的君子白天情分努力,夜晚自我反省,縱然有困難。如能倍加努力,自然也能度過 “初九,潛龍勿用”其實講的是當你的能力還不夠或時機還不成熟的時候,你就需要能夠先低調的蟄伏,去磨礪自己的本領,做好準備,為接下來的一飛沖天做好準備。這也正是我們讀書的目的,為的是積蓄力量,將來能一飛沖天。正所謂: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周易乾第一講的都是勸人向善激勵人前進,很符合儒家思想。


伯詡


易,上為日,為陽,下為月,為陰。易講述的是陰陽之理。基於陰陽,衍生出中國哲學體系,風水學,中醫學。也就是說,陰陽是中國哲學的根本,自然為五經之首。


風之野而不宣


因為(易)是天地


李承岱


書非文字、符號極簡、模擬精準、秘奧重重,是為周易的四大獨特性,中今中外,唯有周易。包容萬物又與萬物息息相關值得深入學習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