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到底是什麼,怎麼“格物”?

花落♡KicaZ莫相離


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原文是:“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01 什麼是“格物致知”

對於“格物致知”,朱熹的理解是:“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物格者,物理之極處無不到也。”(《四書章句集註》)

也就是說,在朱熹看來,“格物致知”,就是窮究事物奧秘,進而體認到宇宙自然之永恆的“理”。在朱熹的哲學系統裡,“理”是抽象的,“物”是具體的。要知道抽象的“理”,必須通過具體的“物”。通過具體的“物”去體認到“理”,這一過程就是“格物致知”。



而王陽明對於“格物致知”的理解,則和朱熹完全不同。《大學問》中說:“ ‘致知’雲者,非若後儒所謂充廣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靈昭明覺者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

在王陽明看來,“格物”,就是“正物”,去其惡、以歸於善,這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格物致知”,就是去除私慾障蔽,彰顯吾心本有的粹然至善之良知。

02 如何“格物致知”

朱熹說:“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四書章句集註》)

也就是說,對於事事物物,要窮究不已,持續用力,一旦頓悟,即可對萬事萬物之“理”瞭然於心,達到“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的至善境界。



而在王陽明看來,物有“是”有“非”,是非一經確定,良知便直接知之。我們的良知知某物為“是”,我們就必須真誠地去做它;良知知某物為“非”,我們就必須真誠地不做它。這樣去“正事”,就同時是“致良知”。

也就是說,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有做聖人的潛能。只要去除私慾障蔽,彰顯吾心本有的至善之良知,那麼,人人都能成為聖人。


紫天雲


“格物致知”,簡單講,就是知道這個物是什麼,能描述,就掌握住了知。更進一步,這個物和那個物,不能都說成“物”,得細化,知不同。“格物”,就是知不同。“格物致知”,就是不僅知道這“稱作”什麼,而且能區別出不同,才能說你“知道”了。

網絡上有人調侃:一場大雪美如畫,本想吟詩贈天下。奈何自己沒文化,一句臥槽,雪好大。同樣是下雪,去年的雪總是與今年的有不同,每個人看到的也不會同,能把不同說出了,就是有“知”了。

西方人對東方人,分不清楚是哪國人,是不“知”東方人的表現。老年人調侃年輕人:一尥蹶子就知道你想拉啥屎,這是形象的表達了對這個年輕人思想行為“知”的程度。

“格物致知”,首先這個“知”是清晰的,可描述的。其次這個“知”,是有範圍界限的,是能夠“區分”的,可判斷的。如果不能分辨,不知有別,是“知”的缺失。

引用孔子的一句話,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可見,“格”就是“範圍”,如同一個格子一個格子,有“區分”。

加關注多交流。


呵呵說吧


見解分歧很多,我是這麼理解的。格物就是使物格,格是什麼意思?不如拿現在大家的理解來看,格不就是格子,為什麼叫格子?有橫有豎。圖畫寫字都可以打格子,放東西可以有格子架,住房有格子間。所以格子就是通過一種手段對位置進行一定分割和固定。看起來好像和儒家這一套沒啥關係,當然你也可說把物體放在架子上確定位置,但感覺還是要走遠一點。就從橫豎開始,古人又會怎麼稱呼呢?我想到兩個,第一個是縱橫,第二個是經緯。這兩者都可以有關係的。縱橫,考察研究事物從縱橫向進行分析是可以講得通的,可以理解為同類對比,不同類對比,也可以是歷史時期前後的對比。經緯,把事物看成是整體的局部或者局部的整體來分析,也是說得通的。


阿Q的糯米糖


格物致知,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從這個先後順序可以看出來,格物,是最基礎的事情。雖然我們經常聽古人說“格物致知”,具體如何實踐?很多人還是感到一頭霧水。“格物”有三重境界,掌握這3個訣竅,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1重境界:格物,透過現象看本質。

凡事若想貫通,必須花工夫,格一物、理一事都要窮盡,由近及遠,由淺而深,由粗到精。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節次第,重重而入,層層遞進。



比方說,有3個人,面對一塊看起來普通、但形狀好看的石頭。

A說,這是一塊糙石,沒什麼用,丟了。

B說,這塊石頭看起來很有藝術美感,可以留著,練書法時用來鎮紙。

C用手掂量一下,又詳細詢問了這塊石頭的由來和產地,最後他認為這塊石頭可能含玉,找來鑑定專家,果然是一塊璞玉!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 ,A的格物能力最低,B稍微好一點,C的格物能力最高。



第2重境界:致知,有用為角,無用為格。

《史記·律書》曰:“角者,言萬物皆有枝格如角也”。

古人認為萬物皆有角格,角是外象,格是內空。角有萬異,而格是一同。格物,即從萬象中抽象,從抽象至無象,找悟萬物共同的特性。

比如:一個碗。你能看見碗的材質,工藝,樣式,顏色,即是有用的。而無用的,就是碗空出的地方,空出來的地方,才能盛裝東西。這也是道家說的“無用之用,乃為大用”。



《禮記·緇衣》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一個人有用,通常是指有技能、能力,能創造一些價值。比如,馬雲打造了阿里巴巴,這是有用。你學了開車的技能,即可以開車。你通過了司法考試,就能當律師。這都是有用。

一個人無用,通常是指品行,道德。一個人品德高尚,不偷不搶,不生是非,對人真誠,對伴侶忠誠,這樣的品德,通常創造不出價值。雖然無用,乃為大用。



第3重境界:融合,物我融為一體,心物一體。

《書.君奭》:“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於皇天。”

這裡的格,是感通的意思。格於皇天,感通上天。

王陽明說:“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後又說:“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在他看來,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心學裡,心物一體,心正則物正。道家則說天人合一。

以上就是格物致知的三重境界,循序漸進,就是達到了真知。


思無邪學無涯


年輕時的王守仁為踐行朱熹的“格物致知”學說,曾經“格”了七天的竹子。這裡的“格”就是觀察。格物的解釋應該是觀察“事物”——可以是一件有形的物件,也可以是種無形的事或現象。

格物的目的是致知——達到充分理解事物內在的原理,進而洞徹世間種種潛在運行的規律,這種規律便是“道”。

在世界上,任何一種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各自原理和法則,它們本身無論如何宏大如何細微,都體現著“宇宙規律”,即“道”在世間的運行。萬事萬物無不如此,所以這個世界上有以書畫證道的——如王羲之吳道子,也有以刀劍證道的——如宮本武藏,有人通過體會自然以獲得頓悟天機的,也有人靠著經歷種種磨難達到洞悉世事的……所以說條條大路皆可上“洛”。這正是莊子說的,道在“螻蟻“、”稊稗“、”屎溺“中的原因。

至於如何”格物“,竊以為只需平心靜氣下來,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全心全意的感受,便自然能從事物本身具有的特質或其在環境中所產生的變化,來體出宇宙間運行的“道理”。


十八齋


格物致知這句話理解意義甚多,不一而足。社會上關於“格物致知”的流行詮釋是根據南宋朱熹學說的部份觀點,認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

我認為,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必須兼顧《易經》學說去加以理解。《易經》這部書是四書五經之首。是其他學說的辯證法。《易經》這部書本身就是對大自然一種探索。作為當時的儒家,也是站在天人合一的觀點去看世界,分析世界。通過格物,人們懂得了人的身體生命運行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從而逐步發覺社會事務與這些也息息相關。然後通過《易經》象傳,逐漸發覺一些事物可以通過《易經》進行推算糾知,從而推算事務的發展規律。

怎樣格物?古人除了運用正常的數學運算認知世界萬物,還用觀察方式獲取規律的方式認知萬物,如古人通過觀察大自然的變化認知大自然四季分明,從而根據天象進行農耕活動。這些認知只是表象的認知。更深層次的認知古人通過《易經》演算的方式窮糾天理,認知大自然,從而推算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從而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做到為人類服務,為社會服務。如《易經》中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易經》所說丕極而泰,泰極而否。


山有德


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從字面上釋義: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也就是說格物致知強調的是通過對事物的考察、檢驗或窮究,來獲取正確認識,這可以認為是其本來的含義。

而把其放至儒學來說,“格物致知”卻成為了儒學中的一個難解之謎,甚至說是一個千年疑案,千百年來眾多儒學大家對他們都莫衷一是。

有人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格”字的解釋,若能把“格”字解釋清楚,那麼,“格物致知”的含義就有可能迎刃而解。那麼,究竟什麼是“格”呢?《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的解釋是:其一,“格”有“到”和“來”的意思,例如《尚書·湯誓》就說:“格,爾眾庶!”(來,你們大家!);其二,“格”還有“推究、研究”的意思。[《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82頁。]《辭海》的解釋是:“格”有“推究”、“來”、“至”以及“感通”之義。[夏徵農主編:《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9頁。] 根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和《辭海》的解釋,“格”字的含義應該是“到”、“來”、“至”以及“推究”。


舍知堂


格物致知[1]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gé wù zhì zhi,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已失佚,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現代漢語詞典》2012年發行的第六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中文名

格物致知[2]

拼音

gé wù zhì zhi[2]

出處

《禮記.大學》

釋義

探究事物原理,獲得智慧與感悟

語法

連動式;作謂語


神遊古今歷史傳說


格物致知,語出《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

從歷史來看


“格物致知” 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學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謎。從最早為《大學》作注的東漢鄭玄,一直到現代的儒學學者,已經爭論了一千餘年,至今仍無定論。明末劉宗周就說:“格物之說,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而由劉宗周至今,又歷三百餘年,更增加了許多不同見解。但是最為主流的認識當屬北宋朱熹夫子和心學聖人王陽明瞭。

朱熹的格物致知

雖然朱熹乃是儒學史上承先啟後的一代大儒,但他對於“格物致知”的觀點之所以在後世成為主流,並非是因為獲得後世儒家學者的普遍贊同。而是因為元明兩朝對朱熹《四書集註》的官方認可,這種支持在明朝尤甚。

“格物致知。” 這是朱熹理學的治學方法,也是成為聖人的方法,人在面對自己所不知的物時,要通過各種方式(實踐或書本知識)來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後,你就是聖人了。按朱熹的方法來,只要我們去外面格物,把格到的道理用靜坐思考的方式和自己的心吻合就是了。這就是最簡單的格物致知。

總結:格物就是去實踐,致知是目的,也就是尋找真理。

王陽明的格物致知


王陽明的心學是在於朱夫子的理學碰撞中產生的,當時理學盛行,人們按照朱熹的思路,想把一切天理都捕捉到手,然後再去實踐。長此以往,每個人都擁有了一種本事:嘴上功夫天下第一,一旦要其動手,就會束手無策。他希望能改變這種讀書人的毛病。

王陽明對這四個字的理解,與朱熹最大的不同就是,他認為真理已在我心中,我去實踐,只是去驗證這個真理,其實最終目的就是磨鍊我們的心。

總結:格物也是實踐,但這個實踐不是去尋求真理,而是驗證我心中本就有的真理;致知即是致良知,即"致吾心之良知",做到兼知兼行,也就是知行合一。


大家好!我是明明之道,歡迎評論!也希望留下您的贊或是給個關注!謝謝大家!


明明之道


格物致知,就是去弄清事物的本質因素、發展規律及邊界條件,這是學習和修身的基礎。這個物,可以全面囊括世上所有的人、事、物。

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百家齊放,其實就是在格物致知,法家的治理體系、墨家的科學技術、儒家的人道主義、道家的天理人心。自從獨尊儒術以來,格物致知這個根就被偷換成了古聖先賢之言,這也是封神造聖的根源所在。

西方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就是我們說的格物致知。毛主席推崇的實事求是,就是格物致知的最好辦法:理論來源於實踐,理論要通過實踐檢驗才能變成真理。《易經》和《道德經》,就是對格物致知的系統論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