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前曾连问3遍“燕王来否”,为何大臣们没回答?

么vhfhnnjgvjn


“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创了中国一项记录,论开国皇帝的出身,没有谁比他更凄惨了。朱元璋从小出生在一个八辈贫农家里,往上数十代,别说是大富大贵,估计识字的人都不多。

为了生计,他从小给地主刘德放牛,父亲死的时候,连一块坟地都没有,这还多亏了大善人刘继祖的施舍,借给了他一块地,朱元璋这才用破席子草草安葬了父亲,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元末的乱世之中,注定是属于他的舞台。

虽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了巩固政权,制造了诸如“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杀的功臣几乎能染红了长江之水,然而在惩治腐败上面,朱元璋真正做到了百姓的“救世主”,整个洪武朝,应该算得上是贪官最不愿意生活的时代。


要说朱元璋铁石心肠,其实也不尽然,主要还是看针对的对象。朱元璋在位期间,有两位人物的死真正触动了朱皇帝内心中最柔软的弦,一位是自己的患难妻子马皇后,另一子则是自己精心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朱标。

马皇后的去世让朱元璋失去了唯一一个能说心里话的知心爱人,而朱标的去世则让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大明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朱元璋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在他的晚年,选出一位合格的皇帝人选就成了他唯一夙愿。


当时朱元璋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选择能力更强的四皇子朱棣,要么遵照自己亲自制定的《皇明祖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综合了百官的意愿以及为后世做一个立嫡的榜样,朱元璋最终立了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这一举动直接让朱棣崩溃了。

在朱元璋临去世的时候,曾经下了一份遗诏,大意就是各地藩王各司其职,不准入京奔丧,并且新皇登基三年内不得进京朝拜。这在《明史》之中有迹可循,主要目的就是防止藩王们入京抢班夺权。


可以说,从《明史》的角度看,朱元璋临死前并没有想到过朱棣,可为何又有题目之中的说法呢?

原来在朱棣去世后,明仁宗命人编纂《明太宗实录》,记录朱棣在位时期的大事小情,其中有一段记载很耐人寻味: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不豫,遣中宫召,上(朱棣)已至淮安,太孙(朱允炆)与齐泰等谋诈,令人赍敕符令上(朱棣)归国,及太祖太渐,问左右:“燕王来未?凡三问,无敢对者。”

显然这段记载与《明史》出入极大,按理说,《明太宗实录》距离事发时间更近,为何《明史》编纂的时候没有采用此种说法?


《太宗实录》大概有以下几点意思:

一、朱元璋的本意是要召朱棣回京的,只不过走到淮安的时候被朱允炆阴谋阻止了。

二、朱元璋不让奔丧的遗诏并非他的本意,是朱允炆假传圣旨,阻止各地藩王回京。

三、最后朱元璋的一句话很耐人寻味,他只是呼唤燕王,至于说原因,史官没有讲,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死前召人,必定是托付后事,但又不能明说是传位,但侧面烘托了朱元璋的皇位意中人就是朱棣。


可“无敢对者”又如何解释?

其实这样描述对朱棣有利,说明了朱元璋临死之前身边都是建文的“奸臣”,和建文沆瀣一气假传圣旨,违背朱元璋的本意,有因必有果,如果建文身边没有这帮“奸臣”,朱棣的“清君侧”的口号就无法立足。

朱棣奔丧不成,又有“奸臣”阻隔,上不能报国家,下不能尽孝道,“被逼无奈”这才选择发动“靖难之役”,至于后来的登基,只不过是遵循了朱元璋死前的遗愿。

只可惜《明太宗实录》的记载“为尊者讳”的倾向过于严重,朱棣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篡改了大量的史实,因此可信度极低,导致清朝在修订《明史》的时候并没有采用这一说法。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幼时艰苦非常,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荣登宝座,此人生性多疑,而且后期一路扶持相伴的妻子去世、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夭折,相对功高震主都的臣子,当时皇室子孙大都是势力过于单薄。君臣间权力有点失衡,以至于明朝的开国功臣们比哪个朝代都要惨,被朱元璋以各种借口赶尽杀绝。朱元璋晚年接连丧子,古代有“太子乃国之根本”的说法,而且朱元璋已经年迈,在太子朱标不幸去世后该另立谁为继承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明朝建立时朱元璋在选择继承人这件事上立下的规矩是沿用的周礼的顺序——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当时太子有继妃生的名义上的嫡长子朱允炆,而皇子之中有政治、军事等各方面能力都出众的皇四子朱棣。

其实朱元璋想过要立能力上更胜一一筹的朱棣为继承人,刘三吾传记里就曾提到,太子死后朱元璋向大臣们表露过要立朱棣的心思,但是被刘三吾站出来说不合祖制,朱棣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不管从哪个方面说他都没有立场做继承人。当时朱棣前面的秦王、晋王还没去世(他们都在朱元璋之前去世),但是根据后面他们去世后朱元璋给他们评价可以看出,两位都是碌碌无为、平庸之辈,而且另一方面,太子阵营还有一批追随者,没办法,朱元璋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古代立继承人从来都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这其中牵扯到众多大臣的切身利益,虽然我们现在都会说选继承人要立贤者,但是一方面贤不贤要日后才能看出来,比如隋朝的杨广,在杨坚面前表现得贤德忠义,结果却不是个有才能得皇帝,隋朝两代而灭,另一方面,古代有点势力的臣子为了拿下拥立之功这个大功劳,多是在一开始就选定了自己得阵营,如果没有一个受大家广泛认可的方式选定继承人,朝廷只会因为站队、立场弄的乌烟瘴气,而太子那边尽管太子去世,但是追随太子的人还在,而且太子当时地位稳固,太子阵营必然非常庞大,这群人不管继承人是皇太子还是皇太孙,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都不会允许继承人之位花落别家。为了避免更大的麻烦,立嫡的这种继承制度或许不是最好的,却是最适合的。

题中所说的朱元璋死前问大臣朱棣来否,是《明太宗实录》中的一段记载,说太祖驾崩前本应该是叫了燕王入京,但是却被朱允炆等人给拦下来了,这事当时身边的诸位大臣都瞒着他。皇帝临死前把儿子秘密叫来,明摆着是要传位,但是这部《明太宗实录》是后期上位者为了让自己的地位名正言顺而编纂的,有很多失实的地方,与《明史》出入甚大,而且朱元璋先前就下了诏书,自己死后藩王不许回京奔丧,几年内都得留在自己的封地,为得就是要给朱允炆时间,让他稳固帝位,因此,这段记载不太可信。


司马长史


“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创了中国一项记录,论开国皇帝的出身,没有谁比他更凄惨了。朱元璋从小出生在一个八辈贫农家里,往上数十代,别说是大富大贵,估计识字的人都不多。

为了生计,他从小给地主刘德放牛,父亲死的时候,连一块坟地都没有,这还多亏了大善人刘继祖的施舍,借给了他一块地,朱元璋这才用破席子草草安葬了父亲,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元末的乱世之中,注定是属于他的舞台。

虽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了巩固政权,制造了诸如“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杀的功臣几乎能染红了长江之水,然而在惩治腐败上面,朱元璋真正做到了百姓的“救世主”,整个洪武朝,应该算得上是贪官最不愿意生活的时代。

要说朱元璋铁石心肠,其实也不尽然,主要还是看针对的对象。朱元璋在位期间,有两位人物的死真正触动了朱皇帝内心中最柔软的弦,一位是自己的患难妻子马皇后,另一子则是自己精心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朱标。

马皇后的去世让朱元璋失去了唯一一个能说心里话的知心爱人,而朱标的去世则让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大明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朱元璋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在他的晚年,选出一位合格的皇帝人选就成了他唯一夙愿。

当时朱元璋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选择能力更强的四皇子朱棣,要么遵照自己亲自制定的《皇明祖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综合了百官的意愿以及为后世做一个立嫡的榜样,朱元璋最终立了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这一举动直接让朱棣崩溃了。

在朱元璋临去世的时候,曾经下了一份遗诏,大意就是各地藩王各司其职,不准入京奔丧,并且新皇登基三年内不得进京朝拜。这在《明史》之中有迹可循,主要目的就是防止藩王们入京抢班夺权。

可以说,从《明史》的角度看,朱元璋临死前并没有想到过朱棣,可为何又有题目之中的说法呢?

原来在朱棣去世后,明仁宗命人编纂《明太宗实录》,记录朱棣在位时期的大事小情,其中有一段记载很耐人寻味: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不豫,遣中宫召,上(朱棣)已至淮安,太孙(朱允炆)与齐泰等谋诈,令人赍敕符令上(朱棣)归国,及太祖太渐,问左右:“燕王来未?凡三问,无敢对者。”

显然这段记载与《明史》出入极大,按理说,《明太宗实录》距离事发时间更近,为何《明史》编纂的时候没有采用此种说法?

《太宗实录》大概有以下几点意思:

一、朱元璋的本意是要召朱棣回京的,只不过走到淮安的时候被朱允炆阴谋阻止了。

二、朱元璋不让奔丧的遗诏并非他的本意,是朱允炆假传圣旨,阻止各地藩王回京。

三、最后朱元璋的一句话很耐人寻味,他只是呼唤燕王,至于说原因,史官没有讲,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死前召人,必定是托付后事,但又不能明说是传位,但侧面烘托了朱元璋的皇位意中人就是朱棣。

可“无敢对者”又如何解释?

其实这样描述对朱棣有利,说明了朱元璋临死之前身边都是建文的“奸臣”,和建文沆瀣一气假传圣旨,违背朱元璋的本意,有因必有果,如果建文身边没有这帮“奸臣”,朱棣的“清君侧”的口号就无法立足。

朱棣奔丧不成,又有“奸臣”阻隔,上不能报国家,下不能尽孝道,“被逼无奈”这才选择发动“靖难之役”,至于后来的登基,只不过是遵循了朱元璋死前的遗愿。

只可惜《明太宗实录》的记载“为尊者讳”的倾向过于严重,朱棣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篡改了大量的史实,因此可信度极低,导致清朝在修订《明史》的时候并没有采用这一说法。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