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前曾連問3遍“燕王來否”,為何大臣們沒回答?

麼vhfhnnjgvjn


“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創了中國一項記錄,論開國皇帝的出身,沒有誰比他更悽慘了。朱元璋從小出生在一個八輩貧農家裡,往上數十代,別說是大富大貴,估計識字的人都不多。

為了生計,他從小給地主劉德放牛,父親死的時候,連一塊墳地都沒有,這還多虧了大善人劉繼祖的施捨,借給了他一塊地,朱元璋這才用破席子草草安葬了父親,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元末的亂世之中,註定是屬於他的舞臺。

雖說朱元璋當上皇帝后,為了鞏固政權,製造了諸如“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殺的功臣幾乎能染紅了長江之水,然而在懲治腐敗上面,朱元璋真正做到了百姓的“救世主”,整個洪武朝,應該算得上是貪官最不願意生活的時代。


要說朱元璋鐵石心腸,其實也不盡然,主要還是看針對的對象。朱元璋在位期間,有兩位人物的死真正觸動了朱皇帝內心中最柔軟的弦,一位是自己的患難妻子馬皇后,另一子則是自己精心培養了幾十年的太子朱標。

馬皇后的去世讓朱元璋失去了唯一一個能說心裡話的知心愛人,而朱標的去世則讓自己辛辛苦苦創建的大明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朱元璋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在他的晚年,選出一位合格的皇帝人選就成了他唯一夙願。


當時朱元璋面臨著兩個選擇,要麼選擇能力更強的四皇子朱棣,要麼遵照自己親自制定的《皇明祖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綜合了百官的意願以及為後世做一個立嫡的榜樣,朱元璋最終立了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這一舉動直接讓朱棣崩潰了。

在朱元璋臨去世的時候,曾經下了一份遺詔,大意就是各地藩王各司其職,不準入京奔喪,並且新皇登基三年內不得進京朝拜。這在《明史》之中有跡可循,主要目的就是防止藩王們入京搶班奪權。


可以說,從《明史》的角度看,朱元璋臨死前並沒有想到過朱棣,可為何又有題目之中的說法呢?

原來在朱棣去世後,明仁宗命人編纂《明太宗實錄》,記錄朱棣在位時期的大事小情,其中有一段記載很耐人尋味: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不豫,遣中宮召,上(朱棣)已至淮安,太孫(朱允炆)與齊泰等謀詐,令人齎敕符令上(朱棣)歸國,及太祖太漸,問左右:“燕王來未?凡三問,無敢對者。”

顯然這段記載與《明史》出入極大,按理說,《明太宗實錄》距離事發時間更近,為何《明史》編纂的時候沒有采用此種說法?


《太宗實錄》大概有以下幾點意思:

一、朱元璋的本意是要召朱棣回京的,只不過走到淮安的時候被朱允炆陰謀阻止了。

二、朱元璋不讓奔喪的遺詔並非他的本意,是朱允炆假傳聖旨,阻止各地藩王回京。

三、最後朱元璋的一句話很耐人尋味,他只是呼喚燕王,至於說原因,史官沒有講,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死前召人,必定是託付後事,但又不能明說是傳位,但側面烘托了朱元璋的皇位意中人就是朱棣。


可“無敢對者”又如何解釋?

其實這樣描述對朱棣有利,說明了朱元璋臨死之前身邊都是建文的“奸臣”,和建文沆瀣一氣假傳聖旨,違背朱元璋的本意,有因必有果,如果建文身邊沒有這幫“奸臣”,朱棣的“清君側”的口號就無法立足。

朱棣奔喪不成,又有“奸臣”阻隔,上不能報國家,下不能盡孝道,“被逼無奈”這才選擇發動“靖難之役”,至於後來的登基,只不過是遵循了朱元璋死前的遺願。

只可惜《明太宗實錄》的記載“為尊者諱”的傾向過於嚴重,朱棣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地位,篡改了大量的史實,因此可信度極低,導致清朝在修訂《明史》的時候並沒有採用這一說法。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幼時艱苦非常,在歷經千辛萬苦之後榮登寶座,此人生性多疑,而且後期一路扶持相伴的妻子去世、精心培養的繼承人夭折,相對功高震主都的臣子,當時皇室子孫大都是勢力過於單薄。君臣間權力有點失衡,以至於明朝的開國功臣們比哪個朝代都要慘,被朱元璋以各種藉口趕盡殺絕。朱元璋晚年接連喪子,古代有“太子乃國之根本”的說法,而且朱元璋已經年邁,在太子朱標不幸去世後該另立誰為繼承人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明朝建立時朱元璋在選擇繼承人這件事上立下的規矩是沿用的周禮的順序——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當時太子有繼妃生的名義上的嫡長子朱允炆,而皇子之中有政治、軍事等各方面能力都出眾的皇四子朱棣。

其實朱元璋想過要立能力上更勝一一籌的朱棣為繼承人,劉三吾傳記裡就曾提到,太子死後朱元璋向大臣們表露過要立朱棣的心思,但是被劉三吾站出來說不合祖制,朱棣前面還有兩個哥哥,不管從哪個方面說他都沒有立場做繼承人。當時朱棣前面的秦王、晉王還沒去世(他們都在朱元璋之前去世),但是根據後面他們去世後朱元璋給他們評價可以看出,兩位都是碌碌無為、平庸之輩,而且另一方面,太子陣營還有一批追隨者,沒辦法,朱元璋只得打消了這個念頭。

古代立繼承人從來都不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這其中牽扯到眾多大臣的切身利益,雖然我們現在都會說選繼承人要立賢者,但是一方面賢不賢要日後才能看出來,比如隋朝的楊廣,在楊堅面前表現得賢德忠義,結果卻不是個有才能得皇帝,隋朝兩代而滅,另一方面,古代有點勢力的臣子為了拿下擁立之功這個大功勞,多是在一開始就選定了自己得陣營,如果沒有一個受大家廣泛認可的方式選定繼承人,朝廷只會因為站隊、立場弄的烏煙瘴氣,而太子那邊儘管太子去世,但是追隨太子的人還在,而且太子當時地位穩固,太子陣營必然非常龐大,這群人不管繼承人是皇太子還是皇太孫,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都不會允許繼承人之位花落別家。為了避免更大的麻煩,立嫡的這種繼承製度或許不是最好的,卻是最適合的。

題中所說的朱元璋死前問大臣朱棣來否,是《明太宗實錄》中的一段記載,說太祖駕崩前本應該是叫了燕王入京,但是卻被朱允炆等人給攔下來了,這事當時身邊的諸位大臣都瞞著他。皇帝臨死前把兒子秘密叫來,明擺著是要傳位,但是這部《明太宗實錄》是後期上位者為了讓自己的地位名正言順而編纂的,有很多失實的地方,與《明史》出入甚大,而且朱元璋先前就下了詔書,自己死後藩王不許回京奔喪,幾年內都得留在自己的封地,為得就是要給朱允炆時間,讓他穩固帝位,因此,這段記載不太可信。


司馬長史


“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創了中國一項記錄,論開國皇帝的出身,沒有誰比他更悽慘了。朱元璋從小出生在一個八輩貧農家裡,往上數十代,別說是大富大貴,估計識字的人都不多。

為了生計,他從小給地主劉德放牛,父親死的時候,連一塊墳地都沒有,這還多虧了大善人劉繼祖的施捨,借給了他一塊地,朱元璋這才用破席子草草安葬了父親,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元末的亂世之中,註定是屬於他的舞臺。

雖說朱元璋當上皇帝后,為了鞏固政權,製造了諸如“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殺的功臣幾乎能染紅了長江之水,然而在懲治腐敗上面,朱元璋真正做到了百姓的“救世主”,整個洪武朝,應該算得上是貪官最不願意生活的時代。

要說朱元璋鐵石心腸,其實也不盡然,主要還是看針對的對象。朱元璋在位期間,有兩位人物的死真正觸動了朱皇帝內心中最柔軟的弦,一位是自己的患難妻子馬皇后,另一子則是自己精心培養了幾十年的太子朱標。

馬皇后的去世讓朱元璋失去了唯一一個能說心裡話的知心愛人,而朱標的去世則讓自己辛辛苦苦創建的大明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朱元璋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在他的晚年,選出一位合格的皇帝人選就成了他唯一夙願。

當時朱元璋面臨著兩個選擇,要麼選擇能力更強的四皇子朱棣,要麼遵照自己親自制定的《皇明祖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綜合了百官的意願以及為後世做一個立嫡的榜樣,朱元璋最終立了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這一舉動直接讓朱棣崩潰了。

在朱元璋臨去世的時候,曾經下了一份遺詔,大意就是各地藩王各司其職,不準入京奔喪,並且新皇登基三年內不得進京朝拜。這在《明史》之中有跡可循,主要目的就是防止藩王們入京搶班奪權。

可以說,從《明史》的角度看,朱元璋臨死前並沒有想到過朱棣,可為何又有題目之中的說法呢?

原來在朱棣去世後,明仁宗命人編纂《明太宗實錄》,記錄朱棣在位時期的大事小情,其中有一段記載很耐人尋味: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不豫,遣中宮召,上(朱棣)已至淮安,太孫(朱允炆)與齊泰等謀詐,令人齎敕符令上(朱棣)歸國,及太祖太漸,問左右:“燕王來未?凡三問,無敢對者。”

顯然這段記載與《明史》出入極大,按理說,《明太宗實錄》距離事發時間更近,為何《明史》編纂的時候沒有采用此種說法?

《太宗實錄》大概有以下幾點意思:

一、朱元璋的本意是要召朱棣回京的,只不過走到淮安的時候被朱允炆陰謀阻止了。

二、朱元璋不讓奔喪的遺詔並非他的本意,是朱允炆假傳聖旨,阻止各地藩王回京。

三、最後朱元璋的一句話很耐人尋味,他只是呼喚燕王,至於說原因,史官沒有講,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死前召人,必定是託付後事,但又不能明說是傳位,但側面烘托了朱元璋的皇位意中人就是朱棣。

可“無敢對者”又如何解釋?

其實這樣描述對朱棣有利,說明了朱元璋臨死之前身邊都是建文的“奸臣”,和建文沆瀣一氣假傳聖旨,違背朱元璋的本意,有因必有果,如果建文身邊沒有這幫“奸臣”,朱棣的“清君側”的口號就無法立足。

朱棣奔喪不成,又有“奸臣”阻隔,上不能報國家,下不能盡孝道,“被逼無奈”這才選擇發動“靖難之役”,至於後來的登基,只不過是遵循了朱元璋死前的遺願。

只可惜《明太宗實錄》的記載“為尊者諱”的傾向過於嚴重,朱棣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地位,篡改了大量的史實,因此可信度極低,導致清朝在修訂《明史》的時候並沒有採用這一說法。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