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市面上流行“感恩”?

馬主任有話說

關係中,如果沒有了自由,就不能談愛。所有關係中的要求,都是錯亂的想抓住愛之後的表現。

人們熱衷於愛的表現,卻忘記愛才是本質。

愛的表現可能是:忠誠,孝順,信任,感恩。

於是人們就開始要求:你要忠誠; 你要孝順;你要信任;你要感恩。

又於是,就有很多人扭曲自己的內心,逼自己按要求做出了這些愛的表現的樣子,也忘記了背後愛的本質,以為這些就是愛。

虛偽和麵具充斥在關係中,讓關係變得複雜而緊張,面臨崩潰。

李雪一針見血,直指本質。這是一個值得每個人深思的話題。

馬主任:家長們口中的“婦女主任”馬迪,尹建莉父母學堂金牌講師。

為什麼市面上流行“感恩”?

沒有愛的夫妻關係需要忠誠;沒有愛的親子關係需要“感恩”。

而真正的愛,只會通往真實自由。

為什麼市面上流行“感恩”?

為什麼市面上流行“感恩”?

新(舊)聞:河南大學生孟瑞鵬勇救兩名落水女童後不幸溺亡,兩個孩子的母親目睹這一切之後,反稱孟瑞鵬是自己落水。事後該母親承認真相,說是自己家裡窮,害怕擔責任,所以教女兒說謊。

這則新聞讓我想起一個相反的故事。當一個人對遇到困境的陌生人出手相助,對方萬分感謝,希望回報些什麼,助人者說:“若今後你在遇到需要幫助的人的時候,也伸出援手,這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愛,於是就這樣傳遞下去,源源不息。

按照這樣溫暖的結局,我們想象一下:孟瑞鵬捨命救人,失去一條生命,是很悲傷的事情,同時愛的力量,很有可能讓兩家人成為彼此溫暖鼓勵、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至交,讓愛繼續傳遞。

可是因為誣陷,孟瑞鵬父母傷上加傷,被救者也擔負了巨大內疚,也許兩家人從此只要提到對方的名字,都滿是傷痛。

類似的新聞並非個例:被救者跑掉,不為救人者作證的新聞比比皆是,屢屢見諸報端。

為什麼有些人如此害怕感恩?難道僅僅因為貧困嗎?為什麼“感恩”二字,在很多人心裡,並不意味著自然、美好的能量流動,而是充滿了恐懼和沉重感?

除此之外,又有好多新聞講哪個學校、培訓機構讓整個廣場的學生集體給老師、父母下跪謝恩,最好還要哭出來…

為什麼市面上流行“感恩”?

為什麼市面上流行“感恩”?

孝道文化讓“感恩”變味

“感恩”這個詞在中國早已變了味道,“感恩”的本意是,承認愛,並將愛繼續傳遞擴散。現在“感恩”這個詞卻常常和“沉重”“責任”“負擔”聯繫在一起。

中國孝道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就是“孩子要感恩父母”。正是感恩父母的傳統文化,讓“感恩”這個詞在中國變了味道。

孔融(三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後人卻往往只記得他小時候讓了一個梨子)說:“父母於子女無恩。”父母出於私慾,想要生養一個孩子,為什麼反而成了父母對孩子有恩?

好比我買了一輛心儀的車,然後對它各種擦洗保養,於是要求這輛車感謝我的保養之恩,豈不可笑?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就像一個黃金球,是向下傳遞的。父母將愛的黃金球傳遞給孩子,孩子再將其傳遞給下一代,生命因此源源不息,這是最健康的家族。

而要求孩子反哺,則成了一個死循環,孩子的能量,要投注回原生家庭,不能向下傳遞,不能專心去發展自己的生命,創建自己的新世界。

最要命的是,要求孩子感恩自己的父母,往往是沒有愛的能力的父母。宣稱母愛最偉大的母親,其實她的孩子,常常是在精神上的冷漠和暴力中長大。

真正有充沛的愛給予孩子的父母,不會覺得自己是偉大的、付出的、需要被感恩的。反而會感恩孩子擴展了他們的生命,給他們帶來各種神奇美妙的體驗,經由孩子,父母享受到了愛的美妙滋味。

我想,這是每個幸福父母的必然體驗。

為什麼市面上流行“感恩”?

當一個人發自內心地感受到幸福快樂時,會忍不住想要感恩人或者大自然,不需要任何人教育和要求他如此。

愛不是付出,愛是彼此之間流動的滋養。

為什麼越不會愛的父母,越希望孩子感恩?因為沒有愛的能力,所以為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對自己的損耗。

比如,如果心中充滿愛,我們為愛人熨燙衣服,為孩子準備早餐,看著家人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是很快樂滿足的事情。

如果心中沒有愛,做一點點事情,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勞累沉重,不停地損耗自身能量。在這些沉重、痛苦的感受的驅使下,我們會期待對方要感恩自己,回報自己。

比如很多媽媽會對孩子抱怨:“我這一身病,都是為你付出累出來的”、“我放棄了前途,都是為了你”、“我痛苦這麼多年不離婚,就是為你有個完整家庭,你可得好好學習光宗耀祖,將來好孝順我們”。

可想而知,孩子聽了這些話,會有多難受、多沉重,恨不得剔骨還肉。

為什麼市面上流行“感恩”?

父母生養了孩子,孩子就得為父母一輩子的不幸負責,這“感恩”二字,得有多可怕。如果孩子出生前有知,恐怕寧願不生出來,也不願意如此“感恩父母”吧。

“感恩=要負責任”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已經紮根於每個中國人的潛意識,一旦被人給予比較大的幫助,立刻感受到難以承受之重。無意識反應通常是逃避,逃避不了甚至有可能反目成仇,這就是俗語說的“升米恩,鬥米仇”。

為什麼會成仇呢?你給了我這麼大的幫助,我得為此付多大責任來回報才行啊?!但我沒有能力揹負這麼大責任,我會內疚。

而內疚是人們最不願意承受的,為了防止內疚,只好攻擊給予者,宣佈他對我無恩,這樣我就不用沉重、內疚了。

為什麼市面上流行“感恩”?

感恩,可以是輕鬆美好的事情

是“恩”還是“仇”,不在於給的多少,而在於給的心態。

我自願選擇給予,我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期待你給予回報,也不需要你感恩我。這樣的給予,能量是輕鬆流動的,無論給多給少,都是愛。

不期待感恩的給予,經常也會收穫對方愛的回應。被給予的人心中也種下愛的種子,也許等某一天,它會開花結果,將愛繼續散播出去。

所以,愛不是用來回報的,愛是用來傳遞的。當我們心中種下愛的種子,自然會對周圍的一切感恩,感恩親人朋友,甚至感恩整個宇宙。

真正的感恩,是喜悅能量的傳遞,不是彼此糾纏的犧牲。

為什麼市面上流行“感恩”?

為什麼市面上流行“感恩”?

學會為自己的每一個選擇負責

中國人的普遍心理發育水平,大多處在嬰兒的共生期,尚未形成獨立人格。共生的人,就像彼此糾纏的爬藤,每個人都不能獨立地為自己做出選擇。

比如讀書,不是為自己的求知慾,而是為了滿足父母的希望;結婚,是父母要求的;生孩子,是為婆家生的……這種糾纏關係中,我們很容易要求別人對我們的人生負責。

比如,有的父母會一邊幫孩子整理房間,一邊抱怨孩子不知道體諒父母、不懂得為父母分擔。替孩子整理房間,是父母自己的選擇,孩子並沒有強迫父母這麼做。

而沒有獨立人格的父母,卻要求孩子為自己行為背後的情緒負責,孩子怎麼可能由心生出對父母的感恩?

為什麼市面上流行“感恩”?

這樣為孩子付出,孩子內心生出的,更多的是對父母的恐懼和厭惡。等孩子長大之後,自然不願意常回家看看,因為彼此糾纏共生的家族,實在太沉重了。

如果想要創造出愛的流動,我們得收回無意識的糾纏,收回要別人為自己情緒負責的嬰兒心態,成為一個心理上的成年人,這樣,愛的感恩就會自然流經。

成年人選擇做一件事情,僅僅是因為自己樂意,不圖感恩回報;或者做之前把交換的價碼說清楚,讓對方有權力平等地做選擇。這都是成年人的自我負責精神。

李雪,心理學學者,從事心理學研究近十年,創辦微信公眾號“初心心理”,暢銷書作家,從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角度,詳解母嬰關係對人一生性格、命運的影響。著有暢銷書《當我遇見一個人》,新浪微博@李雪愛與自由。公眾號“李雪愛與自由”(lixuexinlixu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