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後,再聽BEYOND之《SOUND》專輯

某天,整理房間時,找到1995年買的一張磁帶,是BEYOND樂隊的《SOUND》專輯,自有一番感觸,當年那些場景浮現眼前。時間過得很快很快,24年前聽此張專輯時的景象還依稀記得,總令人有所感懷。

24年後,再聽BEYOND之《SOUND》專輯

磁帶,乃至CD、DVD在時下早已成為很多人記憶裡的懷舊物件,磁帶在當年也不便宜,記得當年買BEYOND這張專輯時,花了十塊錢,當年物價下,這個價格不算低。這張專輯是BEYOND三子時代的第二張專輯,說實話,BEYOND在失去黃家駒後,很多歌迷都對三人時代的BEYOND充滿著各種擔憂。

24年後,再聽BEYOND之《SOUND》專輯

實際上,BEYOND三子時代的第一張專輯《二樓後座》就已讓歌迷們失望不少。記得那時買入這張專輯時,與其說支持BEYOND,不如說對黃家駒的懷念。但這張專輯卻在很大程度上顯示出家駒的重要性,沒有他,BEYOND三子不管在創作力還是在唱功方面都呈現出下滑趨勢,更為嚴重的是,此張專輯也表現出BEYOND三子對家駒的依賴與習慣,整張專輯說得不好聽些,在歌曲風格以及演唱方面,極大模仿家駒,尤其黃家強,極力複製家駒的唱腔。所以,不少歌迷都對樂隊前景表示擔心。

《SOUND》專輯便是在此種情況下出爐的,一方面是歌迷的質疑,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態度表現。記得那年聆聽此專輯時,在總體感覺上,要比上一張專輯出色,或許由於家駒在樂隊中的地位與作用實在太深刻了,總無法對此張專輯作出客觀評價。

24年後,再聽BEYOND之《SOUND》專輯

24年後,再度聆聽《SOUND》專輯,卻已有另一番感受。或許經過時間洗禮後,相同事物,在不同時間階段品味,便有全新感悟。實際上,從樂隊音樂歷程看,《SOUND》專輯是分水嶺,此專輯開始樹立BEYOND三子時代標籤,音樂風格不再受限於家駒,樂隊三子重新塑造樂隊的音樂DNA,從這點上說,此張專輯意義明顯。

24年後,再聽BEYOND之《SOUND》專輯

在家駒離開後,很多人質疑樂隊創作能力,的確,家駒顯然是樂隊核心人物,樂隊絕大部分經典作品均出自於他。而《二樓後座》專輯的表現,似乎也讓歌迷的擔心變成現實。所幸,《SOUND》專輯讓大家看到三子創作能力。

雖然BEYOND樂隊很多傳唱歌曲偏向流行曲風,但樂隊前期作品風格卻是ROCK味十足。《SOUND》專輯開始宣告樂隊風格迴歸,重新找回早期曲風,搖滾永遠都是BEYOND的主旨。

24年後,再聽BEYOND之《SOUND》專輯

整張專輯由11首歌曲組成,其中包括一首純音樂作品。其實從專輯封面,便已隱晦表達樂隊的想法,那就是迴歸!重回樂隊最初定位。而專輯中的11首作品同樣表達出這一願望。黃貫中接棒黃家駒,成為創作核心,同時狂燥重金屬風格在專輯中的份量加大,這是家駒時代下所不常見的。

《鐵馬騮》、《教壞細路》、《聲音》、《困獸鬥》、《逼不得已》五首作品屬於重節奏音樂,濃厚的重搖滾氣息撲面而來,彷彿在宣洩,在批評社會現象同時,將BEYOND樂隊的搖滾精神全方位爆發,很直接很率真很痛快淋漓,非常暢快。

24年後,再聽BEYOND之《SOUND》專輯

慢歌方面,《缺口》、《阿博》、《CRYIN》、《門外看》、《嘆息》五首作品與重搖滾風格作品平分秋色。無論是旋律或是歌詞,還是演奏,均比上張專輯出色,可以說三子用作品回擊大眾對他們創作能力的懷疑。特別是黃貫中的演唱,非常精彩,自在一派的演唱風格,清爽灑脫、不急不緩間將歌曲意境發揮到最佳狀態。其中的《缺口》是一首紀念家駒的作品,那份淡淡傷感與不捨,多年後再度聆聽,依然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幻覺》則是另一種嘗試,將電子音樂與搖滾相結合,其實在家駒時代下,樂隊便有所嘗試。黃家強主唱此首作品,可以聽得出其努力改變上張專輯極力模仿家駒唱腔的方式,雖然還不盡完美,但足見其誠意。

24年後,再聽BEYOND之《SOUND》專輯

《SOUND》專輯已不僅限制於搖滾,實際上,其是一張集結重金屬、垃圾搖滾(Grunge Rock)、硬搖滾、放克、電子等風格的音樂佳作。就像隊名一樣,超越永遠都是BEYOND樂隊的主題,不管家駒在不在,這種精神都一直存在。

24年後,再度聆聽《SOUND》專輯,已有了非同一般的感覺,當年這張被低估的專輯,是三子時代下份量極重的一張專輯,也是三子時代最為出彩的一張專輯,並具有分界線意義,宣告著三子時代正式開啟。

作者介紹:王凱,策劃人,自媒體人,文二代。主攻品牌策劃、內容生產、新媒體推廣。頭條號:王先森吐槽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