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下一個萬億增量在哪裡?

寧波下一個萬億增量在哪裡?

寧波作為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在長三角區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中將扮演什麼角色?如何成為浙江“兩個高水平”建設的排頭兵?在經濟總量突破一萬億元后,寧波下一個萬億增量在哪裡?

今天上午,一場全市動員大會在文化廣場大劇院舉行,上述疑問也有了明確答案。

寧波下一個萬億增量在哪裡?

寧波今後6年要下一盤“大棋”——推進“246”萬千億產業集群建設。

具體來說就是,力爭到2025年,在全市培育形成綠色石化、汽車2個世界級的萬億級產業集群;高端裝備、新材料、電子信息、軟件與新興服務4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五千億級產業集群;關鍵基礎件(元器件)、智能家電、時尚紡織服裝、生物醫藥、文體用品、節能環保6個國內領先的千億級產業集群。

這既是寧波今後的產業發展方向,也是下一個萬億增量的有力抓手,更是實現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寧波下一個萬億增量在哪裡?

為什麼要建設“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

寧波產業集聚度高、規模體量大、產業生態全,有著雄厚的基礎。“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通過夯實基礎產業、突破重點產業、佈局未來產業可為寧波產業發展注入融合提升活力。

目前,寧波的工業總產值超過2萬億元,工業增加值接近5000億元,擁有9個全國唯一的產業基地、60家產業技術研究院、24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以汽車產業為例,去年,全市汽車產業產值3169.8億元。目前,寧波擁有吉利、大眾、中車、比亞迪等整車生產企業。在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榜單上,寧波擁有均勝、華翔、敏實三大龍頭,而拓普、雙林、聖龍等也躋身中國零部件百強。全市已具備汽車動力、底盤、車身、電氣電控全部四大類,涉及汽車各大總成及零部件的產業鏈,110多家企業主導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20%。

寧波下一個萬億增量在哪裡?

已經如此全面的寧波汽車業要在如今電動化與智能網聯化的新汽車時代再發展壯大,必然需要更具前瞻性的新佈局。

另一方面,從市場需求看,在全球市場中,寧波製造正扮演著愈發重要的作用,綠色石化、汽車、新材料三大產業近15年的年均增長分別達到10.5%、27.5%和17.2%,潛力巨大。

此外,在空間承接上,當前的前灣新區、甬江科創大走廊、寧波軟件園、臨空經濟示範區、南灣新區、東錢湖區域等,都能夠有效承載產業的提質增量發展。

寧波下一個萬億增量在哪裡?

那麼,怎樣加快建設“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

根據部署,下一步,寧波將圍繞產業提質擴量,進一步優化空間佈局、強化項目支撐、增強創新實力,突破一批關鍵新技術、培育發展新主題、建設人才新梯隊,做強產業鏈條、推進產業融合發展,開拓國內外市場,使寧波真正成為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先行者和主力軍。

在汽車產業方面,寧波將以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以及核心零部件為主要方向,建成集新能源汽車技術、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協同創新生態體系。

事實上,許多企業已經率先行動。今年3月,均勝電子入駐美國硅谷,成為中國首個在硅谷設立研發中心的汽配企業,準備在智能網聯與新能源領域大展拳腳;而吉利去年在杭州灣新區佈局總投資62億元的研發中心,具備獨立的整車、發動機、變速器、電子電器的自主研發能力,是目前國內最大、最先進的整車試製中心。

寧波的製造“硬”實力一直有目共睹,但在“軟”實力方面仍有待提高。這個“軟”指的就是“軟件”。2018年,全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模達640億元,同比增長20.1%,儘管增速位列全國前列,但與杭州、武漢、青島等同類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寧波下一個萬億增量在哪裡?

面向未來,寧波決心補上軟件業這塊短板。未來,寧波軟件與新興服務業將以信息服務、科技服務、供應鏈服務、商務服務等為主攻方向,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特色型軟件名城,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在中國製造業供應鏈圈子中一直有句口頭語——“加工結構件到寧波,電子元器件還得去珠三角。”在數字經濟時代,沒有強有力的電子信息產業支撐是絕對不行的,特別是一些西方“卡住中國脖子”的技術,也大多存在這個產業中。

因此,寧波電子信息產業將謀求新的突破,未來將以集成電路、光學電子、汽車電子、智能光伏、智能信息終端、新型電子元器件等為發展方向,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子信息製造業集聚地、全國領先的電子信息製造業創新中心。

寧波下一個萬億增量在哪裡?

為什麼說,加快推進“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建設是寧波開啟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

因為“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不僅重視夯實產業基礎,著眼未來發展,更重要的是與當前融合發展的大潮極為匹配。

本週三,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的為高新區工業企業講一堂課——如何使用工業操作系統控制工廠裡的設備。在該操作系統中,企業負責人可以從工業APP商店,下載相應的工業APP,來進行各種工業品的生產,猶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打車用“滴滴”,吃飯用“大眾點評”一樣。這就是如今製造業環境真真切切的變革。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為寧波各行各業的智能製造、精細化製造、關鍵工藝的提升提供了金鑰匙。

寧波下一個萬億增量在哪裡?

又比如電子信息產業,寧波舜宇光學的電子光學技術,在手機攝像頭領域製成不可缺少的組件,在車載鏡頭領域可以提升智能駕駛等級,為無人駕駛做鋪墊,在VR領域,又能使沉浸式體驗更在逼真。

洞悉趨勢,才能引領未來。寧波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然需要沿著創新的邏輯不斷向前邁進。

北大國發院教授、經濟學家周其仁近日在演講中說,“中國製造現在被西方的‘卡脖子技術’和後起發展中國家的低成本製造圍住了,要突圍,我們在高端技術方面要做‘從零到一’的研發,尋求突破;在傳統領域,我們要不斷創造新的成本曲線,以新制快。如此,才能完成製造強國的目標。”

期待寧波製造乘著“246”的東風,展翅高飛!

寧波下一個萬億增量在哪裡?

寧波下一個萬億增量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