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無論90、80後還是60、70後,大家是否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

財經心觀察


前三次科技革命,我們都比較熟悉,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是一次我們大家都身處其中的科技革命。

此次科技革命是以人工智能,清潔能源,機器人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

2013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4月7日至11日舉行。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家廠商參展。中國以近600家參展商規模成為東道主德國以外的最大參展國。"工業4.0"概念在本次展會中備受關注。輿論普遍認為,作為工業領域的全球領先展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推動了"第四次工業革命"。

與德國工業4.0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我國的“中國製造2025”,身處其中的每個人,其實都能夠感受到第四次工業革命帶給我們的變化。

每當新事物出現,最先接受並得益的一般來說應該是年輕人,因為年輕人接受新事物的機會更多、學習能力也更強,不過這種說法也並不絕對,有很多60後、70後有識之士,在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等領域的造詣遠遠超越很多年輕人。


工業互聯網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三次工業革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都與計算機、互聯網有密切的關係,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個重要代表就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綜合利用,所以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推進的過程中,人工智能相關技術會得到大面積的落地應用。

對於不同年齡段的人來說,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的當下都會面臨不同的機遇,也都需要有不同的應對方案。總的來說,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對於年輕人(80、90後)來說機會更多一些,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年輕人擁有更新的知識結構。工業革命會在很大程度上推動產業結構升級,而產業結構升級的背後就是人才結構的升級,所以對於掌握流行技術的年輕人來說,工業革命迎來了“換道超車”的機會。

第二:年輕人學習能力更強。工業革命會帶來大量的新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一眾技術將會逐漸落地到廣大的傳統行業,這就需要職場人積極擁抱這些新技術,積極學習相關的知識,而年輕人往往具有更強的學習能力。

第三:年輕人接受能力更強。工業革命將帶來大量的改變,這些改變不僅僅體現在生產方式的變化上,也體現在運營方式、管理方式、服務方式上,年輕人更容易接受這些變化,也更容易適應這些變化。

所以,雖然看似第四次工業革命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有機會,但是年輕人無疑具有明顯的優勢,當然,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是否有前途就看年輕人是否有更多的機會。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方面的問題,或者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諮詢我,謝謝!


IT人劉俊明


你說的沒錯,第四次工業革命真的已經來了。而且開始影響著社會各個年齡,各個階層的人。

正在發生

我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力大面積的被智能機器人所代替,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雖然人工智能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興盛期,多次衰敗期。但是這次興盛期,真的已經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比如,無人駕駛代替司機;智能傳菜機器人代替餐廳服務員;智能機器人代替流水線工人;智能機器人代替出版社編輯,新聞作者;智能機器人代替老師;仿真機器人等等。這些有的已經發生,或者正在發生。



那我們60,70,80,90後在一個起跑線上嗎?

實事求是的說,從60後到90後,一定不是在同一起跑線上! 我這麼說的原因是:

01 年齡問題

人工智能技術對普通民眾來說都還很陌生,我們得學習很多新的知識,來了解人工智能。按照人年齡學習問題能力的規律,年齡越大,接受新技術越慢。所以,因為接受新技術接受能力問題來說,越年輕越有優勢!


02 文化背景

對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新技術的接受快慢也完全不一樣。初中文化背景跟研究生文化背景的對學習新技術能力差別就很大。所以,除去年齡問題,文化背景造成了大家不在一個起跑線上。

所以,基於年齡問題,文化背景問題,60後,70後,80後,90後,都不會處在一個起跑線上。雖然有上述客觀因素的存在。但是,我想最終的領跑的一定是那些:有一顆好奇心,喜歡追求新鮮事物,喜歡鑽研的人!


AI科技猿


個人認為第4次工業革命實際上是從智能手機普及開始算起的。

第4次工業革命的具體實踐,就是物聯網,物聯網的技術支撐有這麼幾個,一個是網絡技術的極大提高,5g和6g通信的相繼開通,再一個就是量子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你們可以想一想,智能手機實際上現在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就是一個助手了。

我們可以向它問路,比如我要去哪裡我可以走路去,騎自行車去,坐公交車,我可以乘車,路線是怎樣的它都會告訴你。這是嚮導的角色。

我可以問它今天的天氣狀況,今天的新聞,今天國內,國際上的重大事件。這是新聞推送者的角色。

手機上的功能還有很多,比如說照相啦,還有定時提醒啊,等等等等,每個人可能會有很多很多細化的應用。

從手機衍生開去,比如說,一個家用的電氣設備,會定時告訴你它的健康狀況,比如說哪個地方不工作了,它會告訴你,然後告訴你怎麼修,去哪裡買部件。這個就是家居產品的智能化。

假如你喜歡騎自行車,你的自行車上會有一個提醒裝置,比如說它需要打氣了,它需要加潤滑油了,等等這些都算是物聯網的一個應用雛形。

下一個像智能手機這麼普及的設備應該就是自動駕駛汽車。那個時候可能就沒有私家車的概念了。你要想去哪個地方,你可以打開你的程序尋找你附近的汽車或者你想開的那輛車,讓它到家裡來接你,然後把你送到目的地。

如果你想有私家車的那種感覺也可以定製某輛車專為你服務,當然你要交比較高昂的費用,那遠遠也比現在私家車便宜。

再回到我們目前的現實生活中,現在市面上能夠購買的一些智能助手,比如說,谷歌的助手,亞馬遜的alexa,這些都是非常智能的助手。你可以跟他聊天,你可以讓他幫你接電話,讓他給你訂餐,讓她做一些秘書的工作。

在居家生活中,實際上使用這樣的智能助手可以幫你管理家裡的電氣設備,比如說電燈有人的時候才開。然後幫你安排,機器人清掃地板地毯。

根據現在目前的技術和市場狀況,我們普通人的家庭都可以安裝這樣的一套家庭智能套裝了。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實際上這裡講的是一套系統,所以從社會的大環境來說,真正的工業4.0的實現要基於一系列的設施配套,包括高速網絡,各種行業的智能化的提升,這是一個統籌的規劃。這個規劃離不開國家級的戰略安排。

好了,我們這一問題先講到這裡。歡迎訂閱丁哥開講,我們下次再見,謝謝。





丁哥開講


從來都是如此。近幾百年,技術應用連續"提升”,加速顛覆舊技術、舊行業、舊工廠。人口結構相應發生變化,“低端”人囗過剩,能追上新技術和新技術所需的人口急速減少,社會託底的成本加速上升,如沒有加大資本投入,將導致社會問題。這不是本質的,本質的要點是新技術本身。新技術,我想不可避免地將朝向醫學-神經生理學浸潤,一旦AI小型化、生物學化做得足夠好,並且能很好地與人類神經系統相連,在競爭取向文化環境下,必定會得到廣泛應用。因為它能提高人的記憶,快速處理,精準計劃或人的力量與靈活性,既然人人都不願意成為新一代的"低端”人口,理所當然,就必定會過江鯽般地爭取做"AI人”。這將對整個人類造成非常深遠的,不可逆轉的傷害。


用戶3867041758145


這幾個年代的人根本不在一個起跑線上,60後其實已經知識落後,只有少部分精英,他們理解社會發展的趨勢,70後也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知識落後,現在還活躍在經濟舞臺上的一些人,最後也會被快速發展的互聯網知識經濟,準確的說是互聯網智慧經濟所取代,80後90後,缺乏實戰,缺乏歷練,雖然在知識結構上有所優化,但是大多數無法應對這麼殘酷的社會競爭,未來,只能希望00後,在殘酷的現實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時候,只有00後,還有時間去思考,大部分的60後70後,80後,90後都沒有時間去思考,也沒有時間去真正的理解,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情。00後還有時間去研究,去觀察,然後去總結,站在所有人的經驗,經歷和痛苦的過程中去總結出有利於未來社會發展的格局,所以社會是要經過一個殘酷的洗牌,最後讓大家看到一個直面的現實以後,多數人們已經沒有勇氣再去改變什麼了,所以00後有那麼一點點希望。少數00後的精英也許會在父輩給他們積累的基礎上走出迷局。


創響九州


我覺得吧,這個問題需要分兩方面看看

首先,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時,某種程度上來說,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只是崗位不同。例如60後可能是專家崗位或者領導崗位,90後可能是青年骨幹或者剛剛工作,從這個意義來說,大家同時面臨著工業4.0,這個應該是一樣的

另一種角度來說,大家在不同的維度也是絕對處於不同起跑線的。

例如60、70後,經驗豐富,可能更能從頂層把握整體的工業變化,起著高屋建瓴的指導作用。而80、90後年富力強,接受新事物的學習能力也很強,那麼自然比60、70後更容易擁抱工業4.0,也更容易從中發現新的機遇

凡是工業革命就代表勞動效率的提升和剩餘勞動力的釋放,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90後更容易接觸工業4.0所需的技術,因此90後和80後更不容易被淘汰,從這點看,大家也不在同一個起跑線

所以不管是60後、70後,還是80後、90後,在工業4.0都要找到自己的定位。60和70後可以利用自己的經驗更好的起指導作用,同時也要多學習提升自己防止被淘汰,而80後90後可以更好的承擔改革的排頭兵作用,同時也要多聽聽前輩的意見,防止冒進


IT老菜鳥


第四次工業革命當然是靠人類用勞動創造推動,但不是能用年齡段去解決問題和衡量在此浪潮中的重要位置的。

人是推動者,無論90、80、70、60,抑或老齡。

軟硬件設施是基礎,不管中國還是外國,產業巨頭或小微企業。

起跑線由現階段的自有製造水平和能力、人力和財力資源決定。

如果90、80、70、60,抑或老齡的能力相當,那麼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大家的競爭力和發揮才能的機會一樣。

所以,無論工業發展進步到哪個階段,你的能力決定了你的角色而非年齡。

再謝!有一些小問題,如果需要在下建議,三句兩句、言簡意賅,請私信即可。


產業前沿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理解下如何定義第四次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能,新物聯網技術、清潔能源,機器人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技術革命。至於各年齡段人群是否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個人認為不能一概而論。單從這些新技術的曝光度、新名詞來講,可以認同是在同一起跑線,但要清楚,絕大部分新技術的技術原理、技術基礎都會依託過去的傳統理論,只不過加以創新才得以有質的發展,既然依託傳統技術基礎,那就因人而異,所以,如果從看客的角度上來看,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如果從技術應用、開發、推廣角度來看,則不在同一起跑線上,且差距還很大。


電子技術論


天道輪迴,適者生存,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知識經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特徵,人工智能+ xx,是本次工業革命的高潮。春江水暖鴨先知,以互聯網和大數據為依託的人工智能,對世界未來的生產和生活影響有多大多深刻,任何估計都不為過,有些根本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力,而且發展特別迅速,用迅雷不及掩耳來形容很合適。機會總是給有準備者,這與年齡無關,誰最先順應歷史發展潮流,並搶先下海弄潮,將自己的工作+人工智能,就搶展了先機,就會風起雲湧,就站在了時代前列。如果對新技術心存疑忌,或只做個岸邊觀潮者,那沒幾年你會被時代無情的拋棄,眼睜睜的看著那些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弄潮兒們,盡情享用累累碩果。行動起來吧,幸運只會擁抱實幹者,天上不會有餡餅掉下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猶豫不等待,趕緊登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列車,做一個自覺的創新者,時代潮流的推動者,天道只酬先行者,沒有幾零後之分,大家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機會是公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