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融資,僅3人開發小團隊,VR遊戲《Beat Saber》是這樣成功的

從未融資,僅3人開發小團隊,VR遊戲《Beat Saber》是這樣成功的

VR的尷尬在於大家知道VR是什麼,但卻發掘不了VR技術的背後。遊戲也是如此,並不是找大IP就一定能成功,也不是號稱大製作就會有好結果。

可喜的是,去年推出的《Beat Saber》以前所未所有的速度佔據VR遊戲暢銷榜,直到現在也是VR領域被看作是殺手級應用的一款遊戲。

然而對於消費級VR而言,無論是VR硬件廠商還是內容製作商都在尋找更多的VR殺手級應用。大家都在探索,哪種類型更適合VR,VR中哪些操作又是最能發揮優勢的。

甚至,剛剛即將發貨的Oculus Quest一體機更是宣稱為遊戲而設計,並聯合《星球大戰》、《Beat Saber》、《憤怒的小鳥VR》等大量IP為其進行適配,從IP化的角度來看,Oculus Quest無疑是移動VR中做的最好的。

有這麼一家VR內容工作室,通過一款遊戲就在9個月內銷量就突破100萬份,沒錯,我說的就是Beat Games和它的《Beat Saber》。以遊戲20美元的售價來估算(不含中國等價格低的地區),算一下營收大概有2000萬了。

《Beat Saber》在VR遊戲上可謂一路高歌猛進,從最初個人玩法擴展至線上比分,再到進入線下VR體驗館,完全體現了它在消費者中的受歡迎程度。前不久《驚奇隊長》女主演Brie Larson還在《吉米今夜秀》節目中通過它體驗了一把節奏和光劍的碰撞。

而現在,距離《Beat Saber》進入Steam平臺剛剛過一年,在這一週年之際,Beat Games CEO Jaroslav Beck接受了外媒TechCrunch的採訪,在採訪中他表示:《Beat Saber》的成功很意外,希望能儘可能讓這款遊戲進入更多場景,它不僅是一款遊戲,還可以用來健身。

《Beat Saber》開發背後

從未融資,僅3人開發小團隊,VR遊戲《Beat Saber》是這樣成功的

從左至右:Hrinčár,Beck和Ilavský

據悉,《Beat Saber》的點子最初並不是Beck想出來的,而是誕生於兩位捷克程序員製作的早期Demo,他們倆就是Ján Ilavský和Vladimír Hrinčár。

這兩位程序員從高中開始就在開發遊戲了,他們曾經發表過一款叫《Chameleon Run》的遊戲,曾經獲得蘋果2016年的設計獎。在那之後,他們便開始開發VR遊戲。

Beck最初在Facebook上看到Ilavský和Hrinčár的Demo時,這兩個人已經開發了一年。當時,Beck在洛杉磯運營自己的音樂工作室:Epic Music,他曾經為EA、暴雪和迪士尼等公司提供遊戲內音樂服務。

那款Demo激起了Beck的興趣,儘管他有想過VR可能只是一個短暫的風口,但還是對它進行了一番調查。

Beck表示:當時很猶豫,但是看到這兩個人的Demo後,彷彿大腦和思緒都被解鎖了。

後來,Beck發現大家都是捷克老鄉,就趕緊聯繫Ilavský和Hrinčár,並飛到布拉格去談合作,希望給他們的遊戲提供配樂。Beck甚至還勸說二人,如果遊戲和預期一樣,已經做好創辦公司的計劃。

Beck承認,勸說程序員為demo遊戲創辦公司的難度比想象中要高很多,還好最後成功了。

據瞭解,在遊戲開發過程中,三個人都各自發揮了自己的完美主義精神,因此在截止日期內完成任務對他們來說總是比預期還困難。

對此,Beck表示:儘管在去年5月已經推出了搶先體驗版《Beat Saber》,他們依然認為完成整個遊戲的開發是一件漫長而難以實現的夢想。

考慮到《Beat Saber》是迄今為止下載量最高的VR遊戲,這樣的成功想必與他們的辛苦付出和高要求脫不了干係。

音遊取巧的宣傳策略

從未融資,僅3人開發小團隊,VR遊戲《Beat Saber》是這樣成功的

此前青亭網曾報道過,《Beat Saber》並未在營銷上投入大量資金。Beck認為,這款遊戲的成功Ilavský和Hrinčár功不可沒,因為這就是他們想要一直玩的遊戲,最開始並沒有考慮商業化方面。

當然,成功靠的不僅是熱情或是幸運,還有流量的號召力和YouTube平臺。遊戲正式推出前,開發團隊就已經在YouTube上發佈多段宣傳和試玩視頻,確保讓更多人瞭解到這款遊戲獨特的玩法和魅力。

另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這些上傳到YouTube的視頻中的歌曲竟然都是來自於Beck原創,這也讓其無需顧慮版權因素,在互聯網上大範圍傳播的關鍵。尤其是對於那些沒有VR硬件的玩家而言來說,更有吸引力,雖然談不上想買,但肯定還是想試一試。

據瞭解,Beat Games與LIV工作室合作錄製的《Beat Saber》試玩視頻在互聯網上的播放量已超630萬,所有的宣傳視頻總播放量已經突破20億次。還有不少人留言稱:看了一遍又一遍,停不下來了。

​Beck稱:的確有不少遊戲玩家在看到這些視頻後才接觸併購買VR頭顯。

另外,YouTube上存在大量遊戲主播,他們也是《Beat Saber》在宣傳上關鍵的一環。宣傳視頻上線沒過多久,頂級的遊戲主播PewDiePie和Jacksepticeye已經發現它,並且開始錄製該遊戲的體驗視頻。這樣一來,經過主播向粉絲們精準的傳播,讓《Beat Saber》在互聯網上的呼聲一躍而起。

VR遊戲的榜樣標準

據悉,《Beat Saber》的成功不僅促進了VR頭顯的銷量,也開始在影響VR頭顯的設計環節。Oculus就曾以《Beat Saber》作為基準,測試Quest一體機上的Insight追蹤系統,確保其頭顯能夠運行這款遊戲最高級的模式。

Oculus生態部門主任Chris Pruett曾向TechCrunch透露:負責追蹤技術的部門一直在優化Insight追蹤技術,直到能夠運行Expert+(宗師級)模式的歌曲,並且能夠得到和Oculus Rift相同的分數(採用“星座”追蹤系統)。

Oculus CTO卡馬克在F8大會上試玩《Beat Saber》

他補充:對於衡量追蹤技術的整體質量來講,《Beat Saber》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標準。

不只是Oculus,今年2月青亭網就曾報道,Valve為了《Beat Saber》更新SteamVR代碼,原因是一些高級玩家覺得這款遊戲的速度已經不夠快了,所以Valve通過這次代碼更新,對其基站的追蹤進行了優化。

成功之後

從未融資,僅3人開發小團隊,VR遊戲《Beat Saber》是這樣成功的

VR行業中有不少人認為,《Beat Saber》的成功預示著VR市場又將在一次爆發。比如VR Fund聯合創始人Tipatat Chennavasin曾表示:《Beat Saber》不僅是成功的VR遊戲,也是近年來非常成功的獨立遊戲。《Beat Saber》的故事,可能就像是《憤怒的小鳥》在一年內獲得600萬美元營收,吸引了大批遊戲玩家使用iPhone那樣吧。

在銷量突破100萬份後,Beat Games又迎來了新的挑戰,那就是VR依然小眾。為了確保其發展不會被VR的市場規模所限制,該公司已經開始著手開發自己的硬件。

據瞭解,Beat Games曾與韓國Skonec公司合作,開發訂製的VR街機,讓沒有VR頭顯的亞洲消費者也能玩上《Beat Saber》。

另一方面,《Beat Saber》的代碼足夠精簡,Beck和團隊在遊戲優化上花費了很大功夫。他表示:如果有必要,這款遊戲也許都能在洗衣機上運行。

儘管這款遊戲已經收穫了不小的成功,Beat Games也希望它的受眾群也越來越大,但是他們還未考慮擴大規模。在過去一年裡,他們僅增加5名員工,從3人到8人,已然是小規模。

關於這樣的原因,Beck解釋:我們不想要變成大團隊的管理者,而是想親手完成這個遊戲。

這也是Beat Games團隊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VR/AR這個以來大量融資的行業中,他們竟然從未獲得外界融資。

Beck表示:我很驕傲,因為創辦這個公司的基礎是為了開發好遊戲,而不是為了盈利。我認為對於開發者來講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有了很好的點子,結果投資者說這樣不賺錢。賺錢並不是遊戲開發者要考慮的事情。

不過他還補充:我不是說以後不會融資。並且還表示:Beat Games有推出第二代《Beat Saber》的想法,不過目前的重點還是完成第一代。

對於《Beat Saber》何時完成,Beck表示:完成這款遊戲還是要看它還有多少潛力,而不是我們還能推出多少新功能。我們目前看好它在電競、健身和音樂欣賞等場景的應用,遊戲在這些場景的優化將需要大量的工作,希望我們能夠堅持運營到遊戲完成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