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臺灣中正春季拍賣精品推薦:大清乾隆年制鏤空瓶

2019年臺灣中正春季拍賣精品推薦:大清乾隆年制鏤空瓶

底徑:13cm/口徑:12.7cm/通高:40.6cm

眾所周知,清朝時期陶瓷文化以及漢族勞動人民瓷器燒製水平可謂登峰造極。數千年的經驗,加上景德鎮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皇帝重視,瓷器的成就非常卓越,皇帝的愛好與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製作技術高超,裝飾精細華美,成就不凡,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清瓷是悠久的中國陶瓷史上最光耀燦爛的一頁。


2019年臺灣中正春季拍賣精品推薦:大清乾隆年制鏤空瓶


此瓶內繪青花,外畫洋彩、琺琅彩、粉彩,繪如意紋、回紋、魚戲蓮葉紋、魚紋、雲紋、水波游魚紋、纏枝花卉紋等,紋飾極其繁縟,層次分明,生動有趣,富於動感。綜合運用描金,鏤空、轉心、浮雕、淺刻等多種工藝,極盡奢華、歎為觀止。且寓意十分有趣,頸部四個“吉”字,四“吉”諧音“四季發財”,與周邊花卉紋飾相輔相成,再配上腹部水波游魚紋飾,可謂是連綿不斷、年年有餘。底為青花款“大清乾隆年制”,屬於清三代瓷器中的巔峰之作。


2019年臺灣中正春季拍賣精品推薦:大清乾隆年制鏤空瓶


清朝御用督陶官唐英與其副手在景德鎮官窯設計研製出了我國古代制瓷史上設計最精巧、工藝最複雜的三種瓷器樣式:套瓶、交泰瓶和轉心瓶,並奏請乾隆皇帝御審。其中,工藝最為複雜的正是將幾種樣式結合的轉心套瓶,它分為內瓶和外瓶,內瓶底部與外瓶內心連接,外瓶瓶身鯉魚圖案栩栩如生,配以鏤空水波紋雕花設計。雖巧奪天工,但費時、費工、費料,更不易仿製,連乾隆皇帝也覺得其工藝過於複雜,在唐英的奏摺上批覆:“不必照隨常瓷器多燒。”因此,該類瓷器存世極少,精品難尋。


2019年臺灣中正春季拍賣精品推薦:大清乾隆年制鏤空瓶


2005年 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以2.3億元拍賣紀錄,成為當時中國最貴的藝術品。 2010年6月 黃庭堅《砥柱銘》以4.368億元成交,刷新了中國最貴藝術品的紀錄。2010年11月11日的一場拍賣,倫敦博羅(Borough)區域的Bainbridge拍賣行拍賣中,一個估價80萬英鎊至120萬英鎊之間的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以5160萬英鎊(約5.5億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刷新了2010年6月由黃庭堅書法《砥柱銘》創下的4.368億元紀錄,成為最新的中國最貴藝術品。而2010年成交的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與這件瓷器極為相似,而如今此類精品乾隆瓷今年再次現身於臺北中正春季拍賣會,是否會掀起另一番收藏熱潮,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