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生活是一場困局,在困局中最痛苦的莫過於理解

只是覺得很久沒看電影了,看到最熱的電影是復聯4,僅次於它的便是何以為家。對這個名字很感興趣,看到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腦子裡閃過一句話:“天大地大,何以為家?”

如果家是有父母,有兄弟姐妹便是家的話,那大多數人都有家。

如果家是溫暖明亮能夠給人歸屬感,能夠讓人安心的避風港的話,那很多人都沒有。

尤其是在這個世界中,在失去與離別如此常見,如此普遍的世界裡,焦慮與不安像病毒一樣迅速傳播開,很多人在某一刻都恍惚以為自己是行屍。不知道為何變成這樣,不知道怎樣變好,一下子就陷入了深淵,與傷感為伍。

何以為家:生活是一場困局,在困局中最痛苦的莫過於理解

1

街道是那樣真實,破舊的路上面亂糟糟的放著垃圾,房子是破的,鞋子是花的,衣服也是髒的,頭髮蓬蓬亂,和穿著乾淨整潔衣服,打理很帥氣的小孩不一樣。在破舊的房子裡繚繞著煙霧,不是人間仙境,而是一幅充滿墮落與陰影的畫面。

一群半大的孩子在那兒抽菸,一起破壞陳舊腐爛的傢俱,用著木頭製成的槍對準彼此,然後發出笑鬧聲。

他們開心嗎?他們難過嗎?雖然電影裡的人是笑著的,可是透過那一張張笑臉,人們看到的是壓抑與麻木。小孩子沒有辦法改變環境,只能順從順服的適應環境。而贊恩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的。

後來,贊恩把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你們生了我。”

這個理由令所有人沉默,也很難過。不僅是裡面的人,也包括外面的人。

有一種不知名的情緒在蔓延,無法確切形容。悲哀、慶幸、鼓勵、稱讚……最後都變成一聲嘆息。

他的反抗令人不解,大家覺得與父母之間會有怎樣的仇怨呢?再怎樣,也不該對父母做出這樣的事兒啊。用一個詞就可以形容贊恩的舉動,“大逆不道!”

中國人的觀念裡,父孝子慈是每一個家庭都渴望成就的,父子之間就算有矛盾也不會如此,可是贊恩的家庭並非如此,而是父不慈,子不孝。

人們理所當然的覺得父母是有苦衷的,也覺得孩子應該理解父母,甚至是要支持父母的決定。

可這世上本就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想法, 一切都是有前因後果的。在尚未明白事情經過之前,我們不能輕易下定論。就連清楚之後,也不敢輕易下定論。

有一句話叫,這世上從來沒有感同身受。是,沒問題,可是就算有感同身受,那又怎樣呢?並不能起什麼實質作用。而且沒有感同身受,還有理解啊,理解又有什麼實際性的作用嗎?似乎並沒有,因為理解這種感覺除了徒增痛苦之外,再沒有什麼其他實際的用處了。

何以為家:生活是一場困局,在困局中最痛苦的莫過於理解

2

看到贊恩的成長經歷,就會明白贊恩為何做出這樣的事情。

據說贊恩已經12歲了,但是父母並不確定,贊恩自己也不確定。

令人匪夷所思的同時也覺得有些可笑,身為父母竟然不記得孩子的年齡。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贊恩在小賣店打工,提水、拉煤氣、搬貨、理貨……都會,儘管有些工作做起來也是跌跌撞撞。

贊恩不是好孩子。抽菸、偷東西、打架(被打)、捅人,他都做過。

沒有煙癮,只是用這種方式排解自己的心情。偷衛生棉給薩哈用,只是為幫她掩飾,以免她被送走,他會照顧保護弟弟妹妹,與薩哈感情最深。後來薩哈被父母送給阿薩德的時候,贊恩鬧了、打了、追了,也捱打了,儘可能地保護妹妹,可還是失敗了。贊恩去了陌生的城市,本想和薩哈一起去的城市。他與薩哈這一別,就是永別。

而在永別到來的時候,贊恩剛剛完成一筆交易,把像親弟弟一樣的黑人小男孩兒賣給了別人。對方承諾會給他找一戶好人家,讓小男孩吃飽穿暖,喝乾淨的水,穿乾淨的衣服,有戶口,過上正常小孩的生活。贊恩在找不到男孩媽媽的情況下堅持了很久,可還是沒辦法讓這個孩子活下去,無奈之下,他做了和父母一樣的舉動。

讓男孩去過有吃有喝的生活。

贊恩再也無法陪伴這個男孩,而男孩到了別人手裡,是否真的能過上所謂的(所承諾的)更好的生活還是未知。

贊恩一無所有,卻想要為別人(給自己溫暖的人)傾其所有,這太難了。

贊恩在這個男孩家體驗到了快樂與溫暖。男孩的媽媽也沒錢,但是她一直照顧男孩,再難都沒有把男孩送走。對男孩笑,擁抱男孩,親吻男孩,疼愛男孩,這一切都是贊恩在父母那兒不曾體會到的。

贊恩生活在暴力與冷漠中,父母動輒打罵,沒能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卻一直在生孩子……

在贊恩送走男孩之後,回了父母所在的地方,這時,薩哈已經死了。憤怒之下,贊恩捅了阿薩德(薩哈的丈夫)。

然後,他進了監獄。

對於一無所有的人來說,他別無選擇,就連保護與報復的方式都是這樣……脆弱又充滿力量。

那是目前的他所能做的事,未來還是未知。

而理解他之後,痛加深了。

何以為家:生活是一場困局,在困局中最痛苦的莫過於理解

3

在監獄裡,他沉默著。

監獄裡還有很多比他大不了多少的人,他們或沉默,或歡笑,看起來還不錯。可是生活在苦難之中的人,也只是看起來還不錯。儘管這苦難是父母或自己造成的。

生活是一場困局,在困局中,最痛苦的莫過於理解。理解並不能改變什麼,反而更痛苦了。似乎是一種極無用的東西。

各個階級都如此。

不過,理解也能讓人付諸行動。這之後,才會更好。

贊恩把父母告上法庭之後,父母回想起曾經的一切,淚流滿面。他們不是不知道這樣不好,可是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

贊恩父母的父母是這樣,阿薩德的父母是這樣,一代又一代,貧民窟裡大多數人都在重複著同樣的生活,別無選擇。只有這樣,才能活著。

這可能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痛,而是多數國家都會有的現象。

在溫暖裡生活的人怎麼會明白在泥沼裡掙扎的人到底有多痛苦呢?

我們所看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角。

贊恩說:“我以為長大就好了,長大會變成一個好人,會受人尊敬,會被人喜愛,可是真主並不允許,我們這種人長大了也是被人當成地毯一樣踩在底下。”

影片中出現了十字架,貧民窟有一個大大的懸在半空中的十字架,黑人男孩家裡掛著一個十字架……真主冷眼旁觀,並未對生活在苦難中的人類伸出雙手。這一幕有些諷刺。

溫飽都無法滿足,信仰卻要足夠充分。似乎只有信仰他們,才能繼續活下去,才能有變好的可能。如果真的可以的話,我想人是會信的,尤其在是窮途末路的情況下。

再多的苦難都沒有讓贊恩對父母和世界失去信心。他的要求很簡單,希望父母不要再生孩子,那些和自己父母一樣沒法給孩子能力選擇的人也不要生孩子。

不然,悲劇還是一樣的。

現實中,贊恩的生活確實通過這部影片改變了,他有機會擁有選擇權,可其他在水深火熱中掙扎的人呢?

一切都是未知。

每個國家每個人都有自己隱隱作痛的傷,只能用藥減緩傷痛,能不能癒合或者是不受傷是很難說清的。

畢竟,未知才是已知,受傷才是平常。

人生在世,多為不易 。

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告訴自己,相信這個世界會變好,不會變壞。

畢竟,活下去總要有些正向的東西。

願暗瘡不化膿,暗傷被治癒,劇烈的痛可以不再那麼痛。

而你,還可以露出笑容。

我想,能看到這部影片的人不會如此,看不到影片的人依舊如此。

原因不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