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最近《何以为家》电影火的不要不要的,只因太过现实,不少人反映此片简直就是眼泪的收割机,我看的时候倒是没有流泪,只是有点悲伤,悲其所不幸,有点庆幸,幸所在中国。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一个12岁的孩子把父母告上了法庭,只因劝告父母“不要再生了”!这样的控诉在我们这个提倡生二孩的国家来说好像不可思议,可是在黎巴嫩,却是“常态”。黎巴嫩不少底层的孩子存在着“生而不养”的状态,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换钱”的工具。父母成了合法的“人贩子”。两只鸡就能换一个老婆,情何以堪?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初看这张海报,你很难看出这是一个会杀人的孩子,他的微笑看起来这么有感染力,可是这微笑却得来不易,在影片中仅出现了2次。12岁的年龄,本应是充满童真童趣,无忧无虑,可是这些不属于赞恩。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奢侈的2次笑容:第一次是家,第二次是尊重

第一次赞恩露出微笑是在拉希尔的家里,拉希尔拿回了一个别人不要的蛋糕,当她插上蜡烛让赞恩吹蜡烛的时候,赞恩感受到了此生从未有过的爱与家的味道。在烛光的照映下,他笑了,他的笑容感染了我,到现在,我依然忘不了他的笑容。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第二次,他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他终于不再是躲躲藏藏的“过街老鼠”,有了身份,他可以成为他自己。第一次他问父亲他的证件的时候,他想逃离,他想拥有不同的人生。可是父亲给他的结果却是:他不配!多么残酷的事实,好在结局给了赞恩一个好的开始:他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他也可以拥有一份不同于父辈的生活:在他有能力的时候选择结婚,在他会爱的时候生个孩子,像拉希尔一样把所有的爱都给孩子。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微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据研究表明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其实我们都会微笑,只是那个时候的微笑属于无意识的反射性微笑。当我们开始有意识的微笑的时候,我们却渐渐忘记了如何微笑,渐渐失去了微笑的能力。

你有试着了解一下你每天微笑多少次吗?

你每天哭脸的时候多还是笑脸的时候多?

你面对孩子的时候是笑脸还是苦脸?

既然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原生家庭,那就请微笑面对,相信所有的苦难都将成为滋养大地的雨露,风雨之后肯定有彩虹。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家是什么?

家是一个住所,又不止一个住所。我们常常说家是心灵的港湾,是累了可以回去肆无忌惮休息的地方,可是《何以为家》中赞恩并不这样认为。对于他来说,他的家只是一个住所,是一个牢笼,在别的地方,也许还更像家。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在那个大家庭里,赞恩努力着守护属于他的温暖——他的妹妹,只有妹妹理解赞恩,并给他心灵上的慰藉,给他家的感觉,当他得知妹妹被迫嫁人之后,他放下了他的自尊去求父母,不惜被打,他想到了逃离,可是却依旧没有拗过命运的大腿,他只能看着妹妹渐行渐远。他对这个家绝望了。他离家出走了。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当他离家出走的时候,他来到了一个游乐场,他以为这个地方是个可以改变人生的地方,可是在这里,他没有找到救赎,他的脸上始终无法绽放微笑,直到遇到拉希尔。他找到了家的感觉,有了一次灿烂的微笑,可是幸运女神并没有垂青他很久,在经历了短暂的“家”的感觉之后,拉希尔被抓,他重新过上了之前的日子,可是他不想放弃这个“家”,因为他看到了拉希尔的爱,他相信她会回来,他独自带着乔纳斯,可是命运又一次嘲弄了他,最终他也过上了“卖孩子”的日子。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当他重新回到家的时候,他却得知最爱妹妹因为她的“丈夫”死了,他的情绪最终爆发了,他做了一次刽子手,跟命运来了一场正面的较量,可是还是输了,但是他不后悔。他逃离了那个叫“家”的牢笼,进入了真正的牢笼,反而得到了心灵上的释放。在监狱里,他有电视可以看,有水果可以吃,他能打电话上诉,他的人性得到了尊重。

当他乡成为了故乡,家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给家一点温暖,让家真正成为心灵之所。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我们往往要求自尊,却忘记了尊重别人。

《何以为家》中,赞恩的父亲认为“生孩子”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可是他却忘记了给孩子以尊重:给孩子应有的温暖和爱,给孩子以尊重,让孩子幸福。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刚出生的孩子被用链子绑在了一边,不管如何哭泣,无人问津。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初潮的少女感受不到一点点成长的喜悦,反而成为成长的恐惧,恐惧成为“东西”被人情买迈。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12岁的少年得不到上学的机会,反而成为谋生的工具。家庭会议上,更是没有话语权,人生只能被掌控,却无法主宰。

《何以为家》就算生活再”苦”,也不要丧失微笑的能力

其实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同样需要父母尊重他们的意愿,而不是一味的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背负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吴谢宇事件中,我们知道他是他们家里唯一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家庭的状况由不得他任性,于是他只能成为大家眼中的“乖小孩”,接受大家的赞美,然后理所当然的成为“栋梁之材”,像他的父辈一样成为有能力的“一家之主”,然后承担其照顾两家人的责任,这对于他来说压力太大了,他也想偶尔放松一下,任性一次,自私一次,可是家庭不允许,家人更不允许,妈妈的严厉让他性格扭曲,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其实,在家庭中,尊重是互相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有意识的个体,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获得尊重。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做独断的父母,先当朋友,再当教练,让家成为真正一个温暖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