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母亲养老是轮流好,还是自己独居好?为什么?

乡村关中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从几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如果母亲身体健康,能自理,还是喜欢自己单独居住,因为和子女在一起,生活习惯,吃饭爱好和子女有可能不一样,再有就是时间一长,有可能产生矛盾,摩擦。

轮流养现在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我同学,弟兄三个,他从事村卫生室的工作,时间比较充裕,所以一天三顿饭她母亲都能吃上热的,到了他两个哥哥那里,夫妻都上班,中午顾不上,只能吃凉的,因为身体不太方便,所以有时候轮流养也会出现问题,最后的结果跟着我同学,因为养老,关系也比较僵。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母亲有没有退休金,直接关系着养老的问题,我们这边也是这样,有退休金,养老问题相对来说好解决,没有退休金,就会出现鸡毛蒜皮的事,我们这边农村基本都是儿子养老,如果出现住院花钱比较多,又没有退休金,女儿们可以分摊。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附近村由于历史原因,老人没有单独的老年屋,只能跟着孩子们,目前来看,只有一个儿子的就跟着儿子,如果儿子多,最小的一般最后结婚,这样就跟着小儿子,我家就我一个儿子,母亲跟着我。

所以说,很难讲独居还是轮流养好,各家有各家的情况。这是个人的看法,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淄博纸品日化


农村母亲养老是轮流好,还是自己独居好?为什么?

根据我自己的奶奶、外婆自己村里的老人经验来看,他们大多数更喜欢独居,当然等老到无法照顾自己的时候,还需要子女来照应,最后那个时候还是更着自己来住的好。至于是轮流,还是独自住在一个子女家,这个要看母亲的意愿,和各个子女商量的结果,尤其是子女的意见。当农村母亲年老之后,都是弱势群体,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就题目本身而言,回答一下两种那个更好,为什么?

一、独居更加自由,也没有约束

很多时候,子女都希望可以在父母年老之后,尽到赡养义务,想要接到一起去住。但是农村老人心理并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为什么呢?因为不自在,有约束。自己一个人住,想吃什么就做点什么,煮饭想硬点就硬点、想烂点就烂点,想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觉,可以一切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但是,和子女住在一起,除了儿子还有儿媳妇和孙子辈、除了女儿还有姑爷和外孙子辈,凡事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就拿我的外婆距离,91岁了,也就80岁左右的时候,才搬到儿子家居住。因为外公不在了,本来住在大儿子家旁边,大儿子后来因病去世,大孙子全部搬到镇上居住,老村里几乎就剩外婆一户。考虑到外婆的安全问题,大家都极力要求搬到儿子家居住。就这样,这么大年纪了,还不愿意,没事还自己跑到老房子那打扫打扫卫生。

因此,老人独自居住,并不是子女不孝的意思,只要老人愿意,身体允许,子女常去看看,完全是可以的。

二、轮流居住,更方便子女照顾

但是,父母总有老的一天,也有身体不适的时候,为了更好照顾,搬去和子女一起居住,可以更好地安享晚年。前提是,子女孝顺,老人也住的舒心。


之所以,提到轮流的问题,那肯定是不止一个儿子,所以根据儿养老的选择,每个儿子家里居住一段时间,一般是一个儿子住一年或者两年。比如我的奶奶,因为我父亲最小,一开始都是和我们住在一起,后来年老了,其他儿子提到要轮流,遵循老人的意见,一家轮流一年。

但是,村里也有很多这种情况,子女很多,但是只住在一家,其他子女提供抚养费,这样的情况也很普遍,因为如此不用搬来搬去的,也比较人性化。还是那句话,在遵循养儿防老的基础上,综合权衡老人的意愿,怕就怕儿子强势做主,老人弱势被迫选择,可能有时候不开心。

三、现实的选择,居住在子女旁边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种情况之外,我们村里最为常见的就是儿子在建房子的时候,会在房子旁边建两间瓦房,这样既实现了独自居住,互不干扰,又实现了方便照顾,保证安全的目的。不知道其他地区是否如此,反正我们村里最为常见,不住在一起,矛盾少了,老人也更加愿意。


综上所述,无论是独自居住,还是轮流居住,都希望能在父母年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天伦之乐,尽到子女的抚养义务,又能让老人安心养老,至于选择那种方式,考虑每户家庭的情况,选择大家都愿意的最好。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欢迎大家讨论,你觉得哪种更好呢?


指尖三农


要顺从母亲自己的心愿,才是孝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