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好的诗人很少?

凌46797381


诗人不是孤立存世的。好诗人经常是一出一大批。一个诗人能不能成就自己,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看这个时代有没有其他优秀的诗人。杜甫之所以推崇李白,有一定的原因是杜甫在李白的影响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路。多读好诗,你才能知道好诗的标准在哪,诗歌的顶点在哪。在没有前人铺路的情况下,一个人突然写出无与伦比的诗,是不可能的。如果同时代的人已经攀登到山顶上,你还和在山底磨蹭的人兜兜转转,属于你的时间很快就浪费了。我一直觉得写出一首好诗很难,但懂诗应该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事实证明,对某些人来说,懂诗一样的很困难。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接触的好诗少,一直与差诗为伍。


新诗经过了一百年的发展,在题材、内容、思想上日渐成熟,涌现了大量的好诗人。我们说现代好诗人很少,主要是诗歌教育的滞后性和自身视野的狭隘所致。如果你了解新诗,你就是会知道当代新诗取得了多么了不起的成就。优秀的诗人璨若群星,我仅举近五年涌现出来的好诗人:张二棍、刘年、王单单、臧海英、李不嫁、梁书正……我仅举最近十年取得了公认的艺术成就的好诗人:娜夜、李南、胡弦……


诗道不孤


其实,好的诗人在哪个朝代都都很少,就是处于诗歌顶峰的唐代,优秀的诗人也就是那么十多个,经历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能够成为经典的诗也不多,何必厌今颂古呢?

不能拿着现在充满网络的今人诗词与经过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古代的经典诗词相比,一个粗制的初级产品能跟精雕细磨的精品相比吗?

每个朝代的优秀诗人都是与时俱进的,都会深深刻下时代的烙印,绝不是抱着古人遗产而不思进取,不去创造新的东西。

今天的诗词作家经过时间的洗礼,作者的锤炼,也会有精品流传后世的。

我们要继承古代的优秀文化,但绝不能固步自封,要有发展,要有创造,与时俱进,为繁荣当今文化作贡献。


夕阳红155908541


提问者不是一个客观看待问题的人。现代是好诗人数量最多的时期。

我们先来看看5000年有多少,只算第一梯队的诗人。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杰出诗人是屈原;汉朝的乐府诗也有几个诗人,但在历史上却不著名,算不上第一梯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曹操和曹植勉强算(这二人算作第一梯队确实是比较勉强,算上充个数吧),隋唐有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五代十国有李煜,宋朝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王安石,元明清木有。

这样算出来,古代第一梯队的顶尖诗人,5000年里就出了13个。平均一下,每一百年才平均0.26个!就算我们不从5000年前开始算,从中国诗歌诞生起开始算。中国诗歌的诞生一般是以《诗经》诞生为标志的,3000年里平均每一百年才0.43个!

现代诗诞生刚好才100年左右,这100年里的第一梯队诗人有毛主席、徐志摩、艾青、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海子、余秀华。这都9位了!实际上还有许多诗人,但我个人认为没有达到第一梯队,就没有算进来。

所以,提问本身是错误的。现代的好诗人数量远远多于古代。

当然了,本人列举的古代和现代的第一梯队诗人,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来作增减。但无论怎么算,结论应该是一样的


HR洞察


诗人本是生活在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游遍千山万水,饱经风霜,关心人民疾苦,抨击社会的黑暗,刚正不阿,关心下层人民,敢于呐喊,同时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所以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对当权的蔑视,所以得到了同僚的敬重。试问,现在哪一位诗人能像李白一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试问有哪一位诗人能像杜甫一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只有唐代那么包容,才造就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华丽诗篇。

现在所谓的诗人,在家风花雪月,无病呻吟,靠华丽的词藻博观众眼球,靠光鲜的学历光环取悦读者,写一些符合权贵意愿的诗,能写出什么样的好诗呢?

当然也有好诗,但是真正好的诗文,如果不符合时代的主旋律,可能就不会被发现。

所以现在的人写不好诗。





细水长流d


现代社会的物质,经济,科学,教育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可是现在的诗歌却在一点一点的衰退,好的诗歌越来越少,好的诗人也很少很少,这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可是,为什么写得一手好诗的人很少很少呢?


第一,诗歌的市场不好。尽管我国有专业的诗词刊物和一大批专业诗人,可是诗歌的受众群体很少,更多的人却在关注娱乐体育社会等方面,根本不关注文化,尤其是诗词。这就导致了诗词的小众化,诗人写出来的优美诗篇根本没人看,当然了,大多人都看不懂,欣赏不了这种高雅。没人读诗词,就严重打击了诗人们的创作积极性。作品卖不出去,导致了诗人们没饭吃,纷纷转行。本来诗词就小众化,走了一大批诗人之后更加小众化了。大诗人们几乎都转行了,故而好的诗人越来越少。


第二,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心浮躁,诗人们耐不住寂寞。为了追求经济的最大化,常常违心地写一些不实的诗篇,这些诗词被人民群众所鄙视,但是领导喜欢。一些诗人为了哗众取宠,礼义廉耻都不顾了,他们人品低下,是不可能成为好诗人的。

第三,劣币驱逐良币。一些诗人毫无文化底蕴,靠着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内容来博人眼球,最后却登上了诗词的大雅之堂。电视报道,媒体推崇,风光无限。而那些潜心研究诗歌,创作优良诗歌的人,却无法登上主流媒体,他们一点名气都没有,又很清寒贫穷。用不了多久,他们便不再写诗了,好的诗人不干了,只剩下了那些名利双收,浅薄无知的跳梁小丑们。


好的诗人很少很少,我们也感到悲哀。我希望诗人们不要搁笔,即使再委屈也要坚持住。因为邪不胜正,总有一天,你们的诗歌会大放异彩。


层城鵷雏


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讲讲宋词的发展历史,也许大家会有些感悟。

我们都知道宋词是继唐诗之后,又一个文学巅峰。其实词在唐朝就有了,起初写的词是给歌女唱的,唱的是都是花花草草、你侬我侬,描写的是对方,而不是自己,直到南唐后主李煜的出现。

李煜作为亡国之君,被赵匡胤幽禁开封,此时寄人篱下、尝尽了世态炎凉,不禁发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血泪之歌,可谓千古绝唱。其实李煜很早就会作词,但是之前的词是写别人,而现在他是在写他自己。

后来词渐渐脱离了曲,而成为了一种相对独立文学形式,并在宋朝逐步走向高峰,所以李煜后期的词我们才称之为宋词。

通过宋词的历史我们发现,诗歌表现的是一种血淋淋的真实,他和史书不同,诗歌必须要遵从自己的内心,要无情的批判自己、鞭笞自己,这样写出的的诗歌才够深刻、够真实,能给人以警醒。

现代有好的诗人,也有好的作品,但我觉得还是太少,这与当今很多诗人过于追求华丽的词藻、缺乏实践和内心的感悟有关,也与社会过于追求物质、思想过于西化有关,希望现代的诗人能够努力,让我们看到你更好的作品。


傲世万年雪


古代好的诗人也不多啊!

哪怕是变态的唐朝,牛掰的诗人说穿了也不过几十人而已,哪怕是缤纷的宋朝,翻来覆去,经典流传的也不过20人左右。

而且,古代,写诗是知识分子的必备基础!

但现代,写诗却不是知识分子的必要技能,自然诗人的数量就少到可怜,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由于现代缺乏好诗的评判标准,或者说现代社会根本没有诗的评判依据,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诗人。

诗人,成为一种烂大街的生物!

而且又碰上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哪怕放个屁,放在网上都可以说成是“后现代主义味觉法则”,何况是诗。玩古诗词的,不符格律,可以挂起古风的牌坊,贴合格仄,可以竖起近体诗的大旗,哪怕是现代诗也是如此,不会表达导致言语直白,那可以叫做民谣风,辞不达意混乱不堪那必然是非主流意识领域,至于无病呻吟脱裤子放屁也可以是批判之美。

总之,文学期刊的没落和网络论坛的兴起,就已经证明了it‘s both shit

当名气比才学重要,

当粉丝比读者凶猛,

诗好不好,已经不重要了!

历史可以证明一切,但有些人不需要历史的证明。活在当下才是社会的主流,银子,房子,车子,护照,机票才是王道。


亦有所思




《三上词话》作者是现代好的诗人,谁信?

好的诗人需具备三个条件:

一、的确需产出好的作品。好的诗是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自发吭出来的,不是光顾赏析出来的。暖暖和和的房间里,只能绣花。好作品不仅仅是在五颜六色的旋转舞台上评,还需在煤油灯的烟熏火燎下品。

二、的确需有愿意懂得的。创作遇到困惑而写的书,与实际操作相联系,与光有文凭无关。从出版至今,只有作者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无一人言及,也许真的不行,读者需鉴别。但路过不要错过。

三、的确需有传播的台面。这个世界离开谁地球都照样转,但最好不要卖面的见不得挑石灰的。文学需要交流,封闭的环境里读书绝对能静下心,企望帮助同道者共同提高,只能在希望中写希望的文字。


附一首《满江红.西部雄鹰》(《三上词话.词谱)卷中开篇词。)此作为作者在2005年写给自己的部队一一空军航空兵某师。此词为岳飞体,原声填词。所谓原声,即与原词句式声调相同,无一字出入,且句式作法一致,该词格规定的领格、押韵(入声)、对仗,包括隔句对仗等处,悉数相同。(注:上阕之“云台”,即师史馆。)

资料显示

《三上词话》是“词坛最为系统的词学理论,最为严格的填词实践,最为创新的词学成果。”(百度百科《三上词话》。)自2016年底由中国书店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以来,全国各大网络书城和台湾大书城、香港大书城等均有发行,尤其是台湾“博客来”书局、实体店及网络书城向全球推荐发行,并于2017年开设“极品商品《三上词话》超值独家经营”专栏及活动;2017年9月,得到“第二届孔学堂书博会”的隆重推荐。全国近200所省以上重点大学(含港澳台)图书图均有收藏。



点击链接


三上词话作者


原因很简单,俗话说没体会就没发言权。像唐代前期,诗人大都是歌功颂德或写画描景之类。因那个时代人们生活在太平盛世,很难发挥恐惨之状之描述。反之,像杜甫之时期的诗人,历经国土沦䘮,亲人分离之痛。所以搆画出的场景让人深感身监其境。而现在虽国内太平,人们为生活而苦于奔命,难抽身游山作赋,即使游山玩水之人也乃豪门贵客。现在人们所作诗句,只是把以前古诗做一些修改,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押韵而已。这就如同别人嚼过的自己再嚼一样,只觉乏味。


用户2595068241158蒙


诞生好的诗人,需要好的土壤。但目前,土壤条件很差。

这是一个非常物质的时代,人们急功近利,追求财富和权力,根本无暇诗意。

这是一个没有诗情画意的时代,住房、教育、养老、医疗这四座大山,把人们的心情囚起来,没有诗的氛围与空气。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们内心比较直白、肤浅,喜欢快餐文化。对于稍有深度的诗,“没心情理会他”。

这是一个另类的时代,时髦到在视频里搔首弄姿几下就有人打赏,酸文假醋、摇头晃脑去做诗学问干嘛?

好的诗人,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积淀,就需要诗人本身静下心来,去读书、去体验生活。但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应试。诗词诗歌基本知识都需要自学。这些课外学问,不做也罢。

还有,诗,除了自娱自乐,不能够创造任何价值。投稿给为数不多的刊物,得到的仅仅是一本样刊。这样的创作,还能有激情和动力吗?

诗,已经死了。偶尔蹦出一两个诗人,估计是上几辈子诗人的灵魂附体,不甘心地来卖弄诗性。最终,将无疾而终。

所谓汉文学的桂冠,只好在古旧书中翻找一下吧。如今,诗,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