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就能避免少犯错误!

有这么个情况,昨天在有位朋友向我哭诉,说他在5月8号的时候追涨了当时市场中最为火爆的人造肉板块的

维维股份,可没成想买进去的当天就遇到澄清公告,结果拿到现在计提10多个点的损失,问后续对于这个板块的看法如何。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有的话,我在这里一并解答,如果没有的话就权当是一篇干货教学,以后遇到类似的状况也好借鉴此篇做到举一反三,避免亏损。

首先讲讲基本面,咱们先了解人造肉是什么,目前人造肉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培育肉,一种是素肉

● “培育肉”顾名思义就是用动物细胞“种”出来。培育清洁肉需要从动物肌肉中提取细胞样本,然后这些细胞将在实验室中“生长成”各种肉类。清洁肉的一大好处在于比普通的肉类更加健康。生产商们可以控制肉中所含的脂肪类型,生产出富含健康脂肪的肉类,如有益于心脏的ω-3脂肪酸。

当然“培育肉”的口感更接近真实的肉品,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目前只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人造牛排。但由于“培育肉”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价格也高得离谱。


以后就能避免少犯错误!


● 这是从实验室长真肉的“人造肉”路线,而另一条路就是纯植物性“人造肉”。目前Beyond Meat走的就是植物性肉类替代品路线,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主要是利用豌豆植物蛋白为原料做成素食人造肉(且强调不含大豆成分)。

可以说,周初的这波人造肉行情完全是依靠外国中军BEYOND MEAT所带动起来的。A股市场中从来不缺乏想象,“人造肉”概念被炒起来之后,我们来看下表相关公司的主营业务,什么大豆的、豆奶的,只要跟跟“素肉”沾边,就会被纳入到“人造肉”概念股里面。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与否?之前工业大麻火了一波之后,诸多上市公司怀着种种目的,纷纷蹭上热点,宣布涉足工业大麻领域。上市公司只要跟“麻”沾边,就连什么炸麻花的桂发祥、编麻袋的金鹰股份、就一做卫生用品的,申请了个专利:其中卫生棉条中含有汉麻纤维的千金制药也通通大涨。

这样的市场乱象令我们场内人士看着蒙圈,也令高层担忧不已。鉴于此,在劳动节期间,上交所发文称:坚持对概念炒作从严监管,部分市场参与主体热衷炒作。

深南哥认为政策的高压是导致人造肉板块个股出现严重分歧的最根本原因。这也很好的诠释了人造肉板块相关跟风股为何刚刚炒作了没几日就发布澄清公告,宣布与人造肉割袍断义。

当然了跟风股的主动投降,也在无意间也抬高了双塔食品在市场中的地位,从双塔食品的资料来看公司是食品加工制造企业,主要做大豆食品,是全国最大的豌豆蛋白生产企业。所以说在任何利好之下,获益程度最大的一定是行业龙头企业,这样的案例在A股市场中可谓是比比皆是,例如江苏爆炸事件的分散染料巨头浙江龙盛、国内少数具备量产氢能源汽车的美锦能源等等。

再回到维维股份上,就目前而言短期的上涨逻辑已经消失殆尽,如果股价想要有进一步的提升,那么必须遇到一个全新的利好风口,我们从主营出发,可以预测最有希望成为股价推动逻辑就是乳业、二胎等相关利好政策。就目前而言,维维股份尚未从利好澄清的阴霾中走出来,短期还将维持震荡整理的走势。。。


以后就能避免少犯错误!



最后谈谈前景,有消息称,美国Harrington Alpha基金创始人BruceCox日前表示,Beyond Meat上市以来股价飞涨,目前估值水平已经相当荒谬,他成立的多空策略基金已于周三开始做空。中国的食品安全研究专家朱毅曾也直言,人造肉无法达到美味要求。机构浓重的看空意愿加上行业专家的火上浇油,这也都是抑制题材炒作的一头拦路虎。

再者其实市场已经充分反映了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一条暗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人造肉上市之初,随之而来的是国内的养殖板块出现连续两日的巨幅调整,这样充分说明了市场对于人造肉的对于传统肉类的造成的替代冲击,而当市场厘清逻辑头绪之后,发现培育肉在国内基本还是处于空白阶段,而所谓的素肉概念在中国发展了几百年之久,早已不再是新鲜话题。

而近两日养殖板块的再度走强也给市场传递重要信号:人造肉想要威胁到传统肉类在国人饮食结构中的地位,这还为时尚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