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和特色小镇牵引特色旅游

遵循“特色牵引、市场主导、产业支撑”为原则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经过几年探索,全国各地已经成功涌现不少富有产业支撑、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的活力无穷的“小镇经济”。如嘉善的巧克力甜蜜小镇,三亚亚龙湾玫瑰谷小镇、二道河镇冰雪小镇,已经成为一个农旅高度融合、产业链丰富,带动周边村民奔小康的小镇。

娄底的特色产业包罗万象,如新化奉家的当地土特产、新化白溪豆腐、新化水车糯米糍粑等,双峰的永丰辣酱、双峰国藩溪砚等,涟源南粉合菜、涟源富田桥豆腐、涟源民间剪纸、涟源铁锅等,冷水江杨梅、眉山葡萄、杨二嫂麻辣豆腐、冷水江锑矿等,这些娄底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享誉全国有的甚至享誉世界。

娄底的文化底蕴厚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色旅游业也应有尽有,如新化紫鹊界梯田、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梅山龙宫等,双峰曾国藩故居“富厚堂”、 秋瑾故居、“天子坪地下军事工程”、 “同福石林”、“石鸡寨”、“葛氏宗祠”、“三国蜀相蒋琬故居遗址”、“罗泽南故居” 、蔡和森纪念馆、水府庙等,冷水江波月洞风景区、大乘山风景名胜区、茶花溪、六房院、谢冰莹故居、世界锑都“锡矿山矿冶遗址”、羊牯岭碉楼、仙湖周头湖、锡矿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仙人府景区、九门奇洞等,涟源湄江国家地质公园、龙山森林公园、三甲古村落群、省级文保单位“红旗居民点”等,这些娄底享有盛誉的旅游文化景观极富有梅山文化特色。

娄底的地方戏剧梅山傩戏、湘剧、新化山歌、现代花鼓戏等,也极富梅山文化特质。

如果能把娄底的特色产业与娄底的特色旅游及娄底的地方戏剧完美的进行整合,并以梅山文化为品牌,形成完美的旅游线路,如形成特色景区几日游或形成红色旅游几日游等,并在此基础上打造特色小镇,形成(特色产业十特色旅游十特色小镇)模式,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也为实现精准扶贫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

当今中国正处于现代旅游及服务业大发展的“黄金期”,娄底特色小镇项目如果将内容产业、金融产业、大地艺术、养老产业等产业进行完美的融合,实现跨界经营,将有力的推动诸多行业的发展。打造娄底特色小镇,既是一条光荣与梦想之路,更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智慧之路。在旅游特色小镇异军突起推动下,娄底旅游产业的升级加快,未来娄底特色小镇将同时成为创新创业高地、产业投资洼地、休闲养生福地、观光旅游胜地。

娄底特色产业和特色小镇牵引特色旅游的发展,为娄底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提供了方向与指引,政府应在这种发展模式的前提下对外招商引资、对内扩大再需。未来的娄底发展将呈现给世人的是全新的娄底特色小镇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