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历史的人有必要读《二十四史》吗?还是看比较通俗的好?

心无止境ghyo


《二十四史》是煌煌巨著,且是文言文,一般的人恐怕读不懂。如果你能读懂文言文,那么可挑选你感兴趣的皇帝"纪"、历史人物"传"及历史专题"志"阅读。《二十四史》及白话文译本在网上可搜到。

建议阅读纪事本末体类的史书,这样可对一个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推荐阅读以下2套白话文的纪事本末类丛书:

1、辽沈书社发行的《白话精评历代纪事本末丛书》共计十部,主编袁闾琨,于1994年7月第1版。这套丛书将公元前722年至1911年期间二千六百多年的中国古代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事项囊括无遗。

2、山西教育出版社发行的《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丛书》共计6部,主编王连升,于1996年6月第1版。这套丛书从中国文明起源至清朝灭亡,全面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全貌,取材范围包扩《二十四史》与《清史稿》,纪事详尽,内容连贯紧凑。


跪射俑


这得看你的工作是什么,如果是研究中国通史的,那必须要看。如果是一般的爱好者,建议选读。

二十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一直到《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是历朝历代承认的正史。一共3249卷,4千万字。

假设一个人一天读一万字,每天吃了饭就开始,一直干到晚上,365天不休息,也不干其它事情,需要11年,还只是通读一遍。如果你是普通历史爱好者的话,你还得工作,还有家庭,妻儿老小,那就再抓紧时间,也得3、40年了。

可能有人说一天怎么才读一万字,我看小说,十万字都没问题。请注意,这都是枯燥叙事的古文,而且年代久远,许多生辟字,人物、器物的名称都不一样了,需要看注疏,一万字有十万字的注疏。也可能你还得准备工具书。

如果你的古文水平很高,能熟练的看下来,就算你二十年通读一遍吧,但请注意,人类还有"遗忘"这两个字。通读之后,特别是不很熟悉的《新五代史》,有多少个王朝,多少个皇帝,都是如何传承的,你决记不下来。那么就需要再读。有人读读五遍就差不多了,那你已经是历史学家,但也垂垂老矣。

如果你非要看二十四史,建议你看白话文本,不过具说没有经典的文本,关键处还需查原文,但需要的时间也不少。

建议爱好者常用的可先学,知道个差不多即可。如果是研究者,那也有主攻朝代,可按研究方问重点熟读。


旁观者岚


我觉得,看自己喜欢的就好,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的说法。不过尽量简化一下吧,二十四史很大,很大,可以看一辈子。

首先、喜欢历史故事的话,看看通俗的就好,直接读正史,心理准备不足的话,可能会抹杀掉兴趣爱好的哦。

其次、有学术需求的话,正史还是要看一看的,但需要哪里看哪里,喜欢哪里看哪里,简单就好。

最后、二十四史不是大家以为的二十四史,它是非常庞大的,一辈子我都没信心看完。二十四史不仅仅包含传记故事,更大比例在礼制、官制、祭祀、天文、历法、星象、货殖、民俗、年表等等等等,大部分情况下,对这些是没兴趣的。

所以,看点喜欢的就好,喜欢哪个时期的人物故事,风土人情,就看看相应的东西,轻松有趣,才能长久。


布谷鸟讲历史


喜欢历史的人必须要读《二十四史》

当我们毕业之后,我们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已经对中国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为我们有着悠长的历史,所以仅凭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历史是连贯的,所以我们要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中国通史》或《中国史纲要》之类的书,可以再读一下。便于理顺历史的脉络。

当我们对历史有了整体的概念之后,就要使历史更加具体。我们会对某一段历史更加偏爱,就会花更多的精力去了解该段历史。此时,就要读《二十四史》。

为什么要读《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不是一本书,而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在这《二十四史》里,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那段历史。

中国历朝都很重视史书的编纂,所以《二十四史》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二十四史》是官方修订的,所以相对于民间修撰的《史书》更加严谨。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二十四史》很难读,这主要还是文言文造成的印象。你在上学那会儿学的文言文知识呢?既然学过,也就别荒废了,多读自然也就加强了这方面的能力。

我们课本里有《陈涉世家》,《陈涉世家》就是《史记》里的一篇。

当然了,《二十四史》实在是读不了,那也就只能读通俗的了!


寄暇学宫


仅仅作为业余爱好的话,没有必要非要读完二十四史,根据自己兴趣来就好。

不过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读读:《史记》、《汉书》、《三国志》。

或者可以读一读《资治通鉴》。


通俗的书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易读,坏处是已经经过了作者的加工和处理。不过作为爱好来讲,都不是大问题。通俗也有好作品,专业的书也有问题很多的。既然是兴趣,还是多一分随性在里面比较好,没有必要那么约束自己。


每夕读书


没有必要。二十四史不要说史学爱好者,即便是史学从业者也大多未能通读。有古文基础的多读读《纲鉴易知录》、《国史大纲》,自然也就有基础了。要是还想更进一步可看一下胡注的《资治通鉴》、《三国志》。

通俗类的也有既好看又经典的像《明朝那些事儿》、《那时汉朝》。在下以为,若是资深爱好者可多读自己喜欢的时代、朝代的史学专著,或是自己喜欢的领域方面的专著。


贺拨岳


没有必要,因为不论是《二十四史》或者其他大部头的史书,是否阅读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切实需要。俗话说,开卷有益,只要有时间,多读书肯定是好的,能提升自身的见识与素养。但《二十四史》之类的凝聚了整个国家人力物力编纂的大部头史书,平常人想要读懂甚至于读完还是相当困难的,想要通读它,的确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经得住枯燥的耐心。如果是平常人,只是简单的爱好历史,想多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最好还是选择一些通俗类的历史书籍进行阅读,毕竟如果读《二十四史》类的书籍,你可能没这个时间,也没这个精力。当然如果你衣食无忧,余生不用为钱财生计发愁,那就另说了。


做个小妖欢乐多


二十四史囊括甚多,喜欢历史,通过阅读可以知晓许多史实,对于自身的历史文化修养有着莫大的洗礼。想要阅读这些史书,那么文学知识基础要有一定的功底,尤其是文言文方面,不能准确无误的翻译,那么得出的事件就会有所错误,得依据自身条件而行。若无,可以看一些通俗之书来了解史事,增进对历史事件的认知,也是未尝不可。并不是喜欢历史就要非读二十四史不可,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学习历史才是最明智之举。


轻拂似风


喜欢历史的人想尽快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可以读“二十四史”。一般的文化程度看通俗版的就好,只作为对大中国有一个了解,激起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如果是专业人士,比如要对历史文化语言等作一些比较和研究的话,读原版的更有意义。


平安是福4685611305081


我觉得,看自己喜欢的就好,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的说法。不过尽量简化一下吧,二十四史很大,很大,可以看一辈子。

首先、喜欢历史故事的话,看看通俗的就好,直接读正史,心理准备不足的话,可能会抹杀掉兴趣爱好的哦。

其次、有学术需求的话,正史还是要看一看的,但需要哪里看哪里,喜欢哪里看哪里,简单就好。

最后、二十四史不是大家以为的二十四史,它是非常庞大的,一辈子我都没信心看完。二十四史不仅仅包含传记故事,更大比例在礼制、官制、祭祀、天文、历法、星象、货殖、民俗、年表等等等等,大部分情况下,对这些是没兴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