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黑诊所”须标本兼治

近日,江苏省宜兴市检察院追捕并提起公诉的冯荣良涉嫌非法行医罪一案,法院以非法行医罪判处冯荣良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1万元。(5月11日《检察日报》)

经警方鉴定,死者服用了冯荣良配制的名为生草乌的中药材致毒死亡。这当然不能由中草药来背锅,而是冯荣良给病人看病配药凭感觉走,剂量和用法上完全没有科学依据。而且,他本人也没有医师资格证,他的私人诊所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属典型的“黑诊所”,其行为已构成非法行医罪,检方逮捕他有足够的法律依据。

“黑诊所”医生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药品和医疗辅助器的进货渠道也混乱不堪,其安全、质量难以保障。在这种环境下迟早会发生问题,只不过此次出现医死人的极端案例时,这一问题才得以充分暴露。

“黑诊所”危害极大,病患浪费了钱财,不仅得不到及时的正规医疗,还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面对这种状况,一方面,医疗卫生监管部门要开展针对非法行医的监督执法检查工作,对“黑诊所”坚决取缔,提高违法成本。由于“黑诊所”的隐蔽性,不妨鼓励群众举报提供线索,全面排查,不让“黑诊所”有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教育和引导病患增强健康意识,不要前往“黑诊所”就医。只有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让百姓提高警惕,才能有效从源头上阻止病患到“黑诊所”盲目就医。

就是冯荣良的这家无任何资质的“黑诊所”,偏偏有很多患者前来就诊,这固然因为价格便宜,以及口口相传的“神奇”疗效,但更关键的是事发地在城乡结合处,乡镇医疗机构较少,病患选择不多。换言之,基层正规医疗机构短缺,与实际医疗需求不匹配,也是导致“黑诊所”大行其道的诱因之一。

可见,除了严打“黑诊所”,当地政府还应加大投入,在城乡结合处以及偏僻的农村地区,设立更多优质的医疗机构,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如此“黑诊所”也就没有机会谋人财害人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