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中小企業如何提升企業的行業競爭力

隨著中國外貿大門越開越開放,相關部門陸續出臺實質性的利好政策,再加上《電商法》的保駕護航,跨境電商有望進入健康、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內需市場的巨大容量和互聯網的發展,也讓國內消費者逐漸養成了通過跨境電商“海淘”的習慣。


跨境電商中小企業如何提升企業的行業競爭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跨境電商產業園發展模式與產業整體規劃研究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口交易規模達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9.4%。

隨著跨境電商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角色越發重要,各大電商企業也抓住機遇,競相佈局。在去年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阿里、蘇寧、京東等電商平臺,紛紛宣佈各自的進口計劃,並藉機採購商品、開拓貨源。與此同時,中國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也給海外商家提供了進軍中國市場的新渠道。

在歷經無數廝殺後,當今跨境電商市場競爭格局已形成頭部效應。易觀數據顯示,就跨境電商進口零售電商市場(B2C)競爭格局而言,2017年第4季度,天貓國際以27.6%的市場份額仍居首位,網易考拉海購、京東全球購以20.5%、13.8%分列二三位。

一方面,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背靠自有的巨大流量,在物流與營銷上也已有成熟的平臺化運營模式,讓其在跨境商品上的發展優勢明顯。另一方面,網易考拉海購以自營模式差異化發展,嚴格把關商品質量贏得消費者信賴,物流上也不輸於阿里、京東等電商老巨頭,並積極拓展線下體驗店,擴展品牌影響力。

想要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謀求更大的市場份額已是十分困難,而跨境電商平臺一直也存在不少難以解決的市場問題,這讓中小型平臺發展困難重重。


一,中小企業發展的幾大主要問題

1、物流服務提升困難

雖說天貓國際、網易考拉等跨境平臺大部分商品皆為保稅倉直送,送貨時間已顯著提高,但對於需海外送貨的商品,物流速度上仍是偏慢,尤其是洋碼頭這類海淘平臺。而中小跨境電商要想建設強大的物流基礎,自然成本是最大問題,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小平臺更是容易陷入糟糕境地,並且在發展中選品時就需要偏向物流方面有天然優勢的產品和渠道。


2、品控不易

每年層出不窮的假冒偽劣產品不斷被公之於眾,致使許多消費者也愈發青睞“洋貨”,消費需求劇增促進著跨境行業的蓬勃發展,“洋貨”也在利益驅使下出現了不少品質問題。前期出現的加拿大鵝事件也證明在品控方面商家的自證困難以及買家的顧慮難解的矛盾。

跨境商品存在質量問題,一方面是商品本身會有質量不過關,另一方面是商品在流通環節中被假冒。對中小平臺而言,質量品控難度相對大平臺的劣勢在於無法滲透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難以擁有更有效的約束力。


3、售後困難

跨境貿易的售後困難一方面是當商品出現問題時在退換貨程序上較為複雜,且運費關稅等自理;另一方面,由於是跨境購買所得,許多商品國內不予維修、換貨,縱然是一些知名品牌,而對於國內無售後網點的更是維修退換無門,尤其是電器類商品,即使可以予以退貨,時間成本也非常大。嚴重影響購物體驗。


4、關稅情況不穩定

不論是國內對於進口跨境電商貿易的規範化限制制約還是出口貿易中,不同國家的貿易環境會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政策,關稅情況並非十分穩定。存在一定的風險。

針對以上問題,企業可以搭建自己的跨境電商獨立站,從多方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二、電商獨立站從哪些方面提升企業的行業競爭力

1、從物流與流程透明度方面提升消費者的信任度

在跨境電商市場,制販假之所以能產業化也在於物流環節透明度不夠,比如內地“境外遊”冒充海外產品曾坑害不少消費者。

結合新技術區塊鏈,利用其可溯源性和不可篡改性,可應用在物流上避免信息造假,以及假冒偽劣產品的進入。近日,菜鳥與天貓國際宣佈已啟用區塊鏈技術跟蹤、上傳、查證跨境商品的物流全鏈路信息,而且已有超過50個國家的3萬種進口商品支持基於該技術體系的物流信息查詢。如沃爾瑪豬肉溯源鏈、Everledger鑽石溯源鏈、農產品溯源等,其中食品類溯源鏈應用尤為突出。這樣解決了平臺與消費者的信任問題,也達到商家品控的要求。


2、增設線下體驗店,線上線下融合深度鏈接消費者

線上和線下的零售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跨境電商也會需要線下店來輔助。消費者對於跨境電商的不信任感,可以在線下體驗的過程疏導和吸引。

線下店不但是企業實力的證明,也可以幫助消費者體驗實物以此吸引潛在用戶。從國內電商的發展趨勢,如一條、網易嚴選都開設自己的線下體驗店可以看出:未來,線下體驗店的鋪設肯定會是一種發展趨勢。

平臺可以通過線下體驗店開展差異化的服務,或將線下空間打造成生活空間,否則對消費者沒有足夠的吸引力,也不能強化品牌記憶。


3、提升售後服務,將售後轉變為復購的“售前”環節

售後服務向來是跨境電商平臺的改善難點,大部分中小跨境電商平臺以中介身份為主,用戶通過平臺購買的海外商品出現問題時,要麼國內品牌售後部不予受理,要麼國內並無該品牌的售後部,因此售後服務亟待革新。

售後服務越差,消費者對平臺方的信任度也會大打折扣,漸漸的使平臺方競爭力變弱。商家努力的目標是一方面,與合作的海外品牌商針對跨境貿易達成售後共識,讓用戶在所購商品出現問題時可在國內店面和維修點維修保養;另一方面,加大對平臺商戶和產品的審核力度,嚴格把關。出現假冒商品時嚴肅處理商戶,竭力維護用戶消費權益,形成良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