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陽光焦化:技術助力轉型,再造一個“陽光”!

近年來,山西陽光焦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焦化)加快轉型發展步伐,形成了以“煤炭—焦炭—焦副產品—焦油深加工—炭黑—精細化產品—炭材料”等為主的煤化工產業鏈,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全面進步。2018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13.9億元,榮登“龍榜”。

深化內部改革、強化科學管理、推進 技術創新,圍繞“一年登龍榜、三年奪龍頭”的戰略目標,陽光焦化努力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積極投身到“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的生動實踐中。它的諸多做法值得更多企業來學習。

四大板塊 行業領先

山西陽光焦化:技術助力轉型,再造一個“陽光”!

陽光焦化的前身是西鐵商貿清澗洗煤廠,自1988年創業至今,已成為融“煤炭開採、原煤洗選、焦炭冶煉、焦油加工、精細化工、炭新材料、自備電廠、鐵路專線發運、物流商貿、國際貿易”等為一體的清潔環保型先進煤焦化工與新材料企業集團。

陽光焦化的主打產品共有四大板塊,每個板塊都做得風生水起。

煤焦產業板塊現已形成煤炭產量390萬噸/年、原煤洗選800萬噸/年、焦炭生產500萬噸/年、自備發電8億千瓦時/年、煤氣輸送10億立方米/年、供水能力1億立方米/年的循環產業鏈條,成為全國獨立焦化行業的“旗艦企業”。

炭黑產業板塊目前擁有11條炭黑生產線,年產能力50萬噸,是全球最大的炭黑生產基地。公司的軟質炭黑和硬質炭黑,擁有七大系列15種產品,與普利司通、橫濱、固鉑等30多家大型客戶建立了長久穩固的合作關係,成為全國知名炭黑企業。

精細化工產業板塊擁有108萬噸/年煤焦油、10萬噸/年蒽油深加工能力以及4萬噸/年精萘、3萬噸/年二萘酚生產能力,產品品質達到行業領先。目前,公司正致力於打造化工中間體產業集群,延伸進入染料、顏料行業。

炭材料、新材料產業板塊現已建成4萬噸/年中間相碳微球項目。中間相碳微球分離技術的提升,將助推公司進入石墨、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同時,公司利用周邊的石英材料和自產的焦爐煤氣資源,建設了8萬噸/年微纖維玻璃棉項目,由此進入特種纖維新材料領域。

創新驅動 技術為王

山西陽光焦化:技術助力轉型,再造一個“陽光”!

事實上,四大板塊的出色表現植根於在陽光焦化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之上,可貴的創新精神孕育了核心競爭力,滲透在各個工廠、車間以及流水線,催生了不勝枚舉的小改小革。

將上升管拉桿手柄顏色塗為白、黃、藍、綠、黑五色,出爐時,爐蓋工不再需要看爐牌號,依顏色便可輕鬆識別順序;將上升管水封退水槽寬度拓寬至15釐米,徹底杜絕了溢水現象;在熄焦車下部支架上面新增了一塊6米長、1米寬的溜槽,焦炭落下來後,便隨著熄焦水的沖刷進入熄焦池,不再需要工人專門清理……在陽光焦化,類似這樣的小改小革已經是常態化。這些來自生產車間的集體智慧,已經成為助推公司發展的重要力量。

陽光焦化董事長薛靛民說,企業每年的技術攻關項目很多,需要解決的疑難問題也很多。只靠外部專家來解決並不現實,更重要的是激發廣大員工動腦動手的積極性。如今,公司每年都將拿出1000萬元作為技術創新基金,激勵大家創新攻關。

一方面是全員創新,另一方面是專家研發。

陽光焦化投資近2億元建有省級研發中心,並在上海設立了研發實驗室。公司與天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煤科院北京分院、鞍山焦耐院建立了集產學研於一身的科研團隊,每年投入上億元科研經費,研發新產品、新技術,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據介紹,僅2018年,公司就完成了13項科研項目和82項專利申報,其中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專利68項。同時,公司和科研院所深入開展合作研究,完成了近10個項目的技術工藝路線設計。為提升勞動生產率,公司還積極推進現場作業自動化改造,煤焦板塊完成了煤餅自動測高等9個項目的改造。

科學管控 穩健經營

科學的管理是確保公司實現穩健經營的“定海神針”。

在生產管理上,陽光焦化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實行訂單式生產,積極組織生產不同品質的焦炭和各種型號的炭黑,充分滿足不同客戶需求。主產品焦炭、炭黑及焦油、煤氣等化工副產品產量任務均按計劃完成,實現全產全銷。

公司啟動了生產管控和經營系統MES數據系統建設項目,採用國內外先進的技術,以實時數據庫系統為基礎,構建了計劃、調度、操作、工藝、物料、能源等生產業務管理功能模塊,基本實現生產過程管理信息的可視化和決策科學化,提高了精細化管理水平,增強了企業盈利能力。

通過推行精益管理、精準生產、精心調度,公司的焦爐單爐產量、噸焦外供煤氣量、化產品產率、炭黑油耗等各項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同比均有大幅提升,部分主要指標達到了全國同行業先進水平,效益提升明顯。

為確保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公司在經營上緊盯市場,通過每週的分析研判,及時準確把握市場變化趨勢,科學決策,及時增加利潤空間大的產品的產量和銷量;統籌信息資源,加強產銷協同,形成快速高效的運營機制;打造陽光品牌、安侖品牌、豪侖科品牌,實現品牌營銷的增值。

項目支撐 努力轉型

“不上工程,不上項目,一切都是空談。”薛靛民的發展思路非常清晰。為此,從2017年6月開始,圍繞市委書記劉志宏調研陽光焦化時的要求,瞄準登“龍榜”的目標,集團陸續開建八大工程。2018年,公司累計投資6.5億元,完成了4萬噸炭微球、19萬噸炭黑線的擴建、二萘酚改造、安侖電廠兩爐兩機改造、30萬平方米的煤棚、焦爐脫硝6個重點項目。

煤焦油加上燃氣會產生蒽油,蒽油加上瀝青,就會生成炭黑。而炭黑是橡膠工業的第二大原材料,主要用於輪胎和橡膠製品。上述提及的項目建設與公司轉型發展的戰略目標息息相關。如今,陽光焦化的產品觸角,正在向橡膠行業、鋰電池及核電石墨堆原料供應行業、新能源材料行業延伸。因為,從精製煤焦油瀝青中提取的炭微球,可以廣泛用於鋰離子電池行業,而其中的微纖維則是一種新型建築保溫材料。

薛靛民說:“我們上馬的項目都是轉型的項目,是節能、環保、綠色發展、資源再生的項目,採用了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和新材料。”

據介紹,2018年,公司累計投資3.74億元,加快推進環保項目提標改造。其中,煤焦板塊完成了140萬噸焦爐兩套新型催化氧化法脫硫等9個項目,“安侖化工”完成了電廠及炭黑脫硫脫硝除塵等項目,“豪侖科化工”完成了焦油加工和蒽油系統VOCs治理等項目。這一年,公司還新增綠地面積3.1萬平方米。

兩大工程 7月開工

2018年,陽光焦化收穫了諸多榮譽:薛靛民榮獲改革開放40年“山西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稱號;公司榮獲“山西省民營科技企業”稱號;“安侖化工”被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炭黑分會授予“中國炭黑十強企業”稱號……

談及下一步發展,薛靛民說,陽光焦化作為山西省三大方陣企業和運城市“龍榜”企業,將依託集團在精細化工和新材料領域的優勢,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積極推動企業科技創新、轉型發展,努力建設中國最大規模、最長產業鏈、最具產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清潔型煤焦化企業集團。

據介紹,2019年,在項目建設上,公司將實施兩大重點工程。一是150萬噸6.78米焦爐及配套設施項目;二是8萬噸LNG項目和5萬噸合成氨煤氣綜合利用項目。

“兩大項目將於7月份開工,建設週期一年,目標是明年8月份投產。”薛靛民說,陽光焦化將緊緊抓住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機遇,全力推進實施“再造一個陽光”的戰略目標:一是計劃分兩期新建600萬噸大型幹熄焦聯產發電項目,力爭3年內形成1000萬噸焦炭產量,配套建設100萬噸甲醇項目。二是通過控股參股、投資聯營走出去等方式,達到2000萬噸焦炭的年生產能力,成為全國最大的獨立焦化企業和炭黑生產基地。屆時,集團年產值將超500億元。

“通過項目帶動、強化管理、推進創新,我們要爭取2021年實現企業上市,2025年躋身全國百強民營企業。”薛靛民說,公司要以榮登“龍榜”為契機,全力推動戰略目標的早日實現,為建設大運城作出“陽光”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