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以前很多四川人都是廣東人過來的,那為什麼沒把方言帶過來?

90後港劇迷


我是四川人,也聽說自己家族是“湖廣填四川”過來的,但是並不知道我們的祖先到底是從哪個地方來到四川的,也沒人說起過,隨著老人們逐漸離世,年輕人幾乎都不知道了,而且傳說中的“家譜族譜”我們都沒有見到過,,,我也問過幾次,但是沒有音訊,誰也不知道它的下落。

現在的108國道(川陝公路,遠古時期的“金牛古道”)就在這附近,經常路過綿陽市梓潼縣,而古老的梓潼縣有著名的“鄧稼先故居,兩彈城,”還有“七曲山大廟,翠雲廊,古柏王……”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前後國民政府修建“川陝公路(現在108國道成都到陝西段)”時據說為了保護“翠雲廊”的古柏而特意發出通告“砍伐皇柏者一律槍斃”所以到現在這些古老的大柏樹得以保存,從梓潼縣到劍閣縣(現在的劍閣縣普安鎮)之間的老108國道的道路正中間還有幾棵大柏樹完好如初。

而為了緩解“七曲山大廟”在每年的“廟會”時期門前的交通壓力,梓潼縣在這條路的後面改建了一條新的“108國道”,在梓潼縣城有“108國道”的路標。從梓潼縣~演武鄉的“梓演路”走“文昌鎮~馬鳴鄉~建興鄉~演武鄉”就繞過了“七曲山大廟”,老路從梓潼縣城往劍閣縣方向大約五公里的地方就是“七曲山大廟”也就是地圖上標記“翠雲廊”的地方。當地的路標改了,但是地圖上還沒有改過來,原來的老路只是在“廟會”的時候交通擁堵而已,平常也沒有多少人路過。山區道路比較狹窄彎道多視線不好。所以路過的人往往選擇走新路。











用戶63199098749


我們就是從廣東過來四川的,我也不知道現在怎麼不說廣東話了,而且廣東話一點都聽不懂,我都算是十四代咯,過來的時候是三兄弟,回去了一個,我這兩祖宗都是分開安的家,開始捱得還比較近,後來有個祖宗搬得遠些了,但還是在一個鄉,我這親祖宗就在這裡沒走,所以現在我還是在那裡。有二三十戶了。誰還說廣東話,咱們現在是四川人,我到廣東區打工的時候,看到我們四川老鄉還是感覺要親些。


淡然209242928


我祖上就是從潮州移民到成都的,因我們這個家族兩房人,都居住在南門廣福橋雙楠紅牌樓一帶,屬客家人。因為散居,就沒把語言傳承下來。我媽是十里店一帶的人,家族內都講客家話,媽的親戚來,都講客家話,我們都聽不懂。家裡有幾種稱呼,肯定不是川人的。父親這輩叫他們的姐為阿呷,我們稱父親的哥叫阿呀,是什麼意思從小就沒問過。

只知道新都這一帶的客家人,只要是客家人通婚,至今都在教小孩客家話。龍泉洛帶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客家人在成都屬於孤島現像,和外界很難有交流,我曾經看見一篇文章,意思是要研究300年前的客家話,就到成都來,那裡基本保留了300年前原汁原味的客家話。因為沒有交流,就沒有發展。

所以,前幾年世界客家人大會在成都召開。政府也應該想想辦法,如何在成都傳承客家文化和語言,不然再過十年八年,客家人客家文化客家語言將在成都消失……


農村巷163


到底四川有多少人是從廣東遷過去的不太清楚,也沒有做過相關的調查,但是身邊的一些朋友,他們說的四川話當中確實也有一些,跟廣東話很很相像。比如說街“gai”,最近比較火的一抖音歌曲,如果你乖,我就給你買條“gai”。粵語的街的發音就是“gai”,我們說逛街的發音為“逛gai”或“行gai(hang gai)”;還有一個鞋子跟四川的發音很相像。廣東人說鞋子的發音是[haai4 ],類似於普通話發音“hai”,四川人說鞋子叫"孩子",鞋字跟粵語發音一樣。

再舉例一些(是我搜來的,但感覺真的很很像和自己有同感的): 粵語說時間“晚” 和四川話的“晚”一樣,都是“晏(an)”

粵語說“快些”、“多些”的“些”是“啲(di)”,和四川話的“快點(di)”很像,只是四川話發音音尾有一點收住發e音

粵語說“票”是“飛”,比如“儲值飛”啊“買飛”等等,四川話雖然用法略不同但也說“票”是“票飛飛”(四川話中所有小的紙片都可稱為紙飛飛兒)

粵語和四川話都將上衣叫做“衫”,口語化的四川話會說“衫衫兒”

“鋪頭”在粵語和四川話都是常用的“店鋪”的意思

粵語表驚訝的那個著名的“嚇(ha)”和四川話語氣詞“哈”表驚喜驚訝一模一樣

“下”在粵語和四川話裡都是“下(ha)”,而且用法一模一樣:比如我的回答第一句話,普通話會說“強答一下”,粵語和四川話都是“強答哈(下)”,沒有“一”

粵語說“ 啱啱 (ngam)”表程度小“才”,四川話喜歡說的“將將(jiang)”發音相似

粵語的“家”和四川話的“家”都是“屋” (屋企)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非常相似的語法或是用法:

粵語和四川話都會後置“先”字來表示“讓xx做什麼”,例如普通話會說“讓我先吃飯”,粵語和四川話都會說“我吃個飯先”

粵語用“打孖(ma)”表示數量一下很多,比如“打孖嚟(湊堆地來)”,在四川話中也會用“打”字,且用法類似:“打堆”

四川話和粵語都用“好”表示程度高(很),比如“你好好哦”“好好吃”,就是“你很好”“很好吃”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還有沒遇到其他粵語和四川話很像的呢,歡迎發出來一起交流,我覺得挺有意思的。






易取生活


說四川有很多人原籍是廣東人,甚至說四川人很大一部分來自廣東。其實這是一個誤會,這主要是對“湖廣填四川”這句話的誤解。現在大多數人望文生義,以為“湖廣”就是兩湖兩廣,即湖南、湖北和廣東、廣西。其實是不對的。

何謂“湖廣”?“湖廣”之名始於元朝。元朝開始實行省制,全國分設十一個行省(行中書省),其中之一叫“湖廣行中書省”。該省包括湖北、湖南、廣西和海南,但不含廣東。明朝改行省為布政司(承宣佈政史司)。設有湖廣佈政司,但民間仍稱“湖廣省”。“湖廣省”不再含廣西及海南之地域,只有湖南和湖北。清朝省份與今大體相當,而湖南、湖北簡稱兩湖,官制仍按舊稱設“湖廣總督”(總督湖北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民間也習慣稱兩湖為“湖廣”,。可見,“湖廣”之稱謂從來就沒有廣東的份。實際上,自明朝起,“湖廣”已成為“兩湖”的專稱或別稱。

“湖廣填四川”的人口大遷徙主要發生在清代之順治(末期)、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初期)五朝。主要原因是因為明、清更朝期間之戰亂讓四川人口從600萬急劇減少到不到十萬人。而“蜀道難”讓人口自然地遷入成為不可能。面對四川廣袤的土地無人開發耕種的可惜狀況,清政府發動了人口大遷徙的運動。

為了大量遷入人口開荒耕種,清政府實施一系列鼓勵政策,遷入人口開荒出的土地四年內免田地種植稅,在四川出生的人口免人頭稅。因此,僅僅幾十年,至康熙三十二年,四川人口就增至290萬。

所遷入之外地人中,據清末的《成都通覽》記載,兩湖籍比例特別大而廣東籍的不算多,比雲貴籍及江西籍都少很多。遷入人口之來源還有安徽、福建、山西、山東、江蘇、浙江、河南、甘肅等地。

所以說,四川是有不少原籍廣東人,但說四川很大一部分人原籍是廣東,則完全是對“湖廣填四川”的誤解。

至於四川沒有廣東方言流傳問題,顯而易見之其一就是廣東籍人口不夠多,形成不了氣候。其二是遷往四川的廣東人大部分都是粵北山區如韶關、梅縣等地的客家人。而珠江三角洲平原講粵語的“廣府”人,遷往四川的很少,該地方的人大多都是不願意遷去四川的。所以,人們就感覺不到四川有廣東方言流傳。其實,客家話是廣東三大方言之一,客家方言在四川是有流傳的。


一戈話事


首先,廣東有三大民系和三大方言,廣府人講廣府話(粵語)佔比40%左右,客家人講客家話(也就是四川的土廣東話)佔比30%左右,潮汕人講潮汕話(屬閩語)佔比25%左右,這三種方言都是漢語七大方言(官話,粵語,客語,閩語,吳語,贛語,湘語)之一(四川話屬於官話的分支一西南官話,不屬於七大方言)七大方言之間是幾乎不能互通的,完全就是不一樣的方言(客家話和粵語的關係類似於普通話和粵語的關係,大家都不一定聽得懂粵語,但是基本上聽得懂四川話吧)


“湖廣填四川”時期過去四川的廣東人都是祖籍廣東韶關梅縣等地的客家人(朱德就是四川儀隴縣客家人,祖籍廣東韶關),客家人帶過去的當然是客家話,因為來自廣東,所以也就自稱廣東話(客家話),但是現在廣東的廣東話是改革開放以後,香港人稱呼廣府話為廣東話,所以導致廣東的廣東話(粵語)和以前四川的廣東話(客語)不是一種語言。

順便科普一下內地對於廣東的誤解,廣東人都是講廣東話(粵語)的嗎?其實無論稱四川的土廣東話(客家話)為廣東話還是稱香港人所說的廣東人(粵語)為廣東話都是片面的,除了3種大方言,廣東還有70多種方言,廣東話應是指廣東省內所有的方言,廣府話客家話潮汕話雷州話軍話韶州土話舊時正話疍家話等等,所以如果稱呼廣東省內佔比40%左右的粵語為廣東話的話,那剩下的60%的廣東人難道就不是廣東人了?而且就算是粵語區,其內部各分支的差異都是很大的,所以內地人所認為的廣東話只是指粵語一廣州話,而無論是同屬粵語的廣府片一廣州話和高陽片一陽江話,還是同屬客語的粵臺片一梅縣話和粵中片一水源音都是有很大差異的(可以參考川話和北京話的差異,基本可以交流,對於語感較差的人只能做簡單交流)


如今在成都的東山,龍泉,洛帶,西河,還有儀隴縣附近等都是四川客家人的聚居地(人數不算少,但是比例較少,畢竟四川盆地人多)還有很多分散分佈於四川重慶各地,分散分佈的已經很多與當地文化同化了,在四川各地的客家人都已經遷入四川幾百年了,當地客家話(土廣東話)經過幾百年的獨立發展已經與客家大本營(梅惠贛汀四洲)已經有所不同了,在認同自身是廣東客家人的同時也認同自己是四川人。

(土廣東話在四川的分佈圖)


維他i


可能是你不熟悉,其實四川很多地方,特別是成都周邊的洛帶、金堂、石板灘、新都等地,以及資中、內江等好些地區,都分佈著許多客家人。他們說著客家話,被其他地方的四川人稱為“土廣東”。

在客家人集中的地方,他們叫男孩也和廣東人一樣,叫“仔”;他們叫爺爺奶奶是“阿公阿婆”……當然,由於以前交通不便,他們說的“土廣東話”,和現在廣東人說的“粵語”,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蓬萊珂雪


我對四川歷史不太瞭解。但知道我是湖廣填四川來的,根據我的口音有人知我是從哪裡移民過來的嗎?有祖籍相同的嗎?7飯(吃飯),克趕場(去上街),走哪兒克(到哪兒去)?豬入(豬肉),豬嘎爾(豬肉)gu倒(蹲下),苞谷(玉米),郎爪(南爪),鋪蓋(被子),夾襖(棉衣),絕人(罵人),扯把子(撒謊),Zwei娃子(小偷),野種(龜兒),陣彪(說話太大聲),落氣(死時嚥氣,)大便(ba(四聲)爾),廁所(茅死)衝餈粑(打餈粑),煨pa(一聲)肉,蒸甜酒(做醪糟)打平夥(吃飯AA制)打牙祭(吃好的),古到(欺負),簸爾(雞蛋),懂篷(斗篷),男家(丈夫),婆娘(妻子),老子(叔叔),央央(姑姑),姑爺(姑父),嘎嘎(外祖母)嘎公(外祖公),嗲嗲(祖父),哭嫁(出嫁時的儀式,還要坐歌堂討唱歌錢,唱嫁女歌),走了(走嘎了)歡迎補充


風騷一千年


請問是說湖廣填四川嗎?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湖廣不是兩湖兩廣!!!

湖廣不是兩湖兩廣!!!

湖廣不是兩湖兩廣!!!

明朝的湖廣是湖北、湖南、海南、大部分貴州、一小部分廣西、一小部分廣東和一小部分四川。

清朝的湖廣就是湖北加湖南。

四川在抗蒙之後已經基本沒人了。元朝開始大量祖國中部人士移民,有證據顯示,明朝四川話已經和官話差不多了。

明末清初再一次因戰爭人口銳減,清初湖廣填四川,入川人口以湖北居多,還有部分說湘語和客家話的人士入川。所以形成現在西南官話為主,少量客家話方言島的情況。

兩次移民至始至終無多少粵籍人士參與,故沒有多少粵語引入四川。


慶曉筱


這個問題關係到明清兩代四川的移民史,我分幾點說下吧。

1.明清兩代所謂的“湖廣填四川”主體是湖北人,不是廣東人。

元末明初,紅巾軍將領明玉珍攜士卒及家屬共40萬人馬從湖北經三峽入蜀,是為第一次“湖廣填四川”。此次入蜀的40萬人馬(包括將領明玉珍)多為湖北人。

第二次“湖廣填四川”發生在洪武二年(1369年)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間,前後持續了22年。此次入蜀的主要人口來源地還是湖北地區,其中尤其以麻城孝感鄉為最。

這裡另外補充兩點。一是明代在地方設布政使司為最高行政機構。湖廣佈政使司,也可以簡稱為“湖廣省”,但是它的轄境當時只有兩湖地區,和兩廣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二是洪武移民提到的麻城孝感鄉在明成華八年(1472年)就已經被撤銷了,所以今天祖籍是麻城孝感的四川人,其祖上就是從明朝洪武時期遷到四川的。

清康熙年間,湖廣省被劃分為湖南、湖北兩省,所以事實上有清一代已經不存在“湖廣填四川”的說法了,這個誤區值得注意。康熙時期由於戰亂,四川人口僅剩約50萬人,所以從康熙十年(1670年)開始,清政府就擴大了對蜀的移民範圍。

不同於洪武移民的偏於一隅(僅限於湖北西部一帶),清朝移民入蜀的範圍除了兩湖地區,還包括江西、福建和廣東等周邊省份。但是湖北地區仍然是清朝四川移民的主要來源地,而其中仍然是麻城人佔多數。

所以,“湖廣填四川”是以湖北人為參與主體的數次四川移民運動的總稱。

2.移民四川的廣東人多為客家人。四川話其實屬於北方方言體系,所以事實上從贛閩粵三地遷入四川的客家人很難與當地四川人溝通交流。由於與當地社會存在文化、語言隔閡,所以外省客家人自主形成了一個方言社會、一個文化孤島。比如今天在普遍都說“湖廣話”的四川中東部地區,仍然存在著一些客家方言區。例如成都就還有百萬客家人。

3.由於廣東人自發移民四川的較多,而且時間跨度大,所以沒能形成方言社會。廣東人主要是在清朝移民四川,時間跨度將近一個世紀。在這100年期間,由於人數規模較小,不得不與當地四川人共同生活交流,所以流傳到蜀地的粵語,大概在第二代移民時期就被當地方言無情地同化了。

總之,由於歷史、語言的各種原因,四川土著說粵語的應該不多了或者幾乎沒有。而“湖廣話”卻在當地強勢地存活了下來,甚至有一統蜀地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